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這兩天老跟我抱怨說,寶寶最近老是喜歡撕紙,不管是紙巾,還是其他軟的紙,都很喜歡撕開來玩!搞到地上床上到處都是紙巾,碎紙,正煩著呢。
看到她的消息後,我跟她說你應該高興才對啊,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很好呢。你不也一直希望自己家的寶寶聰明伶俐嗎?要知道0到2歲的寶寶正處於感覺運動階段,很多時候寶寶的感知都來源於運動,寶寶是先有運動再有感覺和思維,所以寶寶的精細運動和大運動與智商發育有著緊密的關係。
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寶寶撕紙是手部精細動作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完成的動作。而寶寶一開始的精細動作是從整手抓握,再到三指,即拇指、食指還有中指相互配合,再發展到拇指和食指抓物,這是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過程,他能做的動作越複雜,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就越快,寶寶越聰明。而寶寶學會撕紙,大人看似簡單的一個動作,對於寶寶來說卻是很大的挑戰,這也說明他的精細動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都發展得不錯。
要知道寶寶一開始也只會用一隻手來抓東西,慢慢地學會用兩隻手來抓,這是寶寶兩隻手學會合作的階段。
寶寶8個月的時候就學會了把東西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上,可是撕紙的動作需要寶寶拇指和食指抓住,然後再兩隻手相互配合用力撕開,這是寶寶在精細動作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機械運動,需要大腦的控制和思考才能完成的。
寶寶撕紙的好處
寶寶撕紙還能發出一些聲音來,他聽了撕紙的聲音會很興奮,而且撕紙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肌肉,手指靈活性和手眼的協調性。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感官系統,促進大腦發育。
當寶寶的手能夠做出這些複雜的動作之後,他的感官認知能力是不斷上升的,同時手指的靈活性得到鍛鍊。
有家長覺得既然寶寶撕紙有好處,是不是就任由寶寶撕呢?
其實不要盲目讓寶寶撕紙,很多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寶寶撕紙。因為寶寶的認知基本都是來源於周圍的環境,包括寶寶自己探索的環境。家長平時可以通過語言,動作來引導寶寶,幫助寶寶建議認知。同時也可以準備不同材質的紙張給寶寶撕,當寶寶撕不開時,家長可以幫忙撕開一個口子,通過撕、抓、揉、放等動作,鍛鍊寶寶手的靈活性。
寶寶撕紙,家長要注意些什麼呢?
儘量不要給報紙類的紙張給寶寶,因為有油墨等對寶寶不好,有價值的書籍或者資料也不要給。紙巾太差的也不要給,因為寶寶可能會把紙巾放嘴裡,質量差的溼了就散開了,不容易取出來,寶寶容易誤食。鋒利的紙張也不要給寶寶,避免劃傷寶寶稚嫩的手!
寶寶除了撕紙,寶寶這些行為也說明是寶寶聰明的表現,作為家長的你了解嗎?
寶寶吃手指
我家寶寶在月子裡的時候就吃手指了,不過那時候是整個手都放嘴裡,2個月後就放一個食指或者拇指進去吃,到現在已經7個月了也還是吃手。但是我一直沒有阻止他吃手。
因為小寶寶手指是他探索世界的主要對象,一般情況下寶寶兩三個月就會吃手指的行為了,寶媽們看到寶寶吃手指不要覺得不好,然後去阻止他。寶寶吸手指也正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而且吸吮可以刺激大腦發育,也可以安撫自己的情緒。
寶寶會認生
寶寶長到一定的階段就會出現認生的情況,不要陌生人抱抱,不喜歡跟陌生人說話等。其實這個不是寶寶不聽話,不要別人抱,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因為他已經開始知道親疏關係,對陌生人產生排斥和警惕感。
寶寶會扔東西
寶媽們是不是發現寶寶突然會扔東西了。不管抓到什麼都隨手丟,不少家長看到後覺得寶寶淘氣調皮亂扔東西。其實這是寶寶在扔東西的過程中探索周圍的世界,還可以提升手部力量和精細動作,讓手變得更加靈活。
家長們在遇到寶寶扔東西的時候不要生氣,可以拿一些不易破碎的東西,或者玩具給寶寶,寶寶玩具球可以小寶寶鍛鍊的握抓能力,隨便寶寶怎麼丟都可以,家長也可以跟寶寶一起玩扔球遊戲。
所以寶寶有些動作,在大人看來是不好的行為,但對於寶寶來說是一個聰明的表現,家長們不要盲目的怪寶寶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