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億買韓國平安?保護費終敲定,美韓雙方到底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2020-12-22 靜夜史言

作為美國有史以來最特立獨行的總統,老特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操作就是他把美國的寡廉鮮恥都寫在了臉上,把「我是流氓我驕傲,我為美國卡拿要」的美國優先主義演繹得更加活靈活現。(公眾號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而具體到對待盟友的問題上,老特就更放得開了。

理論上說,作為名副其實的「自己人」,老特就算不重點照顧,最起碼也應該和其他國家一視同仁。而老特卻反其道而行之,堅定不移地對盟友進行重點敲詐,這讓美國的盟友們苦不堪言。

而作為美國海外駐軍最多的國家,德國、日本和韓國自然首當其衝,而面對老特保護費漲價的無理要求,三國一致表示我去年買了個大手錶。所以為了小錢錢,老特決定各個擊破。鑑於德國有歐盟撐腰,日本第一島鏈及跳板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老特決定先從體量最小、實力最弱的韓國入手。

雖然朝鮮半島依然風平浪靜,但根據老特的心情,韓國應該主動將保護費提高到50億美元。

但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剛剛在4月15日的第21屆韓國國會選舉中大獲全勝,正是春風得意馬疾蹄的高光時刻,對於老特的野蠻要求自然有底氣說不。

面對「不上道」的文在寅,老特循循善誘、軟硬兼施,終於以13億美元的價格成交。

根據《東亞日報》5月7日的報導,老特政府向韓國提出的每年防衛費分攤額規模確定為13億美元,隨後這一信息被美韓雙方「默認」,而這也意味著韓國的保護費比上一年韓方分攤額上漲了49%。

那麼,面對這樣的局面,老特和文在寅孰贏孰敗呢?靜夜史認為當然是老特贏,而且是雙贏。

很多人感覺從50億砍價到13億美元,充分體現了文在寅政府盡心竭力地為韓國人民省錢的責任和擔當,這對於文在寅政府的威望又是一次提升;而且13億美元雖然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長,但挫敗了美國獅子大開口的野心;更重要的是對於韓國這個地緣政治極其惡劣的小國,安全問題可謂「千金難買」,就是20億美元也是值得。

但問題在於,當前的韓國幾乎沒有戰爭威脅;而且再大的勝利保護費也是比之前增加了;更重要的是,作為老特「溫水煮青蛙」的開始,有再一就有再二,屆時韓國不僅沒有主權,更沒有主動權。

之所以說老特是「雙贏」,是因為他的談判從來都是「兩頭得利」。比如韓國到美國談判,作為主場的老特自然是贏家;但美國到韓國談判,作為客場的老特還是贏家,之前的安倍晉三政府就是這樣被老特玩兒殘的,在商人總統老特面前,文在寅似乎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表面上看,老特要求的50億美元軍費,最終只得到了13億,虧得不是一點兒半點兒,但就像雙十一某些商家現提價後打折一樣,相比於之前的不到10億美元,老特何止是賺了,簡直就是賺了。

而老特的操作,在靜夜史看來更像是商務談判,先拋出一個令韓國無法接受的高價,而後因為韓國不可能脫離美國而獨立自主,所以必然要不斷地和美國討價還價。而只要還價,就等於落入了老特的圈套,屆時無論以什麼價格成交,美國都穩賺不賠。

