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肛腸外科創新密碼

2020-1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傅教授,是您救了俺的命。俺沒什麼可送的,專門從河南老家做了一面錦旗,表達俺的一點心意。」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門診大樓二樓,患者王大娘手捧錦旗,送給該院肛腸外科主任傅傳剛教授。

    「真沒想到,她竟冒著酷暑專程從老家趕來。比起以前,她的身體狀況恢復得好多了!」傅傳剛欣慰地說,王大娘是他們實施手術後,目前國內存活時間最長的晚期直腸癌患者之一。

    一組數據見證了長海醫院肛腸外科創造的佳績:今年第一季度,該科結直腸惡性腫瘤手術量高達352臺,躍升至上海市首位,而平均住院時間為13.6天,創全市最短。

    佳績的背後是一個科室對創新的不懈追求。9月下旬,記者走進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肛腸外科,探尋他們的創新密碼。

    技術創新——

    為科室轉型發展引來「活水」

    走進肛腸外科,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片繁忙景象——

    樓道裡,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及家屬;病房裡,護士們忙著鋪床、換藥、更換引流管;醫生們在查完房、開完醫囑後,一直奔忙在結腸鏡檢查治療室、門診和手術室之間,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據悉,記者採訪當天,該科門診量接近400人次,實施各類手術13臺。

    長海醫院的人都知道,今天肛腸外科的繁忙一幕,離不開當初的轉型與創新。當年該科在腸造口與慢性便秘等「小肛腸」類疾病治療方面形成特色,取得不少成績。可是,隨著該類手術的廣泛推廣,他們在與同行的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

    傅傳剛出任該科主任後,果斷提出「強化原有特色、加速向大腸癌診治轉型」的發展思路,集中力量攻關直腸癌治療。

    大腸癌,又稱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與直腸癌。目前,在我國,它已成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一顆重磅「炸彈」。要徹底排除這顆「炸彈」,必須手術切除。這也就意味著,很多低位直腸癌患者必須切除肛門,把腸管的一端引出到體表,在腹部開個口,形成「人工肛門」。

    「患者肚子上插著根管子、連著個袋子,不僅增加患者的護理難度,還限制其活動範圍。」傅傳剛說:「糞便意外排出和難聞的氣味,常常使患者處於尷尬境地,有的甚至失去生活信心。」

    「造口人」悲觀失望的情形,如同巨石般「堵」在傅傳剛心頭:「要是能想點法子,保留住肛門就好了。」

    經過認真調研,傅傳剛發現,在國外,極少數超低位直腸癌患者做完手術後,仍可保留肛門。但在當時,國內鮮有同類手術的案例。

    「外國人能做到,中國人一樣能做到。」傅傳剛一方面申請到國外進修,另一方面帶領科室的年輕醫生一起到學校解剖教研室研究攻關。那段日子裡,傅傳剛滿腦子都是人體盆腔和直腸的解剖結構圖。

    終於,傅傳剛和他的團隊找到了讓超低位直腸癌患者保留肛門的辦法。截至2013年底,他們共為7000餘名患者實施了該類手術,術後治癒率達90%以上,其中200餘例病灶距離肛門小於2釐米的患者,成功保留了肛門。

    創新,為科室轉型發展引來「活水」。僅在2013年,該科門診量就高達7.4萬人次,手術3000多例,其中結直腸癌手術1500餘例,在國內首屈一指。

    患者至上——

    醫療服務盡享「私人訂製」

    「兒子,我看還是不開刀了吧。」

    今年「五一」勞動節剛過,躺在病床上的79歲老人陳阿婆,一個勁兒嚷嚷著要出院。

    她的兒子王先生也很糾結。陳阿婆是晚期結腸癌患者,伴有腸梗阻,之前割過膽囊,還有心臟病,手術的風險很大。

    誰知傅傳剛卻輕鬆地說:「老人家,您這樣的手術我每天都要做很多臺,而且他們都恢復得很好。不要急,過幾天您就可以回家了。」

    陳阿婆聽到傅傳剛的話後,心情平靜了許多。可是,傅傳剛心裡卻並不輕鬆,立即投入緊張的術前準備工作。他細緻地查看陳阿婆的每一份檢查報告,邀請麻醉科、心內科、重症監護室等科室進行大會診,並再次與家屬交流溝通,解釋手術的風險、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的措施。

    隔日,手術正式實施,經過兩個小時的努力,陳阿婆的病灶被成功切除,隨後住進重症監護室。術後第二天晚上,陳阿婆連續出現心臟停搏,傅傳剛都在第一時間來到現場組織搶救,直至天明患者轉危為安。

    「他們真是料事如神,幸虧預先做好了搶救準備,老母親才死裡逃生。」一說起這事,王先生都是感謝連連。

    除了技術手段先人一步,創新診療模式也是該科快速發展的奧秘之一。他們提出「兩個尊重、四位和諧」的服務理念——尊重麻醉科的手術意見、尊重患者及家屬的知情權,構建病人、家屬、醫生、護士四位一體的和諧關係。

