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廣外召開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黃建華教授發言。鄭浩瀚 攝
發布會全景圖。鄭浩瀚 攝
徐建中與黃建華教授合影。鄭浩瀚 攝

12月28日上午,《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會議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詞典出版方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同舉辦。詞典主編、中國辭書學會顧問、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黃建華教授、教育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曹德明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仲偉合教授、中國辭書學會副會長、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劉青副主任以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徐建中總編輯出席新書發布儀式並致辭。會議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詞典學研究中心主任章宜華教授主持。廣外原校長、著名法語專家徐真華教授、該校副校長陽愛民教授以及參與本詞典審定工作的專家代表以及廣東省內高校法語負責人和教師出席了會議。

《漢法大詞典》是國家辭書出版重點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專項任務項目,也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重點建設的大型辭書項目。該詞典由我國著名詞典學家、法國語言文學研究家、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黃建華教授擔任主編,該校文科基地詞典學研究中心參與組織實施,國內外諸多專家、學者參與編輯、審訂工作。該詞典收詞11萬餘,約700多萬字,歷時16年編纂出版,是目前我國自主編纂的最大規模漢法詞典。

曹德明在致辭中用三句話概括他對《漢法大詞典》的看法:1、《漢法大詞典》的主要功用:對接國家戰略,滿足交流需求;2、《漢法大詞典》的價值體現:接力中法交流,促進人才培養;3、《漢法大詞典》的意義所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

仲偉合在致辭中談到,在廣外人的心目中,黃建華校長是真正的「師者」典範,無論是為學,還是做人,都令後輩高山仰止。在廣外人的心目中,黃校長既能編辭書,又能出詩集;既重理性,又富感性;既有才情,又具詩意,展現出老一輩學者「立體」的風採。而最令人佩服的,是那種退而不休的執著、病而不休的擔當。1998年,黃校退休,本可安享晚年,他卻毅然選擇埋首書案,編纂完成了700萬字的《漢法大詞典》。十六年來,上班日、節假日,不論寒暑、不懼風雨,他堅守書齋,皓(hào)首窮經;期間,他兩度高危住院,帶病工作六年,他堅持與時間賽跑,終於完成了這一心血之作。黃校說,在交稿後,他長舒了一口氣,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在此,我更想說,對於辭典學界,對於廣外而言,我們更是幸運的!

仲偉合還談到,《漢法大詞典》的出版填補了我國大型外漢詞典的一項空白,具有重大意義。有專家說,這是一本規模宏大、體例嚴謹、新意十足、受眾明晰的辭書。它不僅在規模上創造了同類詞典的新記錄,在選詞、詞條分類和詞義闡釋上也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這本辭書的出版,回應了國內法語教學研究發展的呼喚,契合了國家開放對外語人才的更高要求,順應了漢語漢學全球升溫的國際化潮流,堪稱「勇敢的先行者」。

黃校長編纂的這本辭書對於辭典學界具有重要意義,在編纂這本辭書過程中所體現出的治學精神對於仍在學術道路上前行的後輩而言,更是一筆珍貴的財富。這種治學精神就是:沉心靜氣,永葆學術熱忱;嚴謹治學,奉獻學術精品。黃校曾說過,想出精品,必須要靜下心來,做好長期耗盡心力不問收益的準備,「編纂辭書不同於做買賣,它是一項浩瀚的大工程,遠不是一年半載能見成效的,是一項要死心塌地去做才能做好的工作」。他還說,「做學術,不要急著追求數量,目光要放遠點,沉下氣來,一步一個腳印走好。」「真正把心放進去,這樣才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寫的文字才能在30年後還有人讀。」這些話很平實,卻蘊涵著大智慧。沒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勞,沒有攻堅克難、精益求精的學術精神,沒有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的付出,就不會有出版30年後仍被韓國學者翻譯出版的《詞典學》這一經典論著,更不會有利用退休後的16年時光精心雕琢編纂而成的《漢法大詞典》。

座談會上,主編黃建華教授介紹了詞典的編纂設計理念及主要特色,中國辭書學會顧問、原副會長周明鑑編審,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研究室李志江副研究員,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翻譯部呂華譯審分別就中文條目、例句和外語翻譯等不同角度對詞典審訂情況發表了真知灼見。外研社副社長徐秀芝女士介紹了項目組織實施及出版意義,該書的責任編輯李莉也與大家分享了詞典編纂、應用技術平臺編輯出版的歷程和經驗。

