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著名攝影家李揚(右)和沈橋在展覽入口處設置的攝影家介紹展板前留影。
天山網訊(記者王琦銘 秦金俐攝影報導)11月9日上午,《七個人的70年——新疆相冊》攝影展在自治區圖書館一樓大廳開幕,共展出137組199幅作品,從7位新疆著名攝影家白炎(已故)、宋士敬、李學亮、李揚、沈橋、郝沛、宋君的成千上萬的作品中精選而出,記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新疆大地上發生的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的都是中國故事的新疆篇章。此次展覽是由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新疆新聞攝影學會、新疆攝影家協會、自治區圖書館、烏魯木齊晚報傳媒有限公司承辦。展覽將於12月22日結束。
參展的新疆著名攝影家(左起)宋士敬、李學亮、李揚、沈橋、郝沛、宋君在開幕式上亮相,最左邊的空座位上放上了一束鮮花,表達對已故攝影家白炎先生的懷念和敬仰。
7位攝影家中,有兩對是父子,即白炎(原名沈彤)和沈橋、宋士敬和宋君。在《七個人的70年——新疆相冊》攝影展上,他們的家人應邀觀展。沈橋的孫女沈靜茹,宋士敬的孫子宋漠青、宋漠秋,他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些老照片。
在爸爸宋君拍攝的烏魯木齊市照片前,宋漠青帶著弟弟宋漠秋尋找熟悉的建築。
沈靜茹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她對太爺爺白炎拍攝的黑白照片吸引住了,畫面上一個小男生在冬天拾糞支援農田生產,她看得很認真,還聽奶奶講了這個故事。在一幅爺爺沈橋拍攝的科學家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實驗成功的彩色羔羊照片前,她看了又看,忍不住伸手想摸摸小羊的毛。她說:「我太爺爺和爺爺拍的好多東西,我從來沒見過,覺得很有趣!」
11月9日上午,在參觀完《七個人的70年——新疆相冊》攝影展後,新疆著名攝影家宋士敬的小孫子宋漠秋在留言冊上寫下:「我看見了爺爺和大伯拍的照片,看見了新疆成長的歷史!」並念給爺爺聽。
宋漠青和宋漠秋小哥倆聆聽爺爺宋士敬(前右一)講烏魯木齊河灘快速路的變遷故事。
宋漠青和宋漠秋小哥倆在聆聽了爺爺宋士敬的講解後說自己大開眼界。尤其是觀展的人群中,80歲的李建成老人緊緊握住宋士敬的雙手說,自己在新疆工作生活,看了他拍的新疆老照片,非常親切,感謝攝影家定格了那麼多崢嶸歲月。這可讓宋漠青和宋漠秋更自豪了。「我們家裡有兩個了不起的攝影家,我和弟弟非常自豪!展出的這些老照片都是無價之寶。有了這些活生生的照片,今天的我們才能看到過去的世界,很震撼,也非常感恩。」宋漠青說,「平時爺爺和爸爸也教我學攝影,我現在是學校攝影社團的成員,我要像爺爺他們一樣,記錄我們身邊發生的變化。」
聞訊趕來觀展的80歲老者李建成緊緊握住攝影家宋士敬的手說,「我在新疆工作生活了八十年,看了您拍的新疆老照片,非常親切!感謝您把我們的崢嶸歲月拍下來。」
一位女士拍攝新疆著名攝影家李學亮的參展作品。
宋君(右一)給兩個孩子講他們爺爺宋士敬1984年拍攝的故事:在賽裡木湖畔小山村,一個小男孩第一次在自家新建的澡堂裡,由祖母和外祖母給他洗澡。他以前洗澡都是在氈房或石頭屋裡進行。
沈橋帶著孫女沈靜茹觀看她太爺爺1955年拍攝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大會上的新聞照片。
新疆著名攝影家父子宋士敬、宋君帶著孩子們參觀展覽。他們的這些檔案照片,孩子們此前都沒見過。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