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指責寶寶的這些行為,這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們別誤解

2020-12-20 育兒匠人

文|育兒匠人

寶寶出生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幾乎所有行為都是生理上的無意識行為。有些媽媽也是出於從小給寶寶培養好的習慣,就對寶寶的一些無意識行為進行糾正,但實際上卻根本沒有效果。

小歡就是一個原則性非常強的新媽媽,現在寶寶剛剛滿一歲,非常可愛也很聽話,但是小歡卻對自己以前對寶寶的一些指責感到很過意不去。寶寶出生2個月後變得特別愛吃手,這是寶寶的一個尋找自我安全感的方式,小歡的想法卻不一樣,認為吃手是個不好的習慣,從小就得糾正過來,於是每次寶寶吃手的時候,小歡都會加以制止,而且會故意大聲呵斥寶寶。婆婆對小歡的這種執著也表示很不理解,婆媳還因此鬧過一些小彆扭。

小歡不知從什麼時候發現,寶寶變得越來越愛扔東西,塑料玩具都摔壞好多個,撿起來又扔,感覺非常任性。小歡對寶寶這樣的行為也很是惱火,乾脆就綁了一個小玩具在寶寶手腕上,只要發現寶寶有扔東西的徵兆,就立馬制止。

對於這樣的畫面,媽媽們應該再熟悉不過了,而大家對寶寶這些行為的做法卻不一樣,其實,寶寶有些行為並不是壞事,而是正常生理行為,也是正在變聰明的表現。

一、拿著自己喜歡的玩具就不放。

一般情況下,1、2個月左右的寶寶就有了抓握的行為,只是這時寶寶的抓握能力還比較弱,抓一會就抓不住了。到了5、6個月的時候,寶寶的抓握能力就有了明顯提升,這時寶寶對於玩家的興趣明顯提高,不管是靜止的還是移動的玩具,總能讓吸引住寶寶的注意力,有時候哪怕是媽媽出動也沒用。

當寶寶對玩具特別著迷的時候,媽媽們最好別去打擾寶寶了,這是寶寶在開發自己的智力,想弄明白手中的玩具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有什麼用,為什麼會在這裡。有的媽媽會擔心寶寶玩玩具玩過頭,連奶都不吃了。這個問題媽媽們不用擔心,對於吃這件事,寶寶的敏感度是相當高的,只要有一點點餓意,他們就會通過哭表達出來,所以寶寶對某個東西特別感興趣的時候,還是讓他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一個人也能在床上翻來翻去,翻半天。

想讓寶寶成為一個安靜的「美男子」,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身邊有這麼多「奇怪」的東西,寶寶怎麼安靜得下來。自從寶寶能自己翻身後,就經常發現他能自己翻好久,樂此不疲,從此小編家1.8米的床變成了2米的床,就是為了讓這小傢伙的活動空間變寬敞。翻身是寶寶初期最好的運動方式,而周圍各種有趣的東西都可能讓寶寶從不同的方向翻身,同時也訓練了寶寶的觀察力。這時媽媽們一定要盯著寶寶,避免寶寶越界,翻下床。必要的時候,可以在床周圍加裝圍欄,這樣媽媽也可以短時間抽開身去其他事。

三、不管什麼紙,看見就想撕。

六個月後的寶寶,會多一個新「技能」——逢紙必撕,不管是紙巾、餐巾紙、掛曆、書,只要和紙有關的東西,一旦落到寶寶手裡,那都只有一個下場。為何寶寶如此偏愛撕紙?這是因為愛撕紙的寶寶正處於手眼協調能力增強的時期,而且自己的小手能讓紙發出聲音,寶寶對聲音的敏感度非常高,撕紙的聲音很柔和,會讓寶寶覺得很舒服,因此幾乎所有寶寶都有撕紙這個愛好。當然寶寶除了喜歡撕紙,也喜歡吃紙,撕完還沒等媽媽們反映過來,就往嘴裡塞,雖然這也是寶寶的一個特殊愛好,但是這個行為媽媽們就要阻止了,畢竟紙上面的細菌很多,寶寶也容易因此而生病。

四、抓住什麼就丟什麼。

寶寶學會了抓東西,過不了多久就會對丟東西感興趣了,特別是6個月大的寶寶,特別喜歡扔東西,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寶寶的好奇心在「作怪」,一方面把東西扔到地上後發出的聲響會對寶寶有很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寶寶會對被扔物體的移動軌跡很感興趣。因此,幾乎所有寶寶也特別迷愛扔東西這回事。當然作為媽媽來說,撿東西就比較累了,寶寶把玩具扔得老遠,自己好不容易從沙發底下給掏了出來交給寶寶,下一面又不知道給扔到哪裡去了,實在是「心累」。不過寶寶扔東西的行為也有疲憊期,當寶寶已經搞懂了扔東西的原理後,幾乎就不怎麼扔了,媽媽們也只有祈禱這一天早點到來了。

