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2020-08-01 曉露的爸爸

在孩子出生前我們會設想很多與孩子相處愉快的瞬間,但現實卻是與孩子相處的大多數時間都是「煎熬」。

當爸爸後也要學著長大

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人生路漫漫,我總要學著去成長,去承擔肩膀上的責任。

小的時候我們都很依賴父母,不管我們闖下多大的禍,總覺得父母可以替我們擺平,事實上也是如此。

我們童年的世界裡好像只有歡樂,無憂無慮。

成年後,離開了父母,我們開始變得依賴朋友,依賴妻子。

我們很坦然地享受著他們帶來的安逸生活,忘了自己也是一個該擔負責任的人。

直到我老婆懷孕,我看著這個小生命一天天的在老婆肚子裡變大、變強壯。最後醫生一句:「恭喜你,做爸爸了」。

不知在哪一刻起,「爸爸」這個稱呼就像擁有了魔力一樣,每天都監督著我去改變。

一邊陪著孩子長大,一邊學著怎樣做一個好爸爸。

要想成為一個好爸爸首先要成為一位好丈夫,要主動和孩子的媽媽培養親子感情。

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是孩子對兩性關係最初的認識,我們父母如果可以做到和諧友愛,整個家庭的氛圍也會適合孩子成長。

其次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要保持一致,為孩子畫一條明辨是非的高壓線,不至於在遇見問題時迷失方向。

一個男人身為父親的切身感受,不是在孩子降生的某一刻獲得的,而是在跟孩子的日常互動相處中一點點積累的。

從一開始面對一個巴掌大嬰兒時的手足無措,到現在換尿不溼、衝奶粉成為傍身絕技。

再到研究孩子的營養套餐,把孩子當成一輩子的事業去守護,是一個由量變積累成質變的過程。

月光爸爸,借錢生娃

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當下有很多的九零後也成為了生育大軍中的一員,這可難倒了不少「月光爸爸」。

早上刷到一段視頻,是一位爸爸在接受育兒的採訪。

可是爸爸開頭的一句話,卻告訴了我們一個血淋淋的事實。他的孩子是他問朋友借了五萬塊錢生下來的。

當時身處醫院的他翻遍了身上所有的銀行卡和為數不多的現金,卡上4毛6的餘額給了他當頭一棒。

自己的老婆孩子在等錢用,可自己連一張床位的錢都拿不出來,一時無力感席捲了他。

一個人默默咽下了所有,在朋友那拿來了拼拼湊湊得來的錢,結清了醫院的費用。

明明是幹勁十足的年紀,為什麼自己身上沒有一點存款,是我還不夠拼嗎,可是我已經很努力了。

看著孩子在一天天的在長大,看著他的笑容,聽著他開口叫爸爸,我明白了:人生沒有止步,你不去努力,就會被落下。

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社交女神,再無社交

自從做了媽媽,明顯的感到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變化。

穿衣風格變了,從女孩時期的時尚風向標,到成為媽媽後的育兒裝,只要穿著舒服,不傷孩子,怎樣都行。

結婚之前的「酒肉朋友」也都慢慢的消失在了我的生活圈,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類型的電視劇。

背包從最小號變成了雙肩大背包,包裡的口紅、氣墊被替換成了奶瓶、尿不溼。

往常的姐妹嗨趴,成了寶寶的座談會;商場成了育嬰店;窈窕身材變成了水桶腰。

最喜歡社交的我,在當媽媽的一年內,微信裡的新朋友沒有超過十個人,這對於我來說是個挺大的衝擊。

對於每個成為媽媽的我們來說,雖然生娃的時候很痛苦,但是不經歷風雨怎樣看見漂亮的彩虹呢。

我們會發現熬過那一段時間,剩下的快樂都是翻倍的。

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天使or魔鬼

初為人母,作為媽媽,我們對孩子只會有滿滿的愛,看著孩子人畜無害的笑容,我們就會單方面的認為他們是天使。

可只要是孩子就會有任性撒潑的時候,媽媽們也會在一些事情或行為上覺得孩子是個惡魔。

比如:吃飯時,把飯丟的到處是;洗澡時,把水濺的滿地是;塗鴉時,將整潔的牆面塗的亂七八糟等等……

一旦發生上面的這些情況,我們做父母的就會憤怒、吼叫、指責、批評,將自己的情緒釋放出來,然後周而復始。

這時大家會覺得孩子就像一個魔鬼,是上帝派他們來懲罰自己的。

但是我不這樣認為,為什麼所有的錯都要推給孩子呢?他們真的有錯嗎?

