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後該如何自救 黃金急救三小時很重要

2020-12-20 騰訊大燕網

在全國高溫天氣持續的情況下,很多人紛紛抱怨,這天氣要「熱死人」了。這樣形容也許並不誇張,如果在中暑後不積極採取有效方法降溫,極有可能患上熱射病,如果治療不及時、不科學,死亡率是很高的。那麼,重度中暑有什麼症狀?中暑後我們該如何自救?記者採訪了太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偉,對中暑後應採取哪些措施自救進行了詳細講解。

A外出旅遊老人中暑險喪命

「最近,醫院急診來了一些中暑的患者,其中有兩例患者比較嚴重。」王偉說,一位是78歲的老年男性,一位是愛美的女性。

前幾日,太原一位老年男性被家屬緊急送醫。當時老人家屬表示,患者出現了頭疼、噁心、食慾不好,並且伴有發熱,嚴重的時候還有過一次抽搐。「接診後,我們發現患者意識模糊,體溫39.7攝氏度,經過化驗,電解質紊亂,肌酶升高,我們立即給他做了體外物理降溫,並且補充了大量液體,最終老人脫離了危險。」王偉說,經過詢問得知,老人發病前去外地旅遊了兩天,因為天氣熱加上旅途的奔波,導致患者攝入水量不足,休息不足,出現了頭疼、噁心的症狀,但當時並沒有重視,「以為是感冒,其實這是典型的中暑症狀。」

太原一位女士因為減肥也出現了中暑症狀。王偉說,這些減肥的愛美人士,以為夏季減肥效果好,穿著不透氣的衣服鍛鍊,大量出汗,但飲水量卻不足,造成中暑症狀出現,「所以,勸大家減肥也要找到健康的方式。」

B多種原因導致熱射病發病

高溫天氣下,戶外工作者、體弱、老齡、低齡人群,都要加強防護,避免中暑的發生。王偉說,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

熱射病分為兩種,勞力型熱射病和非勞力型熱射病。高溫作業下發生的熱射病大多是勞力型熱射病,是由於暴露在高溫高溼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其特點為發病急、病情進展快。作為一種致命性急症,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熱射病病死率為20%—60%,50歲以上患者死亡率可高達80%,多發生於高溫下的戶外作業人員、夏季參訓的部隊官兵和運動員。「對高溫環境適應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王偉說。在大氣溫度升高(>32℃)、溼度較大(>60%)和無風的環境中,長時間工作或強體力勞動,又無充分防暑降溫措施時,缺乏對高熱環境適應者易發生熱射病。

其中主要發病的因素包括四個方面,一個是環境溫度過高;第二個是人體產熱增加,如從事重體力勞動、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和應用某些藥物(苯丙胺);第三個是散熱障礙,如溼度較大、過度肥胖或穿透氣不良的衣服等;第四個為汗腺功能障礙,見於系統硬化病、廣泛皮膚燒傷後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C黃金急救三小時很重要

臨床研究表明,熱射病病死率與高熱持續時間密切相關,超過3小時就會導致嚴重後果。因此,病發後的3小時被稱為搶救熱射病的「黃金3小時」。

在戶外高溫作業時,如果發現身邊同事出現中暑症狀,在求助醫生的同時,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現場急救:第一要迅速降低機體溫度。可以將患者轉移至溫度較低的環境,比如空調房、陰涼處。第二要及時補充水分,如涼水或運動飲料,但不能喝含有酒精或者咖啡因的飲料。第三如果有條件的話,要進一步降溫。比如給患者衝一個冷水澡,或者用溼涼的毛巾擦身,冷敷額頭、頸、腋下。第四脫去非必要的衣物,將雙腿提高至高於心臟的高度。

王偉強調,如果患者已經昏迷不醒,切不可強行餵水,以免引起氣道梗阻或者嘔吐窒息;如果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或者心臟驟停,要立即實施心肺復甦,並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D牢記八點 遠離熱射病

1、避免在高溫下暴曬。酷暑時節,戶外氣溫非常高,要儘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出行。

2、戶外作業時要少量多次飲水。隨著氣溫不斷攀升,高強度戶外作業往往會使人大量出汗,這個時候就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少量多次飲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喝水。建議戶外作業的人群隨身攜帶一壺淡鹽水或者綠豆湯,以緩解口渴的症狀。

3、工作前睡眠要充足。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導致疲勞。所以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最佳的狀態迎戰酷暑。

4、工作間隙或結束要儘快散熱。戶外工作中途休息或者結束後,一定要到陰涼地避暑,這樣可以快速散熱。

5、運動前補水要跟上。在日常運動和訓練中,切記要及時補水,科學補水。如運動員長跑、學校體育課等前兩個小時飲用600毫升淡鹽水或兩罐功能飲料,開始前15分鐘喝綠豆湯300毫升。

