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幹貨|看了的人沒有一個不會拍微電影

2020-12-16 河北大學紅色戰線

最近小紅接到一個任務——什麼!?兩周時間拍出一部原創微電影?

小紅內心是拒絕的(內心os:小紅還是微電影小白,時間不夠啊)。但任務還是要完成的,調整心態,加油幹吧!

1劇本

劇本寫作如何不落俗套?

回答:親情友情愛情成長,題材大眾不重要。認真觀察生活,可以取材於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內容真實,細節到位,能引起共鳴,有代入感,就能不落俗套。

切記不要堆砌套路,玩梗,否則一眼看到結尾就是你。

劇本有沒有什麼小模板呢?

回答:嘿嘿,有的啊——現狀、轉折、行動、過程、失敗、一無所有、深度思考、轉折結局。完成這一模板,微電影短片的大體框架就塑造好了。當然有了模板還要有內容,內容豐滿才是關鍵。

捕捉深夜趕稿編劇一隻。

——《編輯的夜》

沒有學過劇本格式,怎麼入手寫劇本

故事轉劇本,表現的形式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說:血色殘陽下,微風拂過稻田麥浪隨風。

——劇本:傍晚,風吹稻田。

可以見得劇本不需要太強的文學性,中間不要插入華麗的詞藻,更不能存在過度的心理感受,以及畫面無法傳達的信息。劇本是給導演演員看的,重要的是表達詳盡,方便執行。

同時劇本對話不要過多,動作連接也很重要;故事枝節不要過多,注意節奏,簡潔較好,simple is the best!

2拍攝

part1分工

分工明確拍攝過程才能事倍功半,還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同時大家要各司其職,不要給類似小組長個人過於重的負擔。

part2場地

由於時間和資金的原因,劇組決定於河大校園內找場景進行拍攝。

河大校園好熱鬧,同樣拍短視頻的同學,社團排練,組織排練,找場地的小紅好卑微。(笑哭)

part3攝像

誒,那裡有個沙發——劇組的部分拍攝任務就暫定在沙發進行了。

攝影同學:給我一個沙發,我能拍出一個屋子的既視感。(棒棒噠)

拍攝工具篇

拍攝工具:當然是萬能的手機啦,各種角度,都能hold住;光線不好,調光來湊。有些手機還有一些較專業的調節功能,自動對焦、美化人像等。拍攝微電影完全歐克。

part4配音

小紅的拍攝也有些遺憾,由於時間關係,忽略了收音問題,只能靠後期的調節和配音來補救,效果大打折扣。有能力的同學不要學習啊。

附上辛勤工作的配音同學

拍攝小技巧

小紅這裡也找到一些拍攝,燈光,收音方面的小技巧。

首先要有燈,電影是光影的藝術,調節好燈光才能呈現出好的效果。

其次收音,最好使用同期音,不能達到要求的話也要調整好合適的口型,方便後期補配音。

3剪輯

後期製作來啦。

對於後期的同學,本次任務真的是一個考驗。小白剪輯經過多方打探,考慮到時間,難度,付費等問題,最終敲定幾款軟體,小紅來分享啦!

剪輯

手機

後期

電腦

A Story of Time

滑動解鎖回憶

1

day1

深夜編劇的小作品。

2

day2

拍攝路上的河大美景。

3

day3

拍攝夜色的攝影同學。

4

day4

給我一個沙發,我能拍出整個屋子。

5

day5

殺青啦,散夥飯。

小結

終於,微電影的成品出來了,經過多天的努力,全員的參與,小紅的微電影語文課堂上展示啦,微電影拍攝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從編劇,到導演到演員後期,我們每個人的付出,反覆的糾結,修改都會在畫面中一一呈現。

小紅劇組設備簡陋,技巧簡單,也許不是因為一個任務,我們不會邁出拍攝的第一步。但邁出了,只想說那又如何,有想法,又有學習的平臺,微電影拍攝不會有高牆,有的是一扇虛掩的門,推開就是新世界。

