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人即党項人。在最早的漢文文獻記載中,將党項人稱作「党項羌」。他們還有著這樣的別名:別唐兀、唐古、唐括、唐古特等。在蒙古人口中,他們是「唐古特」;在宋人口中,他們是「党項」,但他們是同一個民族,並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西夏。公元1227年,西夏末主李睍投降蒙古汗國,成吉思汗此時已死,但密不發喪,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後,窩闊臺大汗按照成吉思汗遺囑將其殺掉,西夏皇族党項族被滅。西夏滅亡。隨後,一部分西夏人逃出,生活在了今天寧夏的周邊地區,甚至更遠的地方,有說在四川、西藏、河南、河北等地,也有說去大西南的,甚至還說全國其他一些地方。
西夏人
「唐古特」是一個蒙古語詞彙,出自《蒙古秘史》。西夏被滅後,這個詞彙所指逐漸變成了居住在安都至青海湖之間,甚至甘肅地區的一些部落群體的通稱。而且,這個名稱一直使用到了19世紀。這就是說,西夏人並不完全是「唐古特」,但其在滅國後,一些後裔確是融入了所謂的唐古特人中。
西夏人長的什麼樣?我們現在已經很難說清了。元代《馬可波羅行紀》有對他們即唐古特人專門記載:
在這個沙漠中行走三十天的路程以後,便到達一個叫做沙州(即我們所說的敦煌)的城市。它位於東方與東北方之間,服從於大汗的統治,整個大州的名字叫做唐古忒。居民絕大部分是偶像教徒,並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該城居民不從事商業,而主要從事農耕……其境內有不少寺廟,其中供奉著各種偶像,人們都虔誠地前去大禮奉祀。比如,凡是有子女的都特意為偶像畜養一隻羊,等到年底或者偶像節慶祭日的時候,他們便領著自己的子女牽著羊到偶像的塑像前去禮拜。拜完以後,他們將羊肉烤熟或者煮熟,然後再將其陳列到偶像面前進行祭拜,祈求神靈降福於自己的子女。
西夏人畫像
在這裡,我們看不到西夏人的長相,但能看到他們在大地上的虔誠生存。學者研究得出,西夏人無論男女都穿及膝的灰呢長袍,穿買的或自製的靴子,戴寬簷兒氈帽(通常為灰色),從不穿襯衫和長褲,甚至冬天也是貼身穿皮大衣,小腿露在外面。婦女的衣著與男性相同,只是每逢節日,她們會肩披寬毛巾,毛巾上飾有貝殼制戍的白色的圓環,直徑約為2.5釐米,每隔5釐米縫一個。此外,和蒙古人一樣,紅珠串也是有錢人家的婦女梳妝打扮時不可缺少的一種飾物。
這隱約就是西夏人的衣著打扮。然而,今天很多人對此都沒有多少興趣,總想弄清他們的長相。一方面是,他們是一個被融入其他民族的神秘民族,想看看他們的樣子;還有一點即是人的愛美之心,即是認為西夏女人漂亮,想知道到底能漂亮到什麼程度。這個源自關於成吉思汗去世的一則傳說,即是「西夏王妃咬死說」:《蒙古源流》記載,成吉思汗攻打西夏,西夏乞降,並根據成吉思汗的要求獻上一些美女,其中就包括西夏王妃。西夏王妃對成吉思汗深惡痛絕,在成吉思汗猥褻她時,一口將成吉思汗的下體咬掉。成吉思汗血流不止,當日殞命。
西夏女供養人
既然是傳說,當然就沒法考證。哪裡都有漂亮女人,但這個傳說給一些人的感覺是西夏女人漂亮,要不怎麼會迷住成吉思汗呢?而且,這種感覺給這些人造成一個「錯覺」,即是西夏女人整體漂亮,更有想「見一見」的意思。而我們的史籍對這方面記載實在是少得可憐。近日,讀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的作品,中間有好幾處描寫「唐古特」人長相的文字,女性美貌驚人。
1907年,科茲洛夫在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的額濟納河下遊接近居延海發現了西夏古城黑水城遺址,發掘出文物三千餘件,其中包括目前僅存的西夏文、漢語雙語詞典番漢合時掌中珠。這傢伙基本上把中國的西夏文化「搬」到了俄國。
丹噶爾古城,藏語「東科爾」的蒙語音譯,意為「白海螺」,地處黃河北岸,西海之濱,湟水源頭,距西寧市40公裡。丹噶爾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自西漢以來,這裡便逐漸成為商業、軍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鎮,素有 「海藏咽喉」、「茶馬商都」、「小北京」之美稱。在去塔爾寺時,科茲洛夫來到了這裡。在丹噶爾的市場上,科茲洛夫見到了唐古特的男人和女人。他說,這裡有唐古特人、蒙古人、藏族人,還有達爾德人(土族),他們(唐古特人)擁擠在混雜的人群裡,衣著打扮得最引人注目,來自青海湖一帶,有男人也有女人。唐古特的女人的服飾以非同尋常的背飾讓人驚嘆,背飾由兩根帶子甚至三根帶子組成,上面綴滿了錢幣、貝殼、銀嘎烏、綠松石(土耳其玉),珊瑚飾及其他物品。唐古特騎手常常是全副武裝地騎著馬在大街上疾馳而過,看著他們優美的身姿,我的同伴們不禁發出讚嘆聲。科茲洛夫還說,自是高大、目空一切的草原人什麼都不怕,誰也不怕,倒是當地的漢人時時表現出恐懼與卑躬屈膝的在這方面態度來(科茲洛夫《死城之旅》陳貴星譯)。
影視劇中的西夏人
唐古特人就這樣讓科茲洛夫這個外國佬和他的同夥驚豔了一回。另外,科茲洛夫在拉卜楞寺也有對他看到的唐古特人的專門描述。科茲洛夫說:「拉卜楞寺海拔為3040米,是安多高原的宗教、文化和經濟中心,旅行者在這裡可以碰到前來朝聖進香的唐古特人、恩戈洛克人和西藏人,還可以碰到在這裡做買賣的東幹人和漢人。」隨後,科茲洛夫對唐古特婦女進行了專門的描述:「那些通過與文明程度較高的東幹人聯姻的唐古特婦女穿得尤其講究。這些太太們往往穿彩色的毛皮大衣,戴著飾有紅色流蘇的非常漂亮的狐狸皮帽子,披著民族肩飾(一些綴滿鍍金鍍銀的帶子),戴著寶石戒指和大大的耳環,這一切為她們增色不少。」
當然,我們不能說這些唐古特人就是當年西夏人的後裔,但他們之間一定有著相同的民族淵源。歷史就是一條長河,一切都隨水而過,也將很多東西淹沒。西夏人,尤其是西夏的女人,在有關成吉思汗的那個傳說裡,只留給了人們一個可以無窮聯想的背影。(文/路生)
現代版的「西夏公主」
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