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捕後,舌尖美食䲘魚失蹤三年再現

2020-12-20 魚缸裡的假山

01長江長江

作為「亞洲第一長河」的長江,一向物種豐富,長江流域的原住民依賴長江生存了千百年。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有4300多種,其中魚類有400多種,特有魚類有180多種。長江流域的魚類資源曾經十分豐富,最高峰佔到當時全國淡水捕撈總量60%。

2020年初,長江白鱘滅絕的噩耗傳來,意味著「20後」的小朋友,再也見不到這種體型巨大的中國淡水魚之王。

事實上,2016年起, 進行為期三年的長江漁業資源和環境調查,發現長江已知的430多種魚類中,有140種魚類無法採集到標本,不見蹤跡。

人類活動是導致長江流域生態退化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列入了《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瀕危魚類種類達到92中,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物種近300種。

02十年禁漁

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的衰退,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便是酷漁濫捕。部分漁民為了獲得捕撈收益,濫用電魚、毒魚、炸魚、「絕戶網」等非法作業方式,不僅抓大魚,小魚苗也不放過,造成了「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

為了保護長江流域生態,自2020年起,長江流域332個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最遲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禁漁範圍將擴大至所有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天然水域。

為什麼是十年?是因為長江流域四大家魚等主要魚類的性成熟年齡均為3至4齡,而經過2-3個代的繁衍,能夠有效延緩甚至扭轉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急劇衰退的趨勢。

03舌尖美食䲘魚再現

6月5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長江海門段監測到了野生河豚魚苗。

8月份,有著「長江大熊貓」之稱的江豚群體再現武漢。多頭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的視頻走紅網絡。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表示,江豚是長江生態健康狀況的晴雨表,長江魚類生物資源在逐步恢復,這與長江禁捕存在很大關聯。隨著禁漁工作持續開展,在即將迎來一周年之際,又有好消息傳出。

2020年11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考人員在長江宜昌江段科考發現䲘魚一尾,而距離上一次長江科考在洪湖江段發現1尾䲘已經過去了三年多的時間。

䲘,與我們常見的鯉魚同為鯉科,為䲘屬,俗名也叫刁子、麥稈刁、昌刁、刁杆。這是一種喜食活物的魚類,生長較慢但體型較大,一般都可以長到十多斤,外形看起來像魚,但性情較溫和,有江湖洄遊的習慣。因其肉質鮮美,故䲘魚曾經是長江流域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在著名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3》中,有道美食叫石仙桃清蒸䲘魚用的就是這種魚。

一旦跟美食扯上關係,中國吃貨從來都不會嘴下留情。面相醜陋的蝙蝠都不被放過,更何況是看起來就肉質不錯的魚。這種魚本來生長周期就較為漫長,漁民為追求利益最大化,魚苗都不會放過,所以很多魚類被捕捉殆盡。

2016年網友垂釣到的䲘

近年來,過度捕撈,江湖阻隔等原因,䲘魚在多個歷史分布點都已經絕跡,先後被湖北、湖南等地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經濟魚類短短幾年被硬生生吃成保護動物,可以想像如果有一天四大家魚都被吃成保護動物那是什麼概念,可見這些年長江的濫捕有多麼的嚴重。

有人覺得這次禁漁力度過大,影響幾十萬漁民生存,事實上,長江真的已經窘迫到無魚可捕的地步了。白鱘滅絕的消息再次將長江生物保護話題以一種慘烈的方式推到人們面前。事實上,不止是白鱘,當下,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長江生態系統瀕臨崩潰。

這次科考發現的䲘,無疑釋放了一個極好的信號,意味著長江流域面臨滅絕威脅的魚類生態在逐漸恢復。

十年禁漁有期, 生態保護無止。十年禁漁為眾多長江水生生物提供了恢復種群的機會,但只是停止捕撈還不足以讓它們擺脫生存危機。禁漁也只是恢復生態中的一環。全民生態保護意識的提升,減少堤壩建築等人類活動對生態的影響,依然是當下的重點內容。

