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子和卵泡的關係,就如同雞蛋黃與雞蛋的關係,所以卵泡發育的好壞決定著卵子的質量,也就是說」好卵泡」才能排出好卵子。那怎麼知道卵泡發育的好不好?如何判別卵泡好不好?
一般來說,正常排卵的女性每月會排出一枚「優質卵泡」。而這個優質卵泡就是眾多卵泡中的NO.1,其特點是:
一、好卵泡要「大」
一般來說,卵泡直徑達 18~28 mm 時即為成熟卵泡。而外形飽滿,呈現圓形或橢圓形,內壁薄而清晰的「好卵泡」排卵後,更容易受孕。
但卵泡成熟、排卵時的直徑會因人、因月而異,有的長到15mm就排了,有的卻憋著勁長到25mm甚至更大。
那麼,大卵泡和小卵泡有哪些區別?
①、由於卵子與卵泡是同步發育的,雙方相輔相成。通常來講,大卵泡的發育程度較好,卵子質量也好;而小卵泡發育程度低,卵子質量可能較差。
②、大卵泡裡會有更多的卵泡液,會與卵子一同排出,釋放更多的雌、孕激素,讓子宮內膜這片土壤更肥沃,為受精卵著床提供更多的「養分」。
③、大卵泡排卵後會形成更大的黃體,產生更多的雌、孕激素,也就是黃體功能更好。
反之,如果卵泡較小的時候就排卵,形成黃體也會較小,胚胎往往會因為「黃體功能不足」難以著床,更容易引發流產。
但卵泡也不是越大越好,有的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泡就會繼續長到30~40mm,便失去了排卵能力,發生黃素化,也屬於異常情況。
二、好卵泡要「圓」
卵泡猶如種子,飽滿、圓潤才更好。如果卵泡的兩個徑限差距≥3mm就叫扁卵泡,如B超顯示15mm× 20mm,則說明卵泡質量不佳。
三、好卵泡要「獨」
有人會這樣認為:如果有很多卵泡同時發育,是不是就可以懷多胞胎了?
事實上,如果一側的卵巢同時有多個卵泡發育,但沒有明顯的優勢卵泡,可能是內分泌紊亂導致的,如多囊卵巢症候群等。這種情況終究只會導致所有卵泡都長不大、長不好,很難正常排卵與受孕。
1、B超卵泡監測
想知道卵泡發育得如何?最簡單、最直觀的方法就是B超。通過B超,醫生能清楚的觀察到卵泡,了解卵泡的大小、形態、生長速度、是否排卵。不過因為卵子太小——直徑只有0.2mm左右,無法用超聲直接看到,只能通過卵泡的情況間接判斷。
通常因為卵泡早期發育的時候比較慢,可以2~3天監測一次,到後期卵泡會越長越快,就需要每天監測了。如果發現優勢卵泡消失、明顯縮小或皺縮5mm以上,內壁塌陷,子宮直腸窩可能會見到少量積液聲像,就表示已經排卵了。
排卵後卵子的壽命較短,15小時即會逐漸衰老,因此排卵前2天至排卵後10小時是受孕的關鍵時間。等到卵泡發育接近成熟,就可以養精蓄銳、在最佳時機安排同房啦~
2、測激素水平
在做B超監測卵泡發育情況,發現卵泡已經達到18mm時,還需要抽血檢查一下激素含量,包括雌二醇 (E2)、黃體生成激素(LH)、孕酮(P)等。
當雌二醇(E2)水平在200~300 pg/ml 時,說明卵泡發育比較好;如果<200 pg/ml ,可能卵泡質量欠佳、很難順利懷上,即使懷上也很容易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