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了新疆成長的歷史」,《七個人的70年——新疆相冊》攝影展...

2020-12-22 和訊

新疆著名攝影家李揚(右)和沈橋在展覽入口處設置的攝影家介紹展板前留影。

天山網訊(記者王琦銘 秦金俐攝影報導)11月9日上午,《七個人的70年——新疆相冊》攝影展在自治區圖書館一樓大廳開幕,共展出137組199幅作品,從7位新疆著名攝影家白炎(已故)、宋士敬、李學亮、李揚、沈橋、郝沛、宋君的成千上萬的作品中精選而出,記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新疆大地上發生的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的都是中國故事的新疆篇章。此次展覽是由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新疆新聞攝影學會、新疆攝影家協會、自治區圖書館、烏魯木齊晚報傳媒有限公司承辦。展覽將於12月22日結束。

參展的新疆著名攝影家(左起)宋士敬、李學亮、李揚、沈橋、郝沛、宋君在開幕式上亮相,最左邊的空座位上放上了一束鮮花,表達對已故攝影家白炎先生的懷念和敬仰。

7位攝影家中,有兩對是父子,即白炎(原名沈彤)和沈橋、宋士敬和宋君。在《七個人的70年——新疆相冊》攝影展上,他們的家人應邀觀展。沈橋的孫女沈靜茹,宋士敬的孫子宋漠青、宋漠秋,他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些老照片。

在爸爸宋君拍攝的烏魯木齊市照片前,宋漠青帶著弟弟宋漠秋尋找熟悉的建築。

沈靜茹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她對太爺爺白炎拍攝的黑白照片吸引住了,畫面上一個小男生在冬天拾糞支援農田生產,她看得很認真,還聽奶奶講了這個故事。在一幅爺爺沈橋拍攝的科學家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實驗成功的彩色羔羊照片前,她看了又看,忍不住伸手想摸摸小羊的毛。她說:「我太爺爺和爺爺拍的好多東西,我從來沒見過,覺得很有趣!」

11月9日上午,在參觀完《七個人的70年——新疆相冊》攝影展後,新疆著名攝影家宋士敬的小孫子宋漠秋在留言冊上寫下:「我看見了爺爺和大伯拍的照片,看見了新疆成長的歷史!」並念給爺爺聽。

宋漠青和宋漠秋小哥倆聆聽爺爺宋士敬(前右一)講烏魯木齊河灘快速路的變遷故事。

宋漠青和宋漠秋小哥倆在聆聽了爺爺宋士敬的講解後說自己大開眼界。尤其是觀展的人群中,80歲的李建成老人緊緊握住宋士敬的雙手說,自己在新疆工作生活,看了他拍的新疆老照片,非常親切,感謝攝影家定格了那麼多崢嶸歲月。這可讓宋漠青和宋漠秋更自豪了。「我們家裡有兩個了不起的攝影家,我和弟弟非常自豪!展出的這些老照片都是無價之寶。有了這些活生生的照片,今天的我們才能看到過去的世界,很震撼,也非常感恩。」宋漠青說,「平時爺爺和爸爸也教我學攝影,我現在是學校攝影社團的成員,我要像爺爺他們一樣,記錄我們身邊發生的變化。」

聞訊趕來觀展的80歲老者李建成緊緊握住攝影家宋士敬的手說,「我在新疆工作生活了八十年,看了您拍的新疆老照片,非常親切!感謝您把我們的崢嶸歲月拍下來。」

一位女士拍攝新疆著名攝影家李學亮的參展作品。

宋君(右一)給兩個孩子講他們爺爺宋士敬1984年拍攝的故事:在賽裡木湖畔小山村,一個小男孩第一次在自家新建的澡堂裡,由祖母和外祖母給他洗澡。他以前洗澡都是在氈房或石頭屋裡進行。

沈橋帶著孫女沈靜茹觀看她太爺爺1955年拍攝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大會上的新聞照片。

