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說明寶寶也很聰明哦

2020-12-19 懷孕十月育兒

我朋友這兩天老跟我抱怨說,寶寶最近老是喜歡撕紙,不管是紙巾,還是其他軟的紙,都很喜歡撕開來玩!搞到地上床上到處都是紙巾,碎紙,正煩著呢。

看到她的消息後,我跟她說你應該高興才對啊,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很好呢。你不也一直希望自己家的寶寶聰明伶俐嗎?要知道0到2歲的寶寶正處於感覺運動階段,很多時候寶寶的感知都來源於運動,寶寶是先有運動再有感覺和思維,所以寶寶的精細運動和大運動與智商發育有著緊密的關係。

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寶寶撕紙是手部精細動作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完成的動作。而寶寶一開始的精細動作是從整手抓握,再到三指,即拇指、食指還有中指相互配合,再發展到拇指和食指抓物,這是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過程,他能做的動作越複雜,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就越快,寶寶越聰明。而寶寶學會撕紙,大人看似簡單的一個動作,對於寶寶來說卻是很大的挑戰,這也說明他的精細動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都發展得不錯。

要知道寶寶一開始也只會用一隻手來抓東西,慢慢地學會用兩隻手來抓,這是寶寶兩隻手學會合作的階段。

寶寶8個月的時候就學會了把東西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上,可是撕紙的動作需要寶寶拇指和食指抓住,然後再兩隻手相互配合用力撕開,這是寶寶在精細動作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機械運動,需要大腦的控制和思考才能完成的。

寶寶撕紙的好處

寶寶撕紙還能發出一些聲音來,他聽了撕紙的聲音會很興奮,而且撕紙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肌肉,手指靈活性和手眼的協調性。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感官系統,促進大腦發育。

當寶寶的手能夠做出這些複雜的動作之後,他的感官認知能力是不斷上升的,同時手指的靈活性得到鍛鍊。

有家長覺得既然寶寶撕紙有好處,是不是就任由寶寶撕呢?

其實不要盲目讓寶寶撕紙,很多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寶寶撕紙。因為寶寶的認知基本都是來源於周圍的環境,包括寶寶自己探索的環境。家長平時可以通過語言,動作來引導寶寶,幫助寶寶建議認知。同時也可以準備不同材質的紙張給寶寶撕,當寶寶撕不開時,家長可以幫忙撕開一個口子,通過撕、抓、揉、放等動作,鍛鍊寶寶手的靈活性。

寶寶撕紙,家長要注意些什麼呢?

儘量不要給報紙類的紙張給寶寶,因為有油墨等對寶寶不好,有價值的書籍或者資料也不要給。紙巾太差的也不要給,因為寶寶可能會把紙巾放嘴裡,質量差的溼了就散開了,不容易取出來,寶寶容易誤食。鋒利的紙張也不要給寶寶,避免劃傷寶寶稚嫩的手!

寶寶除了撕紙,寶寶這些行為也說明是寶寶聰明的表現,作為家長的你了解嗎?

寶寶吃手指

我家寶寶在月子裡的時候就吃手指了,不過那時候是整個手都放嘴裡,2個月後就放一個食指或者拇指進去吃,到現在已經7個月了也還是吃手。但是我一直沒有阻止他吃手。

因為小寶寶手指是他探索世界的主要對象,一般情況下寶寶兩三個月就會吃手指的行為了,寶媽們看到寶寶吃手指不要覺得不好,然後去阻止他。寶寶吸手指也正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而且吸吮可以刺激大腦發育,也可以安撫自己的情緒。

寶寶會認生

寶寶長到一定的階段就會出現認生的情況,不要陌生人抱抱,不喜歡跟陌生人說話等。其實這個不是寶寶不聽話,不要別人抱,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因為他已經開始知道親疏關係,對陌生人產生排斥和警惕感。

寶寶會扔東西

寶媽們是不是發現寶寶突然會扔東西了。不管抓到什麼都隨手丟,不少家長看到後覺得寶寶淘氣調皮亂扔東西。其實這是寶寶在扔東西的過程中探索周圍的世界,還可以提升手部力量和精細動作,讓手變得更加靈活。

家長們在遇到寶寶扔東西的時候不要生氣,可以拿一些不易破碎的東西,或者玩具給寶寶,寶寶玩具球可以小寶寶鍛鍊的握抓能力,隨便寶寶怎麼丟都可以,家長也可以跟寶寶一起玩扔球遊戲。