而韓國,除了虧錢,更虧了主動權,除了被老特不斷戲耍,根本沒有任何還手餘地。

好在韓國朝野對美國的恐怖影響力噤若寒蟬,所以在長期的膽戰心驚中,必然學會了如何得上斯德哥爾摩症,對於美國的無理要求,韓國不僅接受而且還春風得意。

畢竟,一年13億保護費就能保護韓國無虞,怎麼看都是賺了嘛。

而身在這樣的地緣環境,韓國的宿命也最是可憐可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公眾號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誰是贏家?對大陸來說,臺罷韓的大消息不過是「茶壺裡的風波」
    這個時候再說島內「民主」已死、韓國瑜不該貿然參選臺地區領導人、國民黨內鬥內行已經無益,徹底把持島內政權的民進黨不會讓這個結果發生翻轉,國民黨也無力扭轉既定事實。這個結果,各方到底誰是贏家,誰是輸家。沒想到,被國民黨寄予厚望的韓國瑜不僅輸掉了臺地區領導人選舉,連高雄市長一職也沒能保住。對民進黨來說,扳倒韓國瑜就消除了2024年「大選」的最大威脅。當時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民進黨內誰都沒把這個一無官職、二無背景、三無黨派力量支持的韓國瑜放在眼裡。等「韓流」湧起,才發現已經沒有力量將之摁下去了,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 為什麼美國同意把韓國「保護費」降至13億美元?
    自川普上臺以來,美國加大了對盟友徵收「保護費」的力度,不斷要求日、韓、歐等國家和地區增加軍費,承擔更多的美軍駐紮費用。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國的財務狀況日益惡化,債務不斷攀升;二是川普的商人思維,對外只算經濟帳。
  • 5萬億保護費沒得談!美無理要求激怒韓國,航空巨頭遭當頭一擊
    近日,美韓兩國在軍費分攤問題上發生摩擦,2019年初時,美國就提出要韓方分攤的駐軍費用提高到9億美元。近期,美韓再次進行駐韓美軍費用分攤問題的談判,然而,這一次白宮聲稱要韓方承擔大約50億美元(超5萬億韓元),一年不到價格漲了近5倍,美國的無理要求徹底激怒韓國。
  • 美國要韓國分攤50億美元駐軍費,韓網民怒:趕緊把駐韓美軍撤走
    對於美國盟友的獅子大開口,韓聯社分析稱,韓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認可提高防衛費分擔金額,但這種大規模上調是不合理且無法接受的。韓國網民也義憤填膺,表示此舉對韓國極為不公平。華盛頓的外交安全消息人士29日證實了這一消息,並表示白宮已經為下一期美韓《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談判定調,50億美元「不能調整」。
  • 談判僵持不下,美要求韓防衛費分攤13億元,較去年增長近50%
    一個國家若想培養強大的軍隊,需要支出的軍事費用非常龐大,對於一些小國來說自己培養軍隊並不划算,因此會請美國駐軍來守護本土的安寧,韓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美國利用軍隊為自己贏得了豐厚的利潤,在全球範圍內的很多國家都有駐軍,不過這些駐軍不僅不用向其他國家繳納費用,反而要向這些國家收取駐軍費,也可以理解為保護費。
  • 贏家是誰尚無結論,輸家卻已經一目了然
    川普為了贏得美國大選準備許久,沒想到拜登如此強勢,而他們誰當美國總統,對美國來說都一樣,尤其在疫情爆發和種族主義示威活動不斷升級的情況下。美國大選失去意義世界正在把目光聚焦於美國大選中,兩位競選人的差距很小,而美國媒體卻把注意力放在了別處。美媒不關心川普和拜登誰能獲勝,因為當下的美國已經千瘡百孔,急需要總統來治癒。
  • 美國獅子大開口,要求韓國支付「天價保護費」:47億美金一分不少
    美國雖然是世界強國但是他的盟友卻著實不夠站得住腳,它一貫的霸道、蠻橫總是用手段來控制甚至以收取「保護費」的方式來讓那些國家被迫站隊。再加上一個凡事都想著「美國優先」的川普這樣的總統,美國對於其他國家更是變本加厲,近日對於韓國就「獅子大開口」,張嘴就是47億美金。
  • 韓美"保護費"談判,美國換了位"日本通"做代表
    她1984年加入美國新聞署(USIA),之後相繼在日本、印度尼西亞、聯合國常駐美國代表部工作,最近在阿富汗喀布爾任職,還有在韓國工作的經歷。威爾頓有亞洲藝術和考古學博士學位,精通日語,還學習過韓語。  韓聯社分析稱,美國任命「日本通」威爾頓為韓美防衛費分擔談判美方首席代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應對今秋啟動的駐日美軍駐留經費分擔談判的考量。
  • 「罷韓案」通過後,韓國瑜發1500字長文質疑:誰會是贏家?
    之後,韓國瑜也發表了一篇長文,其中也表示了真正的輸贏往往在落幕的時候才開始,也質疑著,關於誰是真正的贏家?韓國瑜是在2018年的時候參加臺灣地區的選舉,之後獲得89萬票的得票,成為高雄市這邊第三屆的市長,並於不久之後就職。
  • 美國要求韓國交天價保護費!韓國有苦說不出想謀求中國保護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2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將要求韓國提高駐韓美軍防衛費分擔金額。他說,韓國曾給出一個報價,但被自己拒絕了。據悉,韓國給出的報價是較上一年提高13%。這一點韓國不接受,韓方希望在合理、公平的範圍內分擔防衛費,已經拒絕了美方的要求。韓國民眾對美方駐軍不滿由來已久,2019年11月曾以遊行的方式抗議美方天價「保護費」,怒撕星條旗。韓國政府表示,防衛費需獲得國會批准,而發生於海外、韓國國會無從監察的項目,無法予以支付。有觀點認為,如果美國認為談判不順利,那麼可能會打出「裁減駐韓美軍牌」,向韓方施壓。
