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快消品企業如何砥礪前行?

2020-12-10 新經銷

作者:王美欽

核心導讀:

1. 新營銷近年異軍突起,傳統營銷有存在必要嗎?

2. 針對新品和舊品應採取怎樣的差異化傳播方式?

3. 傳統快消品企業在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內部調整?

PS:以下內容是2019年11月27日-28日舉辦的2020中國快消品新營銷開年大課上,統一集團內容夢工廠廠長王美欽為現場嘉賓做的主題為《大眾快消品傳播模式的微整形》的演講。

-01-

前言

談新老營銷前,先說幾個案例:

第一,統一老壇酸菜的廣告片大家不看畫面,我想各位單單聽VO就能腦補畫面;第二個,被眾人「詬病」的熱點事件,知乎在世界盃期間投放大量洗腦廣告。

知乎是個非常新的新媒體平臺,為何要投放傳統廣告平臺,因為存在即有價值;統一老壇酸菜的廣告在於沒有改變內核,甚至同一隻廣告片播放兩年。

營銷人要破除執念,不要為了新而新,要讓傳播的內容為品牌添磚加瓦,不斷累積品牌資產。

第三個案例,2017年母親節,百雀羚廣告成為神級自媒體的案例,它採用了當時較少用的長圖文形式,內容設計有趣好玩。

閱讀量至少達到3000萬以上。也有人認為轉化率很差,因為看的人最後都不買。買的也更多是給到婆婆媽媽,也可能更多的是草本定位帶來的產品的變化。

但這個案例真的做到了破圈,不僅營銷圈在看,消費者也在看。

營銷的好玩之處在於你可以從不同角度評判它,但最終最客觀的結果還是銷售數據,是否帶來增量和利潤。

-02-

傳統營銷VS新營銷

20年前的小浣熊水滸卡,當時在全國中小學生中風靡一時。它和後來的支付寶集五福有什麼差別?其實本質上無差別,都是在社交。

這兩個案例,各有優缺點。

小浣熊水滸是實體卡,有收藏價值(目前市場價至少2萬/套),比支付寶更勝一籌,當年真的是風靡全國中小學,在營銷界是個經典案例。支付寶每年都有固定集五福活動,做到了儀式感和品牌持續性的累積,這點做得很好。

那傳統營銷和新營銷有什麼區別呢?

傳統營銷是圍繞商品價值最大化,新營銷則是圍繞顧客價值最大化。

1. 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1)人的變化:消費者

消費者分層交疊,傳統定位方式失靈。從空間維度上,東西部地區和城市農村之間,消費者的行為和訴求差異趨向模糊。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崛起。

從代際維度上,心理年齡、價值觀、審美、興趣、生活方式等成為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因素。

消費者決策模式複雜化。由於消費者接觸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過多,真假信息很難判斷,這時候提供一些簡潔的選擇很有必要。少就是多。

(2)貨的變化:商品

在商品本身沒有成為IP之前,做跨界的IP聯合會很有效。這款冰糖雪梨,它產品沒有變化,但包裝設計了聯名款,喜歡周邊的人就會去買。有時候,所見即所得。但對傳統的企業來講,電商因為運費等因素,佔比不是特別高,所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3)場的變化:技術、形式多樣性

傳統營銷和新營銷最本質的差別在於技術和形式的部分,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沒有變,人其實也沒有變。現在大家都在談論95後、00後追求個性,但難道以前的年代人們就不追求個性了嗎?

也追求,只不過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的商品供大家選擇。人有雙重性,一個是從眾,別人有的我也要有,另一個是東西不要和別人完全一樣。我覺得人是沒有差別的,都具有社交屬性,從古至今都有炫耀、攀比的需求。

2. 新媒體

媒體去中心化,最後再中心化。其實越強調去中心化,愈是碎片化,最後反而愈是集中化。比如媒體和電視媒體,集中在央視和上星衛視,地方媒體就沒落了。包括KOL的部分,頭部和下面其實差別非常大,很多人知道薇婭和李佳琦,再後面的直播紅人呢?就不一定知道了。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傳統營銷和新營銷差別在哪?我覺得是相對的,比如報紙和雜誌盛行的年代,電視剛出來就是一個新媒體。在視頻沒有出來之前,電視是一個傳統媒體,視頻出來之後OTV等又成了新的媒體形式。

