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兩大皮膚病,潛在「first-in-class」外用療法達到3期臨床終點

2020-12-19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Dermavant Sciences宣布,該公司開發的tapinarof乳劑(1%),在治療斑塊狀銀屑病成人患者的PSOARING1和PSOARING2兩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含賦形劑對照的3期臨床試驗中達到主要臨床終點。Tapinarof是一種潛在「first-in-class」的芳烴受體(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調節劑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皮膚病。全世界有幾百萬銀屑病患者,其中80%的患者為輕度至中度銀屑病患者。雖然每位患者的症狀都不盡相同,但可能包括覆蓋著銀色鱗片的紅色斑塊、乾燥、皸裂、出血,以及增厚、凹陷或隆起的指甲。而對於症狀較嚴重的患者來說,銀屑病對他們的生活質量造成重大影響。目前治療銀屑病的療法包括外用藥、以及口服和注射療法。口服和注射療法雖然在清除皮膚症狀方面表現出很好的療效,但是可能產生全身性的不良反應。外用療法雖然包括皮質類固醇、維生素D等多種治療方法,但是療效和副作用特徵並不能讓患者滿意。

Tapinarof是一種潛在「first-in-class」的芳烴受體調節劑。它最初由葛蘭素史克(GSK)公司開發,Dermavant在2018年獲取了它的研發權益。芳烴受體在調節自身免疫反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Tapinarof通過調節芳烴受體的功能,能夠抑制IL-17介導的炎症反應。IL-17信號通路可以說是治療銀屑病的「明星通路」,靶向IL-17的銀屑病療法包括諾華(Novartis)公司開發的Cosentyx(可善挺),優時比(UCB)公司開發的bimekizumab,以及禮來公司開發的Taltz。

在PSOARING1(N=510)和PSOARING2(N=515)臨床試驗中,與對照組相比,接受tapinarof乳劑治療的患者在接受治療12周時,達到醫生整體評估(PGA)評分為0(代表皮膚症狀完全清除),或1(皮膚症狀幾乎完全清除)並且評分至少提高兩級的患者比例顯著高於對照組,達到試驗的主要終點。同時,tapinarof乳劑也達到用PASI75評估的關鍵性次要臨床終點。

▲Tapinarof乳劑的臨床試驗療效數據(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Dermavant公司的首席醫學官Philip Brown博士說:「如果獲得FDA批准,tapinarof乳劑可能成為一種對患有輕度、中度和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成年患者非常有益的治療選擇。由於全身藥物暴露極少,tapinarof作為一種新型局部非甾體類藥物,能夠用於敏感和難以治療的身體部位,如面部、腹股溝和腋下。」

值得一提的是,Tapinarof同時能夠抑制IL-4介導的2型炎症反應。而2型炎症反應是導致另一種困擾很多患者的皮膚病——特應性皮炎(又名溼疹)的主要原因。賽諾菲(Sanofi)公司的重磅療法Dupixent就是一款靶向IL-4和IL-13的雙重抑制劑。

圖片來源:賽諾菲官網

Tapinarof還可能通過提高Nrf2表達而增強抗氧化活性,並且通過上調多個表皮屏障基因來促進皮膚屏障的恢復。目前,tapinarof在治療特應性皮炎的研發方向也已經進入2期臨床階段。我們預祝這款創新療法臨床開發順利,早日為銀屑病和溼疹患者帶來安全有效的外用療法。

圖片來源:Dermavant官網

參考資料:

