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有史以來最特立獨行的總統,老特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操作就是他把美國的寡廉鮮恥都寫在了臉上,把「我是流氓我驕傲,我為美國卡拿要」的美國優先主義演繹得更加活靈活現。(公眾號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而具體到對待盟友的問題上,老特就更放得開了。
理論上說,作為名副其實的「自己人」,老特就算不重點照顧,最起碼也應該和其他國家一視同仁。而老特卻反其道而行之,堅定不移地對盟友進行重點敲詐,這讓美國的盟友們苦不堪言。
而作為美國海外駐軍最多的國家,德國、日本和韓國自然首當其衝,而面對老特保護費漲價的無理要求,三國一致表示我去年買了個大手錶。所以為了小錢錢,老特決定各個擊破。鑑於德國有歐盟撐腰,日本第一島鏈及跳板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老特決定先從體量最小、實力最弱的韓國入手。
雖然朝鮮半島依然風平浪靜,但根據老特的心情,韓國應該主動將保護費提高到50億美元。
但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剛剛在4月15日的第21屆韓國國會選舉中大獲全勝,正是春風得意馬疾蹄的高光時刻,對於老特的野蠻要求自然有底氣說不。
面對「不上道」的文在寅,老特循循善誘、軟硬兼施,終於以13億美元的價格成交。
根據《東亞日報》5月7日的報導,老特政府向韓國提出的每年防衛費分攤額規模確定為13億美元,隨後這一信息被美韓雙方「默認」,而這也意味著韓國的保護費比上一年韓方分攤額上漲了49%。
那麼,面對這樣的局面,老特和文在寅孰贏孰敗呢?靜夜史認為當然是老特贏,而且是雙贏。
很多人感覺從50億砍價到13億美元,充分體現了文在寅政府盡心竭力地為韓國人民省錢的責任和擔當,這對於文在寅政府的威望又是一次提升;而且13億美元雖然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長,但挫敗了美國獅子大開口的野心;更重要的是對於韓國這個地緣政治極其惡劣的小國,安全問題可謂「千金難買」,就是20億美元也是值得。
但問題在於,當前的韓國幾乎沒有戰爭威脅;而且再大的勝利保護費也是比之前增加了;更重要的是,作為老特「溫水煮青蛙」的開始,有再一就有再二,屆時韓國不僅沒有主權,更沒有主動權。
之所以說老特是「雙贏」,是因為他的談判從來都是「兩頭得利」。比如韓國到美國談判,作為主場的老特自然是贏家;但美國到韓國談判,作為客場的老特還是贏家,之前的安倍晉三政府就是這樣被老特玩兒殘的,在商人總統老特面前,文在寅似乎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表面上看,老特要求的50億美元軍費,最終只得到了13億,虧得不是一點兒半點兒,但就像雙十一某些商家現提價後打折一樣,相比於之前的不到10億美元,老特何止是賺了,簡直就是賺了。
而老特的操作,在靜夜史看來更像是商務談判,先拋出一個令韓國無法接受的高價,而後因為韓國不可能脫離美國而獨立自主,所以必然要不斷地和美國討價還價。而只要還價,就等於落入了老特的圈套,屆時無論以什麼價格成交,美國都穩賺不賠。
而韓國,除了虧錢,更虧了主動權,除了被老特不斷戲耍,根本沒有任何還手餘地。
好在韓國朝野對美國的恐怖影響力噤若寒蟬,所以在長期的膽戰心驚中,必然學會了如何得上斯德哥爾摩症,對於美國的無理要求,韓國不僅接受而且還春風得意。
畢竟,一年13億保護費就能保護韓國無虞,怎麼看都是賺了嘛。
而身在這樣的地緣環境,韓國的宿命也最是可憐可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公眾號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