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真君廟:北京歷史最久,規格最高的祭祀火神的廟宇

2020-12-23 諾諾旅行記

火德真君廟位於什剎海東岸萬寧橋畔,是北京歷史最久,規格最高的祭祀火神的廟宇。

火德真君廟建於唐貞觀六年(632年)。元至正六年(1346年),曾進行過大規模修繕。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在元代廟址上進行了改建。為了表示皇室對火德真君的崇敬,改覆灰瓦為藍、綠色琉璃瓦。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時,將山門和後殿頂部改覆黃琉璃瓦,更使火德真君廟增添了幾分皇家色彩。乾隆帝還曾親自為火神廟御題匾聯:火神廟匾「司南利用」,聯為「菽粟並資仁,功能既濟;槐榆分布會,序美維修」。關帝殿匾為「氣壯山河」:御皇閣匾為「紫霄香案」;鬥母閣匾為「妙統辰樞」。

2008年政府撥款重修火德真君廟。整座廟宇保留了明代的形制和格局廟門朝東,歇山頂上覆黃、綠琉璃瓦、雙龍坊心璇子彩畫門裡豎彩色牌樓一座,上書「壽國山林」(東側)、「丹天聖境」(西側)。坐西朝東、正對大門的是三官殿,供牽天、地、水三官。廟內主要建築布列在南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為靈官殿(隆恩殿),殿內供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熒惑寶殿(火祚殿).供奉火德熒惑星君;鬥姥閣和萬壽景命寶閣(萬歲靈閣)。

1984年,火德真君廟被列人第三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後門橋位於火德真君廟前、北京的中軸線上。後門橋因與前門南北相對,北京老百姓俗稱地安門為後門,所以稱這座橋為後門橋。後門橋跨什剎海人玉河處。始建於元代,當時叫萬寧橋,木結構單孔拱橋,後改為石築.俗稱海子橋。

通惠問是北京城的經濟生活命脈,在元、明、清三代,萬寧橋是北京運糧河上一座非常重要的橋梁。橋的西邊是廣闊的什剎海水域,橋東則是大運河航道,當年從通州大運河駛來的船隊川流不息。如今的後門橋,雖然不如當年那股的繁華與嘈雜,但依舊熱鬧。

首先,小編表示抱歉,由於比較忙,好幾天沒更新內容,還望看我文章的驢友們諒解。今天呢,小編給大家介紹火德真君廟也到這了,希望能給大家能多多關注小編,小編會給你們帶來優質的文章內容的。在此,小編還希望你能看到最後的哪一個豎起來的拇指點個小贊,來激起小編對創作的熱愛。