新疆著名攝影家父子宋士敬、宋君帶著孩子們參觀展覽。他們的這些檔案照片,孩子們此前都沒見過。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70年·新疆民生變奏曲」新疆農耕變奏曲:從「萬能」坎土曼到...
    今天給您帶來的報導是《70年·新疆農耕變奏曲:從「萬能」坎土曼到「智慧」裝備行田間》給我一個支點 我能撬起整個地球那麼給新疆人一把坎土曼呢可以鋤地挖土 裝撒肥料挖渠築埂 鬆土鋤草 引水灌田可以當飯盤盛菜
  • 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全文)
    1912年新疆積極響應辛亥革命,成為中華民國的一個行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共同團結奮鬥,新疆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繁榮發展時期。  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中國疆土既有割據時期又有統一時期,統一與割據交替循環,國家統一發展始終是主流方向。
  • 《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全文)
    1912年新疆積極響應辛亥革命,成為中華民國的一個行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共同團結奮鬥,新疆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繁榮發展時期。  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中國疆土既有割據時期又有統一時期,統一與割據交替循環,國家統一發展始終是主流方向。
  • 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新疆財經大學(新疆財經學院)歷史沿革
    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新疆財經大學(新疆財經學院)歷史沿革 1.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歷史沿革1985年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籌)創建1989年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籌)教育部批准創建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1992年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正式掛牌成立
  • 時隔36年!這兩對曾在新疆是好鄰居的夫妻在海寧相遇了
    ,時隔36年後,他們又在同一座城市重逢了!吳小博、梅苓與王文儀、徐青,今年分別74歲、69歲、70歲、68歲。吳小博和梅苓是海寧人,王文儀和徐青分別是山東人和溫州人,他們的緣分要從36年前的新疆說起。20世紀七八十年代,新疆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邊緣的葉爾羌河畔,駐紮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的一個團場。團部的一排住宅有4戶家庭,吳小博一家和王文儀一家是鄰居。當時,團場的生活十分艱苦。王文儀是車隊的駕駛員,出車到烏魯木齊時,總會帶回來的食品分一些給吳小博家,比如難得一見的小黃魚。梅苓夫婦也經常到徐青夫婦家串門聊天。
  • 新疆蒙古族分布與歷史由來
    今天新疆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博爾塔拉兩個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賽爾自治縣。另外,還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區。由吐爾扈特、和碩特、額魯特、察哈爾、沙畢納爾、扎哈沁、烏梁海、喀爾喀等部的人組成。下面,我們就分別敘述他們的分布及歷史由來。
  • 新疆問題破解的戰略觀(下) 上文為《從歷史到當代的新疆發展戰略觀(上)》 本文對標題進行了修改
    然而,自一八八四年建立行省以來,她有意無意被遮蔽了。抵禦外國侵略、推翻滿清帝國、捍衛國家主權、大搞階級鬥爭、跨越式發展經濟、西部大開發、殲滅「三股勢力」等等。7•5事件以後發生的種種事端,再次讓我們思考一個命題:新疆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我以為,由政治、法律、民族、宗教、經濟(資源開發、個人收入、利益分配等)問題引發新疆認同、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的撕裂!
  • 歷史上的新疆:沙俄在新疆建立領事館及俄國道勝銀行
    1851年,中俄籤訂不平等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根據條約規定,沙俄於1852年和1853年先後在伊犁惠遠城和塔爾巴哈臺綏靖城外建立了領事館。1860年,中俄籤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其中第八條規定,俄國得以在新疆喀什噶爾設立領事。
  • 新疆趕大營歷史淵源
    趕大營歷史事件起始於1868年,停止於抗日戰爭爆發後新疆與內地商貿路線被阻絕的1937年,前後共約70年。家鄉人稱新疆是「西大營」,陸續進入新疆的叫「上西大營」,本錢豐厚做商貿的叫「跑西大營」,歷時一甲子多,一代又一代。最初是一批貨郎隨軍進入新疆,1883年新疆建省後,進入新疆投親靠友的越來越多,時有「三千貨郎遍天山」之說。到1900年前後,已有數萬楊柳青及周邊百姓進入新疆。
  • 課本裡的新疆
    天山是我們祖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裡,橫亙準噶爾盆地和塔裡木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積雪高插雲霄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族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於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正在開屏,豔麗迷人。」這是當代作家、散文家碧野在《天山景物記》裡對新疆的描寫,令人禁不住對新疆產生了強烈的嚮往。
  • 奪取新疆稱霸東亞?清朝用70年消滅準噶爾汗國到底有啥歷史意義?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兩國的戰爭不會因為所謂的戰爭性質而有所不同,從清朝與準噶爾交手的那一刻開始,對於雙方而言戰爭就只剩下一個結果,那就是: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 為什麼最好的駝奶在新疆?新疆,一個去了還想去的地方!
