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娃去上早教,到底有冇得用?

2020-08-28 陪偶玩

想想也是有趣,啪啪啪,原本是個挺羞羞的詞兒,可現在大家特別熱衷在公眾場合談論。小偶特想問候一句:那滿屏想睡kkw,又理想幻滅了的王妃們,你們還好嗎?

早教,原本是個挺中性的詞兒,可感覺比啪啪啪敏感值,高出一萬個點。就拿小偶身邊的媽媽們來說,對於早教,無論是已經報了,還是堅決不報的,都諱莫若深。

A媽,在寶寶只有6個月時,就報了早教。上了半年,也沒在朋友圈曬過一張圖,寫過一句關於早教的評論。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就是村上春樹口中「不動聲色的大人」,是這個不曬會死星人時代,快絕種的低調貴族,實際是因為怕招黑:一個窮碼字的,扮啥中產階級。

B媽,老公以前是電視臺做教育頻道的,對早教機構裡那些老師頗為不屑:都是些沒生過孩子的黃毛丫頭,又非名校高材生,憑啥來教我的娃?他鼓動生了寶寶的B媽,辭去工作,安心在家帶娃。

B媽很快在小區裡組了個辣媽幫,經常搞節日派對生日趴,娃娃們的聚會好happy,在一群妹妹裡,她家萌寶兩歲不到,就修成超強男友力,社交(把妹)本事槓槓滴。

在她看來,我把錢砸給早教,不如自己帶娃去看世界。有錢有時間,就特麼任性,從寶寶一歲開始,人已帶娃去了廈門、海南和東南亞。平均一次旅行的費用,夠報一年早教。

C媽,畢業後就結婚生娃,一直到娃一歲前,她的身份只有一個:全職辣媽,一手承包寶寶的所有吃喝用度、出街造型。華科畢業的C媽牛掰啊,愛鑽研有超強執行力(此處應有帶鹽費植入)。在當時海淘還是星星之火時,她一頭扎了進去,很快成為身邊人的網紅(好在她只分享,沒變成代購汪汪)。

這麼難搞的媽,對國內早教,就一個印象:大部分都是在耍流氓,鼓吹的那啥智力社交力潛能開發要趁早,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名要趁早一樣,撲面而來的功利味,無非是打著教育的幌子在圈錢。她寧願把錢花在給娃報繪本館年卡、遊樂園年卡、遊泳館年卡上。

當然,以上情況,是我們排除了D類——辣媽中的白富美。

ABC們糾結的問題,在D這,那都不叫事兒,因為對她們來說,報個早教,跟帶娃去趟遊樂園無差。既然去遊樂園是必選項,早教沒理由成為選擇項。

你說早教沒用,我純當遛娃,無非是損失一萬多,who care。

她們的煩惱,僅僅是這周的課,是該犧牲自己的美容SPA時間,或犧牲掉高管辣媽寶貴的休息時間,去陪娃,還是繼續讓保姆代勞。

SO,明白了吧?該不該帶娃去上早教,沒那麼多嘰歪,真相只有一個:這一年一萬多的學費,到底值不值得花。

說出真相,好受傷,作為窮B中的戰鬥機,小偶先自爆:案例中的A媽就是小偶,所以,自帶玻璃心的媽媽們,表追殺我。

下面,小偶想誠心跟大家分享,帶逗寶兒上早教的這半年,到底值不值,有啥收穫?到底什麼樣的家庭,適合送寶寶去上早教?

一開始,我對早教就沒有太多妖魔化的概念,作為一個上班gou,初衷無非是想找個不錯的地方遛娃(儘管後來變成了被娃遛),以此來緩解我內心深處,對不能陪娃的愧疚。每個周末,帶娃走出小區奶奶幫,進入娃娃們自己的社交圈,感覺自己盡職盡責,棒棒噠。

也不是全無要求,我一直對孩子的「敏感期」教育篤信不移。那啥「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個敏感期組成的,順利幫她度過,不僅有利於其身心健康發展,還可能激發她的後賦(天賦的反義)」。

考慮報早教時,逗逗很小,偶然間,發現她的節奏感不錯。我擦,作為一枚資深樂盲,小偶立馬緊張了,這是不是就是書裡說的「後賦」?

