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性計算障礙研究進展

2020-12-25 科學網

愛思唯爾期刊《實驗兒童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最近刊登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研究人員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了具有發展性計算障礙的兒童,結果發現,這些兒童的大腦頂葉區域活動不正常。

 

發展性計算障礙作為一種特異性學習障礙,影響兒童的數學成就與數學學習觀念,因而引起了多學科研究的關注和重視。發展性計算障礙的發生率大約為5%-6%,有些國家更高。患有發展性計算障礙的兒童在學習、生活和今後的工作中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分析了學習數學有困難的兒童大腦。從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有發展性計算障礙的兒童大腦頂葉的活動與正常兒童有顯著差別。從神經解剖學來說,頂葉下段皮質是聽覺、視覺、觸覺信息匯聚之處,同時臨床研究已顯示,頂葉下段受傷後,病人就無法進行複雜的思考,閱讀、寫字、計算能力都受損。

 

研究人員建議,教師應該了解大腦的結構和功能,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教學中更好的了解兒童的行為,針對不同的兒童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從科學的角度來培養他們。(科學網 於乃森/編譯)

 

(《實驗兒童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doi:10.1016/j.jecp.2008.04.001,Ian D. Holloway and Daniel Ansari)

 

更多閱讀(英文)

 

相關焦點

  • 維吾爾族兒童漢語發展性閱讀障礙的個案報告
    維吾爾族兒童漢語發展性閱讀障礙的個案報告阿力亞·阿不都克然木(新疆師範大學 新疆烏魯木齊 830063)摘要:本文通過閱讀障礙的測驗工具,對吐魯番市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艾克的閱讀能力進行了測驗,並結合家長和教師的訪談、課後觀察等研究方法,探討了維吾爾族兒童漢語發展性閱讀障礙的表現和成因,並對教師及家長提出建議。
  • 提高發展性閱讀障礙兒童的閱讀流暢性
    閱讀是人們獲得信息的基本手段,又是一項必備技能,也是兒童成長和學習的必要條件。發展性閱讀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學習障礙,在學齡兒童中的發生率為5%—17%。閱讀困難是發展性閱讀障礙兒童的一個顯著特徵,它不僅使兒童閱讀和理解文本的時間變長、閱讀流暢性變差,而且會影響其學習興趣和學業表現,甚至導致心理問題。
  • 【綜述】漢語閱讀障礙的研究進展
    視覺-運動統合發展測驗(visual-motor integration, VMI)是Beery設計的一種早期識別和預測兒童學習和行為問題的篩查工具,由24個從簡單到複雜順序排列的幾何圖形組成,適用於2歲以上的兒童和成人。主要目的是通過兒童臨摹這些幾何圖形來評估他們的視覺-運動整合能力,反映眼-手協調狀況,由此提供兒童學習和行為障礙的有關診斷依據[34]。
  • 【中國特殊教育新進展】第七章 言語語言障礙兒童教育新進展(2000-2010)
    言語語言障礙兒童不能像普通兒童一樣獲得正常的語言發展,早期發現障礙並實施有效的幹預對他們而言十分重要。本章通過文獻研究闡述了言語語言障礙兒童教育的總體研究進展、理論研究進展、實踐研究進展,總結了近11年的進展脈絡,並預測未來的研究方向。
  • 【芥末翻】大約 7% 的兒童患有計算障礙,神經科學能提供什麼補救...
    發展性計算障礙指數學學習能力紊亂,患病率約在5%~7%之間,該比例與發展性閱讀障礙相當。英國政府的一份主要報告總結表明:「相比發展性閱讀障礙,發展性計算障礙並未收到應有的關注。計算障礙的後果和閱讀障礙一樣嚴重。計算障礙所獲得的研究經費嚴重不足。
  • 智能計算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這項技術所取得的些許進步,都會進一步促進神經信息學、生物信息學、化學信息學等交叉學科的發展,反過來,後者的深入研究和進一步發展,也將大大促進智能計算技術的長足進步。所以,深入開展智能計算技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智能計算技術是將問題對象通過特定的數學模型進行描述,使之變成可操作、可編程、可計算和可視化的一門學科。
  • 【懶人星期六】教育信息化下半場在軟體;兒童計算障礙有來自神經...
    【懶人星期六】教育信息化下半場在軟體;兒童計算障礙有來自神經科學的補救?2017-05-13 18:08 【懶人星期六】教育信息化下半場在軟體;兒童計算障礙有來自神經科學的補救
  • 託育質量與兒童發展研究進展
    託育質量與兒童發展研究進展其中牛津大學 Edward教授負責的子項目對1000名託育機構的兒童進行了研究,探討了託育質量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此外,挪威的一項縱向研究收集了來自80個不同組織的日託中心的1600名兒童,分析託育質量與兒童發展的關係,以及如何促進兒童的學習、社會、情感、認知發展和健康,重點關注邊緣兒童。
  • 兒童學習困難的最大元兇:發展性閱讀障礙~孩子出現這些情況,老師...
    《地球上的星星》,2007,印度影片中的Ishaan不是因為調皮,也不是因為笨,他識別字母的困難源於一種閱讀文字特異性困難,叫發展性閱讀障礙。發展性閱讀障礙(developmental dyslexia,DD)指個體的智力水平正常,且享有平等教育條件,無明顯神經與器質性病變,但閱讀水平低於其年級(年齡)應有的水平。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最主要的類型,超過70%的學習障礙兒童患有閱讀障礙的問題。早期調查顯示,漢語學齡兒童DD的發生率約為5%或8%(張承芬等,1996)。
