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這九個解題方法初中很常見,考試時很可能用得上!

2021-03-01 數學大師

通過把一個解析式利用恆等變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項配成一個或幾個多項式正整數次冪的和形式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叫配方法。

配方法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它是數學中一種重要的恆等變形的方法,它的應用十分非常廣泛,在因式分解、化簡根式、解方程、證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數的極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經常用到它。

例:用配方法將二次函數一般式變為頂點式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乘積的形式,是恆等變形的基礎,它作為數學的一個有力工具、一種數學方法在代數、幾何、三角等的解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許多,除中學課本上介紹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還有如利用拆項添項、求根分解、換元、待定係數等等。

例: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換元法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應用十分廣泛的解題方法。

通常把未知數或變數稱為元,所謂換元法,就是在一個比較複雜的數學式子中,用新的變元去代替原式的一個部分或改造原來的式子,使它簡化,使問題易於解決。

例:換元法化簡整式(x+2y)2-(x-2y)2

換元法1

令a= x+2y,b= x-2y

原式=a2-b2

=(a+b)(a-b)

a+b=2x, a-b=4y

∴ 原式=2x•4y

=8xy

換元法2

令a=x, b=2y

原式=(a+b)2-(a-b)2

=(a2+2ab+b2)-(a2-2ab+b2)

=4ab

=8xy

一元二次方程x2+bx+c=0(a≠0)中,△=b2-4ac,不僅用來判定根的性質,而且作為一種解題方法,在代數式變形,解方程(組),解不等式,研究函數乃至幾何、三角運算中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韋達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另一根;已知兩個數的和與積,求這兩個數等簡單應用外,還可以求根的對稱函數,計論二次方程根的符號,解對稱方程組,以及解一些有關二次曲線的問題等,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例:判別式:△=b2-4ac

韋達定理

在解數學問題時,若先判斷所求的結果具有某種確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係數,而後根據題設條件列出關於待定係數的等式,最後解出這些待定係數的值或找到這些待定係數間的某種關係,從而解答數學問題,這種解題方法稱為待定係數法。

它是中學數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把多項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則a,b的值分別是( )

A.a=2,b=3

B.a=﹣2,b=﹣3

C.a=﹣2,b=3

D.a=2,b=﹣3

試題分析:

根據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可得(x+1)(x﹣3)=x•x﹣x•3+1•x﹣1×3=x2﹣3x+x﹣3=x2﹣2x﹣3

對比係數可以得到a=﹣2,b=﹣3

故答案選B。

在解題時,我們常常會採用這樣的方法,通過對條件和結論的分析,構造輔助元素,它可以是一個圖形、一個方程(組)、一個等式、一個函數、一個等價命題等,架起一座連接條件和結論的橋梁,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這種解題的數學方法,我們稱為構造法。

運用構造法解題,可以使代數、三角、幾何等各種數學知識互相滲透,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平面幾何中講的面積公式以及由面積公式推出的與面積計算有關的性質定理,不僅可用於計算面積,而且用它來證明平面幾何題有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用面積關係來證明或計算平面幾何題的方法,稱為面積方法,它是幾何中的一種常用方法。

用歸納法或分析法證明平面幾何題,其困難在添置輔助線。面積法的特點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積公式聯繫起來,通過運算達到求證的結果。

所以用面積法來解幾何題,幾何元素之間關係變成數量之間的關係,只需要計算,有時可以不添置補助線,即使需要添置輔助線,也很容易考慮到。

例:如圖,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點,過D分別向AB,AC引垂線,垂足分別為E,F,CG是AB邊上的高.問:DE,DF,CG的長之間存在著怎樣的等量關係?並加以證明:

DE+DF=CG.

證明:

連接AD,

則S△ABC=S△ABD+S△ACD,即

∵AB=AC,

∴CG=DE+DF

在數學問題的研究中,常常運用變換法,把複雜性問題轉化為簡單性的問題而得到解決。所謂變換是一個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個一一映射。

中學數學中所涉及的變換主要是初等變換。有一些看來很難甚至於無法下手的習題,可以藉助幾何變換法,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另一方面,也可將變換的觀點滲透到中學數學教學中。將圖形從相等靜止條件下的研究和運動中的研究結合起來,有利於對圖形本質的認識。

幾何變換包括:

(1)平移;

(2)旋轉;

(3)對稱。

例:如圖,△ABC中,∠BAC=90°,AB=AC,P、Q是BC上兩點,且滿足BP2+CQ2=PQ2,則∠PAQ的度數是 °.

