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病

2020-12-17 網易新聞

(原標題:「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病!」 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迷局」待解)

武漢市中心醫院指定的核酸檢測存放處

4月8日,武漢將迎來開城。不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防控又現新情況。

「因發現一名無症狀感染者,現暫停武漢市堤角小區無疫情小區的認定……」4月3日,武漢市江岸區水池街道堤角社區發出的無疫情小區認定「叫停令」,直接原因為無症狀感染者。

4月1日起,國家衛健委要求對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實行每日報告制。

據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信息,截至4月5日,全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78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1047例(境外輸入275例)。其中,武漢的無症狀感染者34例,尚在醫學觀察中的682人。

圖片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

據健康時報報導,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首席專家楊炯教授認為,從近三天普查數據來看,武漢無症狀感染者佔0.15%-0.3%左右,也就是說,大約有一兩萬的無症狀感染者。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的經歷與確診患者經歷有什麼不同?無症狀感染者是否具有傳染性?武漢又是如何「做作業」的?

4月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專家王福生表示,不用太過憂慮,無症狀感染者所佔比例較小,毒力也較弱,不會導致疫情二次暴發。

對此,鍾南山院士也持相同觀點。

除發燒一次 「我真的一點不舒服都沒有」

李正軍一直不承認自己是病人。他說,他從來沒有與患者接觸的經歷,就算是拿快遞,他也會先用酒精消毒,「我根本不相信自己會被感染。」

2月14日,西方情人節,家住武漢武昌區的李正軍被送進方艙醫院。回想自己被送進方艙醫院經歷,李正軍覺得這一切很神奇,因為他只是託朋友幫忙查了一下核酸,怎麼就突然被確診為患者了,他想不明白。「當時很緊張,我家人也很緊張,所有人都很緊張,最後我確診了,他們沒事,我想著住就住吧。」

緊張的情緒,源自一天前疑似發燒。

2月13日下午,李正軍正坐在電腦前打麻將,突然感覺發冷,「我讓我老婆開下空調,但還是冷,我就在想我是不是發燒了。」李正軍用手摸了摸額頭,也讓妻子摸了摸,有些燙。「家裡體溫計不知道放哪裡去了,找了半天,沒找到,我又感覺有些困,就去睡了一覺。」

這一覺,睡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李正軍醒來後,妻子找到了體溫計。「她說,我睡覺時,她已經給我測過了,沒問題,我自己又測了一下,確實沒問題。但我還是不太踏實,就給朋友打了電話,想讓他找人給我做個核酸。」

晚上,這個朋友帶著核酸檢測工具,給李正軍做了檢測。一天後,朋友通過電話告知李正軍結果:陽性。雖然感覺很不可思議,李正軍還是被送進了方艙醫院。

「我真的一點不舒服都沒有。」住進方艙醫院後,李正軍每天靠著在ipad上打麻將度日,周圍病友的咳嗽聲,讓他心裡很煩,「我不咳嗽,也不發燒,我什麼都『不』,和他們一比,我覺得自己就是正常人。」而檢查結果顯示,除核酸呈陽性,李正軍也確實一切正常。

「住了大概7天,然後就出去了。」李正軍說,他其實一直都不確認自己到底有病沒病。後來,朋友告訴他,他應該是無症狀感染者,李正軍的經歷並非個案。

據四川省人民醫院支援武漢的院感專家向錢介紹,在支援武漢紅十字會醫院期間,有一位本院醫生也出現了與李正軍相同的症狀。

「當時,紅會本院的一個醫生突然發燒,大家都很緊張,接下來就是例行的核酸檢測,然而,等結果期間,他就已經退燒了。」向錢說,這名醫生退燒後,大家鬆了一口氣。可是,核酸結果出來卻是陽性,「然後大家又開始緊張,反覆確認,誰和他有過接觸。」

向錢說,這位醫生除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其餘一切良好,就連被大家認為最敏感的CT結果,也是正常的。「當時,國家衛健委診療方案中,沒有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做法,我們就只能把他當病人處理。」

據向錢回憶,這名醫生被收入病房後,每天都吃抗病毒藥物,並對他展開醫學觀察,「他完全正常,根本不像病人。我們也就只能讓他每天吃藥,一直到他達到出院標準。」

病理解剖說 「感染早期屬沉默型輕狀」

為何會出現無症狀感染者?李正軍和紅會醫院醫生的病兆緣何看不見?從病理解剖學角度,華中科技大學法醫系教授劉良給出了他的答案。

劉良,全球新冠肺炎遺體解剖第一人。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劉良說,從目前解剖案例來看,新冠肺炎跟普通肺炎和感冒完全不一樣,感冒或普通肺炎,病毒一般從上呼吸道下去,會引起咳嗽、咽痛、咳痰,新冠肺炎完全是反著來。

