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2月02日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黃鬱郁)「首字母填空、短句翻譯、詞語造句、文章主要思想連線題等,都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學英語,興趣最重要,課堂英語也是如此」……今天上午,在武漢市二橋中學舉行的學區集體備課展示會上,該聯合學區的4所學校18名英語教師各抒己見,討論熱烈。據了解,類似的集體備課,在數理化等各個學科中,每周都會如期進行。
楚天都市報記者看到,老師們從課堂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等多方面進行展示和討論,針對每所學校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不同,老師們也相應地提出了疑問和建議。
武漢市二橋中學副校長袁桂萍介紹,漢陽區從2010年啟動學區制改革實驗,到2012年,全區38所義務段學校建立起7大學區。二橋中學學區內,有德才中學,永豐中學,琴斷口中學等學校,其中幾所為地處偏遠的農民工子弟學校。作為學區長學校,近年來,二橋中學抓住教學模式改革項目,逐漸形成了由陽光教育、陽光育人、陽光課堂等組成的陽光教育體系,在全國、省、市產生了較大影響。
各科目的集體備課,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讓各校授課老師們每周抽時間進行頭腦風暴,既有助於教學能力的提高,也能將好的教學方法進行傳播,讓學區內更多學生從中受益。「後期,我們還會讓各校所有教師逐一走上展示臺,多多開展互相聽評課,提高老師的整體作戰能力。」袁桂萍說。
例如,該校英語名師劉莉,經常不喜歡按常規上課,她認為「玩」英語是一種快樂。上課時,她會給學生任意三個詞,讓他們造句;給學生們丟一句開放式的英語句子打頭,讓學生們現場編故事,排英語劇;整理詞組,教學生們用「兩隻老虎」的旋律唱出來……德才中學九年級英語老師張曉,在多次集備課上向劉莉老師取經,並根據學生情況進行適當修改,如今,班上孩子學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