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仍在北京留不住?看到北京的平均薪資後,多人選擇沉默!

2020-12-12 不凡智庫

文:馬可

事實上,無論是哪個時期,都有很多人前往北上廣深打工。最早一批去北上廣深的人,可以追溯到高考剛剛恢復的時候,大概是因為這個時代真的是自由公平吧。特別是在北上廣深,雖然競爭壓力很大,但大部分都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即使一些富二代來到北京,也得從頭做起。因此,從理論上講,北上廣深更適合有才能或有想法的人。

毫無疑問,作為中國的核心城市,北京的經濟發展是數一數二的整個城市。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會發現步履匆匆的行路人。他們中的一些人有的剛剛下班,而有的則正在上班的路上。所以很多人選擇去北上廣深創業。一方面,他們希望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北漂似乎更像是一種趨勢。去北京可以鍛鍊自己,磨練自己,增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熱情。

對於那些剛畢業找工作的人來說,北京這樣的城市可能會給他們留下很好的印象。多年來的職場混戰,甚至對大多數北漂者來說,基本上除了讓自己認清現實,認清自己以外,北京恐怕不會帶給自己什麼好感。在之前有一個熱點話題是,在北京年收入多少才能夠稱得上生活,享受城市的高速發展,讓自己切切實實感受到福利。但如今有一個非常可怕的現實,即便年薪一百萬,在北京也留不住。一百萬放在三四線城市可以算上很大的置業安家資本了,但對於北京以及北漂者來說,這點錢也不能讓自己留在北京。

當然,在北京打工的有很多種:在核心位置工作的白領、邊緣地帶徘徊的外來戶、城市中來回穿梭的基層工作者等等,他們都在為生活而努力工作。我們一直認為,經過在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各個方面的生活都會更好,很容易就能跨過月薪萬元以上的門檻,實現收入階層的飛躍。然而,儘管北上廣深的工資水平比家鄉小城的要好很多,但是房價和物價也非常高。許多最終回到家鄉的北漂者說,自己上了年紀不能隨便折騰了,還是呆在老家安安穩穩比較好,這點許多在一線城市待過的人都深有體會。那麼在首都北京,如果一個月拿1萬是什麼水平?工資多少才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要了解北上廣深的工資水平。就2019年而言,平均年薪最高的是北京,達到253000元,其次是上海,約244000元,第三是深圳,238000元,第四是廣州,213000元。實際上,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平均值相差不大。換算後,需要每月收入近2萬元才能達到平均水平。有人說月薪過1萬應該生活會好一點,但是對於在北京這樣的城市工作的人來說,月薪過萬根本沒有實力和底氣去讓自己過得更好。

在許多中小城市,每月1萬元左右的工資已經很高了。然而,如果你在北上廣深,那平日裡的生活會很緊湊。畢竟,你的薪水低於平均水平。然而,很多北京人是被平均的。畢竟,許多土豪拉高了平均值,模糊了工資的概念。所以即使我們在北京一個月掙1萬元,那也不夠。

我們都知道,在北京打工賺的錢確實很多,但是為了維持日常生活,我們仍然要支付房租、水電、飲食、出行和其他費用。以北京為例,大部分北漂者都是住合租房,有些甚至為了省錢,仍然住在地下室,由此可見北京的租房市場有多火熱。

北京這裡的房價足以讓普通工薪階層掙扎數百年。雖然這裡的工資水平比較高,但三四千元的房租對於大多數北漂來說更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棵稻草,在還沒有感受到工作的壓力和艱辛之前,高昂的房租已經讓北漂者逐漸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好不容易,自己從月薪3000的工資漲到了月薪過萬,然而,房東的租金又跟著漲了,每次都在拼命掙錢,到頭來錢進了房東的口袋,自己辛苦掙錢只是在為房東還房貸。所以很多北漂都面臨這樣一種現狀:自己在拼命加班賺錢,房東躺在床上數錢。

當然房租是一部分,水電費也是一筆開銷。拋開這些不談,就拿筆者在北京的日常開銷來說,飯錢一個月控制在2000元左右,交通費一個月300,平日裡買點生活用品也是不小的開支,更不用說平時的社交活動、買點衣服鞋子之類的。這樣算下來,一個月下來也攢不下多少錢。

當然有些人認為在北京一個月一萬,自己省著點花就可以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時候工資剛到帳,你都不知道怎麼花的錢就沒了。而且在北京待上的時間越長,你會發現自己的工資水平遠遠超不過漲房租和房價、物價的速度。而且五年過後也發現自己攢不下什麼錢,就算攢下了,連在北京買一套房的首付都不夠,只能灰溜溜回老家。

總的來說,雖然一線城市在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但月薪過萬的門檻相對較低,仍然是一個小數目。在北京只有35%的人月工資可以達到1萬以上。其中,還不知道他們當中的職場生涯和工齡。對於一些初入社會、初次來北京打工的畢業生來說,沒有工作經驗,所以到手的工資並不高,還不包吃包住,就按房租一個月2000來說,按照季度支付,初次就得花費6000房租+2000中介費+2000押金,剛出校門哪有這麼多錢,是不是很可怕。