「反著來是什麼情況?它從外周往肺門去,從下呼吸道往上呼吸道走。」劉良說,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新冠肺炎患者不流清鼻涕,也沒有打噴嚏,因為上呼吸道沒有刺激,咳嗽也就是乾咳,沒有痰。「發燒也不像感冒發燒,不會伴隨著馬上出來,等他發燒的時候,病變已經開始好多天了。」

劉良說,感染早期屬於沉默型輕狀,很多人在發燒之前偶爾有一點乾咳,有一點胸悶,最大的症狀是疲勞乏力,偶爾會有肌肉疼痛、腹瀉。但沉默型的時候,就有了傳染性,發展到第二期的時候,肺的代償性已經不行了,馬上出現缺氧,然後快速往重型、危重型發展。

解剖案例也印證了劉良的說法。劉良和他的團隊解剖10多例後發現,他們的上呼吸道非常乾淨,證實患者為什麼不會咳痰?「為什麼採咽拭子核酸檢測是陰性,因為咽喉、頰黏膜、鼻黏膜沒有病灶。」劉良說,病灶堆積在下呼吸道,病人只有猛咳,咳出來的東西才可能呈陽性。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教授劉良在觀察人體解剖切片

「還有的肺泡灌洗液,一次兩次都是陰性的,第三次是陽性的。」劉良說,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為目前出院的標準是兩次陰性就可以了,兩三天之內陰性,病人出院以後又變成陽性了,「到底是試劑不行,採集的東西不行?到底是復陽了,還是根本就是陽性?」

劉良還有另外的擔心,就是早期帶病毒的黏液,很大可能咳不出來。劉良的團隊解剖後發現,病毒感染肺部,最早在下部和背部邊緣,然後形成很粘稠的黏液栓,「就像一棵大樹,病變發生在葉子的邊緣,很難看出來。」

按照劉良團隊解剖後,有醫院醫生對一位輕症患者肺部吸痰,並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觀測。10分鐘的觀測過程中,從鼻腔通過器官進入肺部,前8分鐘可以看到上呼吸道光滑沒有異物。纖支鏡繼續深入,隨後2分鐘,白色的黏液被吸了出來,「像很粘稠的痰液,還很有韌勁,像抓鱔魚抓泥鰍一樣。」劉良說,很多醫院也進行了吸痰,但是只到達4—5級,是沒有纖支鏡的盲吸,沒有到達12級,所以可能就沒有吸出黏液來。

「這種黏液最怕酒精。」劉良說,解剖後,他們通過試驗發現,粘度高、韌性強的黏液,遇到酒精馬上就化掉了。

武漢「做作業」「小區繼續封控管理」

無症狀感染者的篩查與報告,讓武漢無疫情小區的認定如坐「過山車」。「今天可能被認定為無疫情小區,因為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現,無疫情小區明天可能就會被取消。」4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獲得的7份社區信息通報顯示,有5個社區暫停了無疫情小區的認定。而被報告的無症狀感染者,有動車乘客和動車組工作人員,也有其他疾病患者等等。

洪山區和平街道仁和路社區於4月4日發布的「公告」中稱,該社區兩位為與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兩人住在金地自在城。其中一人是動車組工作人員,其所管轄車廂中有一名乘客被確認為無症狀感染者。另一人為同車廂乘客。目前,兩人均被送入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

公告還對無症狀感染者作了解釋。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但呼吸道等標本核酸檢測或抗體檢測呈陽性者。

隨著無症狀感染者的被發現,社區防控力度重新加大。洪山區張家灣街道湘龍鑫城社區在4月3日的通報中稱,現在防控形勢不容過於樂觀,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就在身邊,零確診不等於零風險,防疫容不得半點鬆懈。希望居民們不復工的不出門,不串門,不聚集,不恐慌。

4月4日,武漢市衛健委通報稱,全市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3人,總共715人處於醫學觀察階段。而同時,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也在前一天發布了《關於建立疫情防控長效機制持續做好小區封控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繼續小區封控管理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和康復出院者復檢為陽性患者的出現,成為疫情防控的不穩定因素。」

