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9 日,海底撈方面表示,對其杭州一門店筷子被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深表歉意,將直接處罰問題門店經理。海底撈稱,經排查分析,基本判定為筷子儲存過程中導致,將繼續優化餐具清潔設備。杭州市市監局表示,大腸菌群是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造成餐飲具中大腸菌群超標,主要原因是二次汙染。
海底撈表示,海底撈火鍋店已在全國各地積極配合各種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檢查。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全國各地有關職能部門對全國海底撈商店的餐具進行了 206 次抽樣檢查,包括筷子抽樣檢查。 有 19 次,涉及 19 家商店。 在所有餐具抽樣檢查中,有 205 次合格(杭州富春新天地店的一批筷子未通過抽樣檢查)。
據了解,除了從食物中食用的塑料件以外,海底撈商店使用的餐具也存在問題。 根據杭州市市場監督局的一份報告,在海底撈店使用的筷子中檢測到大腸菌,根據規定,該產品的標準值「不可檢測」。
根據杭州市市場監督局的數據,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食品汙染的常用指示菌之一。餐具中大腸菌群過多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汙染,例如餐具沒有定期清潔和消毒,或者餐具在乾熱消毒過程中未達到指定的時間和溫度。操作員上洗手後沒有徹底洗手,個人衛生不達標,直接影響了最終產品的衛生。 如果使用超出大腸菌標準的餐具,將導致腹瀉和胃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