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寶愛撕紙嗎?不是調皮是聰明的表現哦

2020-12-19 寶寶知道

經常看到有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說家裡寶寶不知道咋回事開始喜歡撕紙。只要能撕(撕的動)的紙全拿來撕,撕的越爛越開心...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愛撕紙的原因,和如何去引導。

寶寶為什麼愛撕紙

很多寶寶在6個月以後,往往會出現撕紙現象。是因為寶寶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某些事物,從而滿足新奇感。此時,他們的手部動作漸趨精細,手眼協調能力也基本具備。當他們發現通過自己小手的動作可以改變紙的形狀和發出撕紙聲響時,會感到歡樂和驚喜,故而樂此不疲。

寶寶撕紙對發育有好處

1、鍛鍊寶寶手部的小肌肉,手指的靈活性,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

2、鍛鍊寶寶的操作和想像能力,促進腦功能的健全和成熟。

3、寶寶通過撕不同顏色的紙張,能刺激視覺發育。

4、寶寶撕一些粗糙度不一樣的紙張時,還能通過觸摸促進感覺的發育。

有些家長擔心撕紙會養成他們破壞東西的習慣,其實大可不必,這只是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學習發展的一個正常過程。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到一歲以後(不同寶寶存在個體差異)。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制止,可能就會讓寶寶失去探索手部能力的興趣哦。

所以家長們不要太過擔憂。應當給予寶寶鼓勵並加以引導。

家長可以這樣做

1.多提供活動手指機會。平常多給寶寶提供其他一些活動手指的機會,讓他鍛鍊剝、撕、拔等動作。如:讓寶寶攥著媽媽的手指拔一拔;或者讓寶寶抓起橡膠玩具扔一扔等。

2.和寶寶一起撕。可以準備一些顏色漂亮的廣告紙和寶寶一起撕一撕。撕成條兒的,可以用膠帶束起一頭,變成一個會譁譁響的玩具;撕成碎片的,揚起來玩「下雪」的遊戲;或是和寶寶比撕紙的快慢,引導寶寶加強準確度和速度,滿足寶寶撕的要求,同時也有利於寶寶創造力的開發,一舉兩得。

3.以身作則,愛護圖書。在遊戲的過程中告訴寶寶,哪些是可以撕的,哪些是不能撕的。給寶寶灌輸一種理念:圖書,是拿來看的,要愛惜,不能撕。

如果寶寶把哪本書撕壞了,媽媽可以一邊說:「書寶寶受傷了,好疼啊,它會哭的。」一邊用膠帶把圖書補起來,說:「媽媽來幫它,寶寶也來幫忙好不好?」雖然寶寶有可能還聽不懂媽媽所說的話,但從媽媽的表情中,寶寶應該可以理解一點意思,寶寶也會逐漸培養起與圖書的感情。

撕紙要注意

不要使用報紙,因為報紙上有很多鉛成分,寶寶很容易入口,對寶寶的健康非常不利。

避免選擇邊角鋒利的紙張,容易劃傷寶寶。

撕紙遊戲中,家長要時時刻刻看著寶寶。寶寶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喜歡咬東西來緩解長牙齒時的不適,也有可能直接把紙巾塞進嘴巴,式來感知物體的味道、質地、性狀等。為了避免危險發生撕紙遊戲一定要在大人陪同下進行。

