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不停的哼唧小寶寶,其實是身體不適表現,媽媽要掌握理解

2021-01-10 杏媽育兒

#育兒參考#圖文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對於寶媽來說,帶娃過程中眼看著孩子睡著了,自己才得到了自由。可以刷刷劇,玩玩遊戲,看看小說,但事實上,睡覺中的小傢伙同樣需要我們關注。

也就是說,那個睡著的小天使,可能會在睡夢中為自己的媽媽傳遞出一些健康信息。如果寶媽錯過了,很可能會給孩子的生命帶來威脅。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寶媽都是犯了這個低級的錯誤,結果導出孩子身體問題,卻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間。

育兒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對於如何照顧寶寶,很多父母都是一知半解,推薦這本育兒百科,你想了解的育兒知識,這裡全部都有,有空多看看,遇到問題就不會再迷茫了。

所以,認為父母,下面這些孩子睡覺時出現的身體反應,我們定要牢記在心。作為育兒知識中的「硬核」它可是我們稚嫩小寶的身體健康保證。

一、夜裡頻繁翻身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小寶寶雖然睡眠的周期短,但每一個睡眠周期裡都會睡得很沉。如果我們寶寶在每一個睡眠周期裡都仿佛睡不踏實,甚至翻來覆去,那說明孩子身體必定有不舒服的地方,這導致身體機能在向孩子的大腦發送提醒信號。

但基於孩子太小,她們即便是醒過來,也不可能會告訴媽媽自己哪裡感覺到不舒服,所以,這會兒的媽媽就要注意了,可以率先考慮孩子的腸胃問題,進而檢查孩子的體溫,看孩子是不是存在感冒著涼等情況,當然,孩子尿床等情況也會引起孩子頻繁翻身,但一般不會再每一個深度睡眠的階段都出現折騰的表現。

二、睡覺不住哼哼唧唧

如果我們的寶寶在進入睡眠後不是翻身,折騰,而是止不住地哼哼唧唧,那多半是由於外界環境讓孩子感覺不適造成的。不過,當 孩子身體缺乏鈣元素時,也可能會出現這種表現。對於這類孩子,媽媽首先要查看孩子睡眠的周圍是不是有礙於孩子睡好覺的因素,比如光線刺激,室內溫度過高,孩子被包裹得太緊等等。其次就是給孩子補鈣了,白天多帶孩子曬曬太陽,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食補或者藥物補充鈣質。

三、夜裡出汗蹬腿

當我們孩子在深度睡眠過程中出現大量出汗,並伴有蹬腿的表現時,家長第一時間排除孩子體熱踹被的因素,如果這時孩子表現依舊如此,甚至胳膊有參與進來,那家長就要小心了,四肢抖動的孩子不是身體發育有問題,就是孩子身體現在正在處在某種危險中,需要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沒毛病最好,檢查出問題,及時等到治療,為孩子的安全保駕護航。

除了以上幾種可能會危及到孩子生命安全的情況外,如果我們在孩子的睡眠中發現,她們的睡眠治療不高,也不要覺得無所謂,如果孩子盜汗,那可能說明孩子體虛,需要家長為孩子在營養上,強健身體上多下功夫。

另外,孩子睡覺打呼嚕也可能是一種毛病,比如孩子鼻塞了或者孩子存在腺體肥大等情況。雖然後兩種還不至於會危及孩子的生命,但是病發現了就要及時治療,這才是合格媽媽要做的事情。

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推薦這本好書,系統全面先進的科學養育法,特別針對常見育兒誤區,餵養、撫觸、日常照料等核心技能一看就會,輕鬆掌握。