  • 50億美元下調至新低,韓國表示「不合理」,美國:別得寸進尺
    關於美國向韓國提出的50億美元防衛費,這件事從去年開始商量到今年,美韓對此已經進行了7次談判,但雙方在這7次談判均中沒有達成共識。一開始美國對於50億美元絲毫沒有鬆口,在第七次談判之中,美國雖然表示願意降到40億美元,但韓國還是堅持不同意,雙方為此僵持不下。
  • 駐韓美軍向韓國交還12座軍事基地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 王宏彬)韓國官員11日說,就駐韓美軍向韓方交還12座軍事基地一事,韓美當天達成協議,其中6座基地位於首都首爾。至此,韓國80座美軍基地中只剩12座有待韓方收回。  韓聯社報導,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官員11日在記者會上說,韓美當天在線舉行駐韓美軍地位協定聯委會會議,就美方向韓方返還12處基地達成協議。
  • 臺灣華航機師罷工誰是贏家?
    臺灣中華航空機師為期一周的罷工抗議活動,經歷與資方4次馬拉松式談判協商後,雙方達成協議。然而,華航機師的願望沒有隨著這份協議而得到落實,罷工結束,訴求未解決,其中14項議題要等到8月22日才有結果。暫不計算罷工7天的營業損失,華航資方花1.14億(新臺幣,下同),擺平臺灣地區史上首件機師罷工案。雙方籤訂的和平協議,資方改善5疲勞航班,勞方承諾3年半內不再罷工。這樣,資以最少的投資最低的代價,換來了與罷工機師的「握手言和」。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資方確實「賺了」。倘若機師違法了和平協議,資方就會按照違法協議的章程來約束處罰機師,這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 霸道收取保護費被拒,反要承擔千億賠償
    美韓關係緊張,源於駐韓美軍軍費 眾所周知,美國和韓國一直以來的關係都很近,韓國依靠美國的勢力,獲得了很多方面的發展美韓最近的關係就遭到了打擊,很是緊張。其中主要原因就在於駐韓美軍的軍費上。 美國經常派兵駐紮在別國的土地,美名其曰是保護該國不受幹擾。但實際情況卻是藉機了解各國地形以及該國的軍事實力,從而提高美軍的軍事實力。雖然美國的實際目的如此,但霸道的美國還要求這些被駐紮的軍隊向美國繳納一定的駐軍費用,用來維持美國軍隊的軍事費用。
  • 美國連續催繳保護費,韓國終於忍無可忍,韓高官提出想換中國保護
    去年美國開始對盟友大肆加收美駐軍保護費,其中收得最狠的當屬韓國。直接要求韓國將保護費追加到50億美元。而在此之前,韓國也不過只需要繳納8億多美元而已。一直以來,韓國只同意將保護費追加到十幾億美元,甚至在此基礎上還有「商量」,但顯然川普絕不允許韓國如此「大殺價格」。為此,美國拉上日本甚至是歐洲盟友多次對韓國「使絆」、連續捅刀子,讓韓國貿易出口屢屢受挫。
  • 美臺敲定F-16軍售,中方給美指條明路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近日敲定了一項價值62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根據協議,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為買家生產F-16V戰機,初期交付訂單為90架。消息人士稱,其中66架戰機將提供給臺灣,合同價值80億美元。 8月17日,外媒記者就此事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 美防長催韓國上調軍費分攤比例
    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14日表示,就駐韓美軍軍費分攤事宜,他認為韓國應該大幅提高分攤比例。有媒體近期報導稱,韓國方面曾向美方提議願意多掏錢至少13%,但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嫌少拒絕。當媒體記者在五角大樓一次記者會上問及此事,埃斯珀拒絕正面回答,「我把這個問題轉給國務院,他們主導(美韓駐軍費)談判」。
  • 韓國瑜蔡英文要「隔著太平洋比聲勢」,第一仗誰勝誰負備受關注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不只比誰農產品賣得多,如今連出訪也要PK。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1日將出訪南太平洋「友邦」8天「拼外交」,一天之後,高雄市長韓國瑜將在22日登陸「拼外銷」,兩人都在28日返臺。
  • 韓國要趕走美軍?12座軍事基地被收回,美韓關係一目了然
    美軍在側,韓國實現自主國防之路漫長崎嶇 關於韓國想要重新掌握國防自主權一事,美韓雙方已經進行過多次交涉,但美國霸權主義作祟,遲遲不願意將戰時指揮權歸還韓國
  • 非要和美國混的下場,又一國被索要560億保護費,不是韓國
    我們都知道,美國早前獅子大開口向韓國提出了天價保護費,除了韓國之外,還有一個亞洲國家沒有逃過美國的魔爪。它就是美國的盟友日本,繼韓國後,美國又將目標瞄準了日本,更是提出了560億的天價保護費,並且表示少一毛錢都不答應,面對強勢的美國,日本最後還是選擇了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