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多銀行熱推虛擬信用卡 「開白」難題何時能破?

2020-12-19 北京商報

面籤難題、刷卡場景「斷檔」,新冠肺炎疫情令商業銀行信用卡展業困難重重,虛擬信用卡重回聚光燈下,成為銀行獲客的又一手段。4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不用面籤的虛擬信用卡再次走俏市場。不過大多數銀行推出的虛擬信用卡需要在擁有該行的一張實體信用卡的基礎上,才能開設虛擬信用卡帳戶,也並不支持「白戶」持卡人申請。不過,由於遵守「三親見」發卡規定,業內對虛擬信用卡服務邊界的討論亦再次升溫,在北京商報記者採訪過程中,既有信用卡中心人士認為,未來虛擬信用卡放開『白戶』持卡人申請會逐步成為趨勢;但也有銀行對此持謹慎態度。在分析人士看來,虛擬信用卡放開「白戶」申請,固然可以拓展用戶規模,但其收入的真實性、穩定性難以保證,未來銀行應注重整個風控、場景等業務邏輯的變化。

力推虛擬信用卡

「超級給力虛擬卡、下卡速度快」、「足不出戶在家辦」,4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近期有不少商業銀行力推虛擬信用卡業務以搶佔市場。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都推出了虛擬信用卡業務。綜合多家銀行虛擬信用卡官方介紹可以看出,審批快、發卡快、不面籤、安全性高、不設卡片等級、全覆蓋線上操作成為吸引持卡人最大的亮點。對比後發現,虛擬信用卡可以進行各類線上支付業務的操作,但只能通過綁定在第三方支付軟體後刷卡支付,或者進行掃碼支付,使用權益基本和實體卡片一致,有同樣的還款日。

一周前信用卡持卡人陳凱(化名)剛開通了一張虛擬信用卡,對他來說,虛擬信用卡最大的好處就是省事,「申請虛擬信用卡撥打銀行客服或者網站就可以,沒有實體卡,只是在網絡上進行交易的一個帳號,管理起來比較方便,使用也安全,不用擔心出現盜刷,個人隱私被洩露的風險」陳凱說。

虛擬卡業務本身就是銀行為了方便客戶進行網上支付並加強支付安全性而設立的虛擬支付帳戶,一位國有大行信用卡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和實體卡片不同的是,客戶可根據自身需求定義虛擬卡有效期以及交易限額,還可以在銀行指定交易場所進行支付,虛擬信用卡審批流程較為簡單,實時審批,帳戶也可以實時創建,在疫情防控期間,也減少了人員流動、聚集風險。

對多家銀行力推虛擬信用卡現象,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銀行此時力推虛擬信用卡,首先是虛擬信用卡通過網際網路渠道即可完成申請激活,辦理便捷快速,支持第三方支付和掃碼等支付方式,用戶網際網路體驗更好。其次,虛擬信用卡降低了銀行在信用卡審批、制卡等環節的成本。

金融場景爭奪戰競速

早在2014年虛擬信用卡這一概念就已經被提出,不過在消息傳出3天之後央行就下發「暫停令」,指出虛擬信用卡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指出,彼時,央行已發布金融行動支付各環節的技術標準,但對於虛擬信用卡的手機支付卻無具體規定,也沒有NFC、手機閃付等相對成熟的技術手段。在無法就虛擬信用卡使用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監控的情況下,謹慎對待金融創新產品成為了主流觀點。

此後,多家銀行通過自主開發的方式進軍虛擬信用卡領域,並將消費金融場景作為主發力渠道。例如,國有大行中,建設銀行「龍卡e付卡」境內外通用,可在各大海淘平臺及境外購物網站支付,且免收外匯兌換手續費。股份制銀行華夏銀行針對用戶計研發了三款產品,華夏「閃卡」虛擬信用卡、華夏ETC迅卡和華夏EPAY卡,其中「閃卡」虛擬信用卡基礎功能包括免年費,首次最低還款10%,消費100元即可分期。華夏EPAY卡可以自主設置單筆交易限額、單日累計交易限額。

蘇筱芮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需求端來看,在安全性恆定的前提條件下,用戶的選擇基於便捷性和可獲得性。一些銀行針對虛擬信用卡推出特定優惠活動,例如多家銀行有減免年費、也有銀行推出滿100元即可分期等活動,且從開卡到用卡的流程來看,比實體卡更為高效,那麼用戶自然而然就會更樂意接受這樣的產品。虛擬信用卡發行熱背後,更多反映出銀行對信用卡創新業務的進一步嘗試。上述國有大行信用卡中心相關人士直言,疫情之下,開辦虛擬信用卡可以實現物理隔絕,減少物理接觸,具有一定的用處。

