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喜歡「夜裡歡」是多動的表現?其實不然,寶寶的苦,媽媽要懂

2021-01-10 騰訊網

成為一名媽媽,是很多女性的心願,但懷孕生子是一件「辛酸之事」,懷孕期間的孕媽,就像是拖著一件重物,不僅走路費勁,有時連睡眠都是一種奢望。

有很多孕媽反應,自家胎兒喜歡「夜裡歡」,上午能夠老老實實、安安靜靜地「休養生息」,到了晚上就開始「折騰」,各種「翻滾、拳擊、舞蹈」一起上陣,就這動靜,一般媽媽承受不住啊。

甚至有寶媽無情吐槽道:「孩子一到晚上就活潑得不行,我都懷疑娃是不是遺傳了爸爸的多動症,是一種多動的表現呢?

相信這位網友說出了很多寶媽的心酸,因此寶寶「夜裡歡」確實影響了孕媽的睡眠質量和休息,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大家說的「夜裡歡」是寶寶胎動的表現,是一種健康的「信號」,所以寶媽們不用太過擔心。不過「夜裡歡」的原因有很多,但並不是孩子「多動」造成的,寶寶的苦,媽媽要懂。

一、白天孕媽和胎兒的「相對運動」,影響了媽媽的感知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白天是很多人最為忙碌的時刻,對於孕媽來說也是如此,她們早上可能在不停地移動,加之周圍環境比較嘈雜,所以感知不到寶寶的胎動。

而這種「相對運動」讓寶媽覺得胎兒白天是「安靜的狀態」,但到了晚上,孕媽該躺在床上享受寧靜時,胎寶哪怕有一點動靜,都會變得更加明顯。

因此,對於這種狀況,可能只是寶媽的一種「錯覺」,其實只是正常的胎動,不用太過擔心,就讓寶寶的「舞蹈」伴你睡覺吧。

二、孕媽的睡姿不正確,寶寶表示「不滿意」,於是有了「夜裡歡」

有些孕媽睡覺會比較輕,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她們就很容易醒來,所以,睡不著的時候,就翻來覆去,想找個舒服的方式。

這樣一來,肚子裡的胎寶表示「不滿意」,因為孩子受到媽媽姿勢的影響,也很難找到舒服的位置,於是便加快自己的胎動頻率,用「夜裡歡」來告訴媽媽,要好好休息了。

所以,對於孕媽而言,有一個正確的睡姿還是很重要的,專家表示,孕婦在睡覺時,側臥的睡眠方式可能更適合寶寶休息。

當然這也不是肯定的,孕媽怎麼睡還得看「胎寶的心情」,只有寶寶安靜了,孕媽才能睡個好覺,兩人之間的相互磨合也很重要。

三、孕媽在白天可能發生了一些「碰撞」,打擾到了小寶寶

孕媽白天出門,難免出現「磕磕碰碰」的現象,如果腹部受到了較為明顯的「碰撞」,打擾到了小寶寶,胎兒很可能會在晚上出現「夜裡歡」的現象。

因此,倘若媽媽發現胎兒某一天突然出現「夜裡歡」的現象,就要思考一下,白天是否發生了「碰撞」,影響到了「小寶」的享受。

但是如果這種狀況很明顯,而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那寶媽要注意了,必要時要去醫院進行檢查,確保孩子的健康。

除了以上三點原因之外,更多的胎動表現還需要寶媽按時到醫院去做檢查,當孕媽獲得了更為專業的回答後,才能保證胎兒的健康。不過媽媽們也不用太過焦慮,一個好心情可以給胎兒安全感和歸宿感,用愛「孵化」的寶寶會更加健康快樂。