就算自己在北京穩定了,但待的時間久了,發現自己在北京永遠只是個過客,永遠融不進裡面,攢了那麼多年錢也不能在北京留下來。所以很多人在北京攢了一些錢,積累了工作經驗後,會選擇回老家創業或者另謀出路。那麼你有過北漂生活嗎?你認為在北京月薪多少才能滿足自己的生活?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教師薪資有多高?平均年薪13.06萬元
    與此同時,「網上授課年入百萬」的消息,也令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生投身在線教育。那麼,在線教育機構教師的收入真的有那麼高嗎? 獵聘最新推出的《2020在線教育中高端人才就業報告》顯示,2020年1-8月,在線教育行業的教師平均年薪約為13.06萬元。與之對應的是,教育培訓行業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的17.50萬元。
  • 註冊會計師的真實薪資,沒有想像的年薪百萬!看完就明白了
    一提到註冊會計師腦海裡都是:高端的職業、含金量高、薪資待遇好。甚至很多人報考註冊會計師都是被它的「年薪百萬」給吸引過來的。註冊會計師年薪到底有多少?人人都年薪百萬嗎?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高頓CPA今天就帶大家真正了解一下註冊會計師的真實年薪。註冊會計師真實年薪我們說註冊會計師的年薪,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不同城市、地區薪資待遇還是有差別的。
  • 任正非:華為員工2018年平均年薪110萬,留不住人
    華為員工2018年平均年薪高達人民幣110萬元,但博士級員工近5年平均離職率為21.8%,讓任正非感概「華為留不住高級人才」。任正非春節前在華為內部員工的網絡社群「心聲社區」發了007號總裁email,告訴員工「根據2018年全年財報初估,華為18萬員工人均年收入可達人民幣110萬元」,比2017年員工平均年薪人民幣70萬元更令人眼紅。
  • 註冊會計師薪資大公開!百萬年薪是真的嗎?
    一直以來註冊會計師的薪資待遇都是眾多考生經常談論的話題,有很多考生都認為考完注會證書就可以拿到百萬年薪,這是傳聞還是確有其事?其實註冊會計師的薪資待遇會受到不同城市、不同企業、不同能力等多方面的影響,下面小編會從不同角度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註冊會計師的薪資待遇,希望能夠給備考的你增添一些動力。
  • 北航發布19年就業質量報告,平均年薪18.13萬
    2019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歷史新高的341萬人,有很多人吐槽說有很多考研黨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他們這樣說可能沒有意識到學歷在當今這個社會背景下的重要性。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方發布了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客觀的數字說明了一些問題,考研幫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1、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相當可以看到本科生所佔比例僅為48.6%,不足一半,博士畢業生為7.16%,而且48.6%的本科生當中的絕大多數都選擇了繼續深造。
  • 曝數據分析師真實薪資!人均百萬年薪是真的嗎?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乾貨!美國大數據及商業智能軟體公司SiSense公布的調查數據研究指出:資訊分析相關人才起薪約為年薪5.5萬美元,北美地區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年薪為4.76萬美元相比較而言平均高出7400美元。而最高薪的數據科學家,平均年薪為13.2萬美元,打敗一大票科技公司的高階工程師,而且這個差距還在繼續拉大中。以下根據Payscale所提供的職位基本年薪做參考,為大家整理了四個最常見的大數據人才工作內容以及薪資範圍。
  • 北航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平均年薪超18萬元
    北航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平均年薪超18萬元 1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了2019年北航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高薪」一族越來越多,能月入過萬、年薪百萬的人,到底多不多?
    絕大部分的上班族,都在為了獲得更高的薪酬而努力,這是由於很多人感覺在現在的社會中,「高薪」一族越來越多了,不少人「宣稱」自己能夠月入過萬、年薪百萬,所以,讓我們普通上班族也感覺到了「差距」的存在,但是,真的如此嗎?
  • 七個領域有「錢途」就業前景廣闊,薪資高,但後兩個選擇需謹慎!
    選擇專業實際上就是選擇將來要從事的行業,面對眾多的大學專業應該怎麼選擇,是很多學生和家長的頭疼的問題,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七個有前景的專業領域,報考這些專業,就業前景廣闊,薪資待遇也不錯,這七個專業中,前五個專業薪資能夠輕鬆過萬,後兩個選擇需謹慎!