3. 品牌在新媒體上傳播

(1)湯達人傳播

湯達人也嘗試過許多新媒體推廣方式,包括代言人粉絲營銷等。但回歸本質,湯達人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有3點:

第一,產品力真的好,定位湯這個細分領域。高湯是有技術壁壘的,所以即使競品一直在模仿,也並沒有跟得上。大廠家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品保很有優勢,統一內部是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

第二,有耐心、持久地培養品牌。湯達人在第5年還沒有達到1億,我們希望慢慢它成長,而不是不知所以爆炸性增長。統一會限制品牌的增速,不能太快,如果超過限額,則要提供證據證明真的缺貨了,一級一級上報到最高主管,才可以放開這個管制。

第三,在新鮮度部分,也做了極大的管控,讓消費者拿到的都是新鮮的產品,有的產品可能只有一到兩天的經銷商周轉,周轉速度非常快。

(2)統一阿薩姆傳播

首先,品牌硬廣的投放。包括OTV包劇(騰訊)優質劇目TA定向打擊,熱劇明星播報,OTV全渠道投放,騰訊包劇貼片(覆蓋全國鉑金劇場top5),熱門綜藝廣告植入,優質內容定向打擊。

其次,跨界Discovery。通過網絡平臺上線,騰訊、愛奇藝、新浪微博、小米OTT全網曝光量11.8億;電視頻道上線,比如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湖南電視臺金鷹紀實頻道、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廣東廣播電視臺經濟科教頻道等平臺播出。

最後,重點城市戶外廣告投放。區域不同,投放的形式內容也要有所區別。但最主要在硬廣基本曝光保障的基礎上,去做新的東西。因為它品牌比較大,有比較多的預算去嘗試一些媒體形式。

愛誇 玩轉瓶身 包裝傳播

這是品牌營銷略負面的一個案例。4元的愛誇水在上海賣得還挺好,做了許多關於它的跨界營銷活動比如出聯名款周邊。每年推出pantone年度色等。

但每個活動都沒有達到一些基本的門檻值。對我們來講,這些可能就是打水漂了,因為沒有達到那個臨界點,所以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愛誇做了這麼多好玩的營銷活動。

而愛誇它真正好的部分,是在於它是天然礦泉水,達到理療級別,對人體是有很多好處的(當然廣告宣傳不能講),但這些理性的好處被太多的營銷活動喧賓奪主了。

4. 統一集團傳播策略

針對成熟的大眾化品牌,要以品牌廣告為主,效果廣告和新媒體內容為輔;

而面對新興的有明顯人群差異化的品牌,則要杜絕高舉高打,嘗試新模式。

這兩個策略在業績轉折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也做出了些新的嘗試,諸如:老壇&魔道祖師&陳情令以及統一阿薩姆BW合作。

雖然我們是大眾品牌,針對老客戶需要做適當的曝光,提醒他們不要忘記我們,否則會逐漸流失消費者。但同時也有在新平臺/新形式上做嘗試,吸引新的年輕消費者。

比如在抖音上做的挑戰賽流量非常高;比如BiliBili是個年輕TA濃度非常高的平臺,阿薩姆每年與其合作,線下場場都是爆滿。

可口可樂這點做的很好,每年都把可口可樂當做一個新品牌操作,持續不斷地做大學生的試飲派贈、暱稱瓶等,產品和品牌本質其實沒變,還是一樣的口味和品牌策略,只是換了新的形式。

5. 新媒體發展路徑

(1)社交裂變。這是讓分散在全網域的消費者通過社交關係連接、形成自驅動傳播勢能的有效手段。講到社交我們也會做,但公司內部還是希望口碑取勝,口碑會落到產品力,還是希望首先先做到產品為王,內容為王是產品傳播的事。

(2)粉絲的運營。以前很粗暴用了一些品牌代言人,可能拍TVC、平面廣告,投一下廣告就結束了。但現在我們增加許多運維,創建了一些社群,會有種子粉絲的運營,讓他們幫品牌做一些擴散,實際他們也非常的配合。