《漢法大詞典》以讀者為本,始終秉承「立足本土、兼顧海外」的編纂宗旨,在內容和編排上既考慮了母語為漢語的讀者對象,又兼顧了海外讀者的實際需求。不僅收錄了普通語文詞彙,還酌情收錄了常用學科術語,包括物理學、天文學、化學、醫學、地質學、生物學、哲學、建築、中醫、中藥、軍事、經濟等五十多個學科近萬條。內容新穎,與時俱進,不斷吸收國內外研究成果,注重吸收近年來出現的新語彙、新用法,如「和諧社會」、「低碳經濟」、「電子書」、「房奴」、「二維碼」、「平板電腦」、「拼車」、「微信」、「團購」、「雲計算」、「霾」等,力求及時反映當代語文生活的發展和變化。編纂嚴謹,遵守國家最新語言文字規範和科技名詞術語規範,中文、科技詞語和法文譯文均請專家進行了審訂。例證以真實的語料為基礎,鮮活實用;譯文提供多種選擇,準確地道。

各位與會領導和專家高度評價了16年來不顧個人安危、抱病堅持編纂工作的黃建華教授的傑出貢獻,認為他不僅為中國外語教育界、辭書界貢獻出一部可以傳諸後代的大型詞典精品,更是為大家樹立了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學術精神和風骨。詞典出版單位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總編輯徐建中先生在發言中指出,「外研社成立35年來,以『記載人類文明,溝通世界文化』為使命,致力於為中國人學外語看世界以及外國人學漢語、了解中國打開一扇窗戶。詞典不僅是國際交往和外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時詞典出版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文化積累和傳承水平的標誌,是文化軟實力的體現。外研社自建立以來就把詞典作為一個重要的出版板塊.今天,《漢法大詞典》出版,她不僅填補了我國辭書出版的一項空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也是外研社出版史上一件大事,我們視之為與外研社大廈和30億碼洋同樣重要的寶貴財富。」據悉,早在20世紀90年代,該社就組織編寫了英、法、德、日、俄、西等世界主要語言的漢外和外漢系列大型語文工具書,《漢法大詞典》就是這個其中的一種。多年來,該社先後出版了《漢英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版)、《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等一批優秀工具書,得到社會廣泛好評。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兩國分別是東西方兩個文化大國,法國也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近年來,中法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日益豐富。作為雙方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語文工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在2014年歲末出版這部大型詞典,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鄭浩瀚)