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愛用勁、哼唧,媽媽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其實,大多數寶寶出現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生理狀態。主要和以下這些因素有關:1、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寶寶在媽媽腹中很有安全感,但出生後會受到外界環境所帶來的各種刺激。加上小寶寶腦神經系統還不夠完善,所以需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 小寶寶睡著後總是哼唧,是生病嗎?寶媽認識到這幾點很重要
    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小寶寶睡著後總是會小聲哼唧?有的寶媽還想著小寶寶睡著後總是小聲說話,是不是生病了或者是不是身體上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不是的,小寶寶睡著後總是哼唧,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 胎兒喜歡「夜裡歡」是多動的表現?其實不然,寶寶的苦,媽媽要懂
    有很多孕媽反應,自家胎兒喜歡「夜裡歡」,上午能夠老老實實、安安靜靜地「休養生息」,到了晚上就開始「折騰」,各種「翻滾、拳擊、舞蹈」一起上陣,就這動靜,一般媽媽承受不住啊。 甚至有寶媽無情吐槽道:「孩子一到晚上就活潑得不行,我都懷疑娃是不是遺傳了爸爸的多動症,是一種多動的表現呢?
  • 為什麼小寶寶晚上睡覺總是「鬧覺」?這些原因早知道,媽媽少受罪
    深入了解之後才發現,小寶寶從小養成這些睡眠問題,其實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但是當時閨蜜並沒有意識到,以至於自己辛苦寶寶也受罪,現在依舊沒有改善多少。那麼,這時候就有人說,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寶寶才會在晚上總是哭鬧不停,還經常會發生在剛出生的前幾個月。
  • 新生兒睡覺哼唧、蹬腿還憋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前兩天,學習群裡有寶媽問到:「寶寶最近睡覺的時候,總會忽然抖動、哼唧、一驚一乍,手腳也不由自主地伸展,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嚇到了呢?」無需擔心。新生兒在出生至4個月內,遇到響聲、疼痛、失去支撐等忽然刺激時,就會頭朝後揚、背有些弓形,手快速的向身體兩邊伸展,再慢慢向胸前合攏,像擁抱姿勢。
  • 寶寶睡眠時有這幾種小表現,是脾胃不適的徵兆,及時調理是關鍵
    如果排除了寶寶還有其他的身體不適情況,這很有可能就是寶寶脾胃不適,而發出的一個明顯的信號。2.睡覺磨牙、哼唧如果家長們發現自家的寶寶,在睡覺時嘴巴會不停的動,仔細聽還有哼唧的聲音,一看就是寶寶沒睡踏實,有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孩子長牙的表現。
  • 寶寶睡覺時總發出「哼唧」聲,多半是這兩個原因,家長要分別對待
    成為媽媽後,對寶寶的一舉一動,都會比較關心,生怕錯過了發育關鍵期。我家兩個寶寶都是我自己帶大的,說真的,帶娃不易,養育過程中,會發現有很多問題,都需要關注到。萱昱第一次生寶寶,現在小寶寶出滿月了,有40多天了,她還在休產假,跟婆婆兩個人一起帶娃。
  • 寶寶夜裡若出現這4種「異常」,暗示身體進入猛漲期,媽媽別擔心
    其實嬰幼兒時期的寶寶,身體處在快速發育階段,可以說是一天變一個樣子。如果平時寶媽細心的話會發現,寶寶會在某個特定的階段進入猛漲期,過段時間就恢復到以前狀態了。就像寶寶夜裡若出現這4種「異常」,暗示身高進入猛漲期,媽媽可別以為寶寶生病了,錯過了長個的黃金期。
  • 新生兒睡覺哼唧、蹬腿還憋氣?金牌月嫂2招輕鬆解決
    前兩天,學習群裡有姐妹問到:「寶寶最近睡覺的時候,總會忽然抖動、哼唧、一驚一乍,手腳也不由自主地伸展,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嚇到了呢?」新生兒在出生至4個月內,遇到響聲、疼痛、失去支撐等忽然刺激時,就會頭朝後揚、背有些弓形,手快速的向身體兩邊伸展,再慢慢向胸前合攏,像擁抱姿勢。這種全身性的動作其實是新生兒的一種無條件反射,稱為摩羅反射(也叫驚跳反射),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 新生兒睡覺抖動、愛用勁、哼唧,原來是這麼回事!
    其實,大多數寶寶出現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生理狀態。主要和以下這些因素有關:1. 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寶寶在媽媽腹中很有安全感,但出生後會受到外界環境所帶來的各種刺激。加上小寶寶腦神經系統還不夠完善,所以需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 寶寶夜裡若有這4種「異常」,說明身體進入「猛漲期」,媽媽要抓住
