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有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說家裡寶寶不知道咋回事開始喜歡撕紙。只要能撕(撕的動)的紙全拿來撕,撕的越爛越開心...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愛撕紙的原因,和如何去引導。
寶寶為什麼愛撕紙
很多寶寶在6個月以後,往往會出現撕紙現象。是因為寶寶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某些事物,從而滿足新奇感。此時,他們的手部動作漸趨精細,手眼協調能力也基本具備。當他們發現通過自己小手的動作可以改變紙的形狀和發出撕紙聲響時,會感到歡樂和驚喜,故而樂此不疲。
寶寶撕紙對發育有好處
1、鍛鍊寶寶手部的小肌肉,手指的靈活性,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
2、鍛鍊寶寶的操作和想像能力,促進腦功能的健全和成熟。
3、寶寶通過撕不同顏色的紙張,能刺激視覺發育。
4、寶寶撕一些粗糙度不一樣的紙張時,還能通過觸摸促進感覺的發育。
有些家長擔心撕紙會養成他們破壞東西的習慣,其實大可不必,這只是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學習發展的一個正常過程。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到一歲以後(不同寶寶存在個體差異)。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制止,可能就會讓寶寶失去探索手部能力的興趣哦。
所以家長們不要太過擔憂。應當給予寶寶鼓勵並加以引導。
家長可以這樣做
1.多提供活動手指機會。平常多給寶寶提供其他一些活動手指的機會,讓他鍛鍊剝、撕、拔等動作。如:讓寶寶攥著媽媽的手指拔一拔;或者讓寶寶抓起橡膠玩具扔一扔等。
2.和寶寶一起撕。可以準備一些顏色漂亮的廣告紙和寶寶一起撕一撕。撕成條兒的,可以用膠帶束起一頭,變成一個會譁譁響的玩具;撕成碎片的,揚起來玩「下雪」的遊戲;或是和寶寶比撕紙的快慢,引導寶寶加強準確度和速度,滿足寶寶撕的要求,同時也有利於寶寶創造力的開發,一舉兩得。
3.以身作則,愛護圖書。在遊戲的過程中告訴寶寶,哪些是可以撕的,哪些是不能撕的。給寶寶灌輸一種理念:圖書,是拿來看的,要愛惜,不能撕。
如果寶寶把哪本書撕壞了,媽媽可以一邊說:「書寶寶受傷了,好疼啊,它會哭的。」一邊用膠帶把圖書補起來,說:「媽媽來幫它,寶寶也來幫忙好不好?」雖然寶寶有可能還聽不懂媽媽所說的話,但從媽媽的表情中,寶寶應該可以理解一點意思,寶寶也會逐漸培養起與圖書的感情。
撕紙要注意
不要使用報紙,因為報紙上有很多鉛成分,寶寶很容易入口,對寶寶的健康非常不利。
避免選擇邊角鋒利的紙張,容易劃傷寶寶。
撕紙遊戲中,家長要時時刻刻看著寶寶。寶寶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喜歡咬東西來緩解長牙齒時的不適,也有可能直接把紙巾塞進嘴巴,式來感知物體的味道、質地、性狀等。為了避免危險發生撕紙遊戲一定要在大人陪同下進行。
每次撕紙結束以後,媽媽一定要把寶寶的小手清洗乾淨,防止寶寶在小手沒洗乾淨之前吃手,或者用手拿紙吃。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什馬都是浮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