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師德內涵 升華專業能力 引領學生成才 重慶市實驗學校 用幸福...

2020-12-17 華龍網

學校美麗陽光的英語組教師

教育,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就是培養人追求幸福、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

在重慶市實驗學校校長楊紅越看來:「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唯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提供幸福的教育;唯有幸福的教育,才能創造孩子的幸福生活。」

學校歷經百年發展,雖數遷校址、幾易校名,始終不變的是對幸福教育的追索。學校在始終關注學生幸福成長的同時也致力於成就教師,無論是推行先進的教育理念,創設廣闊的發展空間,還是營造優美的教育環境,激發無限的創造熱情,都讓一代又一代實驗人用幸福播撒幸福,傳遞幸福,獲譽累累。

英語組教師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一群「娘子軍」把幸福最大化,努力做新時代幸福而有成就的教師。

發現教育之美

塑造新時代教師風採

走進重慶市實驗學校英語老師黃潔的辦公室,目光不由得被生機盎然的綠植所吸引,深吸一口氣,淡雅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熟悉的人都知道,愛美愛花的黃老師總是將辦公室布置得溫馨舒適,四季洋溢著花香。

教師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人生。「做教師應該是快樂和幸福的。」這是英語組組長龍穎的口頭禪,一個體會不到工作快樂、整日愁眉苦臉的老師,怎麼能夠培養出「陽光燦爛」的學生?

一個枯燥無味的課間活動也被英語組教師過得與眾不同。老師們經常會在校園裡跳起小蘋果、江南舞等時下流行舞蹈,隨著動感的音樂,踏起輕鬆愉快的舞步,每個人活力無限。

在校長楊紅越看來:「教師的幸福離不開教師對職業和生命的熱愛,離不開校內外生活的充實和對生命意義的感悟。一個能夠發現與創造幸福的教師,她必定能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用靈魂影響靈魂。」

然而,如何使教師享有幸福的職業生涯,成為心靈豐盈、精神富有的人呢?

實驗學校秉承「以人為本,共享幸福」的辦學理念,以「學生學得幸福,教師教得幸福」為共同追求的「幸福教育」目標,關注教師的自我修養和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學校打造幸福的教育環境。校園環境精美,教學設備先進,為學子靜心學習,教師敬業育人,勵行天下,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英語組教師們去鐵山坪爬山,在油菜花盛開的季節去拍照,在記錄美的同時,也將美傳遞到角落。

美麗大方、自信時尚、熱情洋溢,人人在工作上展現出一種心靈的自由、情感的舒展以及行動的睿智,這是實驗學校英語組教師身上一個顯著特質,他們在做好引路人的徵程中,讓幸福從內而外散發出光芒,照亮周圍每個角落。

升華專業能力

享受職業發展的幸福

「謝謝您楊老師,是您帶我們領略了英語這門課的魅力,讓我從害怕英語到喜歡上英語……」小玉在初一的時候,就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也要當一名像楊潔霜一樣的英語教師。

幾年過去,那個夢想經歷播種、成長、萌芽,逐漸開花結果。今年高考,小玉以高分考取了師範學校的英語專業。不少人都勸她,你完全可以報一個更有名氣,更有發展前景的學校和專業,她堅定如初。

從對英語不感興趣到熱愛甚至痴迷,在實驗學校傾心培育下,不少孩子都經歷了這樣的華麗轉身。很多人納悶,實驗學校學生生源不佔優勢,很多孩子的英語底子不好,究竟什麼促成了這些轉變?

這當然離不開一群會教、善教的專業教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楊潔霜老師會花很多心思,設置唱歌,表演,話劇等方式來讓學生大膽說出口。這些參與性強、內容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脫口而出。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凌玲老師第一節課就會略帶輕鬆的告訴學生:「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人都會說英語,就是因為英語最好學,最容易掌握。」為了給學生建立英語語境,凌玲老師堅持每一個堂課都全程用英文來表達,學生不明白,她就儘可能的用短語,手口並用的給學生做展示,旁敲側擊的讓學生理解。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來自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專業成長,來自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

教研組是教學改革最前沿的陣地。英語教研組經過不斷探索、實踐、研磨,逐漸探索出富有特色的新課程理念下的教研組活動方式,藉助專業引領、課例研討等富有創意的教研活動,讓教師在實踐中鍛鍊成長。

如今,學校英語教師教學質量高、畢業學生英語水平高。學校是渝中區英語學科建設基地,多次承擔渝中區英語教師培訓、教研任務多次承擔國家「西部地區初中英語教師培訓」任務。

引領學生成才

於成人達己中彰顯價值

英語組14個老師,8個都兼任了班主任,甚至有的老師還兼任工會主席、德育主任等職責,可謂擔子重責任大,但她們卻在每一個崗位上都綻放出光彩。

黃潔既是學校工會主席,還是班主任,英語教師,但是她卻能把每件事都做的好。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工會活動有聲有色。