「不可否認的是,如何支付技術的創新,都離不開銀行帳戶,無論是Pay類支付、還是掃碼支付,都要通過綁卡,或者向綁定的支付帳戶中進行充值,才能通過移動終端來完成支付,虛擬信用卡只是形式上的一種表現,也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實體信用卡的補充和延伸。」在信用卡市場資深分析師董崢指出。

探索用戶「開白」邊界

疫情之下,不設具體卡片等級,可隨時開啟或關閉交易功能的虛擬信用卡儼然成為攬客獲利的最佳選擇。但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配發的小額虛擬信用卡無預借現金功能,僅支持消費與分期功能。且有部分卡片屬於主卡型虛擬卡,用於獨立完整的主帳戶,不依賴於實體信用卡。而大多數虛擬信用卡需要在擁有該行的一張實體信用卡的基礎上,才能申請開設虛擬信用卡帳戶,多數銀行的虛擬信用卡也不支持「白戶」持卡人申請。

此次疫情使得仍須「三親見」發卡的信用卡服務遭遇難題,作為實體信用卡的補充和延伸,未來虛擬信用卡能否進一步放開「白戶」申請?一位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向記者直言,「商業銀行推出虛擬信用卡主要是為了方便客戶使用,提升客戶體驗。未來放開『白戶』持卡人申請是完全有可能的,隨著技術條件的不斷完善和成熟,這個會逐步成為趨勢。」他也向記者透露,由於線上激活信用卡需要監管批准,目前行內正在積極申請之中,信用卡(實物卡)並無針對於「白戶」的限制,未來虛擬信用卡也會做出類似嘗試。

在放開「白戶」持卡人申請方面,華夏銀行已經做出了嘗試,該行信用卡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新戶可申請華夏「閃卡」虛擬信用卡和華夏ETC迅卡。

但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到了放開「白戶」申請存在的風險,一位國有大行信用卡中心相關人士提及,「白戶」初次申卡人和有過信用卡逾期的人一樣在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都會比較困難,沒有信用卡的人大部分都是沒有個人信用記錄的人,銀行無法判持卡人以後的信用情況。某城商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同樣認為,放開虛擬信用卡「白戶」申請首先面對的就是資質審核風險,其次是技術風險,由於缺少實體介質,對於帳戶安全的要求會更高。

在防控風險的大前提下,銀行對開展信用卡業務及相關產品創新採取比較審慎的態度。蘇筱芮進一步指出,虛擬信用卡放開「白戶」申請,固然可以拓展用戶規模,但其收入的真實性、穩定性難以保證。從目前的銀行的策略來看,有傾向拓展「白戶」群體,但是只會開一個較小的口子,比如給予其較小的初始授信額度,嚴格收緊貸中監測等。於百程也直言,目前看不少銀行虛擬信用卡產品面對的是已經有實體卡的客戶,未來線上、基於虛擬帳戶的信用卡或準信用卡產品將是發展趨勢,重點不是卡片的虛與實,而是整個風控、場景等業務邏輯的變化。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