對於胎兒的胎動問題,寶媽最好還能學會「數胎動」,這樣可以隨時觀察寶寶的動態,將胎兒守護在自己的體內,給他們營造最為安全的港灣。

相關焦點

  • 胎寶總是「夜裡歡」?不一定是睡姿不對,這幾個因素孕媽要悉知
    這些孕媽口中所謂的寶寶「夜裡歡」,實際上就是孩子胎動的表現。孩子在子宮內,出現各種各樣的動作,伸手踢腿等各種觸碰子宮的行為,都被統稱為胎動。有的小寶寶,到了晚上可能更加的興奮,胎動的現象更加明顯和強烈,就被一些孕媽稱為「夜裡歡」。
  • 胎動總喜歡夜裡歡?可能寶寶在求救,這三種求救信號孕媽不能忽視
    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後,表姐向醫生反應這段時間寶寶的胎動較為明顯,有時候整晚上都睡不著,剛剛表姐的不適,也是寶寶出現了較為強烈的胎動表現,奇怪的是,緊接著就沒有後續的反應了。醫生聽到這話,表情卻不減反憂,急忙詢問表姐胎動的具體情況。
  • 為何胎寶寶總是夜裡更鬧騰?背後原因孕媽要了解,粗心大意要不得
    針對這個問題應該不少孕媽都有困惑,有關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可以說孕媽們都是要了解的,太粗心大意可沒好處,畢竟有些原因對胎兒發育可是不利的。胎寶寶夜裡更鬧騰,多半是以下原因所致①孕媽們睡姿不當,導致胎寶寶不舒服若是因為孕媽晚上睡覺的姿勢讓胎寶寶不舒服,他們就會不停鬧騰,這時候胎寶寶之所以會不停動,其實是在給孕媽傳遞一種信息,告知媽媽自己不舒服。
  • 寶寶有這些表現,家長們要注意啦!可能是患有多動症
    多動症對於寶寶的成長以及發育來說都是有不良的影響,但是由於多動症並不是每一個媽媽都能夠清楚的分辨,因此很多時候會被人忽略。那麼,寶寶多動症有哪些表現呢?因此這時候爸爸媽媽要及時的帶孩子去就醫,這樣根治的機會才會更大。那麼,寶寶多動症應如何治療?1、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 原來胎兒也有「粘人期」,4種表現說明胎兒很粘媽媽,你注意了嗎
    到了懷孕28周後,胎寶寶會經常和孕媽互動呢,而這種互動就是胎寶寶「粘著媽媽」的表現,他們會用「活躍的胎動」向媽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喜歡。 尤其是在下面這些時間段裡,胎寶寶會更粘著媽媽,胎動很活躍,很喜歡和媽媽一起的歡樂時光。
  • 寶寶夜裡總哭鬧,媽媽要怎麼辦?
    寶寶們乖乖睡覺時,就是安靜美好的小天使,讓爸爸媽媽感覺人生得此無憾,幸福感爆棚。可若是寶寶夜裡總是哭哭啼啼,不肯睡覺,體會過的父母都知道,那被動熬夜的酸爽分分鐘讓人崩潰。不過寶寶哭鬧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爸爸媽媽們了解了才能對症解決,讓寶寶安靜入睡。
  • 肚裡有個「夜貓子」胎兒,擾得孕媽無法睡,為啥寶寶總在夜裡胎動
    自打懷孕以來,孕媽媽獨得胎兒恩寵,不是出現孕吐就是各種腰酸背痛,真是太難了。,擾得老母親無法入睡,為啥寶寶總喜歡在夜裡胎動呢?一些胎寶寶總是喜歡在夜裡胎動,很可能是孕白天所處的環境比較嘈雜,這就導致一些膽子小又敏感的小傢伙沒有安全感,所以白天不敢出動,只能在安靜的晚上出來活動啦~小提示:如果準媽媽肚子裡的寶寶膽子偏小,那在白天時,建議孕媽就不要去人多雜亂的地方啦~
  • 白天不胎動,夜裡不停動,準媽媽應對的方式值得被借鑑
    之前有位粉絲也因為胎動推遲了一個小時出現,特意的跑去問醫生了,準媽媽有這樣的責任心確實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動不動就來還跑醫院也不是那回事。「白天不胎動,夜裡胎兒不停動」碰上這樣胎動的準媽媽也有不少,同時也會讓自己睡眠特別的不安定。
  • 孕中期,若是胎兒出現這些「特殊」表現,說明寶寶將來很聰明
    胎寶寶在孕媽肚子裡動來動去的時候,孕媽用手輕拍或者撫摸跟他們互動,寶寶會做出相應的回應,繼續動兩下,有時候孕媽在跟寶寶說話、講故事時也能明顯感覺到胎兒動得很歡,但一旦換了個人,變成準爸爸去跟胎寶寶互動時,他們一下就老實了。
  • 對於寶寶的"多動症" 爸爸媽媽要怎麼做?
    這時候,一些爸爸媽媽就會出於安全和方便的考慮,來限定寶寶的活動範圍和能觸及的東西,然而寶寶的這些「多動」行為,其實是有利於他成長的,所以父母不要過於限制。1、亂吃東西細心的爸爸媽媽會發現,寶寶不管抓著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巴裡面塞。
