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隨筆】蘇智新┃網課,一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鬥法
【作者簡介】蘇智新,新疆託克遜縣二中教師,喜文史,好讀書,愛旅遊。人生目標:「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寫作主張:在深入生活中感悟語文,在觀察自然中學習語文,在課外閱讀中拓展語文。
因為疫情原因,網課釘釘大興。剛開始上網課,由於電腦反應慢,我就用手機對著電腦上課,或者用手機對著平板上課。為了上好網課,我後來花費了三百大洋,把我筆記本電腦機械硬碟重新換成了固態硬碟。換了以後,果然上網課不再時時卡頓,上起網課來也流暢多了。
在我看來,網課,是一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鬥法。網絡,像一根根看不到的線,一頭是「法師」—老師,一頭是「神獸」—學生。學習自覺的學生倒好說,老師布置的作業基本能完成,提出的問題也能積極回答。學習不自覺的學生,在缺少監督的情況下學會了偷懶。他們的心理是:反正老師也看不到我,只要按時籤到,我玩我的遊戲,我睡我的懶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你就算發現了又能如何。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作為法師——老師,我不斷使出種種手段,隨機連麥,隨時提問,不斷嘗試用新的方式進行互動。但是調皮的「神獸」們想出種種招式應對:連麥時不回應,隨機提問時裝聾作啞。掛機、分屏,手機的各種用法玩得很熟。我這個法師使出渾身解數,想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除了連麥,還有在上課時隨機點名,要求點名同學在消息框中及時回復。做選擇題時,還不時發布答題卡,及時統計做題人數和準確率。時時進行監控,要求學生及時回復。
儘管我竭盡全力,採取種種方法,與「神獸」們互動交流。但有時候一節課上下來,我發現,真正隨時在聽課的同學也就十幾個人,就連在線的一半人數都達不到,那麼剩下一大半同學在幹什麼?在掛機,在做別的事,反正沒有聽課。明白了這個,我很悲哀地意識到,上網課的確存在很多的問題,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但是回頭一想,當你和學生一起在教室裡上課時,當你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大講特講時,真正專注聽你講課的,也許還是網課裡的這群學生吧。許多「神獸」看似在聽課,實際上早已經神遊物外,不知幹什麼了。管得住他的身體,你還能管得住他的心嗎?這樣一想,也就釋然了。
網課,這場看不見的但確實存在的鬥法,作為「法師」的老師和作為「神獸」的學生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結果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真是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