微電影小白們的成長,也可以是你的成長,有想法,有創意,不要猶豫,和小紅一樣去做吧。

文案|王琦

排版|王琦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校園裡流行拍微電影
    他們都是微電影,通過微博、社交網站和視頻網站流行,因為不一定要耗資巨大,不一定要專業演員,也並不一定要龐大的製作團隊,微電影像是一陣風,吹進很多想要當導演的人的心,而這種跟風情結在校園裡尤為集中。嫌一部電影的時間太長?那就看一部微電影吧。
  • 大學生拍微電影:1個月拍兩三部或可賺萬元(圖)
    從《老男孩》火遍網絡後,微電影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島城的大學校園中同樣活躍著一群微電影製作者,網上超高人氣的點擊量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加入其中。11月8日,記者走進這些校園電影製作人,拍微電影的目的就是愛好,但圖個樂的同時,校園微電影開始獲獎甚至可以賺錢,一個月拍上兩三部電影,月賺萬元不成問題。  青島農業大學擁有青島唯一一個山東省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工作室,微電影在島城高校中也算高水準。
  • 臨沭三農民自掏腰包拍微電影說家鄉話演身邊事
    原標題:臨沭三農民自掏腰包拍微電影說家鄉話演身邊事      村裡人拍起了微電影  在我們普通人的眼中,拍電影絕對是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事情,跟我們普通百姓沒啥關係。但是,在臨沭縣玉山鎮隋家溝村,偏偏就有那麼三個「不務正業」的農民,他們沒有專業設備,沒有當過導演,沒有演員,卻自費、自拍、自導拍攝了臨沭縣第一部微電影。農民也能拍電影?走,咱也去現場看一看這農民自己拍的微電影。  村委大院裡 草根班子拍起微電影  「三場一鏡三次,開始!」隨著清脆的打板聲響起,一輛汽車慢慢駛入院子。
  • 坪山社工眾籌 拍微電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盛佳婉 文/圖 在坪山,有這樣一群社工, 他們因夢想聚在一起,籌劃通過「眾籌」的方式拍一部關於社工的微電影,讓更多人了解社工是什麼,在做什麼。同時,通過自己的逐夢故事,讓大家看到社工的精神風貌。 劇組的製片人和導演賴曉輝,是這部微電影的發起人之一。他是坪山新區金龜社區服務中心的一名社工。
  • 如何玩轉國際48小時微電影極拍大賽
    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首屆亞洲國際(溫州)青年微電影節  國際48小時微電影極拍大賽  2015年9月23日—25日中國·溫州  在48個小時的拍攝時限內,完成一部微電影創作。  48個團隊角逐僅有一個名額的「最佳影片獎」。
  • 黃百鳴:我的電影不只拍給700萬香港人看
    片酬的話,應該是甄子丹拍電影最貴的一部。 大公娛樂:從《家有喜事》系列開始,您說每一年您都會拍這樣的電影,其實像這幾年的這幾部電影的話,它其實都是改編或者是翻拍您之前的一個經典,雖然票房上很好,但是可能有人會說,這會不會是喜劇靈感的一個枯竭,您怎麼看這種比較犀利一點的評價呢?
  • 武漢8位老人拍微電影 專門拍攝老年題材作品
    當一個鏡頭,直到第十次的拍攝才完成後,演員們激動地像孩子般鼓起掌來。這是個微電影攝製組,他們是武漢8位老人,年紀最小的是50歲,最大的有70歲。    追上年輕人的腳步    「現在社會上拍微電影的多是大學生,年輕人能玩的我們老年人也能玩。老年人也得緊跟時代的潮流。」家住常青花園的64歲老人肖荊榮說。
  • 社區幹部自導微電影記「初心」
    社區幹部自導微電影記「初心」 原標題:   社區幹部自導微電影記「初心」   作者:蔣欣  董曉平最近多了一個挺洋氣的外號。  她說自己怎麼也不會想到,法律專業畢業,現在是一名社區工作人員的她會有機會接觸到電影這個行業,還自編自導出一部有模有樣的作品去參加網絡微電影大賽。  「如果一定要找個緣由,應該是源於內心的熱愛和不變的初心,我希望能向更多的人展現出我們基層工作人員身上的風骨。」董曉平解釋稱。
  • 帶著高三學生拍微電影
    接班後我重新制定班規,並配合與學生交流、主題班會打氣、教室窗外嚴防死守等措施改變班級風氣,但學生的狀態並沒有改變。靜下來思考,我覺得要徹底改變班級狀況,應該從激發學生的鬥志開始。鑑於學生表現活躍,而我也有帶學生拍視頻的經驗,一個大膽的想法萌生出來——帶著學生拍一部微電影。想法很簡單,但操作有些麻煩。第一個問題就是能否得到各方支持:高考在即,學生會配合嗎?家長願意支持嗎?
  • 婁燁:不會說話的人才拍電影
    「獨立電影」在婁燁的理解裡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拍片子。他覺著:做一個選擇的時候有些事你是很明白的,如果你選擇了獨立製作,那麼在選擇了創作自由的同時也就是選擇了自己兼顧一切的壓力。不過,婁燁也也強調,在目前的中國最需要的就是一批能和國際接軌的獨立製片人,他們懂電影又善溝通,既能把獨立電影導演從千頭萬緒裡解放出來,又能與投資、發行商有效溝通。