  • 胎兒總是喜歡對媽媽拳打腳踢,知道這些好處,你就不會責怪寶寶了
    胎兒總是喜歡對媽媽拳打腳踢,知道這些好處,你就不會責怪寶寶了懷孕4、5個月後,胎兒就開始出現胎動了。這也是預示著新生命真正的誕生。胎兒胎動,其實是胎兒在踢媽媽的肚子,有時候胎動非常激烈,可能就是胎兒在對媽媽拳打腳踢,那麼胎兒為什麼會這麼做呢?相信不少寶媽都對此疑惑不已的吧!其實胎兒胎動不僅是胎兒活躍的一種表現,還是有著很多好處,你知道麼?
  • 孕期孕婦喜歡吃辣椒,胎兒會有感覺嗎?小心生個「重口味」寶寶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準媽媽們都知道,懷孕後要忌口,尤其是辣性食物,更是碰不得。但這樣的飲食禁忌對於「無辣不歡」的媽媽來說,可謂是犯了難。
  • 孕媽夜裡總翻身,寶寶在肚子裡是什麼感受?準爸媽心裡要有數
    因為小君的肚子太大了,所以她臥床的時候都要很謹慎,而且躺著也覺得不舒服,需要經常性地翻身,而她發現自己在夜裡翻身的時候,總能感覺到明顯的胎動,初為人母的小君因為擔心翻身對寶寶有任何不好的影響,所以後面越來越克制翻身的頻率。
  • 寶寶經常在夜裡胎動?總喜歡「熬夜」的小傢伙,也許不是因為淘氣
    說起懷孕,不少女性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吐,先不提分娩過程究竟有多糟糕,就光是孕期的各種變化和反應都能將準媽媽們「折騰」的夠嗆。而除了孕吐這個糟心的體驗以外,有不少準媽媽在孕中期或者孕後期都會在晚上感受到孩子明顯的胎動,這個一個刻不停歇的小傢伙,嚴重影響了老母親的睡眠質量。那麼寶寶為什麼經常在夜裡胎動呢?
  • 少兒多動症, 孕媽咪可能是寶寶多動症推手
    寶寶有多動是很多媽咪很頭疼的事情,不知道調皮還是多動,很多媽咪擔心寶寶是少兒多動症,可是上醫院檢查又正常,那麼什麼是少兒多動症呢?少兒多動症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活動過多,注意力難於集中,情緒不穩,有的還有一些感知障礙(如動作笨拙,發音存在缺陷、口吃、吐字不清等)。
  • 胎兒停止發育時,會有這些表現,媽媽要注意
    胎兒在媽媽的體內生長是一個漫長而奇妙的過程,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會讓媽媽感受到生命的變化。感受著胎兒的成長,媽媽內心一定充滿著喜悅,同時每個媽媽都希望胎兒在體內健康發育,平安地來到媽媽身邊。但是總會有意外發生,當媽媽的身體有以下幾種表現時,說明寶寶可能停止發育了,媽媽一定要注意。
  • 孕期出現這些症狀,是胎兒缺氧的表現,一定要注意
    在懷孕期間,胎兒和母體可以互相感知,孕婦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胎兒的成長發育。但有的孕媽在平日裡對胎兒缺乏關注,胎兒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缺氧或其他不適症狀,卻由於孕媽媽的忽視,引起腦部損傷。孕期十個月,孕媽媽要怎麼確認胎兒是否安全,胎兒出現缺氧會出現哪些症狀?
  • 夜裡不停的哼唧小寶寶,其實是身體不適表現,媽媽要掌握理解
    育兒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對於如何照顧寶寶,很多父母都是一知半解,推薦這本育兒百科,你想了解的育兒知識,這裡全部都有,有空多看看,遇到問題就不會再迷茫了。所以,認為父母,下面這些孩子睡覺時出現的身體反應,我們定要牢記在心。作為育兒知識中的「硬核」它可是我們稚嫩小寶的身體健康保證。
  • 孕期胎兒有這些「活潑」表現,說明智力發育好,以後可能是聰明娃
    ,媽媽可以通過胎兒的「活潑」表現來做一個基本的了解。 一、寶寶的胎動有規律可循,雖然「活潑」,但卻「不失分寸」 一般而言,胎兒到了4個月的時候,應該就有胎動表現了,但由於並不明顯,所以很多寶媽感覺不到。其實寶寶正常的胎動表現,是一種聰明的體現。
  • 孕期的媽媽要當心,這些習慣可能讓胎兒臍帶繞頸
    生過寶寶的媽媽們是不是在孕期很害怕胎兒臍帶繞頸,尤其是在孕晚期去檢查,每當聽到腹中寶寶臍帶繞頸就揪心,生怕他在裡面出什麼事,而當聽到沒有繞頸,就開心得不行,會撫摸著肚子誇獎寶寶真聰明,自己繞出來了。最後臨產時,醫生說寶寶繞頸兩圈,很難順產,才選擇了剖腹產,幸好寶寶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