    除此之外,他們還首創了「專病化、一體化」大腸癌診治新模式——

    以前,患者就診,往往先看肛腸外科的門診,然後到消化內科做結腸鏡,若發現問題再到外科實施手術,術後還得到腫瘤科化療……程序十分繁瑣,患者總是在各個科室間奔走,到處找醫生,苦不堪言。

    如今,在該科,患者從進入診室那一刻起,哪位醫生接診,從初診到結腸鏡檢查,從手術到術後化療及恢復,該醫生負責到底。「來這裡看病,全程跟著同一個醫生,不僅就醫時間大大縮短,還可以享受『私人訂製』服務!」來自浙江的患者孫先生說。

    人才領航——

    打造一流的「全明星」團隊

    2014年4月,德國慕尼黑。

    第40屆德國結直腸外科年會上,一位黃皮膚、黑眼睛的亞洲面孔引人注目。流利的英語、前沿的課題、新銳的觀點……他的發言,引來會場上經久不息的掌聲。

    他,不是別人,正是此屆大會唯一受邀參加的中國專家傅傳剛。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我們始終將目光緊盯國際前沿,與國外一流肛腸外科保持交流與合作,以國際視野來引領學科發展方向。」傅傳剛說。

    6月初,傅傳剛被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協會授予榮譽會員稱號,成為國內獲得該稱號的第一人。這也是他繼成為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美國《結直腸肛門學》雜誌唯一中國編委、歐洲《結直腸病學》雜誌唯一亞洲編委之後,獲得的又一項殊榮。

    春華秋實,厚積薄發。該科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1項,獲得省部級以上醫療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19項,主編國內第一部有關腸造口書籍《腸造口治療》等6部著作。

    科研成果閃耀的背後,是一支由傅傳剛領銜的「全明星」團隊——

    孟榮貴教授,在國內最先提出結直腸黑變病、急性假性結腸梗阻的診斷和治療,專長於經肛門微創手術以及套疊式摘除小腸多發性息肉等手術,對普外科的疑難重症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2012年,他入選「中國名醫百強榜」。

    於恩達教授,從事結腸鏡工作20餘年,改進了結腸鏡的操作技術方法——插鏡速度快、手術時間短、病人痛苦小。他曾在世界著名的肛腸醫院英國聖馬哥醫院作結腸鏡操作演示,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個被允許在英國實施結腸鏡診治操作的醫生,被業界稱為「亞洲腸鏡第一人」。

    張衛教授,擅長大腸癌的手術及腹腔鏡微創治療,同時對肛瘻、痔瘡等疑難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擔任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徐洪蓮護士長,我國第一批「國際腸造口治療師」,兼任上海市護理學會造口傷口學組組長。她的職業雖說是護士,但擁有專門診室,她用微笑溫暖著眾多「造口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該科郝立強、王漢濤、王顥等一批中青年骨幹,憑藉著精湛的技術、不凡的科研實力,在肛腸外科界脫穎而出……在長海醫院特需專家門診前十佳中,肛腸外科獨佔4席,該科雄厚的人才實力可見一斑。

    當記者問及他們下一個目標時,傅傳剛爽朗地答道:「永遠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手術做好、品牌做強,託起更多生命的『底盤』!」

 


[責任編輯:梁捷]

