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紙對孩子有好處嗎,聰明的媽媽從不阻止,反倒推波助瀾

2020-08-27 袋鼠媽媽育兒記

導語:都說小孩子愛搗蛋,從六七個月大的時候,孩子的頑皮就已經初步顯露了,一方面他們對外面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則是生理方面的需求。孩子這個時候是無法說話和走動的,只能通過抓取周圍一切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而父母來看,孩子胡鬧,調皮搗蛋,多半會把東西拿開,逼他做個乖孩子。

豆豆就是一個在父母眼裡比較&34;的孩子,剛剛一歲不到,就喜歡拆卸玩具,而碰到一些可以&34;的東西能玩很久。這天他的周圍只有一本書,為了不那麼無聊,他只好不斷地撕紙玩,結果豆豆從此就迷上了&34;,只要有空就&34;,長久這樣,父母也感覺到了奇怪,強制孩子不許撕,然而一段時間又&34;。

豆豆媽爸也有些擔心,就帶孩子去醫院看了下,而醫生表明一切正常,孩子不存在任何身體和心理上的疾病,夫妻倆總算放心了。而隨後他們又求教了育兒專家,而專家們表示,撕紙其實對孩子是有好處的。三歲之前,孩子對於書籍之類的是沒有什麼想法的,他們沒有完整的世界觀,只會看到眼前的一切,而書本可不就是紙張形成的嗎,自然孩子形成了撕紙的習慣,而撕紙的好處可不少。

撕紙對孩子有好處嗎,聰明的媽媽從不阻止,反倒推波助瀾

有助於鍛鍊孩子的肌肉

孩子自3個月之後,手腳肌肉就開始發育了,這個時候多會以一種抓握和蹬腳的形式出現。而撕紙的時候,可以調動手部和上身的肌肉,鍛鍊整體的協調能力,慢慢地孩子身體能更好地成長。

熟悉周圍的環境

撕紙就是一種探索的方式,孩子在小的時候還不會走路,只能在方圓1米內活動,這個時候也許會通過爬行來擴大範圍,但是更多的是通過手來了解世界。而撕紙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他們對於紙張非常地新奇,通過撕紙就能發現,世界是多樣化的,並非是固態形式一成不變。

能夠感受到快樂

其實不只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能通過紙張來解壓,紙張被撕裂以後,會發出聲響,可以發洩人身體中的破壞欲望。而孩子也會很快樂,長期撕紙的孩子,一般比較開朗,對於事物接受得也比較快。

增加想像力

紙張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34;,日本很多教育機構,在學前的時候,都會用摺紙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一些動手能力,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想像力,思維方式變得不同後,孩子不論學什麼都能舉一反三。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什麼樣的環境誕生什麼樣的孩子,如果一個環境中都是紙張還有讀物,那麼他一定會受到後天的薰陶。而且閱讀的第一步也是要從理解書開始,孩子也許會從此撕紙,但能幫助孩子將來茁壯成長。

寄語:其實孩子有很多好的愛好,都可以幫助他們成長,而父母們不明所以,最終導致孩子變得平庸。家長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可以多為孩子考慮一下。凡事都不要衝動,只要做適當的調整,就可以解決因為撕紙而產生的親子矛盾。另外注意抓住機會教育孩子,錯過了這個好時機,他們的成長速度就會與同齡的寶寶拉開差距,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面再後悔就遲了。