我們對藝人很維護,比如粉絲希望我們品牌給他的愛豆做些什麼事,我們可能朝這個方向做,相當於和粉絲是一起的,跟藝人也是一起的,做到多方共贏。

-03-

新環境下企業內部組織調整

1. 新營銷組織轉型

對於快消品來講,獲得私域流量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比如一個品牌只有200萬粉絲的情況下,可能比較好做。但放眼全國,至少兩三億的消費群體,具體如何對接和溝通是比較困難的。

因此把大的傳播還需要藉助公域流量,私域做核心的人群,來為前期產品開發、傳播做一部分準備。最後容易連結到的是電商,因為很多媒體的傳播,線下部分沒有承接,電商一定要來承接。

什麼是傳播?只有品牌主做的線上東西才是傳播嗎?不是,終端店(包括電商旗艦店的傳播和銷售),店頭的生動化,是促進消費最有利的武器,所以我們線下只能承接,線上講的內容和線下還是要一樣,一致化的。

如果和品牌有關聯,我們會跟品牌方合作把這些事推出去。舉個例子,颱風期間因為廣東人不太吃辣,我們藤椒味桶面又很辣,貨架上剩下的口味都是藤椒。

剛開始其實是競品藤椒信息比較多,在我們介入之後,最後評論都變成我們的。這波操作對於藤嬌在電商上的銷量和話題量都有極大的促進。最後微博瀏覽量是6000多萬,對品牌來講6000多萬,不花錢的微博自然流量,是非常巨大的效益。

總的來說,中國地域龐大,每個區域有不一樣的地方,也許總部方法不太適用,如果區域能探索出更好的方式,我們希望全國做一些整合。強調一點,區域部分在做的時候,也要符合品牌的調性,不能亂做,要有一個控制,我們希望所做的所有東西都能為品牌正向發展添磚加瓦。

2. 區域傳媒部

區域部分我們公司這方面做得還比較好,很少有大公司會設立市場傳媒部,而讓市場傳媒部做品牌傳播,更是少見,我們甚至希望業務也能轉型為品牌傳播大使。

在區域,128模式是比較快速的一個模式。也感謝劉老師全隊在給我們品牌諮詢的時候提供的好模式。主要通過社群運營,在一些弱勢區域和強勢區域運用128模式。

比如做一個活動和內容,希望有集中效應,全體的傳播、媒體資源、業務都會加進來,包括粉絲群也會做分發,讓這件事在短時間內引爆,達到劉老師說的集體圍觀,瞬間引爆的效果。這部分不完全為了品牌傳播,而是因為它很容易促進業務,讓業務可以迅速下沉。

3. 電商+inhouse

新營銷下的新組織,整個公司各部門通力協作,才會有高質量產出。不然部門各自為政,基本也是打水漂,沒有連接起來。比如我們培養的演員,會幫他們做一些直播。包括inhouse部分,我們也自主做一些直播、定位等。

4. 數位化運營

全公司有一個數位化運營中心,一個是積分商城C端部分,還有B2B部分、一物一碼都會連接起來,慢慢對這些數字進行運營。

5. O2O等新零售

O2O現在發展非常快,人們通常通過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送到家。這部分顧客我們要搶佔,這些渠道和淘寶一樣,也會遇到增長的問題,所以希望用內容吸引消費者,我們也會幫他們產出一些內容,結合公司內部的資源做一些推進。

