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登陸「反獨促統」,臺當局緊張恐嚇:小心不慎觸法!

2021-02-20 環球網


洪秀柱:「兩岸終極目標是統一,『臺獨』是假議題,騙選票「兩岸終極目標是統一,『臺獨』是假議題,騙選票的工具。」

「兩岸終極目標是統一,『臺獨』是假議題,騙選票的工具。」13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在北京發出「反獨促統」的呼聲。當天上午,她率團與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就「兩岸關係與民族復興」舉行座談會。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會見了洪秀柱一行。臺媒注意到,與此前密集「登陸」的島內政治人物不同,洪秀柱這次訪問主題是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等政治議題開展「對話協商」。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金奕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兩岸各政黨和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要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洪秀柱一行此訪正是對這一倡議的響應。

這次隨洪秀柱一起「登陸」的是一個70餘人的龐大訪問團,不但包括農漁業、旅遊業、產業界等領域代表,還有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前「立委」邱毅和吳育仁、嘉義市「議長」蕭淑麗等黨政人士。臺灣「ET today」新聞網稱,雖然洪秀柱強調「她並不代表國民黨或任何人,也沒有接到任何傳話工作,只是單純的民間交流」,但這是今年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作出重要講話後,大陸首次邀臺灣政治人物赴北京,與此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和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訪問大陸南方不同。


洪秀柱12日啟程赴北京訪問。來源:臺媒

臺灣《聯合報》則注意到,韓國瑜、宋楚瑜和王金平除了到訪地不是北京,訪問內容也不是與大陸「協商」或「對話」。該報認為,洪秀柱之所以成為今年中共正式宣布的第一位「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開展對話協商的對象,是因為北京相信她是臺灣堅定的「統派人士」。近兩年,洪秀柱多次訪問大陸,曾主張兩岸籤署和平協定,要和平不要戰爭。

汪洋13日在會見洪秀柱時表示,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大陸願意同臺灣的黨派、團體和人士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的對話協商,聚同化異、積累共識。只要兩岸同胞凝心聚力,必將邁向兩岸和平發展、祖國和平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率領的臺灣各界人士代表團。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據臺灣《旺報》報導,洪秀柱表示這次到北京大家有個共同心願,一是能夠代表臺灣積極尋求兩岸和平制度化的對話,表達他們能夠解決問題的看法,另外也希望有機會對習近平1月發表的講話作出響應。「兩岸關係怎麼解決,那把鑰匙在我們手裡,兩岸政治互信基礎就是九二共識。」

在汪洋會見洪秀柱之前,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和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3日上午在北京舉辦「兩岸關係與民族復興」座談會。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和洪秀柱及兩岸各界人士約100人出席。

根據洪秀柱辦公室的新聞稿,洪秀柱在座談會上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的定海神針。兩岸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拒絕「臺獨」。她稱對於未來統一有高度期待,但這條路是崎嶇的,有很多障礙要克服。「臺獨」是假議題,騙選票的,但「去中國化」的文化「臺獨」需要憂心。這種斷根滅祖的做法非常危險。  

對於洪秀柱此次登陸,民進黨當局嚴陣以待。在洪秀柱此前宣布訪問消息時,臺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就促她不要「落入中共對臺的促統布局」。香港「中評社」稱,可能是「協商」兩字觸到臺灣當政者的敏感神經,「陸委會」語帶威嚇,聲稱北京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後,已啟動統一進程,「臺灣人民未經政府授權不得與大陸協商籤署協議」,要小心不慎觸法。


洪秀柱

13日晚間,「陸委會」再次將矛頭指向洪秀柱在大陸的活動,稱這是形塑兩岸「民主協商、共議統一樣板」,為大陸的「政治立場背書」。

在13日的座談會上,洪秀柱坦言「臺灣目前氣氛詭譎」,但願意來參加這次座談會的臺灣各界人士仍然相當踴躍。「這70多人都是自己買飛機票來這裡的,這趟我們沒有旅遊行程,沒有參訪行程,就是一場座談交流,一場會面對談」,表明許多臺灣人對未來是憂慮的。12日在桃園機場啟程前,洪秀柱解釋此行的原因說,「臺灣和大陸兩邊的官方管道都關閉了,為了臺灣人民自己的權益及福祉,既然民進黨當局不做,我們就自己來進行交流」,穩定和平的發展是臺灣老百姓目前最需要的。