相關焦點

  • 銀行熱推信用卡現金分期,建議慎用
    這是市民吳先生於6月1日向記者展示的一條銀行推送的現金分期業務簡訊。    事實上,很多信用卡持卡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銀行電話或簡訊介紹信用卡「現金分期」時,往往稱用戶信用良好可獲得一定額度的「無息貸款」,但果真如此嗎?記者走訪發現,信用卡「現金分期」實際利率並不低,市民使用前應仔細考慮。
  • 多家銀行相繼發行-虛擬信用卡漸成燎原之勢
    2020年疫情期間,虛擬信用卡受到力捧。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601939)、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600015)、寧波銀行、上海銀行(601229)等多家商業銀行推出了虛擬信用卡業務。
  • 多家銀行推出虛擬信用卡 虛擬帳號即可支付
    記者也在通過採訪時發現,已經有多家銀行都推出了虛擬信用卡,信用卡步入了無卡消費時代。有了虛擬信用卡,用戶即可在沒有實體卡的情況登錄手機掌上銀行,進行各類的手機支付,可實現在線上線下各類商戶實現刷手機消費。可以說,實體信用卡的所有功能,虛擬信用卡同樣具備。實際上,早在2014年,就已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聯合商業銀行推出虛擬信用卡,但基於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因素,很快被央行叫停。
  • 「熱8」活動後的冷思考:平安信用卡的「破」與「立」
    但平安信用卡留下的營銷示範意義,不止於這場活動本身,「熱8」活動也留下了冷思考——-站在客戶的角度,信用卡應當是一種怎樣的存在?-信用卡的營銷和客戶服務,又該如何有「破」有「立」,「立」於客戶之需?第一,就金融新零售的營銷模式而言,或許就應該是先打「破」掉「我是一張信用卡」的條條框框,不拘泥於一張卡片的支付和消費屬性,從而再「立」為年輕態度和品質生活本身,用一套「組合拳」讓用戶享受在其中、樂在其中,潤物細無聲。傳統的信用卡拓客思維是人海戰術的地推、電話銷售或MGM(顧客介紹客戶)等,邁入數字營銷的腳步往往顯得滯緩。
  • 交通銀行白麒麟信用卡怎麼免年費?
    據金投信用卡小編了解,信用卡的年費是一個敏感的地帶,很多人因為不清楚年費收取及減免標準而錯失還款時機,導致個人授信受損,但其實很多信用卡都是可以通過刷卡減免的,那麼最近的熱款——交行白麒麟信用卡怎麼免年費呢?
  • 騰訊、阿里、中信銀行:虛擬信用卡 清晰未來
    有消息人士透露,中信銀行已經為此向銀監會報備過。根據《中國企業家》獨家獲得了中信銀行就虛擬信用卡向相關監管部門的匯報材料,中信銀行一方認為,銀行在網絡發卡方面有成熟的經驗,功能、流程和傳統銀行卡基本一致,而在身份核實、線上線下權益共享等方面實現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首先,虛擬信用卡使用了當下最流行的大數據,對開卡人實現了目標客戶限定和銀行獨立審批的雙重身份驗證。
  • 夾縫中的虛擬信用卡
    儘管網際網路系消費金融已逐漸深入各消費場景,但銀行信用卡依然在其中佔據著一席之地,其中以虛擬信用卡為核心的信用卡江湖爭奪戰硝煙再起。目前,交通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都陸續推出了虛擬信用卡。其中,部分虛擬信用卡屬於主卡型虛擬卡,用於獨立完整的主帳戶,不依賴於實體信用卡。
  • 臺灣遠東銀行將推「遠東HAPPY GO虛擬信用卡」
    遠東銀行表示,為滿足網絡客群刷卡消費需求,將推出「遠東HAPPY GO虛擬信用卡」專供網絡交易的網絡信用卡,不發行實體卡,上網購物只要輸入虛擬信用卡的卡號即可完成交易,而且額度可依客戶承受風險高低而調整,使交易安全可提升。  遠東銀行也是市場上少數推出虛擬信用卡的銀行,更是唯一具有HAPPY GO累積及兌換點數功能的數字信用卡。
  • 華為能撕開「虛擬信用卡」的口子嗎?
    但Apple Card作為一張虛擬信用卡,從申請到激活、使用可以全部在蘋果系統內操作完成,用戶幾乎完全感受不到蘋果的合作方、實際的發卡者高盛集團的存在,而Huawei Card不論與哪家銀行合作,按照當前監管政策,依然突破不了線下「面籤」的紅線。
  • 虛擬信用卡的三生三世
    在信用卡與行動支付業務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虛擬信用卡的概念又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曾於被「打入冷宮」的虛擬信用卡,歷經沉浮後融入了更多的市場參與主體。什麼是虛擬信用卡?未來又會如何發展?這篇文章,麻袋研究院將就此開展簡析。什麼是虛擬信用卡?
  • 多家銀行推「虛擬銀行卡」 一張實體卡可掛20張虛擬卡
    儘管去年阿里的虛擬信用卡業務被監管層叫停,但「虛擬信用卡」這個名詞卻已經被大眾所熟悉。多數人都認為「虛擬信用卡」是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的一個創新產品,但事實上這個名詞在傳統銀行眼中並不陌生,因為近兩年來,傳統銀行也一直在布局「虛擬銀行卡」業務,目前,中行、浦發、工行、建行等多家銀行已經相繼推出了「虛擬銀行卡」業務。
  • 虛擬借記卡來了 虛擬信用卡還有多遠?
