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的媽媽們,都能明白其中的苦楚和無奈。
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們,和我一樣,選擇獨自帶娃,從小孩出生那一刻自己照顧娃,對於「」奶奶」那個角色,純屬擺設。
月子裡,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會經歷婆婆的精神虐待或挑撥離間。
人們常說,成為別人兒媳,有義務善待、包容和孝順婆婆。然而如果你真心待婆婆,婆婆卻不領情,老習慣性無中生有,挑撥離間,表裡不一,愛顛倒是非,甚至到了嚴重影響夫妻關係的地步,請慎重考慮是否和婆婆一起生活在一塊。
本來年輕人和老一輩的生活方式,作息習慣,處事能力,看待問題的角度等都完全不一樣。
婆婆永遠都認為自己的那一套道理就是真理,無論你怎麼好心勸說,耐心解釋,她都不屑一顧,甚至對你懷恨於心,開始在老公面前到打一把。
無論婆婆做錯什麼都能諒解,畢竟過來幫忙帶娃不容易,應該感恩。然而婆婆每個星期總會挑事,我不懂為啥婆婆每次都能昧著良心,睜著眼睛說瞎話,在老公面前顛倒是非,告黑狀。
慢慢地才知道,原來是婆婆住得不習慣,只是表面不說,婆婆對老公買很多菜,而每天吃不完,也要怪罪到我身上,試問,菜是你兒子買的,飯是你做的,我這個孕後期還在保胎的媽媽能怎麼辦。
就孕後期讓婆婆來幫忙,婆婆還這麼不樂意,天天這看不順眼,那看不順眼。早知道,繼續自己來,不用指望婆婆。
馬上就到兒子出生的日子,我和老公忙著購買各種東西,然而婆婆天天叨叨這些在老家都不用買。婆婆明明知道生娃需要置辦什麼東西,可一點都沒有幫忙準備,反而還怪罪我們買小孩的用品太多了。試問多了嗎?講給姐妹聽,都能被笑話。
一起到店裡買小孩出生後的用品,婆婆一臉不悅,只要涉及錢,臉色就不好。
說起來,真不怕別人笑話,我娃出生時就兩套衣服,因為婆婆攔著買,傻傻的老公也聽她媽媽的,對此我心涼。說什麼要時再買,試問買回來就能穿了嗎?不用洗嗎?連小孩每天拉屎拉尿很多次都不了解嗎?
婆婆從店裡一路叨叨到家裡,後面天天叨叨,試問我這個兒媳能高興得起來嗎?生娃本是一件開心的事,該給娃置辦的東西就得置辦,又沒有浪費錢,或出現亂買東西,只是這年頭什麼東西都貴,那能和婆婆那年頭想比。更可況花的是我和老公賺的錢,其實後來才明白,一部分原因,婆婆是怕花多了,公公寄錢過來,她心疼。後面知道有這部分原因,對婆婆的好印象一點點在消失。
從孕後期的三個月,慢慢發現只要涉及錢的東西,婆婆就沒有好臉色,就喜歡挑事,惹事。就算你好心買衣服給婆婆,詢問婆婆需要什麼東西,關心婆婆暈車體質問題,打算給婆婆買點東阿阿膠調理調理身體,婆婆都不領情。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是沒有上班,沒有經濟來源,只是在家懷孕保胎,婆婆覺得我花錢就是花他兒子的錢,一點都不領情,每次說話都陰陽怪氣地回復我。可婆婆那知道,我花的都是我的存款和娘家人給的補貼,婆婆連他兒子沒有存款都不知道。剛開始,覺得婆婆這樣的行為是人之常情,畢竟我沒有上班,完全能理解婆婆。
然而月子裡,婆婆完全暴露出她的本性,徹底讓我絕望,甚至對婚姻無望。
慢慢婚姻會讓你知道,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牽扯著兩家人的情感。這就是為啥女人嫁老公時,要看婆家人的為人處事。
婆婆的情緒影響到老公,老公也開始會潛移默化地施加到你身上,說話也對你陰陽話氣,話裡有話。所以作為兒媳,無論婆婆做了什麼錯事,你對老公訴說,是沒有用的,因為那是他親媽。他會覺得你是在擠對,嫌棄她媽。
女人這輩子,在老公面前最忌諱,最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說婆婆做得不好,哪怕只是簡單帶過,偶爾說說都得慎重。最關鍵的是,不要傻傻替婆婆傳話,因為最終老公相信的是她媽,不是你。因為你傳話多,表現出來的不是你關心婆婆,而是太囉嗦,對婆婆有意見。
女人這輩子最應該做的,是經濟獨立,不依賴男人,不討好婆家,照顧好生你養你的人,和你生你養的人,而其他人,她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她,不慣她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