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眨眼之間就到了6、7個月,你是不是發現這段時間寶寶尤其喜歡撕紙?家裡的紙巾、衛生紙、甚至買給TA的圖畫書,無一不慘遭毒手?別發火,這只是到了手的敏感期。
現象描述
「樂樂」媽媽最近很苦惱,6個月大的「樂樂」一有時間就會撕紙,衛生紙撕得到處都是,沙發上、地上還有「樂樂」身上,有時候「樂樂」還會往嘴裡塞,同樣,紙巾、圖畫書也不能倖免。「樂樂」媽每次看到一地狼藉都會心情不好,忍不住阻止寶寶。這樣做究竟對不對呢?
解讀
0-3歲是寶寶觸覺、前庭運動覺和本體感覺發育的黃金時期,而出生第一年是整個黃金時期的基礎。6-7個月的寶寶,手眼動作已經協調,初步掌握了手的抓握特點,拇指能與其它四指相對,並會用指尖取物。
這個時期的寶寶普遍會出現撕紙現象,這是因為TA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某些事物,從而滿足新奇感。當TA們發現可以通過自己的小手改變紙的形狀和發出撕紙的聲響時,會感到驚喜和快樂,樂此不疲!
支招
寶寶撕紙是一個好現象,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到一歲以後(不同寶寶存在個體差異)。家長應當給與鼓勵。
建議家長準備不同材質的紙張,增加觸覺敏感性;通過「撕、抓、揉、拉、放」等動作,鍛鍊手指的協作能力以及指關節的靈活性;隨著寶寶年齡增長,可以找一些帶有圖畫的紙張,按圖畫邊緣撕紙,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寶寶撕出不同形狀,開發想像力。
專家支招
寶寶撕紙是精細動作能力發展的表現,也反映了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相關腦區的發展。雙手抓握撕紙、單手抓握玩具、食指拇指可以捏起葡萄乾等小東西、使用筷子等等,每一次手部精細動作的進步,都反映了寶寶大腦功能的飛躍。所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家長可以給寶寶提供更多的鍛鍊手部精細動作的機會,這樣寶寶會越來越聰明的,正所謂「心靈手更巧,手巧心更靈」。
早教方案
撕紙小專家
1.準備衛生紙、紙巾、A4紙、雜誌紙各一張。
2.向寶寶示範:先其中一張紙撕成條狀,邊撕邊說「我是撕紙小專家,寶寶也來做做看!」。然後示意寶寶自己做同樣的動作。
3.每種類型的紙張分別體驗一次。
4.撕成條狀的紙張可以揉成團,扔進紙簍。隨著寶寶手指靈活度的增加,也可以逐漸撕成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
波浪分割線
早教關鍵詞:觸覺敏感期(0-2歲)
自從寶寶知道自己的小手有很大的能力後,他們就一發不可收拾地開始了用手摸索了解世界的過程,儘管有時會受到組織,還是執著的堅持著。
當觸覺敏感期到來的時候,孩子們非常喜歡觸碰物體,他們幾乎是見圓的就擰,見方的就按,見線就拽,見孔就插。喜歡當把東西打開,然後又關上,不厭其煩地反覆進行相同的動作。這個時期,為了向大人顯示自己的力量,孩子經常會破壞東西,以引起關注。
媽媽應該為孩子提供更大的空間,相應的條件和環境,準許孩子手裡去抓他認為喜歡的東西,準許孩子去捏他認為合適的東西,只要沒有危險就可以。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東方愛嬰早教專家)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