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工作一忙,情緒容易受影響,職場媽媽如何處理孩子異常表現?看完本文,你會發現,原來所謂的孩子問題,本質上是父母問題。
家有雙胞胎兒子,很多人羨慕。繁忙工作之餘,料理起來,總也有鬧心的地方。
小學二年級,一次班主任給我發簡訊,說小兒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課不專心。這事兒還了得,得管!回到家,我把小兒子叫過來,施展做老師的功底,好好溝通一番。既有語氣溫和的循循善誘,上課認真聽講的重要意義;又有態度莊嚴的嚴正警告,如果再不認真聽講,思想開小差就要受到相應地懲罰。小兒子頻頻點頭,保證上課一定要專心,看他態度誠懇我也就放心了。
不久期中考試,他的成績名列前茅。我暗自竊喜:自己教子有方啊!呵呵,結果沒兩天——我就被他們的班主任請到了學校。班主任老師非常嚴肅地告訴我,小兒子上課不認真,總走神。還特別提醒我一二年級最關鍵的是學習習慣,不要被分數迷惑了,讓我回去好好教育孩子。最後意味深長地說:「孩子很聰明,但家長要好好管理啊。」
領著兒子,我灰溜溜地回家,道理已經掰開、揉碎、講透了啊。
「你為什麼又不聽課了?」我質問兒子,自己還在情緒裡沒出來。
兒子委屈地說:「老媽,我聽了!」
「可是老師說你總走神,為啥?」我沒好氣地訓斥。
「老媽,我都聽懂了。老師怕有的同學聽不懂,總是講好幾遍,我才沒聽的。」兒子連忙解釋說。
「懂了也該認真啊!你什麼都會了?能得一百分了?」兒子見我這樣說,低頭不再辯解。
「上課不要東張西望,不要思想開小差,別搞小動作,認真聽老師講,知道嗎?」我吧啦吧啦繼續說,兒子想說啥,可抬頭看看我滿臉嚴肅的表情,啥也沒說出來。
第二天接兒子放學前,我和另一位家長走路聊天,說起了我的苦惱。那位家長反問我:「什麼叫認真聽講?你告訴我怎麼做?」
我愣了一下,就是、就是,嗯,好好聽老師講課,專心致志......吱吱唔唔,我半天也沒說清楚。
那位家長說:「我只要求孩子,上課時眼睛就盯著老師的嘴,老師一張嘴你就認真聽講,這樣就不會走神了。」
我恍然大悟,一直以來我給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比如認真、專心、細緻、迅速。這些形容詞對小孩子來說,既不容易理解,也不知該如何操作。一旦孩子達不到預期,家長又會認為是孩子不聽話導致的,於是陷入了嘮叨的惡性循環中。對孩子的要求越具體,越好執行。我按照那位家長的話給兒子說了一遍,兒子也點頭答應了。至於結果嘛,當然是再也沒被請家長了。
本文轉載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