所以寶寶有些動作,在大人看來是不好的行為,但對於寶寶來說是一個聰明的表現,家長們不要盲目的怪寶寶了哦。

相關焦點

  • 智力發展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是聰明表現,媽媽可別阻止
    面對寶寶的某些行為習慣,爸爸媽媽們總感覺如臨大敵,想要糾正和阻止。其實,這些動作是寶寶發育階段的正常現象,而且有些小動作還說明寶寶很聰明,正在自己學習東西哦。撕紙亂扔東西就是讓媽媽們頗為苦惱的一個行為。當你以為寶寶在發脾氣時,但寶寶又經常咯咯咯地樂在其中。其實,寶寶是通過這些動作來了解周圍世界的運行規律,了解自己接觸到物體的特點等等,這是他們獨有的學習方式,也是他們滿足好奇心的方式。比如:扔東西的過程,就是他們在感受物體的觸摸感,聽聲音,看它掉落地下的規律。這個過程還能鍛鍊手眼的協調能力哦。
  • 2歲的寶寶出現這些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再煩父母也得忍著
    」反而是寶寶正在變聰明的表現。每個父母在寶寶的教育上都有自己的主見,希望把寶寶培養成人中龍鳳。但是寶寶仿佛是要與父母作對似的,你越阻止他做什麼事,他反而就是要做給你看。尤其是2歲的寶寶,就會開始表現出一些調皮的行為。
  • 原來寶寶的這些行為 說明他非常聰明
    初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家的寶寶能夠聰明伶俐,對小月齡的寶寶來說,哪些特徵說明寶寶很聰明呢?一起來看看今天的分享吧!家有小寶寶的家長可以自己做一些簡單但誇張的面部表情,比如說伸出舌頭,看寶寶會不會跟著模仿。
  • 孩子的行為讓人很頭疼,家長別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對於鋼鏰的這種行為,很多家長都會發火,累了一天,一進家,好好的地面亂七八糟,心情基本都會糟糕。其實,家長們先別急著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還有很多讓家長「生氣」的行為,都是如此呢。所以看見寶寶這種行為,先HOLD住火氣,給他正確引導才更重要哦。作者是這麼做的,自己寶寶把積木扔得遍地都是,作者就會在她面前把積木一個一個放回桶子裡,兩天後,作者發現寶寶把積木扔到地上,等作者自己收拾的時候,寶寶也會過來幫忙。讓家長生氣行為二:孩子亂寫亂畫,臉面牆面慘遭塗鴉有的媽媽走的時候一定會把自己的化妝品藏好,就是害怕它們遭到過寶寶的毒手。
  • 如果孩子在四歲前有這些壞毛病,說明寶寶很聰明
    1、 認生不愛打招呼認生不愛打招呼不是沒禮貌,說明孩子在發展自我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烈。還在在四歲前,如果有這個壞毛病,家長不應該加以指責。但如果在孩子四歲之後,仍然有這種情況,那麼家長就需要引導孩子見人要打招呼,這是一種禮貌的表現。
  • 如果寶寶有這些反應,爸媽不用擔心,說明寶寶很聰明
    每個家庭都希望能夠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所以,孩子的出生帶給家庭更多的希望和期待,也因為小天使的到來使家庭更加溫暖,更加完整。相信,有不少爸媽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有一些小動作,這讓很多玻璃心的爸媽不知道是好是壞,非常擔心。其實,、寶寶在睡覺的出現一些反應,就說明你家寶寶很聰明,趕緊一起來看看自己家的寶寶有沒有吧。
  • 寶寶有這3種「壞毛病」,先別急著糾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
    導讀:寶寶有這3種「壞毛病」,先別急著糾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有這3種「壞毛病」,先別急著糾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家寶寶愛撕紙嗎?不是調皮是聰明的表現哦
    經常看到有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說家裡寶寶不知道咋回事開始喜歡撕紙。只要能撕(撕的動)的紙全拿來撕,撕的越爛越開心...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愛撕紙的原因,和如何去引導。寶寶為什麼愛撕紙很多寶寶在6個月以後,往往會出現撕紙現象。
  • 不要指責寶寶的這些行為,這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們別誤解
    文|育兒匠人寶寶出生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幾乎所有行為都是生理上的無意識行為。有些媽媽也是出於從小給寶寶培養好的習慣,就對寶寶的一些無意識行為進行糾正,但實際上卻根本沒有效果。小歡不知從什麼時候發現,寶寶變得越來越愛扔東西,塑料玩具都摔壞好多個,撿起來又扔,感覺非常任性。小歡對寶寶這樣的行為也很是惱火,乾脆就綁了一個小玩具在寶寶手腕上,只要發現寶寶有扔東西的徵兆,就立馬制止。
  • 寶寶越早有這4種表現,說明越聰明,全中恭喜,媽媽有福了
    其實孩子大腦發育得好不好,聰不聰明從孩子平時的一些行為表現就很容易看出來,寶媽可別忽視哦,可能你家寶寶也在其中哦,通常寶寶越早有這4種表現,說明寶寶大腦發育的越好越聰明,中的話先恭喜你了,哪怕中2個也不錯喲。
  • 心理學家:寶寶2歲前有以下行為,說明在悄悄變聰明,你家娃有嗎