  • 傳說中的年薪百萬,都分布在這些行業,看看你入對行了嗎?
    在北京,據統計,你想買個百平方米房子的話,出手慢一點,它……一年就漲了160萬。房事兇猛,嚇得你雙腿發軟,趕緊上網壓壓驚。「北京的房價是不是正在透支著北京年輕人的創造力和生活品質?」這種標題又來給你辣眼睛。「媽呀,得是年薪百萬的精英才能在北京待下去吧。」於是,你就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目標。終極任務:年薪百萬!
  • 北工大:2020屆畢業生轉正後平均稅前起步年薪12萬元
    近日,全國多所高校陸續公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其中薪資部分引發關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日前北京工業大學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發布的《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提到,2020屆北工大畢業生轉正後平均稅前起步年薪為12.08萬元,低於平均期望年薪1.04萬元。
  • 華為百萬年薪留不住員工?離職率達43%!薪資還遠超阿里和小米
    現在很多人找工作肯定首先要關注的事情,就是這份工作能帶來的薪水有多少。金錢決定我們生活的質量,也是現在很多家庭首先要考慮的東西。如果一個崗位能夠提供百萬年薪的話,競爭力是特別大的。當然這種情況也不絕對,現在就發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家企業提供的百萬年薪是留不住員工的,哪怕薪資水平遠超阿里和小米。根據相關數據來看,這個崗位的離職率高達43%。先來說說小米企業的薪資水平,小米給的平均工資挺高的。在科技行業,小米的工資和其他企業相對比,高出了整整50%左右。很多員工表示,在小米企業工作的人每個月至少能夠拿到4~5萬。
  • 註冊會計師薪資待遇怎麼樣?真的年薪百萬嗎?
    註冊會計師是財會界比較難的考試,但是有很多人都選擇它,原因是注會證書的價值很高。有了註冊會計師證書不僅能有更多的選擇,還能收穫到更高的薪資待遇。那麼,註冊會計師薪資待遇到底怎麼樣呢?真的年薪百萬嗎?上海市區,剛考過註冊會計師但沒有工作經歷的人,在四大的薪水一般是在13萬/年左右,累積了幾年的工作經歷,隨後升職加薪,年薪約在30萬左右;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剛剛大學畢業的職員薪水約為5~8萬/年,不過以後的薪水漲幅會很大,年薪約為30萬;而在一般的會計事務所中,大概是5k-8k左右,之後根據個人能力的提升,工資也會提高。
  • 2020年,我們看到了99%中國人的真實薪資
    最近,36氪發布了一份中國主要城市的薪資數據,不過與之前統計的平均數不同,這個數據把目光聚焦在工資的中位數上面。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在之前我們關注的重點往往都放在了那個動輒過萬的平均月薪上。在這個「二八定律」支配的薪資結構中,我們很多人的平均工資都被其中的頭部者拉高。
  • 北京市統計局詳解:北京人平均年薪三萬怎麼算?
    中新社北京三月三十一日電 題:統計局詳解:北京人平均年薪三萬怎麼算?  中新社記者 吳慶才  北京市統計局最近發布了一項統計數據,稱去年北京城鎮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三萬兩千八百零八元(人民幣,下同),消息一發布,引起不少北京人議論,很多人抱怨自己工資比全市平均水平低很多。就此問題,北京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首次作出全面解答。
  • 是我們選擇是否留北京嗎?那你就錯了,是北京選擇是否讓我們留下
    導讀:如果說有北京戶口,但工資和二三線城市並沒有什麼差別,你會選擇在北京定居嗎?而我卻選擇了說:「不」。北京工作機會多好啊,你為什麼不去呢?一線城市,北京戶口,國企有保障,發展前景好、機會也多等等、等等,這是我今年畢業找工作聽到最多的聲音。
  • 金融行業收入揭秘:保險業貧富差距最大,投行平均薪資超過40萬
    最受歡迎的男友職業中,金融從業者以24.3%的票數排名第二,且在各個年齡段女生的選擇中都名列前茅。回想起《三十而已》中的金融巨子梁正賢的日常,金融從業者體面的生活狀態自然備受佳人的喜愛。DT君也曾在《如何靠打工實現年薪百萬?我們用數據幫你探探路》一文中,比較過A股上市公司各個行業的薪資水平。
  • 註冊會計師各城市薪資水平排名,上海第一,北京第二!
    關於CPA考試過後的待遇問題眾說紛紜,筆者寫過不少捧吹年薪百萬的註冊會計師文章,但也有不少媒體評論員的朋友們說我的文章是標題黨,聲稱:身懷多證的註冊會計師仍沒有工作在家待業看娃!且不管他們是通過貶低對註冊會計師而奪人眼球,還是另有文章。
  • 那些年薪百萬的人,每天都做些什麼?搞懂這4點,你也能財富自由
    對於很多人來說,年薪30萬可能都是一個天花板了,年薪50萬是一條線,年薪100萬又是一條線,年薪1000萬,那是相當難突破的境界。活生生的金字塔,天花板無處不在。那麼,那些年薪100萬,1000萬的人每天到底都在做些什麼呢?01 年薪百萬的人一般都是做什麼工作的?
  • 百萬年薪聘網課老師,高嗎?
    今年的疫情讓在線教育找到了新的起點,當家長們在琳琅滿目的課程中篩選時,培訓機構紛紛加速招兵買馬,部分學校甚至開出百萬年薪,網課老師似乎一躍成為了「金飯碗」。然而,高薪招聘的背後也引發消費者的討論。高薪聘請網課老師是宣傳噱頭,還是市場剛需?畢業學校排名越靠前,教學水平就越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