我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擁有著全世界最珍貴的東西——純潔。

他們是來陪伴我們成長的,是教會我們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爸爸的老師。

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每一個孩子都是很聰明的,0——3歲是孩子吸收性心智階段,也就是說,孩子接觸到的所有東西,都會變成他獲取知識的途徑。

他們會不自覺的去模仿身邊的事物,並且學習能力是極強的。

學習是一個過程,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是個天才,一看就會,沒法一口吃成個胖子,那就一點一點的積累。

我們成年人學習尚需要一個過程,為什麼無法接受一個孩子階段性的學習失敗呢?

孩子處於模仿階段,會學著父母說話,學著身邊人的行為習慣,甚至是情緒。

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但我們卻沒有很好的認識到這一點,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在指責孩子們時,為什麼不去反思我們自己?

孩子正處於充滿好奇心的階段,有著非常強烈的表達欲望。語言表達能力受限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其他的方式來表達。

我們家長習慣了心急,只是看到了孩子胡亂塗鴉的牆體,就沒有仔細觀察過孩子畫這幅畫的意義。

看不到孩子在做這幅畫時的專注和表達力,只是一味的打擊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慾。

孩子,你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呢?我在思索著這個問題。

也許在你的身上,同時具有天使和魔鬼的雙重性質,因為天使的另一面是魔鬼,同時猙獰的魔鬼也會在一轉身變成可愛的天使。

不管你是天使還是魔鬼,既然你選擇了我做你的媽媽,我就會加倍愛你,並且一直一直地愛你。

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做好父母該做的,管理好自己,給孩子做好表率,學著去發現孩子的優點,魔鬼的孩子也會變成一個天使。

