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被寶寶戳傷眼睛,面對寶寶的手部敏感期,媽媽要保護好自己

2020-12-24 嚯媽說育兒

每個寶寶在媽媽眼裡都是一個小天使,在迎來這個小生命之後,媽媽們都會盡力去照顧她們,保護她們,以免她們會受傷。

可是很多媽媽沒有想到,就是這個看起來沒有攻擊力的小糰子,也會傷害到自己,比如這位80後的寶媽。

80後寶媽被寶寶戳傷眼睛

這位寶媽通過一條短視頻的方式,把自己受傷的整個過程分享給大家。

在早晨六點左右的時候,寶寶無疑坐到了寶媽的頭髮上,感受到疼痛的寶媽想要把寶寶移開,但是寶寶卻突然把手指戳到了媽媽的眼睛裡。

感受到眼睛受傷後,寶媽立即聯繫家人去醫院看病,結果顯示,黑眼睛與眼角膜均有損傷。

這位寶媽之所以發布這則視頻,就是想要提醒廣大媽媽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一定也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因為她們年紀小就疏忽,一旦受傷後悔都來不及。

為什麼「小糰子」有這麼大的破壞力?

根據網友的評價,其實可以看出,寶寶傷人的事情其實一直都存在。在大部分人眼裡,都認為寶寶沒有什麼攻擊力,但是卻忽視了自己身體的脆弱,尤其是眼睛、耳朵等部位,十分脆弱。

那麼很多人就問了,為什麼寶寶那小小一團,竟然有這麼大的破壞力呢?

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分不同的時期,而這些傷害發生的主要時期之一就是寶寶發育的手的敏感期,也就是從6個月到2歲之間

這個時期的寶寶通過雙手去感知並認識世界,所以她們經常用手去抓、拍打、摸索身邊的人或物。而且,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於手部力量的控制還不熟練,經常會出現「誤傷」的情況。

面對寶寶手部敏感期,媽媽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護好自己?

1.給寶寶提供相應的手部玩具

寶寶手部的敏感期與大腦的發育也有關,在這個階段,寶媽可以給寶貝準備一些手部的小玩具,最好和寶寶的手部差不多大小,方便寶寶進行手部肌肉的鍛鍊以及力量的控制。

這樣既不會阻止寶寶的生長發育,還能讓寶寶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物品上,一定程度保護了媽媽的安全。

2.注意和寶寶的交流方式

很多寶媽認為寶寶無害,因此在寶寶對自己進行戳、摳時,並不會進行明顯的阻止,反而給寶寶造成媽媽很喜歡這種交流方式,並不會意識到這種行為會對媽媽造成傷害,因此很可能出現誤傷行為。

寶媽在陪伴寶寶玩耍的時候,當寶寶做出這些動作時,一定要教會寶寶控制力度,當感覺到寶寶力度過大時,一定要做出正確的反饋,這樣寶寶才會改正自己的行為。

3.及時回應寶寶的行為

很多時候,寶寶選擇大力的拍打媽媽時,是因為沒有得到回應,她們想要獲取一定的關注力,這個時候她們就會有意識的加大自己的力度,而容易誤傷媽媽。

在陪伴寶寶的期間,媽媽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的一些行為,及時的給他們一些回應和反饋,這樣寶寶就不會大力的拍打你的身體,也不會傷害到媽媽的身體健康。