[1] Dermavant Reports Positive Phase 3 Results for Tapinarof Cream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laque Psoriasis. Retrieved August 26, 2020, from https://www.dermavant.com/dermavant-reports-positive-phase-3-results-for-tapinarof-cream-in-adult-patients-with-plaque-psoriasis/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藥明康德」微信公眾號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特應性皮炎市場競爭擴圍,兩大療法相繼在華獲批,多款JAK抑制劑蓄勢...
    因此,該領域對創新療法存在著顯著的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今年以來多款JAK抑制劑在針對AD的多項3期臨床試驗中取得了積極結果,儼然AD領域已成為JAK抑制劑的又一角逐場。 已上市/處於臨床3期用於AD的JAK抑制劑
  • 完全清除皮膚症狀表現超過獲批療法,銀屑病創新療法達到3期臨床終點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優時比(UCB)公司今天宣布了,其在研IL-17A/F抑制劑bimekizumab在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成人患者的3b期臨床試驗中達到主要終點。
  • 諾華潛在first-in-class口服補體通路抑制劑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諾華今天宣布,美國FDA授予其在研療法iptacopan(LNP023)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Iptacopan同時獲得罕見兒科疾病認定,治療C3腎小球病。Iptacopan是一款潛在「first-in-class」,口服特異性替代補體途徑因子B抑制劑。新聞稿指出,它可能成為首個治療多種補體介導疾病的口服療法。
  • 速讀社丨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ADC療法達到臨床主要終點
    (創鑑匯) 輝瑞領投 靶向多種受體的新型癌症免疫療法步入臨床 日前,公司總部位於瑞士的ImmunOs Therapeutics公司獲得1500萬瑞士法郎(約1520萬美元)的A輪融資,推進其新型癌症免疫療法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創鑑匯)
  • Engage Therapeutics創新吸入式療法達到2b期臨床終點
    13日,Engage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開發的口腔吸入式療法Staccato alprazolam,在治療癲癇患者的2b期臨床試驗StATES中達到主要研究終點,與安慰劑組相比,治療組患者接受治療後在兩分鐘內停止癲癇,且在兩小時內未復發的患者比例顯著提高。
  • 讓癌細胞「見光死」 Soligenix公司光敏療法3期臨床結果積極
    日前,Soligenix公司宣布,該公司開發的「first-in-class」光動力療法SGX301在治療皮膚T細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CTCL)的3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頂線結果。
  • 75%患者痛經症狀得到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症創新療法達到3期臨床終點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Myovant Sciences公司宣布,其在研relugolix複方療法,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相關疼痛患者的3期研究SPIRIT2中,達到了試驗的主要療效終點和6個關鍵性次要終點。
  • 血液病新藥luspatercept抵達3期療效終點
    日前,專注於發現、開發和推廣嚴重和罕見疾病療法的生物醫藥公司Acceleron宣布,其與Celgene共同開發的血液病在研新藥luspatercept抵達了臨床3期試驗的終點。促紅細胞生成素刺激劑(ESA)不能解決潛在的紅細胞(RBC)成熟缺陷,因而療效有限。RBC輸血對於患者來說常常是必需的,但它昂貴且有風險。因此,MDS患者急需有效的新療法來緩解疾病。
  • 紫杉醇口服療法達到3期臨床終點 療效優於傳統靜脈注射給藥
    今日,致力於研發治療癌症新療法的生物醫藥公司Athenex宣布,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其紫杉醇(paclitaxel)與encequidar結合的口服配方,在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關鍵性3期臨床研究中達到了主要終點
  • 德琪醫藥引進的「first-in-class」療法在美獲批!
    轉自:醫藥觀瀾今日,德琪醫藥戰略合作夥伴Karyopharm Therapeutics公司(以下簡稱Karyopharm)宣布,該公司的「first-in-class」口服療法Xpovio(selinexor,德琪醫藥代號ATG-010)正式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這是該藥在美國獲批的第
  • 「first-in-class」新藥!安斯泰來ADC療法在中國獲批臨床
    CDE最新公示,安斯泰來注射用enfortumab vedotin獲得兩項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款靶向Nectin-4的「first-in-class」抗體偶聯藥物(ADC),曾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和優先審評資格,已於2019年底在美國獲批上市,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 30秒內終止癲癇發作,創新吸入式療法達到2b期臨床終點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Engage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開發的口腔吸入式療法Staccato alprazolam,在治療癲癇患者的2b期臨床試驗StATES中達到主要研究終點,與安慰劑組相比,治療組患者接受治療後在兩分鐘內停止癲癇,且在兩小時內未復發的患者比例顯著提高
  • 不吃「快餐」、只爭first in class的康乃德
    截止發稿,康乃德已有兩款藥物正在進行著不同時期的臨床研究。在自身免疫領域浸淫多年,只爭first in class「要想在一個領域有所建樹,有競爭力,必須做自己熟悉且市場前景大的領域。」鄭偉表示道。目前已經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完成臨床I期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評估了其耐受性、藥代學和藥效學試驗,不僅如此,作為1.1類新藥CBP-307已經進入Ⅱ期臨床試驗。2019年1月,康乃德對外公布了其第二大產品——CBP-201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針對在中重度特異性皮炎患者中的1b臨床研究數據。
  • 24種皮膚病外用藥膏
    ,目前,外用藥仍是治療皮膚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很多患者面對琳琅滿目外用藥膏卻不知道什麼選擇,今天,小通就跟大家講解這24種常見外用藥膏的功效及聯合用藥。複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適應症:主要用於過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局限性瘙癢症、神經性皮炎、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慢性溼疹等。
  • Dupixent 3期臨床結果積極,有望治療兒童溼疹
    ▎藥明康德/報導 今日,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公司和賽諾菲(Sanofi)宣布,兩公司聯合開發的重磅藥物Dupixent(dupilumab),在治療6至11歲兒童嚴重特應性皮炎的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頂線結果。
  • ...4/13靶向療法Dupixent獲美國FDA批准,治療青少年特應性皮炎
    2019年03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法國製藥巨頭賽諾菲(Sanofi)與合作夥伴再生元(Regeneron)近日聯合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新型抗炎藥Dupixent(dupilumab),用於局部處方療法控制不佳或這些療法在醫學上不適宜的中度至重度特應性皮炎青少年(12-17歲)患者的治療
  • 兩款藥物已遞交申請 中國突破性療法還有哪些潛力品種?
    中國版突破性療法試行以來,已經有兩款藥物向NMPA遞交突破性療法標籤申請:2020年07月17日,李氏大藥廠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遞交PD-L1單抗ZKAB001宮頸癌適應症突破性療法申請;2020年07月23日,再極醫藥申請FLT3/FGFR雙靶點抑制劑MAX-40279治療FLT3野生型急髓性白血病(AML)突破性療法標籤。
  • 眼科新藥teprotumumab達到3期終點 有望成為首款獲批療法
    今日,Horizon Pharma宣布,其此前曾獲得FDA頒發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孤兒藥資格以及快速通道資格的在研單抗眼藥teprotumumab,在用於治療活躍期甲狀腺眼病(TED)的3期試驗中,達到了主要和所有次要終點。總部位於愛爾蘭都柏林的Horizon,是一家專注於免疫相關的罕見疾病和風溼性疾病的生物醫藥公司。
  • Sci Trans Med: 益生菌療法有助於治療溼疹
    2020年9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修飾皮膚微生物組的實驗療法可安全降低溼疹的嚴重程度並提高3歲以下兒童的生活質量。
  • 溼疹的症狀及治療方法展示3大療法讓你遠離溼疹困擾
    臨床表現1.按皮損表現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1)急性溼疹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於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抓破後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如繼發感染,炎症更明顯,可形成膿皰、膿痂、毛囊炎、癤等。自覺劇烈瘙癢。好發於頭面、耳後、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多對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