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都說小孩子愛搗蛋,從六七個月大的時候,孩子的頑皮就已經初步顯露了,一方面他們對外面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則是生理方面的需求。孩子這個時候是無法說話和走動的,只能通過抓取周圍一切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而父母來看,孩子胡鬧,調皮搗蛋,多半會把東西拿開,逼他做個乖孩子。
豆豆就是一個在父母眼裡比較&34;的孩子,剛剛一歲不到,就喜歡拆卸玩具,而碰到一些可以&34;的東西能玩很久。這天他的周圍只有一本書,為了不那麼無聊,他只好不斷地撕紙玩,結果豆豆從此就迷上了&34;,只要有空就&34;,長久這樣,父母也感覺到了奇怪,強制孩子不許撕,然而一段時間又&34;。
豆豆媽爸也有些擔心,就帶孩子去醫院看了下,而醫生表明一切正常,孩子不存在任何身體和心理上的疾病,夫妻倆總算放心了。而隨後他們又求教了育兒專家,而專家們表示,撕紙其實對孩子是有好處的。三歲之前,孩子對於書籍之類的是沒有什麼想法的,他們沒有完整的世界觀,只會看到眼前的一切,而書本可不就是紙張形成的嗎,自然孩子形成了撕紙的習慣,而撕紙的好處可不少。
有助於鍛鍊孩子的肌肉
孩子自3個月之後,手腳肌肉就開始發育了,這個時候多會以一種抓握和蹬腳的形式出現。而撕紙的時候,可以調動手部和上身的肌肉,鍛鍊整體的協調能力,慢慢地孩子身體能更好地成長。
熟悉周圍的環境
撕紙就是一種探索的方式,孩子在小的時候還不會走路,只能在方圓1米內活動,這個時候也許會通過爬行來擴大範圍,但是更多的是通過手來了解世界。而撕紙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他們對於紙張非常地新奇,通過撕紙就能發現,世界是多樣化的,並非是固態形式一成不變。
能夠感受到快樂
其實不只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能通過紙張來解壓,紙張被撕裂以後,會發出聲響,可以發洩人身體中的破壞欲望。而孩子也會很快樂,長期撕紙的孩子,一般比較開朗,對於事物接受得也比較快。
增加想像力
紙張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34;,日本很多教育機構,在學前的時候,都會用摺紙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一些動手能力,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想像力,思維方式變得不同後,孩子不論學什麼都能舉一反三。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什麼樣的環境誕生什麼樣的孩子,如果一個環境中都是紙張還有讀物,那麼他一定會受到後天的薰陶。而且閱讀的第一步也是要從理解書開始,孩子也許會從此撕紙,但能幫助孩子將來茁壯成長。
寄語:其實孩子有很多好的愛好,都可以幫助他們成長,而父母們不明所以,最終導致孩子變得平庸。家長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可以多為孩子考慮一下。凡事都不要衝動,只要做適當的調整,就可以解決因為撕紙而產生的親子矛盾。另外注意抓住機會教育孩子,錯過了這個好時機,他們的成長速度就會與同齡的寶寶拉開差距,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面再後悔就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