金奕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洪秀柱是臺灣當局通過修法限制兩岸交流後,第一個「登陸」的島內政治人物,行動上是對民進黨錯誤做法的一種抗議,為反對臺當局打壓作出表率。洪秀柱13日在與汪洋會見時表示,近3年來,民進黨當局把兩岸關係弄得嚴重倒退,讓臺灣各項發展都受到很大影響,籠罩烏雲,令人非常痛心。她說:「九二共識就是大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都謀求未來統一,但偏偏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所具有的時代意義,把溝通的門關起來。」

《旺報》評論稱,兩岸關係正走到關鍵時刻。即便「九二共識」被民進黨當局扭曲,但今年以來韓國瑜等島內政治人物,包括國民黨籍縣市長到大陸訪問並沒中斷,綠營的「仇中牌」沒有達成阻絕兩岸交流的效果。有島內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過去國民黨政治人物懼怕被「戴上紅帽」「披上紅衣」,對訪問大陸和兩岸交流等有所疑慮,但現在島內政治風向有所扭轉。不只是洪秀柱,國民黨內參加選戰的幾個要角都表示認同「九二共識」,這是國民黨對島內民心向背的反思和總結。
  

在13日的座談會上,與會雙方達成六項倡議,包括攜手實現民族復興;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加強交流互動和對話協商,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臺海和平穩定大局;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大陸持續推動落實惠及臺胞臺企的「31條措施」,支持臺企參與大陸「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兩岸基層交流;促進兩岸青年交流;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反對各種名目的「去中國化」「文化臺獨」行徑,增進兩岸同胞中華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促進心靈契合。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劉國深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民進黨嚴防死守島內各界人士到訪大陸的空間是有限的。兩岸密切的經濟和人文交流,臺灣各界人士需要橋梁或紐帶為他們與大陸各界人士進行溝通,從而獲得良好的發展環境。

「迷航『政府』,重拾定海神針吧!」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社論批評蔡英文犯了主從倒置與輕重偏倚的錯誤,意圖聯外以制內,挾美以自重,犯了根本性的戰略偏差。她的兩岸政策撼動了同屬一中的政治基礎,漂離了同為中華的民族關係,為兩岸疏離與「官方」關係的惡化種下惡因。該報說,兩岸關係才是臺灣生存發展命脈所系,是操持「國家大政」者的重中之重。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崔明 軒倪浩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