相關焦點

  • 90後爸媽的日常崩潰:天使和魔鬼都是孩子的真實模樣
    在孩子出生前我們會設想很多與孩子相處愉快的瞬間,但現實卻是與孩子相處的大多數時間都是「煎熬」。當爸爸後也要學著長大人生路漫漫,我總要學著去成長,去承擔肩膀上的責任。我們會發現熬過那一段時間,剩下的快樂都是翻倍的。天使or魔鬼初為人母,作為媽媽,我們對孩子只會有滿滿的愛,看著孩子人畜無害的笑容,我們就會單方面的認為他們是天使。
  • 天使與魔鬼10:揭示飛機神秘規定和謠言
    天使與魔鬼系列,是大C推出的探究飛機和航空的一系列文章,包括飛機的構造、飛機的安全性、乘坐飛機的相關知識、周遭環境對飛機的影響等等。通過天使與魔鬼系列的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全面的了解飛機和飛行安全知識,對大家乘坐飛機出行更有幫助。
  • 田馥甄《魔鬼中的天使》,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魔鬼和天使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段永不分手的戀愛,兩個人從相識、相知、相愛一直到人生的盡頭。可是這樣的愛情在現實中真的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在愛的時候轟轟烈烈,周圍的朋友都以為他們兩個肯定會結婚,但是突然有一天,兩個人毫無預兆的分手了。
  • 韓紅改編《魔鬼中的天使》驚呆田馥甄
    ,《我想和你唱》第七期開場秀,韓紅田馥甄獻出了《魔鬼中的天使》鑽石級合唱版本,韓紅特意用先鋒派詩歌的筆法寫了一段rap作為改編,更使得這首經典文藝情歌的殺傷力驟然上升了好幾個數量級。《魔鬼中的天使》發表於2011年田馥甄的《My Love》專輯,由華語樂壇殿堂級創作者陳小霞、姚若龍聯手打造,是近十年來文藝情歌的一首代表性作品。
  • 你的孩子遇到了天使老師,還是魔鬼老師?
    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怎麼受到老師的擠兌與打壓,甚至想起來每一位班主任都是飽含對職業的熱情,對學生們的關愛;但我曾經聽到過其他小朋友說,他們學校的老師,會用針去扎小朋友的手指。我記得當時聽到的第一反應是:學生們為什麼任由老師扎?為什麼不反抗?如果是我,你敢扎我,我就敢扎你,甚至我要告訴爸爸媽媽校長讓所有人來報復你!我才不在乎你是哪門子的老師。
  • 驕傲的天使和調皮的魔鬼,一個成為生攸關的朋友的使命
    真正的朋友是讓你毫無顧忌的人魔鬼可以在天使面前暢所欲言,天使可以在魔鬼面前隨意發脾氣,他們互相責罵對方的陣營領導人,如果他們把對方的計劃搞砸了,他們不會生氣的。如果你想成為朋友,放下你的偏見天使和惡魔以臥底的身份互相接觸,他們不喜歡戰爭,他們喜歡在人間做他們想做的事,享受每一天的快樂。魔鬼不是顧忌另一邊是天使,他每天都和他說話,驕傲的天使說:「滾開,你這個壞傢伙。「屍體很誠實,可以和他共進晚餐。
  • 天使中的魔鬼
    且不說課間十分鐘和副課時間,就拿課後服務一個多小時來說,想要「正大光明」的做作業,竟也極耗內力,沒有三五年修為和火候,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時間流走、扼腕嘆息。總之,時間就像池塘裡的魚,它遊得自在,關鍵在於你是一個釣魚高手嗎?深秋的黎明,城市未醒,街燈未滅,你看,昏昏暗暗裡,三三兩兩的孩子背負著碩大的書包,像是被上帝遺棄的天使,行走在孤寂的街頭巷尾。
  • 「為母則剛」的媽媽,到底是孩子的「天使」,還是「魔鬼」呢?
    對於一個新生命來說,媽媽就是自己唯一的依靠,她們就是上帝賜予孩子的「天使」,可近年來接連曝出「天使」變「魔鬼」的新聞。不禁有人要問,現在的媽媽到底怎麼了?我們負責任的說,媽媽這個稱謂是因為為人類繁衍付出了太多的身體和精神上的代價而被稱之為「偉大」的,雖說「為母則剛」,可這塊好鋼不加以妥善使用,也會出現問題。
  • 90後孕媽生出「雪人」,丈夫崩潰無法接受,醫生看後卻連連道喜
    麗麗是一個90後孕媽,作為新手的她,孕期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出問題,每天過得提心弔膽,有些愁眉不展,不一會就崩潰稱無法接受這個孩子,躺在床上的麗麗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如果父母在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隨意作出判斷,判斷失誤的話,很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所以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時,一定要詢問醫生,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醫生會做出最專業且正確的判斷,家長不妨相信醫生。
  • 遇到魔鬼 想起天使 尊重和感恩不會遲到
    眼科有兩名醫護人員阻止過程中被砍傷,現場還有一個帶孩子看病的女性帶被傷,而陶勇醫生傷勢嚴重,正在接受救治。這一事件引起網友關注。我國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是2018年公布的。該條例將「醫患矛盾」稱為「醫療糾紛」,明確了這種糾紛的性質為「醫患雙方因診療活動引發的爭議」。