6、科學安排工作時間。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間中進行戶外作業;如果必須在溫度較高的時間工作或運動,應逐漸增加工作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工作半小時就要休息一下,每次工作時間不要超過1.5小時。

7、要有一個涼快的環境。酷暑來臨時,有一個可以納涼降溫的場所,在清涼的環境中待上幾個小時,有利於機體恢復活力。如果家中或住處沒有空調,也可以選擇到商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乘涼。

8、多食清淡飲食。飲食上,要多選擇一些帶苦味的清淡飲食,如冬瓜、生菜、黃瓜、西紅柿等含水量較高的食物。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少吃葷腥、辛辣刺激性食物。

(山西晚報)

相關焦點

  • 中暑了該如何急救
    華龍網2018年1月31日15時訊 先兆中暑人在高溫環境下,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疲乏、頭昏、眼花、乏力、噁心、動作遲緩、胸悶、心悸、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即為先兆中暑。此時,體溫正常或略高。若離開高溫環境,休息數小時使可恢復。
  • 江都一小學生遊泳險溺亡,黃金4分鐘急救自救寶典送給您
    中小學都已進入暑假而暑假安全再一次成為焦點記者從市急救中心了解到上周江都一小學生遊泳險溺亡自救成功廣福花園發生異物嗆住孩子氣管記者採訪了急救中心的專家將黃金4分鐘急救自救寶典送給您異物嗆住氣管怎麼辦?如果窒息者身邊沒其他人,如何自救?急救中心專家介紹,這時候只能靠自己,趁意識清醒,一定要爭分奪秒急救。自己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裹住,快速向內向上衝擊肚臍與肋骨中間的位置,直到將異物排出。
  • 夏季中暑了該如何急救?
    炎炎夏日,人們中暑是很常見的情況。千萬別把中暑當小事,中暑病情可輕可重,重度中暑引發的死亡不在少數,必須引起重視。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中暑了該如何急救。中暑原因中暑是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身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出現障礙,導致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中暑是一種可威脅生命的急症,若未給予及時處理,可能引起抽搐、永久性腦損害、腎臟衰竭甚至死亡。中暑症狀根據臨床症狀的表現,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 中暑急救:中暑的症狀及中暑後的急救措施
    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先兆中暑症狀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 中暑如何自救?這份指南你必備!
    高溫中暑有哪些症狀?如何緊急處理?這篇文章告訴你~高溫中暑的類型?根據症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輕症中暑可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導致死亡。
  • 安全自救,助力成長——「校園意外急救自救」主題班會課【三(1)丘玟雋家長原創】
    為提高同學們的現場救護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三年一班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校園兒童意外傷害急救自救主題班會課。盧老師特意請來班上玟雋同學的外科醫生爸爸進行講解,在出現意外的時候,如何實施安全有效的急救自救行為。
  • 中暑自救指南:高溫中暑有哪些症狀?如何緊急處理?
    高溫中暑有哪些症狀?如何緊急處理?這篇文章告訴你~高溫中暑的類型根據症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輕症中暑可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
  • 急救知識「雲」開講 市紅十字會教您發生意外怎麼辦
    當有人踝關節扭傷了,您知道該如何正確處理嗎?天氣炎熱,有人中暑了,您又該怎麼做呢?針對廣大觀眾關心的問題,大眾網·海報新聞採訪了濟南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講師潘曉龍,「手把手」教您發生意外後該怎麼辦。夏季中暑有三級 補充水分要記牢大眾網:馬上進入夏季了,在高溫下長時間露天暴曬很容易致使身體調節中樞失衡,引起中暑。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潘曉龍:中暑按程度不同一般分為三個等級。
  • 「高燒」天氣如何預防中暑? 是時候該學學了
    原標題:「高燒」天氣如何預防中暑? 是時候該學學了夏季來臨熱浪必然來襲,炎熱已成為每年夏季影響人們健康的最大危險因素。因此,學會預防和治療因為炎熱而導致的中暑或熱射病已成為人們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必修課。
  • 中暑的症狀 中暑有哪些急救措施
    在炎熱的夏天,一些人會出現中暑的情況,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或者有一些疾病的人,那麼中暑的症狀是什麼呢?中暑有哪些急救措施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這些方面吧。中暑的症狀1、先兆中暑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37.5℃),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嘔吐、胸悶、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等。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2、輕症中暑症狀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 溺水、中暑、異物卡喉?關鍵時刻,這3種急救辦法能救命