相關焦點

  • 署名文章:推進反「獨」促統事業的堅強法治保障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推進反「獨」促統事業的堅強法治保障武漢大學副校長、教授 周葉中今年是《反分裂國家法》頒布實施15周年。從內容及其實施效果來看,這部法律在反「獨」促統戰略實施過程中,發揮了三方面重要作用:一是「遏制分裂活動」。通過明確一個中國原則的法理內涵,反對任何名義、任何方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的基本原則和捍衛祖國主權、領土完整的底線策略等方式,彰顯了國家反分裂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為國家採取相關反「獨」措施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據。二是「維護和平發展」。
  • 專訪臺「反獨促統將軍大陸參訪團」團長連行健
    中新社福州四月二十一日電 題:一顆報國心,兩次動情淚——訪臺灣「反獨促統將軍大陸參訪團」團長連行健  作者 馮秀彬  從臺灣特地趕來參加首屆中國武夷山世界遺產節的連行健先生,日前在遺產節的開幕式上說:「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
  • 惠臺措施觸動「天然獨」 臺當局正面臨三大警訊
    大陸惠臺措施觸動「天然獨」,六成年輕人表示願赴大陸發展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雯萱】大陸日前推出31項惠臺措施,讓不少臺灣民眾改變了對大陸的觀感,產生了到大陸發展的想法。  至於島內民眾認為臺當局應以什麼態度來應對31項惠臺措施,民調顯示,希望當局強硬反制的僅3.3%,希望審慎評估的為49.7%,樂觀其成的為26.8%,顯示不分藍綠或年齡層、地區,都希望臺當局審慎面對,其中,年輕人甚至沒有人支持強硬反制,也是認同審慎評估佔比最高的族群(65.2%)。  「三大警訊」  《遠見》雜誌稱,最新民調凸顯臺當局正面臨三大警訊。
  • 洪秀柱怒批蔡英文,還曝了臺當局的「秘密」
    如今,臺當局的「霸權」行徑暴露無遺,其對萊豬後續處理問題上的態度,更是引發了臺灣民眾的強烈不滿。除此之外,民進黨要員更是拒絕為此事道歉,對民眾的解釋也只不過是「為了換取國際地位」。近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對此痛批臺當局:「萊豬換取國際地位」?這是很荒謬的說法。
  • 臺老兵"反蔡"跌落陷昏迷 此前已為"反獨"寫好遺書
    (圖片來源:中評社)  中國臺灣網3月3日訊 反對蔡英文當局不公不義「年金改革」的島內退休軍人團體——「藍天行動聯盟」秘書長、退役上校繆德生2月27日在「立法院」抗爭中不慎從高處重摔落地,迄今仍重度昏迷,國民黨老兵「八百壯士」2日晚間在「立法院」周遭舉行祈福晚會。約有7、8百名支持者手持蠟燭或手機蠟燭,齊聲高喊「繆德生!好起來!繆德生!快回來!」
  • 阻撓臺生「登陸」 ,臺當局在害怕什麼?
    50位臺青到河北省邯鄲市,踏訪紫山(圖源:中新社)7月正是海峽兩岸學子們的畢業升學季,大家忙考試、忙申請,都在為自己更好的前程而奔波。臺當局陸委會也沒閒著,逮著這個時節來蹭一把熱度。他們在社交平臺發出所謂的「赴陸就學你不能不知道的8件事」,藉此恐嚇島內赴大陸求學的學生。不用說,民進黨當局又作妖了。為了勸退島內學生登陸求學,陸委會還真的是「用心良苦,關心備至」。他們在貼文裡「暖心」地寫到,學海無涯,年輕學子對於異地求學總是充滿許多想像,提醒想要赴陸求學的同學們,一定要看完小編整理的「懶人包」(經過特意剪輯的資料匯總),「仔細思考」後再做決定。
  • 美華人高度評價「反分裂國家法」是「四正」之法
    中新網1月14日電 《反分裂國家法》正式提上中國立法議程,引起海內外華人關注。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華人宗鷹先生撰文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在「反獨促統」的歷史中,必將成為一個意義重大的裡程碑。  文章說,《反分裂國家法》之所以成為「正法」,首先在於:正當立法,依法治裂。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界定了臺灣的地位及所有中國人民的法定職責。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中這一原則性的「定位」「定責」,正是《反分裂國家法》的主要法律依據。  從「定位」來說,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不能從整個神聖領土中「分裂」出去。
  • 臺當局也太小心眼了
    會後不久,感到吃痛的臺當局隔岸祭出殺招,陸委會證實已撤銷盧麗安和她兒子的臺灣臺中市中區戶籍。此前,她先生的戶籍也被廢止。一家三口,轉眼成了島內的「黑戶」,如此迅速決絕,這是做給誰看呢?弔詭前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 直言:這樣不好,是在用「激烈的手段製造對立」 。
  • 美國僑領:抗議蔡英文過境 就是要讓她知道我們堅決反"臺獨"
