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可能總縈繞在鮮花與掌聲之中,批評和質疑的聲音也偶爾會響起。
相對於溫暖的祝福與讚揚,批評的聲音顯得格外刺耳。
很不幸的是:人們往往對各種「壞事情」的反應更加強烈。
很多時候,「友善」的回應,我們未必會留意。但是,當「批評」的聲音響起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情不自禁地陷入這兩種情緒之中:
「是我做得不夠好嗎?「
「真過分!這根本不是我的錯!憑什麼這樣指責我?」
這些反應都是出於本能,卻無論哪種反應,都會使我們的情緒被透支。
如果,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就會感覺萬分沮喪。
感覺自己無能為力,自己沒辦法掌控很多事情,無助的感覺也瞬間侵蝕著內心深處。
如果,你覺得「真過分!這根本不是我的錯!」
很可能就在瞬間怒火上升,如果控制不住憤怒的情緒,也許就會找對方理論。結果,激動的言辭也是對方生氣,最終,在彼此爭吵不休的狀態下,弄得兩敗俱傷。
那麼,還有沒有第三種解決方法,可以更好地回應批評呢?
如果,你也希望能夠更好地控制情緒,尋找到更加合適的解決方法,不妨繼續翻開這本《伯恩斯新情緒療法》。
記得,第一次注意到這本書的時候,也是在聽書的時候,聽到了這樣的方法,使我產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後來,就忍不住買回了這本書。
這種方法就是:走「樂觀」路線,積極地回應批評與質疑。
戴維·伯恩斯稱這種方法為:「語言柔道」。
如果,感覺批評聲刺耳,難以接受,你可以嘗試用「語言柔道」的方式與對方進行良性交流,不僅能夠穩住情緒,也能夠使對方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
如何有效地使用這種技巧?
你可以嘗試使用以下幾個步驟:
01、辨認對方的真正意圖:對某事感到不滿還是惡意詆毀?
受到批評的時候,難免會覺得情緒低落或充滿敵意,但是,這並不利於問題的實際解決。
如果,你希望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就必須要穩住情緒,保持冷靜。
不妨從弄清對方意圖開始。
這樣可以辨別出對方究竟是:真誠地提出問題,還是真的看你不順眼,惡意中傷而已。
畢竟,批評有時候表現得十分情緒化,對方很可能籠統地對你進行人生攻擊。這個時候,不妨耐心地詢問他:「你究竟覺得我哪裡做得不夠好?能詳細列舉一些事情嗎?」
如果,他能夠詳細地說出一些對你不滿的細節,不妨將他的關注點引向這些事情,而不是針對你做人生攻擊。
如果,他說不出具體的事情,依然繼續給你亂貼標籤,無休止地謾罵,那就沒必要理他,也許,他只是漫無目的的抒發自己的不滿而已。
多數情況下,如果對方對於某些事情感覺不滿,他就會將批評轉向各種具體的事情。
那麼,如何才能將對方的關注點從指責身上,順利轉移到事情身上呢?不妨嘗試下一步:與對方進行進一步協商。
02、消除對方敵意,嘗試使對方成為解決問題的盟友
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很容易使彼此關係持續破裂,矛盾不斷激化。這不利於問題的實際解決。
更何況,對方如果對你感覺不滿,往往會出現語言偏激的情況。
他很可能正處於憤怒狀態,如果,此時,你也嘗試和他硬抗,到最後,很可能會不斷激化矛盾,最終不利於問題解決,反而陷入無休止地爭吵之中。
此時,「語言柔道」的技巧就派上用場了!
方法很簡單:
無論批評者說什麼,起初,都不要指責他,而是耐心地傾聽,並且嘗試認可他的觀點。
不妨嘗試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想事情,也許就能夠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即使不贊成他的想法,也不要急於反駁,留出時間讓對方表達自己的想法。至少,在表面上,你也要順著對方往下講。
因為,人們都又這樣的心理:面對對方不贊成的觀點,都會忍不住想要反駁。
當你反駁對方觀點的時候,對方也感覺到不被接納與認可,自然也會反駁你的想法。這樣的狀態持續下去不利於交流。
所以,在和對方交流之前,你必須耐心等待對方的怒氣平息下來。
03、順利協商,需將注意力集中在事情本身
也許,即使在對方平息怒火之後,依然會對你感覺不滿。
你也不要陷入情緒之中。
不妨嘗試將對方的注意力轉移到問題本身:無論究竟是誰錯了,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使它向著更加好的方向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曾經做錯了,還是正確了,本身並不重要。我們在協商過程中,需要注意:將問題範圍縮小,尋找到關鍵的矛盾之處。
然後,你可以嘗試和對方探討,記得耐心傾聽對方的觀點與想法。
協商過程中,努力順著對方,這樣,對方也會更加耐心地講述他的想法,減少言語方面的攻擊。
也許,這件事情是你錯了。那麼,承認錯誤,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也許,這件事情錯在對方,你也可以嘗試向他指出錯誤之處。
那麼,如何指出對方的錯誤,對方更容易接納呢?
這裡,也需要一些小技巧:
首先,你需要嘗試接納對方的部分認可的想法。
在提出問題之前,先和他分享:你認可他的哪些想法。他會感覺到你對他的認可與尊敬,也能夠感覺到,在某些方面,你們彼此間有一定的共通之處。
然後,再提出不認可的地方,也許對方會更容易接受。
第二,你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儘量嘗試將問題範圍縮小。
越具體的問題,對方越容易意識到哪裡存在問題。
此外,這些問題儘量處於就事論事狀態,千萬不要存在損害對方人格、性格等元素。
這樣,你們就更容易依據不存在感情的問題,進行更加客觀的討論。往往會更加理智一些。
當你們找到具體問題,客觀地談論的時候,就很容易進入狀態,也許,就不會因為一些事情非要爭得高下來。
也許,有些事情或矛盾是難以調解的,也不要太過於難過。
畢竟,每件事情都存在這差異性。
如果,即使協商以後,你們的問題依然存在,難以調解。
至少,你們客觀的討論了問題,彼此間不會陷入情感漩渦之中,相互詆毀傷害對方。
畢竟,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自然也少不了犯錯。保持理智的心態,從容、淡定的解決問題。許多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生活,存在著多種可能,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
接納對方和自己的錯誤,你會變得更加從容、自信,也更容易耐心。
我是悅讀漫寫,一位喜愛讀書,愛好電影的普通讀者。平日裡喜歡閱讀心理、成長、文學等書籍;電影偏愛劇情片、奇幻片、愛情片等等。
比較感性,喜歡拆解故事、影片裡的各種情感,也喜歡分享各種閱讀筆記,也喜歡分享各種人生故事,歡迎關注我,也歡迎給我留言,分享你的見聞,你的愛好與期待。希望我們能成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