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沒有這種感覺:經常性疲乏、稍微一動就氣喘籲籲,不要小看這些問題 ,您有可能是氣虛所致,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氣虛體質。
點擊視頻查看老師解讀
好看+轉發
氣虛體質
虛、乏是氣虛體質的首要表現,持續一年以上,經常性感到疲乏,就有可能是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易出現肌肉鬆軟,倦怠乏力,不喜運動,抵抗力弱,稍微一動就無法耐受、氣喘籲籲,需要休息的情況。
氣虛時肌膚得不到營養和滋潤,就會面色萎黃、沒有光澤。另外,早上醒來經常出現眼瞼浮腫、晚上會出現下肢浮腫、按上去有坑的情況,也多是氣虛體質。因為氣對體內水液代謝有推動作用,氣虛會導致津液不歸正化,出現水溼、痰溼等問題。
氣虛體質,如何調理?
1、多吃性平偏溫,具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大棗、葡萄乾、蘋果、紅薯、芡實、南瓜、山藥、糯米、小米、胡蘿蔔、香菇、豆腐、雞肉、牛肉等。
2、少吃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蔔等。寒涼、肥甘厚膩的食物也要少吃,以免傷中陽,導致痰溼體質。
氣虛體質者的補益要慢慢來,粥對氣虛者來說是最好的補品,給大家推薦一款黃芪粳米粥。
丨黃芪粳米粥丨
黃芪和黨參都是補氣的常用藥,二者一起使用補氣效果更佳。
注 意
黃芪粥是補虛的,實證不宜。體虛、中氣不足、中老年人、大病初癒、手術後、放化療後的病人都可以多吃。但是陰虛陽亢者、有表邪者則不宜,如果你今天受涼了,感受了風寒,那麼這兩天就不要喝黃芪粥。
備註:
陰虛陽亢:主要是因為腎陰受損導致的,陰不能束縛陽,從而人體出現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咳血,視物不清,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煩躁易思,或遺精,性慾亢進,舌紅而乾等。
表邪:即在表的邪氣。外感六淫之邪,多從口鼻或皮毛侵入,其停留於淺表部位時稱表邪。常見為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
先收藏,再發給關心的人,
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版權聲明:本文根據公開資料綜合整理,視頻版權歸6點談健康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