寶寶雖然很可愛,但是有時候上面這四種行為也會讓媽媽們很心煩,只不過為了寶寶早點熟悉身邊的環境,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不要以為這是寶寶不聽話,更不要輕易地去指責寶寶。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行為讓人很頭疼,家長別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鋼鏰倒是不以為然,用嘴咬著小指甲和媽媽呵呵地笑著,看到兒子這樣,小咪嘆了口氣,去拿收拾衛生的工具了。對於鋼鏰的這種行為,很多家長都會發火,累了一天,一進家,好好的地面亂七八糟,心情基本都會糟糕。其實,家長們先別急著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還有很多讓家長「生氣」的行為,都是如此呢。
  • 0~3歲寶寶的這幾個行為,是變聰明的表現!家長們注意啦!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父母們可能就會發現寶寶有一些自己之前都沒發覺的「壞習慣」,比如經常吃手、撕紙、用手抓飯等。 但爸爸媽媽知道嗎?其實這種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恰恰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 寶寶搗蛋鬼氣質越發明顯?煩人行為是變聰明徵兆,媽媽別貿然阻止
    有一些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已經表現出「搗蛋鬼」的氣質,對於孩子這些「煩人行為」,家長常常是不斷阻止,但寶寶依舊我行我素。其實寶寶的「煩人行為」,有些是變聰明的徵兆,大家最好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別貿然地去阻止。寶寶調皮搗蛋話癆太頭疼?
  • 寶寶如果有這幾種表現,媽媽不要焦慮,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
    誰知孩子玩具玩煩了就會把書到處亂扔,玩具也被孩子弄得亂七八糟,牛牛面對孩子這樣的表現就非常生氣。其實寶寶這樣的行為也是一種運動,可以讓寶寶的手腳變得更靈活。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寶寶有這些表現,媽媽們不要著急,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呢。
  • 孩子2歲之前,這3個「壞習慣」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別盲目訓斥
    今日問題: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都是操碎了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其實會遇到很多敏感期。
  • 智力發展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是聰明表現,媽媽可別阻止
    面對寶寶的某些行為習慣,爸爸媽媽們總感覺如臨大敵,想要糾正和阻止。其實,這些動作是寶寶發育階段的正常現象,而且有些小動作還說明寶寶很聰明,正在自己學習東西哦。撕紙亂扔東西就是讓媽媽們頗為苦惱的一個行為。當你以為寶寶在發脾氣時,但寶寶又經常咯咯咯地樂在其中。其實,寶寶是通過這些動作來了解周圍世界的運行規律,了解自己接觸到物體的特點等等,這是他們獨有的學習方式,也是他們滿足好奇心的方式。比如:扔東西的過程,就是他們在感受物體的觸摸感,聽聲音,看它掉落地下的規律。這個過程還能鍛鍊手眼的協調能力哦。
  • 寶寶的怪行為惹人煩,卻是「變聰明」的表現,盲目阻止對娃傷害大
    當了媽媽後,通過各種育兒書籍的學習,我漸漸意識到,寶寶的很多行為,在家長眼裡很怪異,但卻是寶寶生長發育的必經途徑。寶寶的心智正是通過不斷重複這些「怪異」行為,才能學習或掌握某一技能,達到心智的發展。也因此,當我看到很多家長不斷打掉寶寶放進嘴裡的手,或者斥責寶寶停止某一行為時,我在心裡替寶寶委屈。寶寶的怪行為雖然惹人煩,卻是他「變聰明」的表現,盲目阻止對娃傷害大。7、8個月之後,總愛往地上扔東西記得樂樂七八個月時,給他手裡塞什麼玩具,他全都一股腦扔出去。
  • 0~3歲寶寶的這幾個行為,是變聰明的表現!家長們不用急著阻止
    如今有越來越多寶媽開始關心寶寶幼年期地心理性格塑造。如果父母可以正確引導寶寶地心理健康成長,那寶寶在以後的生活中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成為一個高智商的人!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父母們可能就會發現寶寶有一些自己之前都沒發覺的「壞習慣」,比如經常吃手、撕紙、用手抓飯等。但爸爸媽媽知道嗎?其實這種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恰恰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 為什麼寶寶愛打媽媽的臉?心理學家:這是娃聰明的表現,別動怒
    其實都不是,心理學家發現,「打臉」其實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所以寶媽們千萬別動怒哦!寶寶愛打媽媽的臉,其實是聰明的表現:孩子用手去拍人並不是一種攻擊的行為,而是在不停地探索世界,嬰幼兒看到自己比較熟悉的東西之後,就會用手去觸摸。
  • 寶寶自私自利、調皮搗蛋?媽媽別擔憂,這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