證明:

做AD⊥AP,且AD=AP,連接DQ

∵AB⊥AC,AD⊥AP

∴∠BAP=∠CAD

又∵AB=AC

AP=AD

∴△ABP≌△ADC

∴DC=BP

∵∠ABC=∠ACB=45°

∴∠DCQ=90°

∵BP2+CQ2=PQ2

∴PQ=DQ

又∵AQ=AQ,AP=AD

∴△APQ≌△ADQ

∴∠PAQ=45°

反證法是一種間接證法,它是先提出一個與命題的結論相反的假設,然後,從這個假設出發,經過正確的推理,導致矛盾,從而否定相反的假設,達到肯定原命題正確的一種方法。

反證法可以分為歸謬反證法(結論的反面只有一種)與窮舉反證法(結論的反面不只一種)。

用反證法證明一個命題的步驟,大體上分為:

(1)反設;

(2)歸謬;

(3)結論。

反設是反證法的基礎,為了正確地作出反設,掌握一些常用的互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

是/不是;

存在/不存在;

平行於/不平行於;

垂直於/不垂直於;

等於/不等於;

大(小)於/不大(小)於;

都是/不都是;

至少有一個/一個也沒有;

至少有n個/至多有(n一1)個;

至多有一個/至少有兩個;

唯一/至少有兩個。

歸謬是反證法的關鍵,導出矛盾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須從反設出發,否則推導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推理必須嚴謹。

導出的矛盾有如下幾種類型:與已知條件矛盾;與已知的公理、定義、定理、公式矛盾;與反設矛盾;自相矛盾。

例:用反證法證明命題「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個銳角不大於45°」時,應先假設( )

A.有一個銳角小於45° 

B.每一個銳角都小於45°

C.有一個銳角大於45° 

D.每一個銳角都大於45°

試題分析:

用反證法證明命題的真假,應先按符合題設的條件,假設題設成立,再判斷得出的結論是否成立即可。

解:

用反證法證明命題「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個銳角不大於45°」時,應先假設每一個銳角都大於45°。

