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一定不要告訴你的同事,你除了工資以外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
為什麼這樣說呢,說說我的好友琳琳的故事。
琳琳是我大學校友,畢業後到一家小公司做文員,平時工作不怎麼忙,有時間就在電腦上學學PS、研究PPT的製作,私下裡在一些兼職網站接了些任務,工作完成後就做做任務,賺些外快。因為都是在電腦上操作,大家平時也都沒有留意。
有一次做設計做的太投入,同事在旁邊喊她都沒注意,於是發現她在電腦上在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琳琳覺得跟這個同事關係挺不錯的,平時都是有什麼說什麼,又恰巧被看見了,就如實告訴了這個同事。
結果第二天琳琳就被領導喊去辦公室談話,此後琳琳再也沒在辦公室做過私活,自己的工作也被分配的越來越多。
經歷這事後,琳琳就告訴我們,很多事情,一定一定不要告訴同事,特別是你有副業的事,說出去對自己沒一點好處。
一、沒有領導願意培養「三心二意」的員工
你在公司上班,八小時工作制,老闆恨不得讓你工作十二個小時,你竟然還敢利用工作時間去做私人的事,你想想領導知道後會不會很生氣。
你一邊拿著公司發的工資,還利用工作時間做著別的事情,掙著額外的錢,沒一個老闆會喜歡這樣的員工,也不會同意員工在公司做這樣的事情。
你的這種行為,在領導眼中就是一種對公司對職位的不尊重,沒有把公司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是態度上的問題。而且這樣三心二意的員工,領導是不會願意好好栽培委以重任的,這種員工在領導的眼中,是對公司缺乏敬畏和忠心的,情況嚴重的,有可能會被離職。
所以這種如果被發現就極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的事情,是千萬不要對外人去講的,哪怕是親同事,平時關係再鐵,也難保他不會告訴第三個人。
在職場中,沒有不透風的強,你告訴了一個人,就會在某一天傳到老闆的耳朵裡。
二、不要考驗你的同事好友
同事間的關係,曾經單純的以為大家的嘻嘻哈哈會成為私下手牽手的好友。
後來接觸得久了,發現其實並不是如此。很多人會把同事當成了朋友、好哥們,有什麼事情,不管職場的還是自己的私事,都會跟同事去說。
其實,這可不是什麼聰明的行為。職場中,同事間大都存在一些利益競爭的關係,你很難保證對方沒有私心,會不會用你的秘密來要挾你。
人心隔肚皮,讓別人了解得越多,其實越危險。
也許對方看起來跟你關係挺不錯的,平時做什麼也挺仗義,但是他內心真正在想什麼,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善意告知,可能會變成別人日後傷害你的工具,讓你惹禍上身,悔不當初。
如果再加上你的額外收入很可觀,比工資拿的還多,比其他同事每個月的收入還高,就會引來赤裸裸的嫉妒,沒錯,真的是嫉妒。
社會和職場的現實便是如此,我們希望我們在乎的人可以過得很好,同樣的,我們也會很自然的跟身邊人做比較。
如果同起點,或者同環境下的人比我們要好的多時,內心的不平衡感便會滋生起來,而這種心理,會加速競爭,同樣的會加速競爭帶來的傷害。
所以,為了更好的跟同事們和平共處,想低調的悶聲發大財的話,一定不要告訴。
三、額外的收入可能變成額外的負擔
還一個原因是,你的副業可能變成你的負擔。原本想利用業餘時間賺點錢,沒想到同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沒多久都知道了。當大家知道你的某項特長後,便會開始不停的請教和打擾。
大家知道你會設計,有設計的活找你,知道你會做PPT,然後全丟給你。知道你炒股賺過些小錢,便會讓你帶著入行,稍有不慎賠了錢,還可能責怪你。知道你有什麼關係什麼渠道,便讓你走後門幫幫忙。
看到沒,這些原本你可以利用賺些錢的技能,都變成了別人使喚你的理由,因為你會啊。結果便是,沒有自己去研究去做事的時間,都變成了公共的付出。
你的額外收入越不錯,一些人就會靠攏你,跟著你一起做,一旦形成了這種風氣,在公司的影響非常不好,領導便會拿你開刀,殺雞儆猴。
再說了,如果你賺了錢,別人沒賺著,在同事看來,你還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真的是出力不討好。從這個方面來看,還是不要說為好。
當然了,朋友知道了你的副業,也許會起到一定的正面促進作用。
也許朋友會通過他的人脈和資源去幫助你,幫你介紹客戶,也許同事也能成為你的潛在客戶。
這些都是有利的一面,但總的來說,弊還是大於利的,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我的建議就是,如果想做什麼副業,賺點額外的收入,就偷偷的去做就好了。
沒必要大張旗鼓,人盡皆知,要知道人言可畏,保護好自己在職場的處境和自己的額外收入更重要。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