    寶寶的健康總是會牽動著父母的心,雖然養兒育女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看著小寶寶一天天都有新的變化,相信每一位新手父母都會覺得辛苦是值得的。媽媽們對於寶寶的發育是有著最直觀認知的,因為當感覺到寶寶的喝奶量有著明顯的增加時,很有可能意味著寶寶的身體進入了快速增長期。
  • 寶寶睡覺不踏實、哼唧?教你超實用的4招,幫助寶寶睡得香
    經常有寶媽反映,寶寶夜裡睡覺總是不踏實、愛哼唧,還很容易醒,但是檢查他的身體,並沒有什麼不舒服。其實這和小寶寶的生理特點有關。2歲以內的寶寶每過一個固定時間段,就會出現1-2周的生長周期,此時他的智力和體格快速生長,睡眠時寶寶可能會莫名夜醒,有的還會哭鬧。
  • 月嫂科普:新生兒睡覺抖動、愛用勁、哼唧,原來是這麼回事
    麻麻們無需多慮哦,新生兒在出生至4個月內,遇到響聲,疼痛,失去支撐等忽然刺激時,表現會頭朝後揚,背有些弓形,手快速的向身體兩邊伸展,再慢慢向胸前合攏,像擁抱姿勢,這種全身性的動作是新生兒無條件反射的一種,稱為摩羅反射(Moro reflex)。
  • 為何寶寶總在夜裡哭?尤其是睡前這階段,準媽媽們要了解的真相
    嬰兒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就聽到其嘹亮的啼哭聲,小寶寶哭泣是家常便飯,尤其是到了晚上的時候,很多父母往往都是非常頭疼,孩子為什麼總在夜裡哭,尤其還是睡前這個階段呢?很多父母會發現,寶寶好似上了發條一樣,一到夜裡就開始哭泣,其實3歲以下的寶寶哭是有原因的,家長們要了解原因。▉表達需求小寶寶們大部分都是用哭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提醒父母們注意自己,像是因為餓了渴了,或是凍了熱了,癢了尿了等等。
  • 寶媽夜裡餵奶時,老公能幫忙做什麼?其實這五件事他都可以做
    月子裡被迫喝下油膩的瀝水水、夜裡睡眠時間的支離破碎、小寶寶生病或者不明原因的哭鬧、自己情緒的莫名低落,老公的「甩手掌柜式1、寶寶哼唧要吃奶時,幫助把寶寶抱起來,遞給媽媽。一般來說,其實寶寶晚上吃夜奶的時間也基本是固定的,一夜吃兩次還是三次,基本都是同樣的時間點,所以當聽到寶寶哼哼唧唧要吃奶時,寶爸不妨先起來把寶寶抱起來,遞給媽媽餵奶,尤其是小寶寶單獨睡在嬰兒床時,必得先抱出來。
  • 寶寶睡覺有這幾種行為,說明他們身體不舒服了,家長要及時去醫院
    生活中,孩子的身體好不好,其實從睡眠狀態上能很清晰地表現出來,但有些時候常常被父母認為是「可愛」而忽略,進而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正常情況下,小寶寶的睡眠要以深度睡眠為準,才是對身體發育最有利的,但如果寶寶在睡覺時頻繁地做表情和動作,那麼就說明寶寶遲遲停留在淺度睡眠階段,進不到深度睡眠中去。
  • 寶寶夜裡總哭鬧,媽媽要怎麼辦?
    家有小寶寶,是幸福的煩惱。寶寶們乖乖睡覺時,就是安靜美好的小天使,讓爸爸媽媽感覺人生得此無憾,幸福感爆棚。可若是寶寶夜裡總是哭哭啼啼,不肯睡覺,體會過的父母都知道,那被動熬夜的酸爽分分鐘讓人崩潰。不過寶寶哭鬧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爸爸媽媽們了解了才能對症解決,讓寶寶安靜入睡。
  • 寶寶睡覺經常哼哼唧唧、易驚醒,媽媽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其實,大多數寶寶出現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生理狀態。主要和以下這些因素有關:寶寶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寶寶在媽媽腹中很有安全感,但出生後會受到外界環境所帶來的各種刺激。可想而知,寶寶的骨骼、筋脈、肌肉、皮膚,都在快速生長,所以需要不斷地伸展來解除這個過程中的不適。寶寶使勁、抖動雙臂這些現象,都說明了身體發育得較快。寶寶深睡、淺睡期的轉換小寶寶睡眠周期較短,深睡眠和淺睡眠經常轉換。
  • 小寶寶睡覺猶如戲精附體,又打滾又哼唧,或在經歷這4件成長小事
    處在成長期的小寶寶們,雖然看上去睡不安穩,但其實並沒有被影響睡眠原來睡覺安靜的小傢伙,變得開始亂動起來,猶如戲精附體一般,又是打滾又是哼唧的,這可給萍萍嚇壞了!看上寶寶睡覺不安分,其實小傢伙睡得可香了~所以當小寶寶睡眠不安穩時
  • 寶寶一吃奶就唧唧哼哼,還舞動身體,這是在給媽媽傳遞什麼信息呢
    這些表現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就有些hold不住,甚至擔心寶寶是不是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內附表現舉止和解決方法):1、 寶寶吃奶時,突然產生尿感、便意對於0-3個月寶寶,尤其是新生兒階段的寶寶來說,他們一邊吃一邊拉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正在吃奶的時候突然產生了尿感、便意,那麼他們就會表現出哼哼唧唧或舞動身體的肢體語言動作,這也是在向爸爸媽媽傳遞「我要拉臭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