相關焦點

  • 長江流域禁捕新規來了 直接影響近30萬人
    2020.07.16 10多萬艘合法持證捕撈漁船面臨有序退捕,近30萬捕撈漁民需要轉產安置 「珍稀特有魚類全面衰退,經濟魚類資源量接近枯竭」 全文共410字,讀完約需2分鐘 中國從2021年起將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
  • 關於重慶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全面禁捕的通告及政策解讀
    現通告如下: 一、禁捕範圍和禁捕時間 全市境內的水生生物保護區(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已於2020年1月1日0時起實行全面禁捕。為切實加強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全市所有河流,除部分河流形成、流經的水庫外,均納入禁捕範圍。考慮到不同水域在資源保護重要性上的差異,《通告》所附禁捕範圍名錄,將全市禁捕水域分三個類型列出。 第一類為水生生物保護區,已實行常年全面禁捕。
  • 2020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對於長江流域禁捕,你怎麼看
    2020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對於長江流域禁捕,你怎麼看  【熱點背景】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召開長江流域禁捕和漁民安置保障工作部署推進視頻會。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透露,目前,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率先實現全面禁捕。
  •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取得階段性成效 沿江10省市漁船漁民退捕...
    今年1月,農業農村部在官網發布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宣布從2020年1月1日0時起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通告稱,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 每日一詞∣長江流域禁捕 the fishing ban in the Yangtze River...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切實做好長江流域禁捕有關工作以及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通知提出,長江流域禁捕是保護長江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沿江各地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細化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全面抓好落實。
  • 十年禁捕:為全局計,為子孫謀
    在過去幾十年快速、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下,長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形成了「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實施禁捕,讓長江休養生息,勢在必行。2018年,共抓長江大保護格局基本確立,但流域生態功能退化依然嚴重,長江「雙腎」洞庭湖、鄱陽湖頻頻乾旱見底,接近30%的重要湖庫仍處於富營養化狀態,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
  • 江蘇長江段禁捕退捕進行時
    7月13日,記者從江蘇省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按照總局推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簡稱「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最新部署要求,吸收借鑑兄弟省市經驗,重點做好認識再提高、方案再細化、打擊再從嚴、聯動再加強,按照「一盤棋」思維,統籌指導省內沿江八市協作
  • 長江重現「神秘物種」!
    再加上過度捕撈、棲息地生境退化等原因,䲘在多個歷史分布區絕跡,先後被湖北、湖南等地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專家說,近年來,䲘魚種群數量急劇下降。2017 年發現一尾䲘魚,2020 年又發現一尾,這讓科研人員們既驚訝又激動。" 雖然數量可能很少,但至少表明䲘魚還有種群在。
  • 實錄|農業農村部介紹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階段性成效和下一步...
    經過逐船逐戶建檔立卡,沿江10省(市)共核定退捕漁船11.1萬艘、漁民23.1萬人。其中「一江兩湖七河」和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重點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8.4萬艘、漁民18萬人,已全部提前退捕上岸;各省(市)自主確定的其他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2.7萬艘、漁民5.1萬人,已提前完成2020年退捕任務,剩餘1599艘、3072人將按計劃於2021年底前完成退捕。
  • 公安部、人社部、國家林草局要求 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行為 做好禁捕退捕漁民職業技能培訓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原標題: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行為本報北京8月5日電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沿江各級和長江航運公安機關迅速行動、主動作為,偵破了一批非法捕撈犯罪案件,掀起第一輪集中打擊攻勢。
  • ...部介紹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階段性成效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實錄
    經過逐船逐戶建檔立卡,沿江10省(市)共核定退捕漁船11.1萬艘、漁民23.1萬人。其中「一江兩湖七河」和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重點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8.4萬艘、漁民18萬人,已全部提前退捕上岸;各省(市)自主確定的其他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2.7萬艘、漁民5.1萬人,已提前完成2020年退捕任務,剩餘1599艘、3072人將按計劃於2021年底前完成退捕。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
  • 如何打好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和十年禁漁持久戰
    多年來,長江流域生態功能退化嚴重,漁業資源惡化加劇,長江水生物種出現嚴重衰退,魚越捕越少、越捕越小,一些物種瀕臨滅絕,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這顯然與多年的過度捕撈、非法捕撈密切關聯,這種竭澤而漁的掠奪自然,對長江漁業資源造成極大破壞、對長江流域水生生物是巨大侵害,嚴重損害了長江水域水生態平衡和生態安全。
  • 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發布
    本報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鬱靜嫻)日前,農業農村部長江辦會同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長江流域管理部門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19年)》。
  • 四川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十年禁漁」
    央廣網成都12月15日消息(記者韓民權)15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省檢察院、公安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林草局8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四川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明確了禁捕範圍和時間。
  • 2019《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在漢發布,長江流域...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劉勝 通訊員曹淼)長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監測509個水質斷面中,一類水質佔3.3%,二類水質佔67%。昨日,國家漁業科技創新聯盟暨長江水生生物保護與生態修復科技創新聯盟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漢召開,這是會上透露的消息。
  • 自貢市大安區人民政府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捕的通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8〕95號)、《農業農村部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農業農村部通告〔2019〕4號)、《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四川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
  • 湖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兩步走 漁民籤退捕協議可獲賠償
    央廣網長沙11月7日消息(記者姜文婧)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有效緩解長江生物資源衰退和生物多樣性下降危機的關鍵之舉。繼今年九月湖南省召開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推進會後,近日湖南省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具體工作方案,推動該項工作實質進展。據悉,湖南全省有78個縣市區有退捕任務。
  • 退捕漁船11.1萬艘、漁民23.1萬人!長江漁船漁民退捕基本完成
    新華社資料圖 圖文無關農業農村部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的最新進展,目前漁民漁船退捕已基本完成。長期以來,受攔河築壩、水域汙染、過度捕撈、航道整治、挖砂採石等高強度人類活動的不利影響,長江珍稀特有物種持續衰退,經濟魚類資源量接近枯竭,生物完整性指數降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為了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2017—2020年連續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對長江禁捕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 保護長江生物進行時,非法捕撈者法網難逃
    根據《農業部關於公布率先全面禁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名錄的通告》,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在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捕7月29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0年14省(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相關漁政執法機構查處的首批違反法律法規、損害漁業資源與生態文明建設的10起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