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脫垂,是一種概率罕見的產科極危急狀況,一旦出現,胎兒因臍帶受壓供血供氧被阻斷,最短7分鐘便會胎死腹中。日前,新津縣中醫醫院婦產科就遇到了這一危急狀況,醫生馬紅豔跪趴在病床上,託住孕婦產道內胎兒的頭部,15分鐘保持跪姿的畫面讓孕婦感激,讓家屬動容,讓同事敬佩。正是她這一舉,為手術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使產婦轉危為安。
臍帶脫垂 產婦胎兒命懸一線
回想起不久前那驚心動魄的15分鐘,新津縣中醫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馬紅豔仍心有餘悸。
當日上午11時37分,婦產科像往常一樣繁忙而有序。有多年接生經驗的助產士長車濤,在管理待產的魏女士時發現其宮口已開,產道內有一段條索狀物,能觸摸到搏動,車濤立即反應過來:臍帶脫垂?
正常情況下,胎兒分娩頭部先露,如果是臍帶脫垂,情況就危險了。臍帶是胎兒的生命線,也是唯一的能量供給,產婦臍帶先露,胎兒分娩過程中就有可能會擠壓到臍帶,導致臍帶起折直接影響胎兒供血和供氧,臍帶循環一旦阻斷,7—8分鐘就會導致胎死腹中。
情況緊急,產婦命懸一線。車濤立即通知馬紅豔醫生,馬紅豔迅速到場查看並確認病人為臍帶脫垂,隨即,馬紅豔用手在產道內上託胎頭,以減少臍帶受壓。產婦需立即進行剖宮產結束分娩,讓胎兒離開危險環境,此時,產科主任羅東瓊也聞訊趕到病房。
15分鐘
醫生跪地託舉迎來新生命誕生
「監聽胎心音、搖高床尾、給氧,通知麻醉科!」產科迅即啟動應急預案,已經下班的醫生護士急忙折返回醫院,參與緊急搶救。
為減輕臍帶受壓,馬紅豔一直用手託住胎頭,為保證手部力量,她只能蜷曲身體跪趴在產床上。11時46分,全麻緊急剖宮產手術開始。無影燈下,醫護人員展開了分秒必爭的搶救。麻醉藥品準備、靜脈推藥、氣管插管、監測產婦生命體徵等麻醉措施一氣呵成……
就在臍動脈搏動逐漸減弱,即將消失的那一刻,隨著「哇」的一聲啼哭,現場醫務人員提在嗓子眼的心終於落了下來,手術室外產婦家屬更是喜極而泣。從產婦進手術室到寶寶出來,主刀的羅東瓊僅用了6分鐘(平常需半小時左右)。而在手術過程中,馬紅豔依然一直保持著跪姿託住胎兒,不讓臍帶受擠壓。
從發現臍帶脫垂到胎兒落地,共用了15分鐘。手術結束時,馬紅豔的手和腿已不由自主地顫抖,麻木到近乎失去知覺。聽到嬰兒哭聲那一刻,馬紅豔長舒了一口氣。
經過醫護的精心護理,術後的魏女士身體特徵穩定,寶寶活潑可愛。「能幫助每一位準媽媽順利分娩是我們的責任,遇到突發情況,我們忙而不亂地處理得益於平時的經驗積累跟學習。」馬紅豔表示。譚文 本報記者 餘星雨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