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升米恩,鬥米仇」,原意本是說在人有困難的時候伸手幫一把,會形成恩情,但是幫多了,突然停止幫助反而會形成仇人。而這種現象,即使是在親人之間,甚至是在父母子女身上,依然會出現。父母給予子女太多,太過於溺愛,一旦無條件供給時,被長期溺愛的子女可能會反目成仇。
前些日子的一則視頻,不知看哭多少網友。畫面中,一個身材瘦弱的大媽彎腰弓背,扛著一個巨大無比,重達300多斤的攪拌機在山路上蹣跚而行。只因為山路太陡,沒有工程隊願意把笨重的機器搬上山,為了不讓兒子蓋房耽誤工期,大媽選擇自己扛著攪拌機上山。同村的人都怕大媽出現意外跟隨其後,大媽卻不停地說:沒事,一點也不重,就快到了。
從畫面中並未見到大媽的兒子,可能是在忙其他的事情,但筆者真的想知道,做兒子的,看到自己的母親背著300多斤的攪拌機上山作何感想,又於心何忍?
網友們紛紛評論: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母愛如山,為母愛點讚!
01 筆者也看得眼眶發酸,哪一個做父母的不是如此默默地為自己的孩子付出,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一片天地,但是在這如山的母愛下,更是一種溺愛。從畫面中並未見到大媽的兒子,可能是在忙其他的事情,並沒跟隨大媽。但筆者真的想知道,做兒子的,看到自己的母親背著300多斤的攪拌機上山作何感想,又於心何忍?
筆者更想知道,如果大媽沒有扛起300多斤重的攪拌機,兒子的新房不能如期建造完成,做兒子的會責備自己的父母無能,會嫌棄自己的父母沒本事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就真正地驗證了升米恩,鬥米仇。
02 筆者一位同事已經近60歲,膝下只有一女,從小嬌生慣養,結婚生子後依然吃住在父母家,孩子也由姥姥姥爺撫養。同事為了照顧女兒、外孫,傾家蕩產買了兩套對門的房子,均是140多平方米。但是今年女兒提出要在其他小區買房,可是父母再也拿不出一分多餘的錢進行支持,結果女兒又哭又鬧,天天給父母臉色看。
同事對這樣的局面實在無法接受,天天以淚洗面,每當說起此事皆捶胸頓足,悔不該當初如此溺愛女兒,現如今養了一個白眼狼,真真正正的是升米恩,鬥米仇。
結語:
「愛」一旦成為了依賴便不再是愛,而是一種廉價的商品,雖廉價但不可或缺,一旦少了或沒了便讓人反目成仇。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從小被溺愛的孩子身上,而那些被父母培養得獨立自主的孩子,反而更知道孝敬父母,體貼父母,見不得父母受一點委屈,受一點苦。
母愛如山,但長期給予的太多,兒女不但不覺得沉重,反而成了習慣,不但不思回報,反而無節制地索取。可憐天下父母心,不要讓自己如山的愛,無節制地愛毀了自己的兒女。
您對文中大媽的做法有何見解,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