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燈映照下,食客的車就停在中山公園「御花園酒店」門外。攝影 記者 丁嘉
在公園最美處突然出現一處樓閣,那不是供普通遊客休憩的亭臺,而是一家消費不菲的高檔酒店。跟公園的清幽靜謐相比,這些公園中的酒店卻成天車水馬龍,酒肉飄香。食客看來,茶餘飯後徜徉在寬闊的公園綠地之上,這錢花得透值。然而,公園本應是廣大市民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精神樂園。
上海市風景園林學會教授、高級工程師鄔志星說:「當我們的公園紛紛興建酒店賓館度假村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城市某種文化的沒落。」
實地探訪
租賃場地辦酒店 坐擁一座後花園
天鵝軒酒店在上海動物園開了好多年了。連很多在動物園幹了十多年的職工,都記不清這家酒店盤踞在天鵝湖邊的具體歲月。
6月22日下午,記者趕到動物園正門的時候,離公園關門還有一段時間。這時候,大門口所有售票窗口都已經關閉,遊客只出不進。記者向出口處一名保安詢問:晚上去天鵝軒酒店怎麼走?該保安抬起右手往馬路上一指,語調俏皮地說:「要吃天鵝往西走!」
幾分鐘後,記者就來到上海動物園西大門,門口站著兩名保安。一名保安迎上來的時候,記者主動搭話:「天鵝軒是不是從這裡進去?」保安立即停下腳步,不再阻攔,手指園內:「一直走!」繞過一處轉盤,眼前豁然開朗,風聲鳥語迎面撲來,夕陽透過樹梢照在碧綠的草坪上,油畫一般。移步向公園深處,就是動物園最嫵媚的景區:天鵝湖。
在風光旖旎的天鵝湖畔,樹叢中匍匐著一幢並不算高的玻璃房子。「夜晚燈光亮了的時候,水晶宮一般,絕對有童話效果。」在這裡用過餐的朋友這樣告訴記者:「整個園林就像酒店的花園,如此優美的環境,佐以精美的飯菜,人間仙境,不過如此。」
以整座公園為「背景」的酒店,在上海絕對不是天鵝軒這一家。百年老園中山公園,也因「御花園大酒店」的存在,變作了酒店的花園。
家住愚園路上的宋老先生退休後,天天上午都會到中山公園走動走動。「我20多歲的時候就居住在公園附近,已經50年了。」說到這座百年名園,他十分有感情。但是,提到那座「御花園大酒店」,宋先生就有些不自在:「白天走進中山公園,只要不往右邊走,就不會看到那座花園酒店,我們照樣在公園裡鍛鍊遊玩,感覺公園還在『姓公』。夜晚閉園後,公園就成了食客的天堂。」
宋先生說,酒店的存在,對每天流連在公園裡的附近居民來說,似乎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然而,公園作為一種文化精神的領地,它應該是純粹的,脫離世俗的。而一座商業氣息濃重的酒店,在這樣一種環境裡,給人的感覺還是很突兀的。
酒店為什麼能夠佔據一座公園呢?上海市風景園林學會教授、高級工程師鄔志星說,無非就是一個「利」字。利慾薰心,公園裡酒店越開越多,公園離我們的心靈也越來越遠。
那麼一座酒店,到底能給公園帶來多少實實在在的「利」呢?共青森林公園經營管理公司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公園西門的「上海泰閣苑魚翅酒店」對外出租,每年的租金是35萬元。位於公園北門上海弘森共青森林度假村裡的林怡苑賓館,每年的租金是20萬元。此外,公園內每個茶室的年租金為4-8萬元不等,園內遊樂場租金80萬-90萬元,加上其他經營收入,一年全園的經營收入大約有800多萬元。
業內人士透露,共青森林公園比較偏遠,那邊酒店的生意比較清淡,而位於市中心的中山公園、上海動物園、復興公園等,市口好,生意好,租金自然水漲船高。「在利益驅使下,原本有餐廳的公園,都把餐廳改酒店對外出租,沒有相關配套的,也會見縫插針,創造條件。對商家來說,租了一座酒店,就等於租來一座公園,生意只賺不虧,這個買賣很合算。」
前世今生
本是便民小茶座 升級高端大酒店
中山公園一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御花園酒店本來是中山公園的一個茶室。「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茶室,後來拆掉了。我2003年來中山公園上班的時候,那個地方已經是一片廢墟了。」該管理人員說,後來根據「上面」的要求,公園需要有這樣一項服務功能,就是在中午的時候,讓遊客累了的時候,喝喝茶休息一下,供應一點小點心,價格又不能太貴,需要這麼一個服務於遊客的地方,於是就興建了現在的酒店。
談起御花園酒店那座英式建築風格的房子,這名管理人員表示,「到底是誰出錢興建的,我還真不知道。我只知道酒店的產權是我們的,我們是出租單位,目前酒店的經營方是承租單位。」這名人員說,雖然茶室建成酒店了,但是「酒店還是承擔了一部分茶室的功能,中午的時候推出一種午餐茶點,價格不高。我看到很多老太太,她們中午就在御花園酒店裡用餐。」
御花園酒店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酒店在中山公園已經開了7年。「此前在上海電視臺的樓上開了15年,後來那裡不給開了,我們老闆就到中山公園來了。」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酒店是他們老闆投資,在一片廢墟上興建起來的。對於這一說法,因為中山公園的物業部的王經理「不幹了」,記者一直沒有得到證實。
至於酒店的名稱,該工作人員說:「我們酒店坐落在公園裡,環境當然很好。公園就是我們酒店的花園,御花園只是一個好聽的名字,跟酒店的環境配得上。客人在這樣優美的環境裡用餐,心情當然不一樣。」公園裡的小茶座小餐廳,就這樣都「出息」了。
記者了解到,共青森林公園的「上海泰閣苑魚翅酒樓」和上海動物園的「天鵝軒酒店」的「前世今生」,跟中山公園這家酒店如出一轍。
動物園一名老職工說:天鵝軒酒店一開始是動物園的服務社,就跟現在園內賣面點賣快餐的小吃部一樣,後來又做職工餐廳,也面向遊客開放。「由於管理不善,夥食不好,價錢還很貴,大家都不想吃了,幾乎開不下去了。後來領導們一搗鼓,就改建成了酒店,包給一個姓祝的老闆,人家賺了大錢!」
「上海泰閣苑魚翅酒樓」位於共青森林公園的西門邊,酒店的門面並不顯眼,酒店內的裝修也比較一般。某網站上評價該酒店很有「農家樂」的風格。公園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酒店的前身也是公園的一個餐廳,1994年就開始營業了,後來就承包給公園內部的職工經營。「他們自己請廚師,做特色,我們不管的。」(記者 葉松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