    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裡,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作為土生土長的新疆人,新疆在我眼裡是多姿多彩的:春天雪峰和草地相間、夏天大地五光十色、秋天層林盡染的金黃、冬天銀裝素裹的大地。央視《你好生活》中主持人尼格買提帶觀眾一起去見了一個更加活色生香的新疆。
  • 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雙語全文)
    全文如下:   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Historical Matters Concerning Xinjiang (2019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f
  • 【我說新疆】我的家在新疆 那裡有太多的美好等著你
    (圖片由本人提供)    天山網訊(記者範國斌報導)「無論我走到哪裡,大家只要知道我來自新疆,就會向我打聽新疆的美景和美食,而他們的目光中,總是充滿著對新疆的嚮往。」彭瑛朝說。  彭瑛朝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新疆姑娘,2013年,從新疆藝術學院畢業的她,為了自己的電影夢去了北京闖蕩。身在外地,彭瑛朝不僅心裡非常想念家鄉,一有空也會向身邊人推薦新疆。
  • 博物館講解員:我在這裡講述新疆
    「上學時,我的歷史就不好,歷史課中很多年代、年號我也記不住,畢業之後又不想當英語老師,剛好博物館招人,我去試了一下,沒想到這一試就慢慢喜歡上了。」帕麗巴克說。帕麗巴克說:「我是一個新疆姑娘,從小在新疆出生、長大,成為博物館講解員後,我越發覺得新疆的歷史文化非常豐富,所以我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讓各地遊客能了解新疆、愛上新疆。」周寧在逝者躍千年——新疆古代乾屍陳列館為觀眾進行講解。
  • 白皮書:新疆各級各類教育均達歷史最高水平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電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17日發表的《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白皮書中指出,通過實施教育惠民工程,新疆的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均達歷史最高水平。白皮書介紹,2019年,新疆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45.38萬人,比2014年增加14.62萬人;中等教育在校生184.36萬人,比2014年增加14.76萬人。
  • 新疆確定系列民生建設項目 2020年全面小康(圖)
    5月26日,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在自治區黨委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上作報告。  為期兩天的自治區黨委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5月26日在烏魯木齊召開。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在26日全體會議上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和把握新疆經濟社會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一定要以對黨和國家、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和精神,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重大意義,肩負起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凝聚全區各族幹部群眾的力量,堅定不移地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把長治久安工作搞紮實,確保新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 你是新疆的?怎麼長得不像新疆人呢?我長得不像新疆人的緣故!
    我:「我是新疆人.」同學:「你是新疆的啊,新疆很遠啊。」我:「嗯,新疆是挺遠的,除了遠點也沒什麼不好的。」同學;「哎,你怎麼長得不像新疆人呢。」我;「新疆有很多不同的少數民族,而我是漢族。」同學;「哦,我為新疆人都是像娜扎或者迪麗熱巴那樣的人呢。」每當這時我都想給同學們細數一下新疆的少數民族。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多語種、多文種的自治地區,有漢、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俄羅斯、塔塔爾等13個歷史悠久的民族。
  • 回望新疆:從歷史典籍中走來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正如其名,在這條逾七千公裡的長路上,絲綢與同樣產自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這個東亞強盛國度繁榮文明的象徵。比如: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以及還出土了不少漢晉時期的絲織品;二十世紀初外國探險家在新疆樓蘭發掘出東漢時期的絲綢製品殘片,包括一幅寫著「延年益壽」隸書字體的錦面等。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與發展(摘要)
    原標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與發展(摘要) 國務院新聞辦5日發表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與發展》白皮書。摘要如下: 前言 60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白手起家,艱苦奮鬥,忠實履行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光榮使命。廣大兵團軍墾職工櫛風沐雨,紮根邊疆,同當地各族人民一道,把亙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態綠洲,開創了新疆現代化事業、建成了規模化大農業、興辦大型工礦企業,建起了一座座新型城鎮,充分發揮了生產隊、工作隊、戰鬥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