相關焦點

  • 北京火德真君廟將成消防博物館
    北京火德真君廟將成消防博物館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3日05:57  北京青年報     八月中旬修繕完畢對外開放  本報訊 正在修繕中的火德真君廟
  • 火德真君廟,萬寧橋及鎮水獸,京杭運河積水潭港!
    沿著朱紅色高牆沒走幾步,抬頭就看到黃金圖額上七個紅色大字「敕建火德真君廟」。雖然是火神廟,從這個名字上就知道來歷不凡,「敕建」說通俗點就是皇帝下令修建,能和皇家沾邊,肯定大有來頭。據說,這座寺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久遠的過去,過隙的白駒揚起陣陣風塵模糊了視線,時至如今,這座建築很難找尋到唐朝的影子。
  • 北京火神廟雷神廟歷史淵源頗深
    有著兩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城,自然少不了這些廟宇。如今,北京城裡還有多座火神廟以及雷神廟,甚至還有風神廟、雲神廟以及雨神廟等建築。這些廟宇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又展現了怎樣的傳統文化遺存?北京城歷史上有好幾座火神廟,據民國年間《北平廟宇通檢》記載,民國初年,只北京城內就有火神廟17處。如今現在保存較完整的有什剎海火神廟、琉璃廠火神廟、古剎火神廟、花市火神廟等。
  • 北京西花市大街唯一的古蹟遺存,敕建火德真君廟
    歷史上的北京城火神廟眾多,至今保留下來的也還有不少,除了什剎海畔那座著名的火德真君廟外,在琉璃廠、成賢街等處也還有遺存。今天犄角君來說說位於花兒市大街的一座敕建火德真君廟。當年犄角君的單位離花市大街很近,中午休息的時候常到這條街上吃飯,而花市大街西口兒的新華書店是最常來的地方,而這座火神廟就在書店斜對過兒,可能當時這裡還是大雜院,所以對之並沒有印象。如今花市地區早已改造,街上已經沒有任何當年的痕跡,這座山門也是後來新建的。
  • 清朝牌匾現身火德真君廟 在史料中均無記載
    信報訊(記者白延龍通訊員鐵嵐王長生)昨天,崇文區文物部門在火德真君廟修繕工程中意外發現了三件珍貴文物——清康熙、同治年間的牌匾。它們在史料中均無記載。轉自搜狐  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這三塊匾均是在拆除火德真君廟正殿抱廈的吊頂時發現的。
  • 天天說雷神山火神山,可道教的雷神火神,你真的知道嗎?
    (木有這個雷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可簡稱為雷尊或雷祖,為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化身,掌管世間一切雷電法則,是主生殺枯榮、賞善罰惡、斬妖除魔等等職責的最高雷神。作為雷部最高天神,他管理著一個結構複雜的雷神組織。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
    其實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底蘊,泉州在福建省都是屈指可數,城市GDP連續21年蟬聯第一,更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城內還有不少媽祖信徒,這不,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提起天后宮,許多小夥伴會一臉懵逼,但是對於泉州人民來說,這卻是一座家喻戶曉的宮殿,更是許多市民的精神支柱。
  • 上古神話中的8位火神,中國有5位,不過很多人只知道祝融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火神的故事,在人類的歷史上,火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也出現了關於火神的傳說,在人類的上古歷史中,有8位火神,其中有五位來自中國,三位來自其他的國家,可是中國人只知道祝融,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福州土山真君廟(福州行雜記)-道觀行十五(福州篇)
    這是福州道觀行的最後一篇,大叔沒有太多的時間,只能在福州老城區很小的一個範圍裡採集素材,最後這間土山真君廟又名北山真君廟,真的很有特色,一層為客堂,現在變成社區活動室,好多街坊在這裡打麻將,二樓,三樓是廟堂,但大叔去的時候沒開放
  • 為什麼世界神話中,火神的地位普遍不如雷神?
    我們知道,為應對疫情而修建的兩座醫院,名字非常講究,採用了神話中重要的兩大神祗,雷神和火神來命名,寓意深刻,非常有內涵。雷神和火神,源自於古老的自然崇拜,是世界神話中非常古老常見的神靈。那麼不知道大家對於世界神話中的雷神和火神了解多少呢?
  • 蘇州第一座祭祀吳國開國君主的廟宇,披麻戴孝的典故也出自於此
    位於蘇州閶門下塘街桃花塢歷史街區內的秦伯廟正是江南地區第一座紀念吳國君主秦伯的廟宇,其歷史可追溯到東漢時期,秦伯為吳國建國的第一位君主,德才兼備,受百姓愛戴擁護,名流千古。秦伯又名吳太伯,生於西岐今陝西省寶雞市內,是部落首領公亶父之長子。論語秦伯篇中孔子曰:「秦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 明朝真定府振頭,崇寧真君廟牌樓
    整座牌樓的正中間最主要位置會高懸牌匾,用以表彰各種名留青史的人物。崇寧真君廟還有另外一個簡稱「關帝廟」,在北宋徽宗時期,關公被捧奉成「崇寧真君」。從構造形式上說,崇寧真君廟牌樓為三開間三樓的結構,注意此處不是指三層樓,而是說在柱子頂部頂著三座「樓」。牌坊或牌樓從形式上主要有「沖天式(光禿禿的柱子)」和「樓宇式(各種小屋頂)」兩種。
  • 雷神和火神是什麼來歷?《易經》中雷火交加是什麼寓意?
    我們先來看一下雷神和火神。雷神雷神俗稱雷公,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相傳雷神生於古雷澤(故址在今山東菏澤),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火神火神有祝融(上古火神,乃火祖,眾火神之首),其次為火德星君、火德真君、朱雀、三足金烏等。在道教信仰之中的知名火神為華光大帝、王靈官、灶王爺等。小說神話中的火神為羅宣、火靈聖母。楚國人被認為是祝融的後代。
  • 火德後裔了不起!為李稱頌!研究火德文化,傳承客家精神!
    為李火德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設慶典,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上杭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積澱,素有「詩畫之鄉」美稱,這裡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山川秀麗。是紅色故土,綠色家園,客家祖地。上杭氣候宜人,商機無限,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 封神榜之大九曜之火德星君
    死後魂魄入封神榜被封為九曜之火德星君,「南方三氣火德星君正神」之職(屬於火神);司掌糾察人間善惡
  • 中國祭祀文化:敬天地,崇鬼神
    從人文角度看,它是中華民族表達美好願望,宣告自己為炎黃子孫最直接的方式。我們來聊一聊,我國的祭祀文化都有哪些?祭天在中國,祭祀的對象有三種:天神、地衹、人鬼。其中,天神和地衹只能由天子祭祀,大的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一般士官和平民百姓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 清代吉禮的祭祀對象們
    中祀或皇帝親祭,或遣官員祭祀。群祀。所祭神祗是最低等次的.有先醫(醫神)、火神、炮神、北極佑聖真君、東嶽、都城隍、龍神、司土、司工、窯神、倉神、門神等.以及賢良祠、昭忠祠、雙忠祠、諸功臣祠等。群祀神抵比較多,規格也低,所以皇帝不親祭,均遣官祭。現在把比較重要的祭祀給大家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