  • 華僑大學MVP拍微電影 講述關於籃球的勵志故事
    原標題:華僑大學MVP拍微電影 講述關於籃球的勵志故事 華僑大學的張翰奇將要出演微電影  新浪體育訊  今天上午,新科CUBAMVP華僑大學張翰奇在自己的微博上透露將要開拍以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為藍本的體育微電影
  • 看王家衛導演的電影是一種享受,拍他的電影卻是一種磨練
    王家衛的電影在中國電影中,是一面獨樹一幟的旗子。在公共場合你能看到他鼻梁上永遠懸掛著一副墨鏡,墨鏡下是一臉平靜的面容。面對記者犀利的提問,他總能以機智幽默的回答,在生活中沒有緋聞,沒有炒作,給人一種低調且特立獨行的印象。王家衛的電影並不多,但每一部幾乎都是經典。
  • 奎屯市高中學生拍微電影《親愛的小孩》上映
    電影講述了一個學生因不受關注放棄自己,又因這份叛逆離家出走傷害了最親的人。最後,因同學和老師的愛,再加上親人的情,「壞小孩」實現了完美轉變。 整部片子只有十二分鐘,但師生們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主演王澤臻同學道出了拍攝心聲。「在拍打架鏡頭時,我們做了很多種動作嘗試,還傷了一個夥伴的鼻梁骨。」演員張小天吸了口氣,堅定地說,「我終於明白明星們臺上光鮮亮麗,背後付出了太多努力」。
  • 畢業生拍微電影鼓勵高考學子 取材真實故事(圖)
    作為過來人,你會覺得,幾句溫馨的話語,幾個激揚的動作,幾張真摯的笑臉,就是對學弟學妹們最好的鼓勵,但在「@東莞2012高考勵志微電影劇組」看來,這遠遠不夠。他們剛剛走入象牙塔。回望一年前的生活,他們決定給即將踏上徵途的勇士們以不一樣的力量。這是一部微電影。一個曾經成績平平的學生高考中奮起直追,考上了心儀的高校,而這又完全真實。
  • 關注聾啞人群 遂寧小學老師拍微電影獲金獎
    原標題:關注聾啞人群 小學老師拍微電影獲金獎  以一場撞車的誤會開始,兩位小學生洗掉最初的偏見走入了聾啞少年瞿超的生活,展示他那無聲卻不乏燦爛的世界。這是遂寧市船山區燕山小學校美術老師劉子茂為消除人們對聾啞人群的誤解,拍攝的微電影《欠你一個道歉》。
  • 大學生單眼相機拍微電影 拍攝一個動作花一下午
    上個學期,他和何雨田等網絡拍攝愛好者共同湊了8萬多元,購置了電腦、投影儀、一體機等設備,成立了一個名為「樂圈傳媒」的創作團隊。除了平時幫一些企業創建網站,還從事一些校園題材的微電影、企業宣傳片的拍攝工作。  藥家鑫事件引發了許少鎧的思考:社會上一些人在車禍肇事後逃逸,即使沒人發現,相信也難逃良心上的譴責。何不以車禍肇事這個熱門話題為題材,通過拍攝驚悚片來詮釋,給大家一些警示呢?
  • 北大藝術學院學生拍微電影畢業
    北大藝術學院學生拍微電影畢業 2014-06-20 21:35:10學生們用拍微電影的方式為大學生活交出最後的答卷。十部優秀校園原創微電影獲獎,其中不乏留學生的身影。  韓國學生李藝麟獲得最佳剪輯獎,泰國學生張慧華獲得最佳演員呈現獎。在一共只有9個獎項的頒獎儀式上絕對是最亮眼的主角。兩個女生均用流利的漢語向幫助自己的老師和同學表示謝意。  最受關注的優秀畢業作品由柯為之、吳倩如獲得,最佳畢業作品獎由易婧的《四重奏》獲得。
  • 梁鳴 熱愛電影的人 不會被電影拋棄
    其實東北男人大都比較大大咧咧,就像片中的谷亮,他們沒有那麼細膩,也不會思考得那麼細微。」梁鳴笑說,若非要為他從女性視角展開故事找個理由,或許是與他自身性格有關:「確實我自己是個相對來說比較細膩的人,我從小想的事情就比較多,大家覺得我很注意一些細節,覺得我很會照顧朋友們。」
  • 伍迪艾倫:我已經84歲了,我可能不會再拍電影了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了許多行業,也意外地改變了許多人的職業走向。熱帶雨林裡的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Woody Allen宣布自己或許不會再拍電影了。1950年代,當時還是高中生的Woody Allen聽說影院裡放映的電影裡有女演員哈裡特·安德森的裸體場景,於是就興衝衝地跑去看了。沒有想到,這個幼稚的動機卻讓他接觸到了對他電影事業影響至深的導演:英格瑪·伯格曼。在Woody Allen由喜劇向一些更為嚴肅的題材轉型的時期,許多電影評論人都說從這些作品中可以明顯地看出英格瑪·伯格曼的影響。
  • 留美學生拍微電影 解惑如何融入當地生活(圖)
    原標題:留美學生拍微電影 解惑如何融入當地生活(圖)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2年前,中國留學生牛牧歌和同學在社交媒體建立了視頻頻道,製作一些反映中國留學生生活的小視頻,幫助中美兩國學生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本周,他們製作的首部微電影《我的「老外」室友:牧歌與凱薩琳》即將多個網站發布,以輕鬆幽默的方式繼續探討留學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