圖片來源:湖北省衛健委官網

目前,按照國家衛健委的要求,發現無症狀感染者要在兩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快速開展流調,無症狀感染者報告以後,要在24小時內完成個案調查並及時進行密切接觸者登記,個案調查報告及時上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普通人在防範措施上,不能有絲毫放鬆,「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還是要提高警惕,在全球疫情沒有完全結束之前,我們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必要的時候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我覺得這些方法應該是大家可以長期堅持的。」

醫學界觀點「不會造成疫情二次爆發」

無症狀感染者「威脅」有多大?國內醫學界多位專家指出,不會導致疫情二次爆發。

4月5日,在一次視頻交流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實際上他也感染了病毒,但沒有明顯的臨床發病症狀。不過,現在對此還缺乏一個明確定義。科學界和醫學界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判斷,至今仍是缺乏標準的。此前,有論文報導稱肺部有炎症,包括中間有一點咳嗽,即可以確認為無症狀感染者。「我個人認為,這個到底是屬於無症狀還是屬於輕型的,還有待科學判斷。」

「真正無症狀感染者,在所有病人中佔比不一定特別大。」王福生院士說,像現在報導有1/3或者百分之二三十,可能比例沒有那麼大,這是第一個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我們現在採取的措施,比如核酸檢測、抗體檢測,還有溯源分析,還有必要的14天隔離,還包括人在公共場所一米線的安全距離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夠保證防止疫情的二次復發或者是爆發。

對此,鍾南山院士也持相同觀點。4月1日,在接受深圳衛視採訪時,鍾南山表示:「我們有強有力的監測系統,一旦發現會立即隔離,相關接觸者也會被隔離觀察。這樣做,可以第一時間切斷傳播鏈,不會出現像第一波那樣的疫情爆發。」

鍾南山進一步認為,無症狀感染者有明確的傳染性,這已經得到證實。但是否有很高的傳染性,現在沒有證據來說明。

4月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寧波疾控中心近日研究發現,從個體水平來看,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效率約相當於確診病例的三分之一。」