「強化孩子自主能力,讓更多的小幹部小能手在各項活動中顯身手。」這是黃潔老師的教育秘訣。原來,她在班級管理中設立小幹部崗位,給學生自主管理的機會。在家裡,她鍛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無時不刻的陪伴和監督。

眾所周知,實驗學校是桌球傳統學校和射擊特色學校。學校重視學生個性特色發展,開設了20多門以學生興趣為核心的自主選修課程。學生在市、區級桌球、射擊、籃球、航模、書法、繪畫、合唱、跳繩等競賽中多次獲獎,陳星彤、袁偉祺、曾劍鋒等多名學生因特長突出被區重點高中錄取。

「做一名好教師應該摒棄只求分數的育人標準,要著眼學生的長遠發展,讓學生通過受教育擁有幸福的人生。」凌玲老師不僅教學有一套,在班級管理上也有一套自己的辦法。

她特別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多元成才。下雨天不方便,她帶著學生在樓道裡跳臺階,鍛鍊身體。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班上湧現出書畫小能人,演講小達人,學生李霖林獲得了市級射擊比賽第二名的好成績。

實驗學校認為,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鍛鍊成長起來的。

學校給教師搭建平臺,壓擔子。學校針對學生英語弱勢,特意把英語老師放到班主任的位置上。學校實行班主任與科任老師雙選制,通過申請,互選等幾層篩選,最終組建一個志同道合的團隊,大家實現從「要我教」到「我要教」轉變。學校搭建各種活動交流平臺,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不負期待,他們回歸學校、回歸教師、回歸教育的本義,拼儘自己的智慧、青春、熱情,培育、塑造出一個個豐盈的生命個體,為每個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何霜 胡忠英 圖片由重慶市實驗學校提供