  • 每個父母都有一顆天使的心,也有一張「魔鬼」般的面容
    且不說經濟上的付出,就說對孩子的照顧、呼應孩子每個階段的變化已經是件苦不堪言的事了,所以,每個父母都是天使。然而,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看到即使是大愛的天使也有面目猙獰的時候,天使之心常常藏在魔鬼般猙獰的面目之下。為什麼呢?是父母不會愛孩子,還是自私?我想這都不是重要原因,今天金媽想借早課給天下的父母,也給自己平反。
  • 《魔鬼老大,天使老二》:讀別人的故事,帶自己的娃
    -----諸葛越《魔鬼老大,天使老二》從哥哥上小學開始,老師每個學期會列書單,像「小學一年級必讀書單」,「小學生三年級推薦書單」,一年十幾本,都是很經典的兒童類書籍。一開始,我很積極的買這些書回來,但結果是,孩子完全不敢興趣,當我說老師要求讀的時候,他就更加不願意讀了。有時候,家長們會聚在一起聊天。
  • 天使與魔鬼效應啟示:股民「臉色」決定股市
    丹.布朗的新作讓人油然想起股市,因為人們也常常習慣於將股市比作天使與魔鬼。說股市像天使,是因為她可以給人帶來歡樂、財富與發展;說股市像魔鬼,也是因為她可以給人帶來煩惱、損失與挫折。  股市的天使與魔鬼效應俯拾皆是。遠在大西洋彼岸的NASDAQ就是一個典型。
  • 十二星座中,天使與魔鬼結合的四大星座
    小時候我們懼怕不存在的鬼怪,長大了我們才明白世上本沒有鬼,最可怕的是人心,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身邊有些人,堪稱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他們有時候像天使一般善良,有時候卻像魔鬼一般可怕,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星座是這樣的?
  • 你的孩子遇到了天使老師,還是魔鬼老師?——俞敏洪談兩類老師區別
    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怎麼受到老師的擠兌與打壓,甚至想起來每一位班主任都是飽含對職業的熱情,對學生們的關愛;但我曾經聽到過其他小朋友說,他們學校的老師,會用針去扎小朋友的手指。 當年的我真是有著無限的勇氣和正義感。現在也有點年紀了,聽到的各種老師虐待孩子的新聞也多了,看到畫面裡那些面對傷害不敢反抗的孩子們,我猜測他們還是認為老師是一種權威,心中有畏懼。這種畏懼,可能是在被老師的威脅中逐步產生的,可能是父母重複了太多遍「聽老師的話」,也可能是父母自己對孩子打壓導致孩子在任何場合中都無法釋放自己的攻擊性。
  • 90後日常崩潰時刻:送命式熬夜,持續性不想上班
    01在微博看到這樣的話題「90後的日常崩潰時刻」,其中一條微博點讚最高。「是90後沒錯了。」大家對照上面列舉的事項,想想自己,到底中了幾條?04間接性崩潰,習慣性自愈年輕人的崩潰總是悄無聲息的,說崩潰就崩潰。
  • 魔鬼中的天使唱成天使中的魔鬼,只有他能做到
    讓我無數循環的音樂,只有這首讓人一聽莫名其妙無緣無故的心隱隱作痛還說不出痛在哪的感覺還記得那個在2018年以一首《魔鬼中的天使》火遍全網的康樹龍嗎?在睡覺前,又拿起了耳機,聽起了音樂,不經意間又聽到了這首歌,讓小編聽得陶醉,竟然會被一個男人的聲音所徵服,他的聲音撕心裂肺如魔鬼一般,用這沙啞的嗓音,將這首歌演繹的淋淋盡致,就好像情人深愛而分開後的在心頭插了一把刀子般的痛楚,他是天使,也是魔鬼,愛恨交織,笑到最後,「儘管叫我瘋子,不準叫我傻子」。不知道他是經歷了多麼痛的感情,才能唱出這般心碎吶喊的聲音。
  • 戀愛中的摩羯,時而魔鬼時而天使
    戀愛中的摩羯,時而魔鬼時而天使無愛一身輕有愛玻璃心,說的就是現實的摩羯座。摩羯愛你你就是軟肋,而不愛也會瀟灑不回頭。愛情裡的摩羯心甘情願忍受你的小脾氣小任性,特別願意包容。喜歡就是拼盡全力的對你好,甚至超越了自己。
  • 天使與魔鬼的化身!這樣的摩羯座,自律得讓人感覺可怕!
    但是我始終認為,大多數人都是偏向於安逸和享樂,即便最初有著濃厚的興趣,也能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造成我們所謂的「三分鐘熱度」。所以我始終佩服那些自律的人,就好像朋友圈的打卡一樣,有些人打著打著就斷了,而有些人卻能始終堅持,也著實讓人敬佩。
  • 換紙尿褲的5個錯誤操作,很多90後爸媽都中招
    一個小天使的降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而很多90後寶爸寶媽在面對新生兒時,是既緊張又興奮,興奮的是這麼可愛的天使來到家裡,緊張的是要照顧這個小寶貝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生怕照顧不好她。,一個看似簡單的事情,很多新手爸媽都得學習很久,而這件簡單的事很多新手爸媽的操作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失誤的,操作有誤不僅增加了換紙尿褲的時間,也讓寶寶感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