故選D


公眾號回復「0」免費觀看所有知識點視頻 


↓↓↓點擊「閱讀原文」, 觀看數學所有知識點視頻!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選擇題的解題方法,掌握這4個技巧,解題事半功倍
    初中數學的考試試卷由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組成,選擇題一般是6到10道題,所佔分值一般都在20分至40分,各個地區的分值略有不同,但是選擇題的命題特點都一樣,考察內容寬泛,能力要求全面,只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才可以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選出正確答案。
  • 初中數學:最值問題常見的8種解題方法合集!期末複習必備
    初中數學:最值問題常見的8種解題方法合集!期末複習必備初中數學最值問題一直是考試當中的重點,而且最值問題一般難度比較大,因為通常這部分題型會涉及到中考數學當中其他的知識點,所以從考察面來講是非常廣闊的。
  • 初中數學:常見的8種最值問題解題方法,是重要考點,建議收藏!
    初中數學最值問題一直是考試當中的重點,而且最值問題一般難度比較大,因為通常這部分題型會涉及到中考數學當中其他的知識點,所以從考察面來講是非常廣的。而很多同學在學習最值的時候,往往不知道怎麼下手,都知道標題是什麼,但是不知道怎麼去解題。
  • 初中數學選擇題和填空題解題技巧(附案例),考試都能用
    方法二:賦予特殊值法即根據題目中的條件,選取某個符合條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圖形進行計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題要注意所選取的值要符合條件,且易於計算。方法三:通過猜想、測量的方法,直接觀察或得出結果這類方法在近年來的初中題中常被運用於探索規律性的問題,此類題的主要解法是運用不完全歸納法,通過試驗、猜想、試誤驗證、總結、歸納等過程使問題得解。
  • 初中數學:因式分解方法介紹及真題訓練!收藏好,考試提分用得上
    初中數學:因式分解方法介紹及真題訓練!收藏好,考試提分用得上因式分解是初中數學學習中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較為基礎的知識點,同學們學習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因式分解是擁有許多分支的,像分式計算、二次根式、解方程等知識點都是跟因式分解有所交集,所以學好因式分解的相關知識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我們解決初中數學問題的一個工具。
  • 初中數學解題方法:配方法
    數學的解題方法是隨著對數學對象的研究的深入而發展起來的。六年級的同學們很快就要小學畢業,中學的大門已經向我們敞開。為了能進一步學好數學,有必要掌握初中數學的特點尤其是解題方法。 下面介紹的解題方法,都是初中數學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學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
  • 初中數學:「吃透」這9個解題技巧,「學渣」也能逆襲考高分!
    初中數學:「吃透」這9個解題技巧,「學渣」也能逆襲考高分!數學是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課程之一,也是最拉分的一個學科。在小學難看出一個班的差距,可到初中兩極分化就非常明顯了,經常有期末數學考試考得好可以145+的,考得差的及格都是問題。公式、概念作為數學學習的基礎,我發現很多數學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往往就是因為最基礎的知識都沒有熟練掌握。考試解題的時候需要運用平時學習的公式卻想不起,理解得也不深刻,只能大眼瞪小眼。
  • 1.初中數學:什麼是降冪整體代入法?整式乘法,因式分解,經典常見考試題型
    初中數學:什麼是降冪整體代入法?整式乘法,因式分解,經典常見考試題型。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留言。這種題型,解題思路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則,都是降冪整體代入的方法。將這個多項式式,一次一次的降冪,問題就解決了。
  • 初中數學解題中,什麼時候要用方程?
    初中數學解題,使用方程的時機在哪裡最近在教三角函數,布置了課本上的一道題:題目講完,有個學生吐槽了一句:「我擦,原來要用方程來解啊!」在普通班,這句吐槽或許代表了不少學生的心聲,同時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缺乏用方程思想解題的意識,簡單說,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用方程來解題,什麼時候沒必要。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學習方程應用的時候,許多學生的做法,只是單純機械地記住,自己做過的哪些題目要列方程,哪些題目不用列,但從未想過其中的緣由。
  • 初中數學:代數式解題方法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代數式是一個比較常見,又比較重要的數學概念。這篇小文,主要與同學們和家長們分享代數式的概念理解,及解題方法。在數學學習中,其實許多地方用運用到代數式,比如,一個三角形的底邊長為a,高為b+1,那麼,它的面積就可以用代數式來表示,即:a(b+1)。再如,當學到梯形的相關知識時,梯形高可以表示為h,上、下底分別表示為a和b,那麼,梯形面積就是:(a +b)h。
  • 初中數學解題方法與技巧——完全平方公式的巧妙用法(一)
    ,我們將分兩次把完全平方公式的一些常見題型和解題技巧分享給大家.>有理數典型題(一)分類討論有理數典型題(二)非負性和找規律有理數典型題(三)三個常見模型不等式、方程(方程組)一元一次方程含參數問題的解題策略一元一次方程之巧思妙解含參數不等式解集的相關題型與解法
  • 初中數學選擇題7大解題技巧(實例分析)
    初中數學考試,選擇題其實有很多快速解題方法,你掌握了多少呢?下面小編用實例為你分析初中數學選擇題7大解題技巧!排除法在初中數學選擇題中的應用十分普遍,同學們一定要學會使用它,方法運用得當,可以巧妙地提高做題效率和準確度哦。
  • 初中數學學習中的九個方法
    初中數學是由簡單明了的事項一步一步地發展而來,所以,只要學習數學的人老老實實地、一步一步地去理解,並同時記住其要點,以備以後之需用,就一定能理解其全部內容。因式分解是恆等變形的基礎,它作為數學的一個有力工具、一種數學方法在代數、幾何、三角等的解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許多,除中學課本上介紹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還有如利用拆項添項、求根分解、換元、待定係數等等。
  • 中考數學壓軸題有哪些類型?如何解題,這4種方法最常見
    在數學中,每次考試總會有一道壓軸題,特別是在大考中,壓軸題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涉及的知識點多,解題時思路難覓,對不少同學來說,壓軸題的難度很大。在初中階段,數學壓軸題難度還沒有那麼高,小星今天整理了壓軸題的幾種常見的解題思路,一起來看看吧。
  • 初中數學解題方法:幾何變換法
    數學的解題方法是隨著對數學對象的研究的深入而發展起來的。六年級的同學們很快就要小學畢業,中學的大門已經向我們敞開。為了能進一步學好數學,有必要掌握初中數學的特點尤其是解題方法。下面介紹的解題方法,都是初中數學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學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
  • 初中數學有哪些學習方法,另附初中數學考試技巧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學好數學不僅有利於物理化學等科目的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學好數學對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學生卻不喜歡數學,覺得數學很難。其實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所以才會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興趣。
  • 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提高數學成績的四大技巧
    同學們在進入初中學習數學時,可能一時無法適應初中數學的學習節奏。初中數學學得不好的同學有可能在於他們並不精讀於課本,或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善提問題,與老師與同學交流。再有就是課堂不注重課堂效率,認真汲取老師講授的知識。
  • 12.初中數學:立方根號a,等於0.1738,怎麼求a的值?期末考試真題
    初中數學:立方根號a,等於0.1738,怎麼求a的值?期末考試真題。大家先在草稿本上,先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留言。溫馨提示: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將所有的視頻內容,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方老師數學課堂(幾何部分),方老師初中數學(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數學7上)。歡迎大家,分別添加,同時關注,方老師的這三個微信公眾號。
  • 學習乾貨丨掌握這些初中數學解題技巧,期末考試輕鬆拿高分
    距離初中數學期末考試還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學校老師沒有過多地精力和時間去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複習方法和進度。如何利用好這一個月的時間複習好數學成為不少學生眼下最煩惱的一個問題。成都名師薈教育的特級老師整理匯總了初中數學各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搶分方法,幫助同學們巧妙攻克難題,熟練掌握,期末考試輕鬆拿高分!
  • 初中數學選擇題、填空題、壓軸題解題技巧!含例題分析
    ▼ 方法三:通過猜想、測量的方法,直接觀察或得出結果 這類方法在近年來的初中題中常被運用於探索規律性的問題,此類題的主要解法是運用不完全歸納法,通過試驗、猜想、試誤驗證、總結、歸納等過程使問題得解。  02填空題解題技巧 初中填空題主要題型一是定量型填空題,主要考查計算能力的計算題,同時也考查考生對題目中所涉及到數學公式的掌握的熟練程度; 二是定性型填空題,考查考生對重要的數學概念、定理和性質等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熟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