    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妞妞今年2歲半了,長得肉嘟嘟的看起來很可愛,可是小傢伙身上卻有一個「毛病」讓媽媽很是頭疼。原來妞妞特別的「護食」,她的玩具零食,其他的小夥伴根本別想碰一下,就算是妞妞媽媽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夠被「允許」。一次有客人來做客,媽媽準備了很多洗好了的水果給大家吃。
  • 寶寶在1歲內出現這些舉動,可能是變聰明的表現,父母可別嫌煩
    有些家長會覺得,「熊孩子」的部分特徵其實從小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看著小傢伙各種不聽話,寶媽們也會覺得很煩惱。但其實寶寶在1歲內出現的這些舉動,可能更多的是在證明孩子聰明,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接下來的這些行為,父母可千萬別嫌煩哦!
  • 寶寶在1歲內出現這些舉動,可能是變聰明的表現,父母可別嫌煩
    有些家長會覺得,「熊孩子」的部分特徵其實從小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看著小傢伙各種不聽話,寶媽們也會覺得很煩惱。但其實寶寶在1歲內出現的這些舉動,可能更多的是在證明孩子聰明,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接下來的這些行為,父母可千萬別嫌煩哦!
  • 寶寶的這幾種行為,是壞習慣還是聰明的表現?
    寶寶在小的時候,有很多舉動,並不是調皮搗蛋也不是在使壞,是他智力發育,變聰明的表現。一、認生很多寶媽會發現,寶寶在四個月以前,膽子特別的大,誰抱都可以,還會衝別人笑。但四個月之後,寶寶的膽子開始慢慢變小了,再把他給陌生人抱,他就開始抗拒,甚至開始哭鬧。有些寶媽不能理解,為什麼小時候膽子大,大點反而變小了呢?
  • 1歲內寶寶的這幾個表現,說明他正在變聰明,寶媽可別打擾
    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年裡,成天就知道吃吃睡睡玩玩鬧鬧,什麼都不懂?寶媽們如果這樣想,那真是打錯特錯了。寶寶在剛出生的第一年裡,有很多發育任務要完成,他們每天不僅要吃好,睡好,同時也在忙著變聰明。不信,媽媽們可以細心觀察寶寶的這3個行為,就是他們變聰明的表現,你家寶寶是幾個月出現的,據說出現的越早,寶寶的智商越高。1. 伸開雙臂要抱抱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媽媽會張開雙臂讓寶寶投進自己的懷抱,然後寶寶會被媽媽逗得大笑起來,那時候寶寶還不知道擁抱的意思,就只是機械性地配合媽媽。
  • 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說明寶寶也很聰明哦
    紙巾太差的也不要給,因為寶寶可能會把紙巾放嘴裡,質量差的溼了就散開了,不容易取出來,寶寶容易誤食。鋒利的紙張也不要給寶寶,避免劃傷寶寶稚嫩的手!寶寶除了撕紙,寶寶這些行為也說明是寶寶聰明的表現,作為家長的你了解嗎?
  • 這8種「壞行為」都是孩子在變聰明,請爸媽不要錯怪他
    其實別誤會!這些看似不好的東西可能都是寶寶成長的信號哦! 10個月內吃......他們似乎開始會養成了一些「壞習慣」——他們開始吃手,開始自言自語,開始亂丟東西。再長大一點,他們會鬧脾氣、摔東西、甚至會開始騙你,和你頂嘴了! 其實別誤會!這些看似不好的東西可能都是寶寶成長的信號哦!
  •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進入「猛漲期」了,寶媽們別再誤解了
    導讀: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進入「猛漲期」了,寶媽們別再誤解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進入「猛漲期」了,寶媽們別再誤解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歲的寶寶出現這些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再煩父母也得忍著
    」反而是寶寶正在變聰明的表現。,尤其是2歲這個黃金時期,父母再煩也得忍著不去阻止,假如寶寶出現了以下幾種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父母們可千萬別阻止了。一、2歲寶寶出現這幾種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1、喜歡撕紙在寶寶三歲的時候就會開始喜歡撕紙,寶寶尤其喜歡將圖畫書撕得粉碎。一些家長會將書本、紙品都放在寶寶碰不著的地方,甚至買一些難以撕毀的書。
  •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很可能是智商變高的信號,媽媽別誤會娃了
    寶貝的許多壞習慣,很可能就是媽媽的誤會。寶寶的這些行為,看似是個壞習慣,卻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①3個月的寶寶,開始吃手寶寶3個月左右,容易養成愛吃手的壞習慣。寶媽一見,寶寶吸吮手指還挺起勁兒,寶媽就會很生氣。
  • 面對寶寶這些壞毛病,父母別太擔心,這是他們正在變聰明的表現哦
    在正式開始帶娃生涯之前,每一個寶媽都曾或明或暗地許下照顧好孩子的誓言,覺得自己肯定會成為一個好媽媽,用最溫和、最輕柔的方式對待寶寶。面對寶寶這些壞毛病,父母別太擔心,這是他們正在變聰明的表現哦!1、吃手最早的大規模吃手現象,通常出現在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而因為手上細菌、不衛生,往往被寶媽當做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