每次撕紙結束以後,媽媽一定要把寶寶的小手清洗乾淨,防止寶寶在小手沒洗乾淨之前吃手,或者用手拿紙吃。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什馬都是浮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說明寶寶也很聰明哦
    你不也一直希望自己家的寶寶聰明伶俐嗎?要知道0到2歲的寶寶正處於感覺運動階段,很多時候寶寶的感知都來源於運動,寶寶是先有運動再有感覺和思維,所以寶寶的精細運動和大運動與智商發育有著緊密的關係。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寶寶撕紙是手部精細動作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完成的動作。
  • 孩子的這三種「壞習慣」其實是聰明的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每對父母都對自己的寶寶充滿了期望,希望孩子身體健康,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同時還希望孩子有這天賦異稟的聰明。可有些「不好」的習慣出現在了寶寶身上,寶爸寶媽們別著急,如果是這三種,恭喜你,這不但不是壞習慣,更可能你家孩子聰慧超人的表現!
  • 撕紙對孩子有好處嗎,聰明的媽媽從不阻止,反倒推波助瀾
    導語:都說小孩子愛搗蛋,從六七個月大的時候,孩子的頑皮就已經初步顯露了,一方面他們對外面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則是生理方面的需求。孩子這個時候是無法說話和走動的,只能通過抓取周圍一切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而父母來看,孩子胡鬧,調皮搗蛋,多半會把東西拿開,逼他做個乖孩子。
  • 心理學家:寶寶2歲前有以下舉動,暗示在悄悄變聰明,你家娃有嗎
    導語:孩子聰明成才應該是全天下所有父母的夢想,對於家長們來說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心血,都是為了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可有時候孩子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暴露出了自己是否聰明,關鍵是家長平時沒有留意,或者說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時候,家長只是覺得孩子非常調皮並沒有上心。
  • 寶寶愛撕紙,正確對待手的敏感期
    寶寶眨眼之間就到了6、7個月,你是不是發現這段時間寶寶尤其喜歡撕紙?家裡的紙巾、衛生紙、甚至買給TA的圖畫書,無一不慘遭毒手?別發火,這只是到了手的敏感期。當TA們發現可以通過自己的小手改變紙的形狀和發出撕紙的聲響時,會感到驚喜和快樂,樂此不疲!支招寶寶撕紙是一個好現象,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到一歲以後(不同寶寶存在個體差異)。家長應當給與鼓勵。
  • 撕紙對孩子有好處嗎,聰明的媽媽從不阻止,反倒推波助瀾
    導語:都說小孩子愛搗蛋,從六七個月大的時候,孩子的頑皮就已經初步顯露了,一方面他們對外面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則是生理方面的需求。孩子這個時候是無法說話和走動的,只能通過抓取周圍一切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而父母來看,孩子胡鬧,調皮搗蛋,多半會把東西拿開,逼他做個乖孩子。
  • 寶寶喜歡撕紙塗鴉扔玩具,是「動手敏感期」到了,別隨意訓斥
    寶寶喜歡把紙張撕成條狀,碎片 你家寶寶最近有沒有比較奇怪的行為呢?我家孩子最近這兩天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撕東西,前段時間剛買了一包抽紙放在桌子上,轉眼間去洗了個衣服,回來就發現孩子拿出來很多紙,撕成一條一條的。
  • 寶寶愛撕紙太搗蛋?能夠鍛鍊3項能力,撕紙讓寶寶更聰明
    朋友家的寶寶7個月了,最近發展了一個新的愛好——撕紙。朋友抱怨著,家裡的抽紙只要讓娃看見,一會兒工夫,整包都會面目全非。還有其它各種紙,只要在寶寶手裡,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撕掉。對於寶寶的這個新愛好,朋友感覺很頭疼,好好的紙非要撕壞,這也太搗蛋了。
  • 寶寶愛撕紙——正確對待手的敏感期
    當TA們發現可以通過自己的小手改變紙的形狀和發出撕紙的聲響時,會感到驚喜和快樂,樂此不疲!小七支招寶寶撕紙是一個好現象,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到一歲以後(不同寶寶存在個體差異)。家長應當給與鼓勵。建議家長準備不同材質的紙張,增加觸覺敏感性;通過「撕、抓、揉、拉、放」等動作,鍛鍊手指的協作能力以及指關節的靈活性;隨著寶寶年齡增長,可以找一些帶有圖畫的紙張,按圖畫邊緣撕紙,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寶寶撕出不同形狀,開發想像力。
  • 寶寶喜歡撕紙,盲目地阻止寶寶,家長這樣做真的對嗎?