    也就是說大腦在這個時期,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很多看似「煩人」的行為和舉動,其實是說明孩子在悄悄變聰明。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顯示,寶寶生命頭幾年的大神經元連接,是未來學習、行為、健康的保證。所以家長若是發現寶寶2歲前有以下的「煩人」舉動,別盲目阻止,可能會「埋沒」一個聰明娃!
  • 寶寶「愛吃紙」是壞事?媽媽應該感到慶幸,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許多家長為此操碎了心,一旦孩子出現不當舉動,家長就會忙於阻止,但家長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壞習慣的舉動,恰恰是孩子探索新事物、變聰明的表現,家長應採取正確處理辦法。
  • 心理學家:寶寶2歲前有以下行為,說明在悄悄變聰明,你家娃有嗎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提出:寶寶在2歲前的心理發展,屬於智力發展的感知運動階段。也就是說大腦在這個時期,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很多看似「煩人」的行為和舉動,其實是說明孩子在悄悄變聰明。
  • 聰明寶寶的3種早期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媽媽就偷著樂吧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十分聰明,這樣美好的未來才能夠實現,並且聰明的寶寶更容易招人喜愛,所以聰明就成了媽媽除寶寶的健康問題外最大的問題。但是有些寶寶還小,怎麼看出聰明不聰明呢?其實這是有跡可循的,有的寶寶對於外界傳來的刺激能夠很快的做出反應,但是有些寶寶都快1歲了還非常木訥,要你說,哪個寶寶更聰明一點。
  • 聰明寶寶的3種早期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媽媽就偷著樂吧
    其實這是有跡可循的,有的寶寶對於外界傳來的刺激能夠很快的做出反應,但是有些寶寶都快1歲了還非常木訥,要你說,哪個寶寶更聰明一點。那麼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聰明寶寶的3種早期表現:1、模仿能力很強有時候寶媽帶娃的時候就發現寶寶會跟自己「鸚鵡學舌」,這其實是寶寶學習的一個階段,在寶寶三四個月大的時候模仿能力達到最高,你幹啥寶寶跟著你幹啥,這是寶寶認識世界的一個方式。
  • 寶寶總是出現怪異行為?別阻止他!這6個行為代表他在變聰明
    每一個寶寶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新手媽媽們在學習帶寶寶的過程當中,總是會遇到一些陌生的問題。有的時候碰到寶寶一些奇怪的行為,家長們往往難以接受,覺得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但其實有一些生理「怪」行為,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是有好處的。比如我們常見的吃手、撕紙、重複丟東西。每當家長看到一些怪行為的時候,總怕對孩子以後的行為習慣不好。
  • 寶寶小時候這幾個方面「表現」好,說明他可能是個聰明寶寶
    每一個寶寶從出生那時候開始都是各不一樣的,這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最主要的還是來源於爸媽方面。而孩子以後是否會特別聰明有本事,從小時候的一些細節跟事情就可以看出來了,同時觀看寶寶的一些特徵也是可以看出來的,並且還是挺準的。如果寶寶小時候這幾個方面「表現」好,說明他可能是個聰明寶寶!
  • 寶寶洗澡時有這些行為,說明他很聰明,看看你家寶寶屬於哪一種?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朋友一定會覺得疑惑,洗澡不過是幫寶寶清理身上的汙垢而已,跟聰不聰明有什麼關係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解開心中的疑惑。解除疑惑之前先講一件發生在身邊的小事。就在這時,一位做心理學老師的同學卻說這是寶寶聰明的一種表現,因為活潑好動的寶寶一般都性格開朗外向。而他在玩水時,可以想到邀請媽媽一起玩,說明他是一個擅長交朋友,交際能力比較強的寶寶。所以建議小麗不要過分的束縛寶寶。
  • 想知道寶寶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看有沒有這些表現就知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都是我們家長對孩子的一種美好寄託,所以有的家長從孩子剛出生,就開始從寶寶的一些行為表現來猜測孩子到底是不是個聰明寶寶。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剛出生能看出來什麼,長大後才能根據學習什麼的判斷。
  • 7個月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寶寶發育健康又聰明,家長就偷著樂吧
    導語很多父母都會覺得新出生的小寶寶有點醜,而且寶寶身體軟軟的,有的父母甚至不敢去抱孩子。不過隨著寶寶不斷長大,不僅五官方面會讓父母越來越滿意,技能方面也會增加很多,尤其是孩子長到7個月左右,會有一些驚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