相關焦點

  • 《漢法大詞典》出版 收錄房奴、微信等詞(圖)
    黃建華教授(右)在《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會上。鄭浩瀚 王輝 攝  「罹癌老教授終圓『詞典夢』」追蹤  還記得今年教師節南方日報獨家報導的罹癌老教授終圓「詞典夢」的故事嗎?廣外罹患癌症的八旬老教授,編了16年的大詞典終於出版了(詳見南方日報2014年9月10日A03版)。  28日上午,《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
  • 《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 收詞11餘萬(圖)
    我國自主編纂最大規模漢法詞典出版 收詞11萬餘 歷時16年編纂完成   文/廣州日報記者徐靜、劉曉星 通訊員胡文濤、陳紅霞、劉紅豔 圖/廣州日報記者王維宣   我國自主編纂的最大規模漢法詞典正式出版。12月28日,《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
  • 中國自主編纂的最大規模《漢法大詞典》正式出版
    原標題:中國自主編纂的最大規模《漢法大詞典》正式出版  新華網廣州12月28日電(記者周強 王厚啟)歷經16年編纂,中國首部自主編纂的詞條最多的《漢法大詞典》28日正式出版。專家表示,該詞典的出版填補了中國尚無大型漢法詞典的空白。   《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28日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
  • 《近代史研究所藏稿鈔本日記叢刊》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長王建朗,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副館長魏大威致辭並為新書揭幕。11月2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主辦的《近代史研究所藏稿鈔本日記叢刊》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國家圖書館召開。
  • 《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召開 布小林出席
    8月16日上午,《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召開。8月16日上午,《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召開。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向法律工作者代表贈送《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
  • 《漢俄大詞典》出版
    《漢俄大詞典》日前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漢俄大詞典》是中國俄語學者與俄羅斯語言學家共同取得的一項重大科研成果,是半個世紀以來長期從事俄語教學和研究的三代學者才智與學識的結晶。大詞典的出版恰逢2009中國俄語年和中俄建交60周年,具有特別的意義。
  • 活動預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
    歡迎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時間:2020年8月15日(周六)14:00-16:30地點:>北京市海澱區文慧園北路10號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單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自主選擇自主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課題組、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
  • 《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編纂出版 填補中國此類辭書空白
    圖為《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新聞發布會現場。 李愛平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8月16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1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簡稱《大詞典》)正式編纂出版。官方認為,該《大詞典》填補了中國此類辭書空白,同時也填補了漢蒙雙語法律規範領域的空白。內蒙古自治區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畢力夫認為,該《大詞典》是一部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蒙漢法律詞條大成之作。
  • 《紅色湘西——紅二方面軍的搖籃》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在吉首...
    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現場。湘西州委書記葉紅專出席並講話。紅網時刻湘西1月8日訊(團結報記者 彭蕾 攝影 紅網記者 田園)1月8日,湘西州召開《紅色湘西——紅二方面軍的搖籃》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進一步唱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中心腹地、中央紅軍長徵首選目的地、紅二方面軍孕育地、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最後出發地」紅色湘西品牌,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助推湘西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今日,《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出版發行
    8月16日,《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舉行。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幅員遼闊,蒙古族與漢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互動的主旋律,但長期以來在蒙漢法律術語使用中存在的不規範、不準確、不標準等問題,給廣大群眾使用法律帶來諸多不便。
  • 《佤漢大詞典》出版發行
    原標題:《佤漢大詞典》出版發行    新華網雲南頻道5月2日電(趙淑芳 周祥)《佤漢大詞典》首發式1日在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舉行,這本堪稱佤族社會、歷史、語言、文化的「百科全書」正式出版發行。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歡迎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2020年8月15日,由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翟博領銜主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自主選題資助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由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翟博任課題主持人、總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 《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在...
    2020年8月16日上午,《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召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布小林,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廉素,自治區副主席鄭宏範,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劉新樂,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楊宗仁,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琪林,自治區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郝澤軍等領導出席新聞發布會。
  • 傳承佤族語言文字 《佤漢大詞典》在雲南省滄源縣首發
    人民網臨滄5月1日電 5月1日,《中國少數民族大辭典系列·佤族卷》、《佤漢大詞典》、《經典佤族歌曲MTV專輯》首發式暨《滄源佤族自治縣成立50周年紀念郵冊》發行式在滄源佤族自治縣舉行,標誌著《佤漢大詞典》正式出版發行。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出版,網絡版今年上線
    漢語大詞典書影陪伴無數人學習成長的漢語語文工具書《漢語大詞典》再次修訂出版。3月27日,《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出版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會議主要回顧了自1975年以來《漢語大詞典》的編纂出版歷程,介紹了目前《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的編纂出版情況,並討論了此次修訂過程中出現的亮點與難點。座談會現場。《漢語大詞典》是我國第一部「古今兼收,源流並重」的特大型漢語語文詞典,從整體上歷史地反映了漢語詞彙發展演變的面貌。
  • 《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正式出版發行!
    歷時近3年時間,收錄詞條逾8萬條,《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於8月16日正式出版發行。由於標準不統一、不規範,在基層少數民族地區使用蒙文蒙語法律術語開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法治宣傳、公共法律服務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亟需一部規範的法律詞典來助推法治政府建設進程。自治區黨委政府將編纂大詞典列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撥出專項經費,給予全力保障,加快推進大詞典編纂出版,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 《新法漢詞典》App推出 數位化推動詞典「革命」
    資料圖片上海譯文出版社日前宣布,將於8月16日推出首款App(應用軟體)《新法漢詞典》。這些都是《新法漢詞典》App提供的服務。再設想一個場景:走在異國他鄉,看到街邊不認識的詞,手機拍一下,應用軟體就會自動翻譯成需要的語言。有這樣的軟體,你還會拿著笨重的詞典一頁頁翻嗎?「應用軟體的互動性和便捷性,是紙質詞典無法比擬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朱亞軍說。上海譯文出版社兩年前就開始詞典的數位化工作,《新法漢詞典》App是首批主要成果。
  • 新版《漢緬大詞典》出版 中緬文化交流再結碩果
    原標題:新版《漢緬大詞典》出版 中緬文化交流再結碩果  中新社昆明7月8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8日從雲南人民出版社獲悉,由該社與緬甸《金鳳凰》中文報社聯袂打造出版的《漢緬大詞典》修訂版,歷經三年編撰於近日印刷完成順利出版。  據介紹,《漢緬大詞典》由緬甸語資深翻譯家王子崇潛心編修而成,於1987年出版。
  • 十年一劍:《法漢詞典》背後的故事
    除法國文學的翻譯工作之外,郝運還曾參與《法漢詞典》的編纂,為我國的法語學習者留下了一筆重要財富。十年一劍:《法漢詞典》背後的故事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王美華著重講述了《法漢詞典》的編寫經過和編寫往事。據她介紹,這本詞典從1969年7月起開始編寫,當時參與的多數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一次討論會上,郝運精確地指出了編輯詞典的方法,給了當時大多缺乏經驗的年輕人很大幫助。
  • ...出版發行召開新聞發布會;司法廳尤俊成副廳長帶隊赴江蘇省…
    第1933期 要聞 ▏《漢蒙法律實用大詞典》出版發行召開新聞發布會;司法廳尤俊成副廳長帶隊赴江蘇省… 2020-08-16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