    百信銀行行長李如東稱,「這是一場遲到的發布會,原計劃是去年底發布的,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推遲到了今天。」因此可以推斷,「百度閃付卡」早在去年底已發行。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胡浩中在「超乎於新—百度閃付卡產品發布會」上表示,數字支付時代下,卡基支付向數位化時代演變已是大勢所趨,銀聯一直關注商業銀行,尤其是受網點制約的網際網路銀行、直銷銀行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而「百度閃付卡」作為一個虛擬的銀行卡,不僅可以提供用戶管理,更主要是在資金歸集、融資信貸、理財產品等金融服務上極大地縮短了普通用戶和金融服務之間的距離。
  • 機構熱推「虛擬銀行卡」 銀行卡市場加速數位化轉型
    記者登錄銀聯雲閃付APP「銀聯無界卡」入口發現,目前可線上申請的有建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和江蘇銀行的數字銀行卡,其中浦發銀行同時有借記卡和信用卡,其他銀行均為信用卡。記者梳理發現,事實上包括工商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等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此前都已在虛擬信用卡業務領域進行嘗試,推出諸如建行「龍卡e付卡」、華夏「閃卡」虛擬信用卡等。「銀行卡無卡化的趨勢應該說由來已久,特別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行動支付的發展,加快推動了無卡化的進程。
  • 中行推企業開戶遠程視頻核實 信用卡面籤限制何時能突破?
    (3)審核人登錄環球交易銀行App進行任務審核,確認客戶開戶和開網銀意願,完成客戶開戶意願的核實。再如,在上海央行公布的試點應用中,上海銀行推出「上行普惠」非接觸金融服務,基於「上行普惠」App,應用多種金融科技手段,為小微企業提供銀行非接觸服務。多家銀行希望試點信用卡線上面籤企業銀行帳戶之外,個人銀行帳戶開戶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
  • 關於虛擬信用卡的那些事
    虛擬信用卡,顧名思義,本質上還是信用卡,但卻沒有卡片實體,其卡號是基於銀行卡中的BIN碼而派生出來的虛擬帳號,可以應用於線上線下的各類信用支付場景。相比於實體信用卡,虛擬信用卡存在如下特徵:相比「E-GO卡」而言,這張卡採用了支付令牌、NFC等最新科技,還能夠在線下場景進行使用。2016年1月,建設銀行「龍卡e付卡」問世,其作為業內首張具有交易開關功能的網絡信用卡,能夠使客戶可通過手機銀行、個人網銀等設置卡片交易開關,繼而做到隨用隨開、不用可關。2017年,農業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也都相繼推出虛擬信用卡。
  • 疫情下銀行個金業務AB面
    步入三月,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破」疫的期盼愈加強烈。消費場景的蒸發、到店客戶的驟減,疫情對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影響正在顯現。理財和信用卡,作為銀行的兩項重要個人金融業務,疫情期間正面臨著不一樣的境遇。
  • 「您的信用卡額度已調高」 應對疫情銀行搶客花樣多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您的信用卡額度已調高」「What?我的卡已註銷了啊!」應對疫情影響,銀行搶客花樣多當前,銀行在個人銀行業務「大搞促銷」活動,旨在應對今年一季度疫情帶來的消費需求階段性收縮。王原相當於被銀行重新「撈回」用戶庫,但其並不想持有太多信用卡。然而,經不住客服人員的反覆「勸說」,王原最終同意接受這張「死而復生」的信用卡,並在隨後以「光速」收到銀行核發的新卡。花樣二:「拼了」!
  • 興業虛擬信用卡怎麼換實卡?興業虛擬信用卡問題分析
    申請興業銀行信用卡審核通過後,興業銀行在發實體卡前給卡友發送一串虛擬卡號和三位數安全碼,讓卡友用來消費。很多卡友對這個虛擬信用卡存在很多疑問,比如說怎麼用,怎麼分期,下面小編就這些問題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 一個銀行帳戶下可建多個虛擬銀行卡
    本報泰安1月26日訊(記者 趙興超) 同一張銀行卡下,還能產生多個銀行卡號,分別用於個人理財、還款、收款、消費等途徑,不具有實體卡、被盜刷風險極低,這就是虛擬銀行卡。隨著虛擬信用卡等概念的普及,虛擬銀行卡的便捷也被越來越多持卡人了解。
  • 興業銀行虛擬信用卡怎麼用呢?看完就知道
    金投信用卡(https://credit.cngold.org/)04月26日訊,虛擬信用卡是沒有實體卡的,所以在刷卡使用方法會有所限制,但如果在支付寶、微信上綁定虛擬信用卡後,也可以在一些實體店通過掃描二維碼使用信用卡消費,下面交同樣新卡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使用興業銀行虛擬信用卡刷卡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