-04-

總結

新媒體的變化其實非常多,每年的新詞都層出不窮,引起大家的焦慮。我們希望堅守的基調是老客戶不能丟,嘗試用新方式吸引新的消費群體。

但強調品牌的部分,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調性和品牌資產。

第一,不給平庸的產品做投資。很差的產品我們根本不會上架,做出來也有可能撤出去。

第二,見苗澆水。像前面提到湯達人培養的模式,逐漸有成長的勢頭了,我們才會推波助燃。

第三,線上線下必須結合。我們也希望所有做的東西都能形成閉環,真正的助力銷售,因為營銷廣告等最終都是為了銷售。

第四,開水一定要燒到100度。所有媒體的部分要聚焦。

第五,根據每個品牌不同的發展階段,配套一些媒體傳播策略。

最後,其實中國品牌還是處在比較前端的階段,我們也希望品牌能夠一直沉澱。統一內部對品牌有一個概念和定義,品牌要能經過時間的沉澱,時間就是歷史,歷史成就品牌。我們希望所有的品牌能夠堅持,至少做百年以上的品牌,能夠一直常青,也希望中國的品牌發展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淺析新媒體環境下的公益廣告設計
    與傳統形式的公益廣告相比,新媒體環境下的公益廣告有著自身獨特的傳播特性,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傳播方式,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創新,因此如何更好地發揮新媒體公益廣告的作用至關重要,本文就對新媒體環境下公益廣告的內涵、特徵以及常見的幾種公益廣告及類型進行歸納,並對新媒體公益廣告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幾點對策。
  • 傳統快消品企業 大打服務牌
    祐康食品市場總監林發斌透露,傳統快消品企業經歷了渠道驅動到市場品牌驅動到網際網路+驅動,而下一個時代則將進入用戶和服務驅動的新零售時代。 「在2017年,我們已經在杭州市區進行了近300場社區地推活動,那是我們借粉絲經濟、分享經濟走出的第一步。而這樣一場行業首創的、千人同場吃、玩、秀、憶、展、賽、獎七位一體,線上線下互動直播的粉絲節,是祐康食品走出的第二步。」
  • 砥礪前行!祝賀「樂業樂活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砥礪前行!祝賀「樂業樂活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砥礪前行!祝賀「樂業樂活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2020-12-11 13:56:21  來源:北國網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有關規定,北京市2020年第三批2914家企業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予以了公示...
  • 新媒體or傳統媒體?新傳畢業生如何抉擇?
    考慮過後,大一下學期她便轉專業去了漢語言文學。B是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一名學生,今年在疫情下,新傳學院本科就業率僅1/3,研究生也不到50%,學院已經向校友發出了「求助信」,希望他們能為學弟學妹提供推介等就業支持。C也是新傳專業的一名學生,相比起傳統媒體,他對新媒體領域更感興趣,也更看好它的發展。
  •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語小故事率先行動砥礪前行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語小故事率先行動砥礪前行金羊網  作者:  2019-12-30 動漫與傳統文化的結合,為弘揚傳統文化、挖掘傳統文化
  • 江北夏令營,少年砥礪前行
    夏天,十裡風光,百般明媚千裡江山,萬般磅礴如此佳季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燦爛如花然少年長成,路漫漫其修遠兮,需得上下而求索正當時,一場夏令營,助少年砥礪前行1 探尋真摯情感,點燃內心激情探索孝義之心世間情為貴,也只有真心熱情才能讓人勇往直前,砥礪前行
  • 洛陽凱瑞集團|三十四載,砥礪前行
    洛陽凱瑞集團|三十四載,砥礪前行  歲月如歌,風霜如畫,凱瑞集團迎來了三十四周年的生日。  三十四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剎那,對凱瑞來說卻是那麼的波瀾壯闊。三十四年,給每一位凱瑞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三十四年,給我們留下了厚重的責任。
  • 羅玉琳:紮根基層微笑服務 誠以待人砥礪前行
    在支行業務發展中,我做到以身作則,跟著員工一起上街頭、下企業、走村鎮、進校園,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第二,15年的基層經歷,讓我更加懂得基層員工的不容易。管理工作中,我始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文管理理念,充分發揮好每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讓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挖掘每位員工的潛在能力,讓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 砥礪前行 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砥礪前行 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自此,中華民族開啟了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讓我們翻開歷史的書卷 ,銘記這段不可忘卻的過去。
  • 登高望遠 砥礪前行