    而這些意外也並不僅僅是車禍等事故,日常生活中多的是突發事件:廣東3歲男童溺水,父母「倒掛急救」錯過最佳搶救時機……湖南益陽某幼兒園,一名4歲男童吃飯時因異物卡喉,沒能及時處理,最後送醫搶救無效死亡……崑山一大學生幫老師搬家,坐送貨車廂內中暑死亡……如果當時有人能及時發現,並且在幾分鐘的黃金急救時間裡,及時進行正確的急救,有些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
  • 專家教你三招區分中暑和心梗
    紅網時刻6月28日訊(通訊員 龍華君 楊穎)近日,80多歲的凌爺爺從外面回來後,突然出現胸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症狀,家人誤以為是天氣炎熱導致老人中暑了,趕緊將老人扶到床上刮痧。在家裡折騰了近2個小時,老人胸前區疼痛仍無緩解,家人這才覺得不對勁,急忙連夜送至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救治。
  • 日本東京8月共187人死於中暑 如何預防和急救中暑?
    日本東京8月共187人死於中暑 如何預防和急救中暑?】據日本放送協會(NHK)2日報導,日本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發布消息稱,當地8月共有187人因中暑不幸身亡,其中大多數人都未使用空調。夏季炎熱,身體素質差的人尤其害怕中暑。人一旦中暑,身體會遭受到非常大的傷害。所以,預防中暑就成為夏季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了。特別是現在正是三伏天,這正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時段,預防中暑也就顯得更加的重要了。
  • 這些急救錦囊,關鍵時刻可救人一命!
    作為家長又該如何守護孩子的安全健康? 7月25日上午,「2019年暑假學生防溺水等意外傷害第一目擊者急救知識講堂」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大禮堂開講。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湖南急救醫學研究所副主任劉曉亮和湖南省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工作人員為現場近百餘名家長和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動有趣、實操落地的急救課。
  • 如何急救:遇出血、斷肢、急性心梗等急病,自救非常重要
    醫生正在示範如何操作心肺復甦搶救。 楊一 澎湃資料每年9月的第二個周六是「世界急救日」,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希望通過這個紀念日,呼籲世界各國重視急救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發現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
  • 公交落水如何自救?溺水後搶救方法是啥?腦溢血如何急救?
    那麼,公交落水該如何自救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掌握哪些急救小常識,以備不時之需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車輛落水後的自救方法公交墜湖事故讓人痛心,也給大家敲響了警鐘。在為遇難者祈禱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學習自救方法。那麼,車輛落水後該如何自救呢?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
  • 學急救有多重要?心臟驟停急救黃金時間就四分鐘
    培訓師現場講解心肺復甦等急救技能生活中,老人突然暈倒,兒童突發氣道異物阻塞,跑步心臟驟停,遊泳意外溺水等意外時有發生。在危重急症或意外傷害突然降臨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2020年9月12日是第21個「世界急救日」,為普及救護知識和技能,提高群眾自救互救意識,加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推廣力度,濟南市紅十字會和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愛濟南新聞客戶端聯合推出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雲」課堂活動。據濟南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心臟驟停四分鐘將損失50%腦細胞,此時進行心肺復甦,成功率可達50%。
  • 危急時刻如何自救互救?觀山湖區野鴨衛生院把急救知識送進校園
    近日,觀山湖區野鴨衛生院聯合金陽醫院急危重症黨支部、貴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主題活動。貴州職業技術學院100餘名師生員工代表參加。活動通過「理論基礎教學+實操技能培訓」的方式,向貴州職業技術學院廣大師生普及了急救知識與技能。金陽醫院專家團隊的醫務人員向大家詳細講解了當人突發心臟驟停時,如何在「4-6分鐘」的黃金救命時期運用心肺復甦技術挽救生命;針對氣道異物等突發事件,講述了如何預防及如何正確使用哈姆立克手法進行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 烈日下交警執勤頻發中暑 學急救技能自救救人
    據芙蓉區交警大隊教導員陶理新介紹,近期已發生多起交警中暑,還有多名交警在執勤過程中曾出現頭昏、噁心等不適。   8月3日,湖南省人民醫院急救知識大講堂為芙蓉區交警大隊三中隊、定王臺派出所約50餘名交警、幹警開設專場,培訓內容包括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的三個「一」概念和現場急救知識,在該院急救專業人員的示範指導下,「警察叔叔」們分組學習了心肺復甦、氣道異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常見外傷、中暑現場急救操作。
  • 戶外勞作中暑如何急救?省職業病專家支招
    炎炎夏日中高溫作業的勞動者們如何預防中暑呢?讓我們聽聽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安徽省職業病防治院)主任醫師陳葆春如何說。  中暑一般可分為三類:  先兆中暑,表現為大量出汗、頭暈、胸悶、噁心、四肢無力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後症狀即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