相關焦點

  • 撕紙對孩子有好處嗎,聰明的媽媽從不阻止,反倒推波助瀾
    這天他的周圍只有一本書,為了不那麼無聊,他只好不斷地撕紙玩,結果豆豆從此就迷上了"撕紙",只要有空就"玩",長久這樣,父母也感覺到了奇怪,強制孩子不許撕,然而一段時間又"舊疾復燃"。豆豆媽爸也有些擔心,就帶孩子去醫院看了下,而醫生表明一切正常,孩子不存在任何身體和心理上的疾病,夫妻倆總算放心了。而隨後他們又求教了育兒專家,而專家們表示,撕紙其實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 寶寶撕紙,你應該怎麼做?家長不要盲目阻攔,對孩子有好處
    平時在寶寶周圍有紙抽或捲紙,他也會把紙握在小手裡,來回撕扯撕成一片片的,自己也能玩得不亦樂乎,撕碎的紙片分布在寶寶的身旁。這時如果你去的勸阻,寶寶通常不會聽。你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是怎麼做的?是苦口婆心的勸阻,還是會找些可以撕的紙讓寶寶玩並告訴寶寶哪些紙質品可以撕,哪些紙質品不可以撕?
  • 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說明寶寶也很聰明哦
    你不也一直希望自己家的寶寶聰明伶俐嗎?要知道0到2歲的寶寶正處於感覺運動階段,很多時候寶寶的感知都來源於運動,寶寶是先有運動再有感覺和思維,所以寶寶的精細運動和大運動與智商發育有著緊密的關係。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寶寶撕紙是手部精細動作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完成的動作。
  • 寶寶喜歡撕紙,盲目地阻止寶寶,家長這樣做真的對嗎?
    平時在寶寶周圍有紙抽或捲紙,他也會把紙握在小手裡,來回撕扯撕成一片片的,自己也能玩得不亦樂乎,撕碎的紙片分布在寶寶的身旁。這時如果你去的勸阻,寶寶通常不會聽。還沒學會書就撕壞了,這時我們最好不要對孩子生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寶寶撕書的時候,最好拿幾張可以撕的紙來代替書,並告訴他不可以撕書。或者通過書中豐富的故事內容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喜歡上閱讀,讓他忘記撕書。撕紙抽紙抽是家庭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用品,給我們帶來很多便捷。寶寶撕幾張紙抽紙,家長可以適當讓寶寶玩耍。
  • 智力發展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是聰明表現,媽媽可別阻止
    面對寶寶的某些行為習慣,爸爸媽媽們總感覺如臨大敵,想要糾正和阻止。其實,這些動作是寶寶發育階段的正常現象,而且有些小動作還說明寶寶很聰明,正在自己學習東西哦。撕紙亂扔東西就是讓媽媽們頗為苦惱的一個行為。當你以為寶寶在發脾氣時,但寶寶又經常咯咯咯地樂在其中。其實,寶寶是通過這些動作來了解周圍世界的運行規律,了解自己接觸到物體的特點等等,這是他們獨有的學習方式,也是他們滿足好奇心的方式。比如:扔東西的過程,就是他們在感受物體的觸摸感,聽聲音,看它掉落地下的規律。這個過程還能鍛鍊手眼的協調能力哦。
  • 媽媽別再傻傻阻止了,這些好處可能是你不知道的
    很多家長發現,家裡的寶寶喜歡上了撕紙,該怎麼辦呢?其實家長不必擔心這是一種壞現象,寶寶出現撕紙的行為是正常的,是這個時段的寶寶比較喜歡做的事情。所以寶寶喜歡撕紙?媽媽別再傻傻阻止了,這些好處可能是你不知道的。
  • 嬰兒喜歡撕紙是聰明嗎?孩子有三個表現證明比同齡人大腦發育的好
    先有運動再有感覺和思維,把這些運動放到孩子的具體發育上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大運動發展和精細運動的發展。尤其是精細運動的複雜程度,和孩子的智商發育有著緊密的關係。01嬰兒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嗎?為什麼說嬰兒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其實還是和嬰兒精細運動的發展關係緊密。
  • 你家寶寶愛撕紙嗎?不是調皮是聰明的表現哦
    經常看到有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說家裡寶寶不知道咋回事開始喜歡撕紙。只要能撕(撕的動)的紙全拿來撕,撕的越爛越開心...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愛撕紙的原因,和如何去引導。寶寶為什麼愛撕紙很多寶寶在6個月以後,往往會出現撕紙現象。
  • 有種「媽媽」叫謝娜,從不給雙胞胎孩子穿同款衣服,很聰明
    而且,如果雙胞胎穿一樣的衣服,看起來整整齊齊,父母帶出門去也很有成就感。但是,有種「媽媽」叫謝娜,她們從不給雙胞胎孩子穿同款衣服。快樂大本營裡的主持人謝娜和歌手張杰結婚,生下雙胞胎女兒。雙胞胎女兒長什麼樣,網友都不知道,謝娜在社交網站上發的孩子照片,孩子從來沒有露過正臉。不過,網友還是通過倆孩子穿衣服的特徵發現,謝娜家的倆孩子的在穿衣方面有出入。
  • 別阻止他!這6個行為代表他在變聰明