本文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杜碩_NB12556

相關焦點

  • 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早期明顯的特徵是是什麼?
    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早期明顯的特徵是是什麼?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已被列入傳染源之一,識別它的早期特徵,對於防控此類病人的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儘管呼吸道新冠病毒病原學的檢測是陽性的,或者血清的特異性IgM抗體也可能是陽性的。
  • 為什麼新聞中新冠的「無症狀感染」越來越多?
    另一類則是暫時沒有症狀,但後來發病的患者。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大多為 1 至 14 天,在潛伏期內,患者可能暫時沒有明顯的症狀。這種病人遲早會「有症狀」,只不過核酸檢測比症狀跑得更快,檢測的時候還看不出他們之後會不會發病,因此把他們也算到「無症狀」的行列中去了。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力到底怎麼樣?研究終於有了結果!
    最近,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成為了大家一個非常關注的問題。由於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沒有症狀,並且可能具有傳染性,對此,很多人感到非常的擔憂。 新冠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力大嗎?
  • 逆行者點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
    侯金林教授剛剛從援鄂工作第一線返回到工作崗位,他給我們講述了中國疫情防控的新階段。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已經取得了一些決定性的勝利,但是現在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就是有一些無症狀感染者,那麼這些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導致疫情的復發?如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以及如何防控和管理以減少他們的傳播?以下分享的就是侯金林教授的演講全文。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新冠檢測AI:聽咳嗽聲識別無症狀感染者
    華輿訊據美國僑報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不知不覺地傳播病毒。為了檢測出這一部分人群,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人工智慧(AI)工具,可通過咳嗽聲的細微差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目前,研究者正對這一AI工具進行臨床測試,並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提出申請,希望能用來篩查無症狀感染者。
  • 鍾南山一口流利英語回應無症狀感染者情況:中國沒有大量的無症狀患者
    鍾南山一口流利英語回應無症狀感染者情況:中國沒有大量的無症狀患者 近日,主持人田薇連線鍾南山院士,詢問其關於中國國內「無症狀感染者」的相關事情,主持人說:「人們一直在談論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會引起像您這樣的專家的關注?我們是否知道無症狀感染者佔總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 無症狀感染者怎麼進行防控和管理?專家現身解讀
    今天晚上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認識,包括分析的有關新冠肺炎加重預警的指標,無症狀感染的數據等,這些數據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表,所以也請大家批評指正。我和大家討論的題目是《從病毒感染臨床特徵及轉歸談新冠病毒的無症狀感染》。
  • 【解密】天津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發燒、咳嗽、咽痛等自我感知的臨床症狀,同時也沒有臨床可識別的症狀和體徵,但是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是陽性者。無症狀,那麼已知的測體溫等鑑別手段就無法識別。但是這類人群會不會傳染呢?
  • 無症狀感染者定義是什麼意思 全國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問】  一、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
  • 專家解讀: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和「單陽性」?
    2020年3月29日河南衛生健康委通報,2020年3月28日0時—24時,河南省漯河市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1例,並通報了郟縣的兩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和一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陽性、無症狀者。無症狀感染者、核酸檢測單陽性到底是什麼意思?
  • 河南新增5例無症狀感染者!張文宏:新冠病毒成「常駐病毒」
    自1月21日起,河南省已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0511人,目前有1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截至9月26日24時,正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58例(均為境外輸入)。張文宏:新冠病毒成「常駐病毒」昨天(9月26日),第二屆海峽兩岸國際醫療與特需服務發展大會暨第十三屆高端醫療服務與建設研討會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舉行。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根據新冠病毒目前蔓延的趨勢,它已經成為了「常駐病毒」。
  • 「直播實錄」侯金林|逆行者點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
    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已經取得了一些決定性的勝利,但是現在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就是有一些無症狀感染者,那麼這些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導致疫情的復發?如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以及如何防控和管理以減少他們的傳播?以下分享的就是侯金林教授的演講全文。
  • 中國科學家完成對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臨床評估
    中國科學家完成對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臨床評估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2 10:53:50 重慶醫科大學黃愛龍、陳娟、邱景富等研究人員合作完成對新冠病毒(SARS-CoV-2)無症狀感染者的臨床和免疫學評估
  • 無症狀感染者悄悄自愈了,這是件好事!
    根據國家有關診療和防控方案,該患者不符合無症狀感染者以及新冠疑似、確診病例診斷標準,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可正常上班。無症狀感染者自愈不能說明自身免疫力強「從無症狀感染者到無症狀感染自愈者,新冠肺炎一直在刷新我們現在的醫學經驗」,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說,「為什麼會出現無症狀感染自愈者原因尚不明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不能說無症狀感染自愈者自身免疫力高」。
  • 關於無症狀感染者,「隱形的危險」 怎麼防?
    值得注意的是,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這個新增病例帶出了三個無症狀感染者,再次引發對無症狀感染者問題的熱議。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9日在接受採訪時說,雖然無症狀攜帶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因為他們的上呼吸道有很高的病毒載量」,但他不認為存在很多無症狀攜帶者。但是,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27日在一個論壇上說,無症狀感染者是疫情輸入性風險中最大的風險。
  • 變種病毒株不僅傳染力強 半數以上感染者都被無症狀者傳染
    半數以上感染者都被無症狀者傳染  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  在科羅拉多州、德州、紐約州、喬治亞州、康乃狄克州和賓夕法尼亞州也發現此變種病毒株,截至目前總共有63 個病例。  去年底在英國擴散開來的變種病毒株B117,其傳染力比先前蔓延的新冠病毒要強40%到70%。
  •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5天,感染者破200人!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5天,感染者破200人!據河北省衛健委2021年1月7日最新通報,1月6日0—24時,河北省新增51例本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石家莊市報告50例(2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邢臺市報告1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
  • 人工智慧聽咳嗽聲可分辨新冠無症狀感染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可以傳播病毒,自己也沒有表現出發熱症狀。Live Science網站報導了麻省理工學院一項新發明可以解決這個難題:賦予人工智慧的「電子耳」可聽出人們的咳嗽聲中的細微差別,從而發現無症狀感染病例。
  • 1歲女嬰確診無症狀感染者!開學了,孩子上課安全嗎?
    這應該是個好消息,但是目前國外的疫情越來越嚴重——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4日7時15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200萬,達到2019320例,死亡近12萬例,達到119483例。有不少兒童家長就診後也會喜憂參半地說:「終於盼到開學了,但近期又聽說新冠病毒很狡猾,有無症狀感染者,而且無症狀感染者也有傳染性,又沒辦法被大家發現隔離。
  • 流行病學專家:不宜用抗體陽性率測算無症狀感染者
    流行病學專家魏晟:  不宜用抗體陽性率測算當前無症狀感染者長江日報訊(記者黃琪)近日,有網友使用有關報導的武漢市人群抗體陽性率,來推算武漢現有無症狀感染者人數,造成部分網民誤讀。實際上,武漢4月中旬進行的1.1萬居民血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目前並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