    工 作 簡 報 2020年第3期 自治區級張韋剛初中英語教學 能手培養工作室 2020年8月12日 登高望遠 砥礪前行 ——記參加第二屆中原名師發展論壇暨首屆豫哈教育家培育峰會 然後分「教育家應具備的素養」、「教育家的成長路徑」、「教育家的成長環境」和「豫哈名師、名校長協同發展機制」四個小組進行了研討。
  • 新型媒體是否已經取代傳統媒體
    快消品作為在新媒體中投入投放量從18年的9%提升至16%,其中快消品視頻營銷方式投放比例從18年43.5%增長至94%其中耐消品中品牌分為:金融保險、文化娛樂、3C數碼快消品為:汽車、網服電商中國新媒體營銷發展趨勢展望
  • 砥礪前行弘揚中醫魅力,宏濟堂製藥持續發力
    宏濟堂製藥作為「中華老字號」製藥企業,百餘年來一直努力發揚中醫魅力,奮力前行從未止步。  宏德廣布傳承百年,專注品質篤定前行  1907年.樂鏡宇於山東創辦宏濟堂製藥。樂鏡宇傳承家族獨到技法,自此開啟宏濟堂製藥的百年傳承史。宏濟堂製藥堅持「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之堂訓,於清末另闢蹊徑,開創「九提九炙」之法炮製高品質阿膠。
  • 傳統媒體如何面對新媒體的衝擊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和數位化技術的應用,新媒體在傳播的過程中都顯示出了很大的優勢。傳統媒體的地位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傳統媒體未來如何,都將取決於傳統媒體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方法。若想要保留自己的地位,需要審視自身的優劣勢,並及時找出應對措施。在這裡,我想主要談談廣播和網絡這兩種新老媒體。
  •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昊道環境科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昊道環境自創立以來,一直都專注於水二次汙染治理防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作為業界標杆,帶領著無數創業者開拓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20年8月19日,昊道環境正式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能夠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意味著昊道環境在各項管理系統整合上,已經達到了國際標準,能夠持續穩定地向廣大客戶提供預期和滿意的合格產品,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的認可和讚譽。這樣的喜訊,也讓我們進一步相信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貫徹運行,將有助於公司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 商機交易網讓您在資訊時代砥礪前行
    過去企業採購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其成本很多在於信息方面,從哪裡採購,哪家價格低、信譽高等,如果能夠快速準確的解決信息渠道,企業能把握時機快速發展。基於此現況,商機交易網應運而生。 對於剛剛起步的小型企業以及發展了不長時間的中型企業來說,業務渠道擴展是企業佔領市場,增加產品曝光度的重要手段,在產品質量過關的前提之下,人脈資源的拓展是產品打開銷路的重要方式,這也能夠大大提高商品佔領市場的可能性。商業信息網能夠將中間商信息進行整合優化,並將其提供給企業,促進企業和中間商的有效交流。這樣對於中小型來說能夠大大提高業務渠道擴展的效率,增強公司的業務水平。
  • 寧國輝:90%的企業新媒體是可以做好的,可惜犯了這樣的致命錯誤
    企業參事最近在做企業調研中,發現企業越來越重視新媒體,有的企業甚至設置專門的新媒體運營部門,人數5-30人不等,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但收效甚微,有些企業開始迷茫。為何有些企業新媒體一直做不好,企業參事特邀國內知名新媒體專家寧國輝,為大家剖析深層次原因,並指明方向。
  • 砥礪前行: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突破萬名
    北京市朝陽區律師協會會長楊光在致辭中說到,盈科的規模化建設、高品質發展貼合律師行業的發展形式,規模化是一種戰略能力,高品質發展是目標、是文化、也是血脈,高品質發展是以未來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企業經營為本,更好的服務客戶、體現律師的社會責任感。
  • 傳統企業欲進軍新媒體切忌盲目跟風隨大流
    已經有很多傳統企業加入了網際網路媒體行列,然而許多 企業運營新媒體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這不是說新媒體沒有活力,或是並不適合傳統企業,只是很多企業對網際網路媒體誤解。在其中就有許多 中小企業都會盲目跟風,沒有明確的目的和目標,最後肯定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媒介依賴的原因探析
    摘 要:本文從媒介依賴理論的基本觀點出發,分析受眾在新媒體環境下對媒介的依賴狀況,從而進一步探究大眾對媒體依賴的動因何在。他們依賴新的傳播媒體所提供的擬態環境交往、娛樂、工作,在媒介化的狀態下生存,對新媒體所生產的信息從最初的輕信到盲從再到極度的沉溺,成為了新媒體下寄養的生命體。傳播學大師施拉姆說過,「大眾傳播媒介是時間的竊賊,而人們卻心甘情願地讓這個溫情而聰明的竊賊盜走大量彌足珍貴的時間。」
  • 傳播學十大核心理論 | 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嬗變
    數字鴻溝問題是傳統的「知溝」和「信息溝」問題在新的媒介技術環境下的延伸。 「數字鴻溝」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嬗變: 1 網絡場域中經濟壁壘 相對於傳統媒體,進入網絡的經濟壁壘顯然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