相關焦點

  •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上海長海醫院位於東海之濱、黃浦江畔,創建於1949年7月,始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附屬醫院,1951年7月改稱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1958年9月建制為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經過60餘年的建設發展,已經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
  • 上海長海醫院燒傷外科建科六十周年 保持燒傷救治國際領先水平
    央廣網上海6月25日消息(記者楊靜)由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燒創傷中心主辦的「第二屆長海燒創傷學術周」暨長海醫院燒傷外科六十周年巡禮系列會議日前在滬舉行。來自國內外700餘名嘉賓相聚秀美的黃浦江畔,共同回顧了六十年來我國燒創傷救治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經驗。
  • 長海醫院肝膽外科簡介
    長海醫院肝膽外科(普外三科)以胰脾肝膽疾病的外科治療為主要特色,已成立胰腺外科、門脈高壓症外科、肝膽外科三個專業組。
  • 軍事類: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1.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國家「211工程」、軍隊「2110工程」和原總後勤部「53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2021元旦假期門診安排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2021元旦假期門診安排 2020-12-25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校解讀 |第二軍醫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當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主要由華東醫務幹部學校、第三野戰軍衛生部醫學院、國民黨原國防醫學院部分留大陸人員和從地方招聘的專家教授組成。1950年10月,更名為上海軍醫大學。1951年7月9日,由中央軍委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2017年6月29日,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並對外保留第二軍醫大學校名。
  • 直播|上海長海醫院景在平:血管系統疾病防治五字訣
    他屢屢突破禁區,砥礪創新,連續在國際上率先攻克了主動脈腹部內臟區、主動脈弓區以及升主動脈區腔內微創治療的禁區,他就是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的景在平教授。此後二十餘年時間裡,景在平帶領的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團隊奮勇登峰、開疆闢壤,實現了一次次登高和跨越,以強勁的綜合實力和獨特的救治手段,奠定了國內腔內血管學領域的領先地位。2017年,站在血管腔內微創治療巔峰的他,帶領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殊榮,並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 肝膽外科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主治疾病 胰腺肝膽疾病和門靜脈高壓症的手術範圍大、技術複雜、老年病人多、手術風險高,是普外科中公認的複雜疾病之一。經過幾代外科專家的努力,我科已成為在胰脾肝膽疾病的外科治療上具有特色鮮明、發展方向明確、在國內同行中處於先進水平的科室。
  • 訪上海長海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許傳亮
    「醫療質量是醫院生存的基礎,立足的根本,發展的命脈。醫院管理的核心就是醫療質量。」 上海長海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許傳亮道出了長海醫院質量管理的精髓所在。對於本次獲獎的「雙管齊上」質量管理模式,許傳亮解釋,「雙管齊上」一是指泌尿管道的暢通,二是指醫患關係的暢通。「在質量新時代,病人的需求越來越高,希望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我們認為好的醫療質量首先依賴的是醫療技術的過硬。」
  • 合肥再添一座頂級醫院!最全醫院專家...
    擬新建合肥長海醫院規劃項目位置圖  該地塊即為今年6月9日出讓的包河區S1701號地塊,作為長海醫院合肥分院用地,主要建設門診急診部、醫技部、住院部、行政辦公及配套保障用房、教學科研部。  上海長海醫院又名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位於東海之濱、黃浦江畔。創建於1949年7月,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醫院。
  • 海陸空三軍軍醫大學報考分析
    海軍軍醫大學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即軍改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1950年改稱上海軍醫大學。1951年7月正式定名為第二軍醫大學,2017年轉隸海軍,組建海軍軍醫大學。目前,學校是國家「211工程」、軍隊「2110工程」和總後「53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軍隊研究生培養重點建設院校、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外軍醫學留學生培養基地。
  • 長海醫院在全國第八屆醫院品管圈大賽中再獲佳績
    長海醫院在全國第八屆醫院品管圈大賽中再獲佳績 2021-01-14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胡大海: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燒傷外科主任
    胡大海,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燒傷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第四軍醫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96年3月~1997年9 月獲WHO留學基金資助,在英國牛津大學邱吉爾醫院創面癒合研究所做訪問學者。2001年 5月~2004年9月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醫學院生理系分子生物學研究室做博士後研究,加拿大衛生應用與研究委員會(HSURC)博士後獎學金獲得者。
  • 曹志中 - 口腔科 - 中國好軍醫
    所屬醫院: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口腔科職稱:主任醫師、教授擅長:牙體、牙髓、牙周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門診時間: 周三下午、周五下午預約掛號 聯繫電話:1995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口腔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專業委員會常委、預防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海醫院倫理委員會委員,第二軍醫大學學報和武警醫學特約審稿專家。曾任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誌編委。多年從事口腔內科學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在牙體組織病的保存治療及牙周病的發病機理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 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記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
    新華社上海8月31日電題: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記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張鵬、丁汀、吳登峰他忠誠於職業,醫生一做就是70多年。他忠誠於選擇,當兵一當就是一輩子。從醫75年,他創立了肝臟「五葉四段」理論,奠定了我國肝臟外科的解剖和理念基礎;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無血切肝法,使肝癌手術成功率由16%提高到98%以上……他就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
  • 溫武- 耳鼻喉科 - 中國好軍醫
    所屬醫院: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耳鼻喉科職稱:主任醫師、教授擅長:喉嗓音疾病、咽喉頭頸腫瘤、鼾病門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五上午長海醫院耳鼻咽喉科教授、現為中華醫學會上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咽喉組副組長,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委員,國際面部整形及重建外科學會中國區委員,上海市科委及衛生局醫學獎評審專家,《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編委,《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中華航海醫學雜誌》、《第二軍醫大學學報》、《軍醫大學學報(英文版)》、《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等雜誌論文審稿專家。
  •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
    醫院概況新橋醫院是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2020年接收外校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簡章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位於長三角龍頭、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上海。
  •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口腔外科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口腔外科,是特色鮮明、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專業學科。經過幾十年,通過幾代人的努力,目前擁有專業技術人員32名,其中高級職稱7名,中級職稱4名,初級職稱21名。口腔外科秉承先進的「四化」理念,採用國際標準化的通用拔牙設備工具,採用規範化的拔牙步驟和手段,用微創化的手術操作技巧,使拔牙損傷降低到最低水平。通過術前全面檢查診斷和各種安全急救設施,保證患者舒適化的診療過程。為了方便患者,確保輸液工作能更好滿足門診各科室患者的需求,口腔外科室特設輸液中心,目前開展2張床位,13張輸液椅,承擔醫院門診患者的輸液工作。
  • 直播|上海長海醫院陸清聲:疫情期間宅在家,如何防止血栓突發
    海上名醫特別邀請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陸清聲主任醫師,帶來「疫情期間宅在家,如何防止血栓突發」視頻直播。陸清聲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擅長複雜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夾層的微創腔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