6個月到2歲的寶寶對媽媽有著天然的依賴,有的時候她們也會想要去摸摸媽媽。來表達自己的喜愛,而只是因為發育不完全,導致控制不好力度,所以才會發生「誤傷」事件,那麼媽媽們想要杜絕這種行為,在平時與寶寶的接觸過程中,就要教會寶寶溫柔的對打媽媽,掌握了正確的交流方式之後,寶寶自然不會再大力的「傷害」媽媽了。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對待寶寶的手部敏感期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寶寶戳傷媽媽眼睛,誠心告誡父母:帶娃時也要記得保護好自己
    在網上看到很多育兒文章,包括身邊的親戚朋友,大多都是告訴寶媽應當如何保護好寶寶。但是卻很少有人告訴過寶媽她們,應當注意保護自己。別看寶寶軟萌萌,小小的一團,但實際上卻還是有一定的「殺傷力」的!這不,最近就有一位寶媽因為疏忽被寶寶失手傷到了,慘變「獨眼龍」。
  • 80後寶媽被娃戳傷眼,總讓大人保護寶寶,但誰想過媽媽也會受傷?
    渣男,但我依然愛你」看文案以為是要吐槽老公,沒想到她說的是她的寶寶。她用自己的經歷提醒寶媽們,看好寶寶的前提下,也要保護好自己。原來這位寶媽早上六點多天還沒亮,寶寶就醒了,寶媽之所以知道寶寶醒了,是一位寶寶一屁股坐在了她的頭髮上。
  • 為你剖腹七層,你把我戳「獨眼」卻依然愛你,寶寶手敏感期咋引導
    嶽嶽媽媽說:各位媽媽在看好孩子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嶽嶽媽媽在對著視頻講述這番話的時候,看得出來她內心是平靜,只因為無心傷自己的人,是自己懷胎十月,剖腹七層生出來,自己最愛的孩子,無論孩子做什麼她都甘之如飴。媽媽在視頻後面又重複了一遍,讓寶媽們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
  • 「我為你剖腹七層,你卻讓我變獨眼」,這位寶媽被寶寶傷了
    照顧好孩子是每個人的口頭禪,畢竟在大人眼裡,孩子軟綿綿又小小的,根本不懂得保護自己,很容易受到傷害。其實小孩並不是家長認為的那麼「簡單」,儘管看到他們乖巧時心都要被暖化了,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給他,滿心喜愛。但有時也會被氣得直跺腳,甚至在想為什麼要生孩子折磨自己?
  • 寶寶開始愛亂咬東西?說明到了「口腔敏感期」,這幾點寶媽要注意
    這也是寶寶通過口腔來感知物質的現象,但是千萬要注意寶寶的衛生情況,勤給寶寶洗手洗腳,保持乾淨,否則容易產生細菌。如果寶寶超過了「口腔敏感期」還有吃手吃腳的現象,最好還是要去醫院檢查一下。檢查一下孩子的身體腦部發育是否正常,千萬別因為馬虎大意而忽略了孩子的健康問題,這一點寶媽們可要多加注意。
  • 爸爸媽媽,快來一起探尋寶寶手部使用敏感期吧
    手部的使用敏感期介於6個月到3歲之間,寶寶常常去抓取物體。例如四歲大的寶寶喜歡閉上眼睛,借著觸摸去體驗東西。這種遊戲帶給兒童的樂趣,比帶給成人有著更大的樂趣。孩子在手部使用敏感期,往往會成為家庭衛生破壞大王。
  • 7月大的寶寶總好動手打人?寶寶正處在手的敏感期,手是他的武器
    文|福林媽咪寶寶打人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寶媽帶著寶寶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因為搶玩具或者其他原因,寶寶突然上手了。還有就是媽媽在跟寶寶互動玩耍的時候,寶寶也突然打媽媽,打得還挺疼,讓媽媽一瞬間有點懵。比如說,媽媽跟寶寶在玩耍,寶寶想要大便,但是他尚且不會說話,或者語言使用不熟練,就想用打人的方式,讓寶媽注意到自己。
  • 寶媽被「渣男」所傷,哭訴:我為你剖腹七層,你卻讓我變「獨眼」
    咋一看,還以為是寶媽控訴渣男老公的罪行,頓時,內心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但沒想到點開內容一看,卻是分享自己被娃戳傷眼睛的經歷,只能說自己的娃咬著牙也要接著愛了。  據這位寶媽介紹,這天早上6點多天還沒亮時,家裡的神獸寶寶就已經醒了。
  • 當媽後才知娃的殺傷力有多強
    懷孕的時候,你是家裡的寶,所有人都關心你、照顧你,等生了孩子,身邊的人都開始囑咐你:好好照顧孩子、不要讓寶寶有任何的意外。但卻很少有人會提醒寶媽:好好保護自己!有位寶媽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了寶媽們,保護好孩子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我為你剖腹七層,你卻讓我變成了「獨眼」!渣男,但我依然愛你嶽嶽媽媽發了一個短視頻,並配上了這樣一句文案:【我為你剖腹七層,你卻讓我變成了「獨眼」!
  • 寶寶愛撕紙,正確對待手的敏感期
    現象描述「樂樂」媽媽最近很苦惱,6個月大的「樂樂」一有時間就會撕紙,衛生紙撕得到處都是,沙發上、地上還有「樂樂」身上,有時候「樂樂」還會往嘴裡塞,同樣,紙巾、圖畫書也不能倖免。「樂樂」媽每次看到一地狼藉都會心情不好,忍不住阻止寶寶。這樣做究竟對不對呢?