    每一個寶寶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新手媽媽們在學習帶寶寶的過程當中,總是會遇到一些陌生的問題。有的時候碰到寶寶一些奇怪的行為,家長們往往難以接受,覺得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但其實有一些生理「怪」行為,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是有好處的。比如我們常見的吃手、撕紙、重複丟東西。每當家長看到一些怪行為的時候,總怕對孩子以後的行為習慣不好。
  • 家裡有娃,「手紙」活不過五分鐘?別著急制止,孩子正在變聰明
    下方留言的全是有同樣困擾的媽媽:不敢在家裡放紙,只要是被娃發現,就如戰場一般,滿屋都是;建議買隱藏紙抽盒,不讓孩子發現;手紙和孩子碰撞出的不是火花,而是炸藥呀;只要家裡有娃,「手紙」活不過五分鐘。其實很多家長藏紙,減少手紙在孩子面前出現的概率,做法欠妥。
  • 3歲前寶寶有這4個「壞習慣」,寶媽不需要制止,是寶寶聰明的表現
    1.吸吮手指很多寶寶都會有「吃手」的習慣,一般在3個月-2歲之間,這段時間的寶寶正處於口欲期,是寶寶自我安撫的一種表現,不管是什麼抓到手裡就想吃,其實這是寶寶的正常生理需求,所以建議家長不要阻止孩子吸吮手指的習慣,只要給寶寶做好手部清潔並且注意不要把其他東西吃進嘴裡就可以。
  • 寶寶喜歡撕紙塗鴉扔玩具,是「動手敏感期」到了,別隨意訓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孩子這樣的情況呢?總是覺得自家孩子是一個天使,什麼事情都不用家長操心,平時表現出來乖巧懂事的情況,不曾想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卻有這種撕紙、扔東西、塗鴉的行為。 難道真的是孩子變得不那麼乖巧了嗎?實際上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這樣,這也算得上是孩子一個正常的發育階段。
  • 這幾個舉動是娃在變聰明的體現,爸爸媽媽千萬不要阻止他
    所以對小嬰兒吃手這一行為,媽媽不用急於阻止,只需要注意保持孩子手部的清潔,不要讓孩子將髒手放到嘴巴裡。同時還要注意替孩子保持嘴唇周圍肌膚清潔與乾爽,不然口水一直糊在嘴巴會讓孩子長溼疹等。而在寶寶開始長出乳牙後,媽媽可以通過給孩子牙膠、磨牙棒的方式,轉移孩子吃手的注意力,慢慢改善孩子吃手的習慣。
  • 孩子出現這幾個「壞習慣」,是在悄悄變聰明,父母別盲目阻止
    前一段時間,有個同學跟我吐槽:「我家孩子前段時間很喜歡吃手,現在好不容易改掉了,卻改成撕紙了,一天看不到就撕得到處都是,真的讓我感到無比的頭疼。」孩子出現這幾個「壞習慣」,是在悄悄變聰明當你家孩子出現這個行為,家長們也不用太著急了,因為愛撕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孩子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認知,所以,才用自己的小手想要去改變什麼,而撕紙可以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好奇心,正好可以實現孩子的成長。
  • 孩子1歲前有這4種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家長不要阻止哦!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生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這樣他日後上學的時候,就能夠成為學霸,長大後也比較容易成功。而孩子的智商,大約有30%到80%是受父母的基因遺傳,剩下的部分是靠後天的開發,所以孩子的智商,不是一出生就固定的。孩子在一歲以前,如果有這些表現,說明他正在變聰明,家長不要阻止哦。
  • 寶寶正在撕紙,你會是什麼反應
    「我女兒八九個月時最喜歡撕紙巾,為了不浪費我常阻止過,孩子爸就跟我急了,一聲不響地去商場裡買了一箱,專給孩子撕的誰都不可用,最後這一箱紙巾一個月見底。」「我寶寶也喜歡撕紙,稍不注意就往嘴裡送,我不讓他玩,立馬就哇哇大哭。。。」
  • 1歲前嬰兒的這些「不良行為」是大腦在快速發育,別阻止請幫忙
    國外有個詞叫terrible two 指的是孩子在2歲的時候會異常的難帶,他的身上會有很多讓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比如出門前一定要擺好自己的玩具順序;比如一言不合就會伸手打了旁邊的小朋友。之所以媽媽們會感到異常的痛苦,是因為對孩子成長的不了解。 孩子的每一次「異常」行為背後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可怕的2歲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過程。
  • 媽媽應該感到慶幸,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許多家長為此操碎了心,一旦孩子出現不當舉動,家長就會忙於阻止,但家長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壞習慣的舉動,恰恰是孩子探索新事物、變聰明的表現,家長應採取正確處理辦法。
  • 寶寶愛撕紙——正確對待手的敏感期
    作者:寶寶知道 GgQqYy現象描述「樂樂」媽媽最近很苦惱,6個月大的「樂樂」一有時間就會撕紙,衛生紙撕得到處都是,沙發上、地上還有「樂樂」身上,有時候「樂樂」還會往嘴裡塞,同樣,紙巾、圖畫書也不能倖免。「樂樂」媽每次看到一地狼藉都會心情不好,忍不住阻止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