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劉勝 通訊員曹淼)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監測509個水質斷面中,一類水質佔3.3%,二類水質佔67%。昨日,國家漁業科技創新聯盟暨長江水生生物保護與生態修復科技創新聯盟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漢召開,這是會上透露的消息。當天下午,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和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在漢聯合發布2019年《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公報重點介紹了2019年長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漁業資源、重要漁業物種產卵場、漁業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等狀況。
公報顯示:2019年,宜昌江段未監測到中華鱘的自然繁殖活動,該江段中華鱘繁殖群體估算為16尾;洞庭湖和鄱陽湖分別監測到長江江豚252頭次、1049頭次;長江上遊監測到特有魚類37種。
長江下遊及長江口刀鱭、中華絨鰲蟹汛期日均單船產量分別為2.9千克、8.2千克;估算通過長江監利段四大家魚苗徑流量為21.9億尾。四大家魚產卵場主要分布在合江、宜昌、洪湖等11個江段,刀鱭產卵場主要分布在安慶和南通江段,中華絨整蟹產卵場主要分布在佘山至橫沙淺灘水域。但是,長江原有野生魚類435種,經過農業農村部長江辦連續4年調查發現,已有130多種不見蹤跡。
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監測509個水質斷面中,一類水質佔3.3%,二類水質佔67%,三類佔21.4%,四類水質佔6.7%,五類水質佔1%,劣五類佔0.6%。重要漁業水域水質良好,部分水域石油類、高錳酸指數超標;長江中下遊幹流季節性淺灘面積共約430平方千米;長江流域已建和在建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29億千瓦;採砂總量約3524萬噸;在建航道整治工程涉及河段長度613.5千米。
長江流域合計放流經濟水生動物37.6億尾(只)、珍稀特有水生動物795萬尾。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稱,長江流域即將全面禁捕,公報的發布對促進公眾了解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增加公眾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意識,推進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等具有重要作用。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