    在中南美洲,臺灣當局所謂的「邦交國」數量最多。2013年,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裡約大會在巴西成功舉辦,彰顯了全球反「獨」促統力量的鞏固與深入。巴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榮譽會長尹楚平感嘆,「我們能夠在只有不到2萬華僑僑人的裡約熱內盧,舉行聲勢浩大的全球和統大會,離不開全國僑聯和兄弟僑團的支持,離不開臺灣同胞和巴西友人的參與。」
  • 插手「港版國安法」,蔡英文不心虛嗎?
    去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民進黨當局大肆渲染所謂的「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論調,目的就是要污衊詆毀「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將「一國兩制」汙名化、妖魔化。現在,他們又開始對「港版國安法」肆意攻擊、說三道四,想藉機「撿槍」,為臺灣民眾洗腦,再次挑撥兩岸關係的神經。
  • 臺灣新聞晚播報:洪秀柱斥蔡英文比扁還「獨」
    臺灣新聞晚播報:洪秀柱斥蔡英文比扁還「獨」 2017年10月12日 09:44:04來源:中國臺灣網 點擊收聽《臺灣新聞晚播報  今年是鄭成功收復臺灣355周年,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26日出席由島內中華民族團結協會主辦的紀念論壇時表示,鄭成功開臺的歷史,證明兩岸歷史、文化與血緣不可分割。她在現場痛批民進黨要從歷史、語文徹底「去中」,並痛斥「蔡大小姐比陳水扁嚴重」,除「去孫」、「去蔣」、「去孔」、「去關公」、「去媽祖」,凡是從大陸來的統統去掉。
  • 「臺獨」救「港獨」?臺當局左右搖擺是為何
    亂港禍港的「港獨」分子,在全國人大通過涉港國安立法決定後,就開始做起了「逃跑」的準備。之前一直明裡暗裡助力這些香港暴力分子的臺灣民進黨當局,其領導人蔡英文5月27日宣布將成立對香港的「人道救援行動專案」,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後稱方案會在一周內出來。
  • 央媒正告臺當局:若倚美謀獨,就加速解決臺灣問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華之聲《海峽時評》27日刊發評論文章,以嚴厲措辭稱:解放軍此舉是警告「臺獨」分裂勢力,倚美謀獨是死路一條,「臺獨勢力如果膽敢玩火,必定淪為炮灰、徹底毀滅!」文章還說,「不作不死」,民進黨當局變本加厲加深與美國軍事勾連,夢想「倚美謀獨」,只會促使中國大陸加緊練兵備戰、加速解決臺灣問題。
  • 急推「反滲透法」,臺當局在盤算什麼?島內學者戳破蔡英文三大算計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距離臺灣明年1月11日的「大選」還有兩周,「反滲透法」成了島內爭論最激烈的話題。蔡英文在25日的「選舉」政見(辯論)會上,再次督促儘快通過「反滲透法」。臺當局如此急迫要趕在選舉前通過「反滲透法」,激起了島內許多黨派、組織以及民眾的強烈反對。
  • 民進黨當局欲開放美豬換國際地位 洪秀柱酸:可笑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抗議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國民黨中常委沈智慧在「立法院」門口絕食靜坐97小時後,昨送醫檢查後住院休養。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臺北縣長周錫瑋到場勸沈智慧就醫時,洪秀柱痛批,蔡當局宣稱開放萊豬進口能換取國際地位,這很可笑,包括歐盟還有大陸是都拒絕萊豬進口的國家或地區,請問損害了他們的國際地位嗎?
  • 從「江八點」到「胡四點」大陸對臺工作漸入佳境
    中新網1月27日電 今日出版的香港《大公報》刊載評論文章稱,近一年來,祖國大陸貫徹「江八點」和「胡四點」,對臺工作積極主動、務實高效,推動兩岸關係出現了突破性進展,島內政局亦隨之發生了明顯變化,連美國也不得不調整其對臺政策,明顯減少了在臺灣問題上發出錯誤信號。祖國大陸對臺工作目前正漸入佳境。
  • 臺媒:大陸惠臺政策贏民心 臺當局「恐嚇牌」失效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原標題:臺媒:大陸惠臺政策贏民心 臺當局「恐嚇牌」失效中新網5月14日電臺灣《旺報》近日發表社評表示,大陸近年來不斷釋出各項對臺優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臺灣基層民眾和青年前往大陸創業、就業和求學。
  • 學者:大陸對臺政策重點由「防獨」轉為「促統」 更積極主動實現...
    美國丹佛大學教授趙穗生(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1月15日報導,臺灣方面陸委會委託臺「高等政策研究協會」今天(15日)上午舉行研討會,受邀的美國丹佛大學教授趙穗生在回應媒體訪問時表示,過去大陸對臺政策重點是「防獨」,現在日益轉向「促統」,雖然對臺政策軟硬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