  • 淺析對學習障礙兒童的全納性教學
    學習障礙兒童作為一個顯著的特殊的龐大的群體,在全納 教育 理念下他們更為我們所關注。從教師、學生、教學策略三個方面對學習障礙兒童的全納性教學進行分析論述並提出筆者的一些觀點,以期進一步推動全納教育理念的實施。
  • 兒童言語障礙全解析,父母必知!
    幼兒的語言障礙是指個人的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能力與同齡兒童相比較,有明顯的偏離和異常現象,造成交往困難。語言障礙2~3歲的幼兒發生率高,而這段時期恰恰又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因此在這一階段進行早期幹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僅就兒童語言的產生過程、兒童言語障礙的現狀及原因、針對兒童言語障礙採取的應對措施等方面談談兒童言語障礙的研究進展。
  • 患有計算障礙的人佔比高達7%
    研究人員估計,患有計算障礙的人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高達7%,這種學習障礙的特點是,患者在處理數字時會遇到嚴重困難,而其他方面的智力完全正常。計算障礙還有救嗎? 患計算障礙症的兒童在數點陣圖中點的數量時,所用時間要比其他兒童長。對於有4個及4個以下點的點陣圖,大多數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有多少個點,但計算障礙症患者卻需要一個一個地數。
  • 國外計算思維教育研究進展
    為了更好地開展計算思維教育,了解國外計算思維概念的發展及計算思維教育研究進展迫在眉睫。本研究通過對EBSCO資料庫搜索計算思維文獻,並採用「滾雪球」方法,共得到102篇相關文獻,然後從計算思維概念的起源、發展和本質,教育內容,教育活動的實施及評價四方面進行內容分析。
  • 國內外計算思維研究與發展綜述
    可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勢在必行。正如朱亞宗教授指出:計算思維是人類三大科學思維方式(計算思維、實驗思維、理論思維)之一,雖然計算思維較晚才受到關注,但它卻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0]。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對計算思維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鮮有文獻詳細地對計算思維的研究發展情況進行梳理與分析。
  • ...第一人民醫院成功舉辦「2020年八桂認知功能障礙研究進展學習班」
    為提高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聯體各單位醫務人員對認知障礙領域診治規範及前沿共識的理解及認識,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於12月4日-5日,舉辦了「2020年八桂認知功能障礙研究進展學習班」。黃宗貴副院長首先介紹了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歷史及發展概況,強調了繼續教育對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基科室發展的重要意義。目前,由於社會老齡化的進展,痴呆的高患病率和高發病率,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與此同時,痴呆的診療水平在不同的醫院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能夠提高醫務人員對認知障礙的認識,使參會學員獲得更多認知功能障礙診治的相關知識。
  • AI對於學習障礙兒童有著怎樣的作用
    隨著學習障礙研究的發展與新技術的湧現,學習障礙的鑑別與幹預研究也發生動態變化。研究發現,人工智慧技術在學習障礙兒童診斷與幹預方面發揮了突破性作用。 提高學習障礙兒童診斷精準性 研究發現,人工智慧技術在學習障礙兒童診斷方面發揮了巨大的運用價值。
  • 深圳市舉辦兒童關愛服務項目「兒童讀寫障礙」普及講座
    為了讓更多的公眾了解讀寫障礙群體,幫助家長理解讀寫障礙兒童及傳播與普及讀寫障礙知識,2020年12月12日,深圳市兒童關愛服務項目之「看見『被遺忘的天使』」系列活動——「兒童讀寫障礙」普及講座在深圳市無障礙孵化空間舉辦。
  • 遊戲治療在兒童語言障礙康復中的應用
    Goldstein使用腳本遊戲對自閉症兒童進行幹預,發現自閉症兒童的社交行為和自發的表達性語言均有所增加。2.2 遊戲治療幹預兒童選擇性緘默症的研究選擇性緘默症兒童具有正常的語言理解或表達能力,但在特定社會情境下拒絕說活,對其社會互動、學習表現有顯著影響。
  • 綜述| 盤點基因治療最新研究進展
    中國愛荷華大學卡佛醫學院和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簡單的工具來克服這一瓶頸。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基因療法,可以將任何實驗小鼠轉化為可以感染SARS-CoV-2並發展為類似COVID的肺部疾病的小鼠。在《細胞》雜誌上的報導中,研究人員表明,用這種基因療法的小鼠可用於評估疫苗和幾種潛在的COVID-19療法,其中包括一種稱為poly I:C的預防策略。
  • 王伊龍:腦小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治療研究進展
    在10月9日的會議上,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王伊龍教授帶來了題為「腦小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治療研究進展」的精彩報告。 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