  • 自家寶寶吃手啃腳還愛咬人?別著急,多半是進入「口腔敏感期」
    4個月到5個月:此時的寶寶各方面發展的能力又大大的提高了很多,而眼睛的協調能力以及手部的抓握能力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因此,他們會逮啥吃啥,尤其是自己的小手更會吃的非常熟練,當然,有的寶寶還會搬起自己的小腳丫啃個不停。
  • 寶寶總是讓抱抱,是有原因的,寶媽別傷了寶寶的心
    文丨悠悠寶寶雖然會走路了,有時粘抱抱完全不會顧及寶媽的感受。即便是寶媽已經很累了,寶寶依然會不講道理又可憐巴巴的粘抱抱,究竟是為什麼呢?寶媽千萬別傷了寶寶的心。佳佳3歲了,每次跟媽媽出門,剛走兩步他就喊腳疼,然後粘著讓抱抱。媽媽早已看出寶貝的小心思,故意假裝自己也腳疼沒法抱。佳佳接下來的舉動卻讓媽媽不忍心不抱,佳佳關心的給媽媽揉揉腳,邊揉邊問媽媽好些了沒有,等媽媽回答好些後,小傢伙又萌萌的舉起了小手求抱抱。
  • 寶寶口腔敏感期怎麼辦?學會四個小方法,寶媽輕鬆應對~
    前段時間去閨蜜家做客,在和她家寶寶玩耍過程中,我發現了她家寶寶不停地在往嘴裡塞東西。剛開始我也沒注意,直到寶寶兩個小時後我發現寶寶都要嗆到自己了還在不停地塞,就問閨蜜需不需要制止寶寶,沒想到閨蜜說她也正在為此發愁,制止寶寶他會哭鬧不止,不制止又擔心他的健康。
  • 寶寶手部敏感期,早教啟蒙怎麼做?三種親子遊戲簡單易行
    具體表現為一直緊握的小手開始張開,如果你伸個指頭給寶寶。寶寶會反射性地抓住,慢慢地寶寶還會將自己的小手放進嘴裡。當寶寶長到4個月左右小手越來越靈活,你把玩具放到寶寶的眼前,寶寶便會用手去抓,這個時候寶寶的抓握不再是反射性,而是有意識地抓握,不僅會抓握,而且手和眼有了協調能力。到了6個月左右,寶寶偶爾會把這隻手裡的玩具倒到另一隻手裡去。
  • 想寶寶眼睛漂亮,眼睛發育的秘密要早知道!
    文丨悠悠了解寶寶眼睛發育的過程,做個有心寶媽,保護好寶寶的眼睛。寶寶眼睛發育的過程腦和眼睛是胎兒期最早發育的兩個器官。寶寶的眼睛早在妊娠第2個月時就開始發育了。大概在妊娠後25周左右,胎兒的視網膜已經發育完全。
  • 寶媽手腕酸痛,你可能是得了「媽媽手」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媽媽手,患有腱鞘炎的寶媽又該如何解決媽媽手的問題?減少手部的活動媽媽手形成的一個原因就是媽媽長期重複同一種的動作,手部的肌肉出現僵硬,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摩擦感。平時媽媽一定要較少手部的活動,帶一會寶寶,可以將寶寶放下來,也可以買一個背帶,可以背著寶寶多走走解放媽媽的雙手。如果已經發生媽媽手的症狀,媽媽可以買一些滋潤的護手霜,給自己的手部多多按摩,放鬆手腕的肌肉,這樣媽媽的症狀就會緩解很多。
  • 這6個寶媽頭疼不已的行為,都是寶寶在表達愛意!你家寶寶做過嗎
    可是有時候寶寶會突然伸手摳媽媽的眼睛和鼻子,或者用手打媽媽的臉,讓寶媽一時氣得夠嗆,覺得小孩咋這麼不懂事。很多寶媽對寶寶自己吃手還很厭煩呢,寶寶竟然還把手伸到自己嘴裡,能不煩嗎?而寶寶把小手給媽媽吃,是想讓媽媽分享自己的快樂,正是愛媽媽的表現,寶媽不要粗暴地拒絕寶寶了。
  • 寶寶愛吃手,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吃手、啃腳還咬人?別擔心,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寶寶喜歡吃手、啃腳、愛咬人,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到了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這樣寫到:當兒童出生時,他能夠使用的唯一的器官是他的口、眼睛和體感。
  • 當寶寶們到了口欲期,寶爸寶媽們做這幾件事,能有效避免寶寶受傷
    口欲期的寶寶總是愛將自己能夠夠到的東西往嘴巴裡放,而除了吃其他的東西外,吃自己的手也是口欲期的寶寶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其實這種行為只是寶寶們下意識的一個動作,這是正常的現象,各位寶爸寶媽也無需過度擔心,只不過還是應該做好對孩子們的保護措施,避免孩子亂吃東西傷害到自己。
  • 寶寶能不爬就走是好是壞?爬行敏感期非常重要
    畢竟幼兒教育專家調查發現,如果幼兒不學會爬行,或者爬行時間很短,那麼寶寶患整合障礙的概率將超過90%,爬行能使孩子變得聰明,能爬上500個小時,這可以防止這種疾病的發生。不僅僅是小雨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很多寶貝媽媽都會發現,她們的寶寶可能沒有學會標準的手爬行,所以她們跳過了這個「爬行敏感期」,變成了可以直接行走的寶寶,他們根本沒有練習爬行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