    你是否也有過相同的經歷?有時和寶寶一起看書,一轉身的時間,就聽到嘶啦一聲,回頭一看,寶寶把書撕壞了。平時在寶寶周圍有紙抽或捲紙,他也會把紙握在小手裡,來回撕扯撕成一片片的,自己也能玩得不亦樂乎,撕碎的紙片分布在寶寶的身旁。這時如果你去的勸阻,寶寶通常不會聽。
  • 嬰兒喜歡撕紙是聰明嗎?孩子有三個表現證明比同齡人大腦發育的好
    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智商,但是嬰兒太小並不會說話,那麼孩子怎樣才能證明孩子是聰明的。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0-2歲的孩子處於感覺運動階段,也就是孩子的一切感覺都來自於運動。01嬰兒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嗎?為什麼說嬰兒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其實還是和嬰兒精細運動的發展關係緊密。
  • 寶寶睡醒後的兩種表現,可以看出寶寶聰明不聰明,你家寶寶有嗎?
    導讀:寶寶睡醒後的兩種表現,可以看出寶寶聰明不聰明,你家寶寶有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睡醒後的兩種表現,可以看出寶寶聰明不聰明,你家寶寶有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愛「撕紙」、 「大叫」,但我是個乖寶寶哦
    寶寶這些「壞習慣」讓爸爸媽媽們不由自主的開始擔心,會不會是寶寶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呢?該不會自己家的寶寶變成了別人眼裡的「熊孩子」了吧?!一想到這些不禁開始擔憂起來。 愛撕紙的情況一般常出現在寶寶6-7個月的時候,持續到1歲以後。
  • 2歲內寶寶這3種行為,其實是變聰明的表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
    已經忍無可忍的小薇,剛想去教訓孩子,小姨連忙攔住她說:「誒,小薇你聽我說。其實兩歲內的寶寶愛亂丟東西,是他們在變聰明的表現,亂丟東西是在驗證自己的發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然後訓斥孩子,這可不好。」知道小姨是幼師的小薇,也靜下心來聽小姨的話,聽完之後恍然大悟,忙說:「原來是這樣的,難怪孩子會突然變得這麼調皮。」
  • 寶寶撕紙,你應該怎麼做?家長不要盲目阻攔,對孩子有好處
    你是否也有過相同的經歷?有時和寶寶一起看書,一轉身的時間,就聽到嘶啦一聲,回頭一看,寶寶把書撕壞了。平時在寶寶周圍有紙抽或捲紙,他也會把紙握在小手裡,來回撕扯撕成一片片的,自己也能玩得不亦樂乎,撕碎的紙片分布在寶寶的身旁。這時如果你去的勸阻,寶寶通常不會聽。
  • 如果你家寶寶有這些表現,恭喜你他很聰明
    每個家長都應該抓住時機,對寶寶進行適當的早期教育,提高他們的智力你的寶寶是否聰明,需要知道聰明的寶寶的特點1.在剛出生時,聰明的寶寶可能要比其他的寶寶更機警,有些寶寶從一開始就能獨自把頭抬高一會兒,仿佛在環顧四周,對周圍的一切有強烈的好奇心
  • 孩子的行為讓人很頭疼,家長別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對於鋼鏰的這種行為,很多家長都會發火,累了一天,一進家,好好的地面亂七八糟,心情基本都會糟糕。其實,家長們先別急著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還有很多讓家長「生氣」的行為,都是如此呢。有的媽媽一定經歷過一到家,發覺寶寶拿著自己的口紅在牆上亂畫,而自己的粉底,美容液在地上被活成了你泥,寶寶臉上也是黑一片紅一片,被畫得亂七八糟,仿佛是個小怪物。
  • 智力發展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是聰明表現,媽媽可別阻止
    面對寶寶的某些行為習慣,爸爸媽媽們總感覺如臨大敵,想要糾正和阻止。其實,這些動作是寶寶發育階段的正常現象,而且有些小動作還說明寶寶很聰明,正在自己學習東西哦。撕紙亂扔東西就是讓媽媽們頗為苦惱的一個行為。當你以為寶寶在發脾氣時,但寶寶又經常咯咯咯地樂在其中。其實,寶寶是通過這些動作來了解周圍世界的運行規律,了解自己接觸到物體的特點等等,這是他們獨有的學習方式,也是他們滿足好奇心的方式。比如:扔東西的過程,就是他們在感受物體的觸摸感,聽聲音,看它掉落地下的規律。這個過程還能鍛鍊手眼的協調能力哦。
  • 寶寶愛撕紙怎麼辦?其實是大腦功能發展中
    究竟為什麼才一歲大的寶寶這麼愛撕紙呢?根據美國研究,從出生到3歲是寶寶發展觸覺、大腦前庭運動覺和感覺發育的黃金時期,其次,6個月以上的寶寶,手眼動作逐漸協調、已懂得用手抓取物品,且可將拇指與其他四指相對。為何寶寶會喜歡撕紙呢?
  • 原來寶寶聰明是天生的!你家寶寶中了幾條?!
    ,寶寶是否聰明,在小時候通過這幾個特徵就能判斷出來,快來看看是不是你家的寶貝都符合了呢?二、語言天賦較強的寶寶語言這一部分是常常被父母們拿來討論的熱門話題,像是有的寶寶開口說話比較早,而有的說話比較晚,我們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早開口說話的寶寶是個聰明的小寶寶,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