相關焦點

  •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文化引領內涵發展 共享教育幸福生活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校長 魯國春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反思,確定了「文化引領、內涵發展、民主管理、和諧共進」的辦學思路,「德植於心、智源於學」的校訓,以及「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的育人目標和「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辦學方向,進而形成了融太陽文化和海文化理念的學校精神
  • 先師德 重能力 提升教師高度
    面對這次教育新改革,不少學生、家長或許多少感到突然,但是對於教育人士來說,國家的教育改革早有動向。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教育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所在。但著實來說,教改的落實者是教育一線的普通老師,他們教育教學的素質和能力決定了學生發展的方向。
  • 努力提升高校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引領能力
    再次,應重點研究影響青年大學生思想與行為的主要社會思潮及其內涵與外延、嬗變與影響,深入研究對大學生實施思想引領的理論基礎、邏輯機理與路徑機制,並在此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為提升全校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引領能力提供專業知識與智力支持。專業課教師以課程思政協同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所有課程都有育人責任,所有崗位都有育人功能。
  • 【內涵建設】二中附校:依託課程建設 豐富學校內涵發展
    依託課程建設 豐富學校內涵發展 課 程 建 設 學校致力於培養「人文求善 科學求真 快樂學習 陽光成長」的附校學子,從生活能力、學習能力及社會能力三個維度、八個方向,提出對學生運動健康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藝術審美能力、演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 浙江舟山南海實驗學校外抓精細 內涵素養
    原標題:浙江舟山南海實驗學校外抓精細 內涵素養浙江舟山南海實驗學校實施集團化辦學模式,多學段、多校區、多法人共存。辦學近20年來,學校以「修身強學、弘毅致遠」為校訓,秉持「奠基真善美的幸福人生」的辦學宗旨,圍繞「高水平學習、高品質生活、高境界做人」的學生培養目標,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大力弘揚南海文化,正向現代化、個性化、多元化學校努力前進。
  • 濟南協和雙語實驗學校:多元教育全面發展,打造學生成才之路
    2020年高考成績發布後,濟南協和雙語實驗學校高中部的老師們收到了一條又一條報喜的消息,第二屆高三畢業生高考喜獲佳績。一段線過線率達70.09%。相比剛入校,不少學生的高考成績有了質的飛躍。作為一所12年一貫制的寄宿制學校,濟南協和雙語實驗學校在辦學理念中採取導師育人制,在教學中藉助與名校合作辦學,共享教育資源的優勢,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革課程,幫助學生多元化發展,多渠道成才。
  • 資訊|重慶市經貿中等專業學校 瞄準「精強優」 向更高水平出發
    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學校深入思考如何遵循產教融合主線做好專業群的建設。學校負責人強調:「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是產業轉型升級、專業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專業教學資源優化配置和學校專業布局優化等專業建設能力提升的現實要求。」學校找準服務切入點,結合學校專業優勢,聚焦汽車與智能製造專業群和旅遊康養專業群建設。
  • 七星關區第二實驗學校: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讓文明之花綻放
    建校以來,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高度重視師生思想道德建設,以學生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積極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文明素養,提升校園文明層次,營造優美育人環境,把文明校園打造成精神文明創建的響亮品牌。
  • 四平市第一實驗小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活動
    新學期伊始,為了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發揮師德師風在教師從教行為中的先導和引領作用,2020年9月4日下午四平市第一實驗小學校全體教師召開師德師風問題工作部署會議。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梁巖同志在會議上強調:師德師風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
  • 青島藝術學校:綜合高中為學生搭建成才立交橋
    藝術學校綜合高中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普通高中文化基礎知識和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具有繼續學習能力和一定就業能力的高素質藝術人才,引導學生多元選擇、適性發展,進而分解為「做人有道德、專業有特長、實踐有技能、比賽有優勢、升學有方向、就業有市場」的「六有」育人目標。
  • 以人為本 引領中職教師專業發展
    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對於促進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至關重要,有利於我們嚴把教師入口關,提高「雙師型」隊伍建設的質量;有利於指導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養和管理工作;有利於激勵和引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和可持續發展。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以文育人 為學生成才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大力實施文化育人工程,通過挖掘學校文化底蘊、豐富文化育人內容、創新文化育人載體等,不斷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內涵,潤物無聲地滋養了學生心靈、涵育了學生品行,造就了許多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材。
  • 幸福和陽光是新時代師德應有之義
    會議包含主論壇和6個分論壇,大家緊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標準,圍繞「以德育德,傳遞溫暖——新時代師德的育人功能與價值追求」主題,進行師德建設的「華山論劍」。新時代師德的內涵「師德包含愛、使命感、責任感和能力,師德能幫教師引導、影響和改變學生,著力培育新時代的創新創造者。」
  • 廣東高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
    普遍建立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協力共管的「大思政」格局,從機構設置、制度保證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規範與落實人才培養機制、管理服務工作、校園文化建設等系統化設計,實現核心價值觀對知識教育的引領與學校教育教學體系、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專業知識學習和日常生活的有效結合。  2.以全方位的教學空間實現引領。
  • 立德樹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新洲中學引領師生綻放幸福之花
    追求幸福教育,使師生的人生豐盈蓬勃新洲中學,1995年創辦,是一所公辦全日制初級中學。自建校以來,五任校長不斷探索,引領學校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內涵豐富的辦學思想體系,並被全體師生員工和家長所認可。2016年8月,張新燕就任新洲中學校長,她在學校原有文化積澱的基礎上,提出以「幸福教育」為辦學追求,打造「善文化」教育生態,為師生創造美好的家園。
  • 首屆長三角地區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研討會在滬召開
    二是在破解師德師風治理難題上改革創新,以問題為導向,對師德建設中存在的一些頑瘴固疾狠下功夫,分類精準施策,提供更為科學有效的方法路徑,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成果。三是在建強教師思政工作體系上銳意開拓,調動社會各方面因素,用足用好長三角地區資源稟賦,積極為教師隊伍建設出謀劃策,提高教師思政工作精準度和實效性。
  •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百年薪火相傳,展現文明新風
    豐富德育實踐活動,提升素養。「沒有活動就沒有體驗,沒有體驗就沒有成長。」這是南菁的老校友、教育家顧明遠先生對南菁實驗師生的諄諄教誨,也是南菁實驗學校近年來所倡導的德育特色。「芙蓉花開」心理健康月活動活用校園陣地,助推教育工作活動陣地好南菁實驗學校以「在美的體驗中自主成長」為指導思想,參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具體目標,統整學校德育活動,為學生德行養成創設自主、合作的機制和平臺,形成南菁德育品牌。
  • 發展課程聚合力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重慶市朝陽中學「立體化...
    現代教育將課堂定義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將老師定性為學校教育的第一生產力,如何有效地將課堂、老師、學生三者串聯起來,使之形成一個富有教育內涵價值的「閉合迴路」,課程的效力至關重要。從早期的構建特色課堂,到近年來的打造卓越課堂,再到當下的學科創新基地建設,重慶市朝陽中學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一直將課程體系優化作為提升教育質量的核心工作。
  • 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衣祇宏:做「走心」教育 與學生共成長
    衣祇宏衣祇宏,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教師,談吐得體,舉止大方,為人謙和是她給記者的第一印象,20多年來,她用不曾停歇的腳步、事必躬親的態度、嚴謹求實的作風,敢於創新的勇氣,在三尺講臺上盡情展示著自己的風採,為無數孩子撐起了夢想的風帆。
  • 騰衝市實驗學校簡介
    1、人本化的理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本,以素質為本。面向人性,面向生命,面向成長。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長、幸福成長。2、規範化的管理:初中部實施封閉式半寄宿制管理模式。通過智能化等手段全面落實「雙控」制度,嚴格控制學生外出,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入校,實施封閉式管理,切實維護學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