怎麼辦?感覺不好好把握,一個音樂神童就可能毀在了我的手裡。

選了武漢早教市場的一哥和一姐(金寶貝和美吉姆),去試聽。不講其中曲折,小偶最終選了金寶貝。

打動之處有二,金寶貝的老師們,怎麼可以個個年輕貌美,活力友善,分分鐘想撲倒帶回家(捂臉)。其中有個叫Lisa的小姑娘,後來是逗逗娛樂課老師,在「安利」我的電話裡,沒有大通的早教理論,居然大談孩子的敏感期引導。我去,你真的不是特工麼,不能更正中下懷了。

她居然也注意到了逗逗的音樂敏感期表現,還直戳小偶心中的痛:娃只長肉不長個兒,大運動缺乏啊。作為矮子界泰鬥,小偶早就默默打定主意,要與基因鬥與天鬥,勢必將娃帶出矮人國。

一番懇談,我當時差點就講著電話衝出門,刷卡交錢去咯。小偶只想說:金寶貝的營銷,太厲害。

說到這,迴避不了要比較下金寶貝和美吉姆。

這兩家長期處於深度撕逼、互黑大戰中,那啥起家淵源、教育理念,小偶就不拿來說,意思不大,作為家長,我只關心兩個問題:我喜不喜歡你家老師,我覺得你家課,適不適合我家寶寶。

其實美吉姆環境更棒更洋氣,除了輸在營銷太弱(太高冷),小偶帶娃上了一節他家的歡動課(就是金寶貝的娛樂課),眼花繚亂+心驚膽戰。

好多高大上的器材,各種鞦韆啊、單雙槓啊。其中有個環節,吊單槓,抓著我家胖寶的手,把她放上去的瞬間,我清晰聽到了關節嘎吱快脫臼的聲音,逗兒也是一幅痛苦狀,我恐慌求助,老師倒是很耐心,也更淡定,表示:沒關係,適應了就好。

這讓小偶想到美吉姆是美國胖孩子減肥中心的前身,興許更適合骨骼發育好了的大齡寶寶。沒再給去試聽她家音樂、藝術課的機會,我直接在心裡把美吉姆pass掉。

金寶貝的課時和學費是這樣的:一年1.4萬的學費,1歲前免費上,但只能在娛樂和音樂課中,選一樣上。

我最終在提高大運動、長個子,和培養音樂後賦的選擇中,選了前者。顏值即正義啊,做媽的,就是這麼勢利。內涵嘛,等她表現出其他後賦敏感期,再抓住培養吧。

娛樂課內容其實蠻簡單:圍成社交圈,老師帶著唱歡迎歌,然後是各種攀爬、鉆隧道等運動器械的自由活動,最後是彩虹傘遊戲,散場高舉遊戲。

每次看到逗兒,拖著她那胖胖的身軀,艱難地戰勝一個個器械,我就忍不住淚流滿面:剛那碗面,就不該讓你吃完。

說實話,一路升班上來,逗兒的變化還是挺大的,肉肉沒掉多少,但已有從笨拙型,朝靈活型的胖子轉變的希望。

講一個小細節。逗兒快1歲時,慢慢從諸事不驚的呆萌淡定,表現出一些性格特點,比如其他寶寶一碰她就哭,如果是不小心被呼一巴掌,那一定是梨花帶雨,傷痛欲絕。而且原本愛笑愛主動社交的逗兒,那段時間變得很被動,從不主動去拿玩具。

與我的疏忽大意不同,一節課下來後,Lisa專門打電話告訴我,逗兒可能處於分離焦慮期,也開始表現出「謹慎性性格」寶貝的特點。在得知我只是帶她逃離現場,這種簡單粗暴處理方式後,被她在電話裡「教育」快一個小時。

正確方式,當然是先共情,告訴寶寶,你懂她的悲傷,再告訴她,你並不是被揍了,只是「揍」你的人,還不會控制自己的輕重,她其實是想跟你交朋友。

被揍就是被揍了啊,還這麼多道道?我其實並不信,但試著這麼跟逗兒交流幾次後,發現她居然接受了,現在還常常主動跑去「挑逗」其他寶寶。

好吧,原來,三歲之前的孩子之間,是不存在戰爭的,所有的互動,都是社交,只是有人主動,有人被動,這就是性格使然了。

逗逗現在一歲,開始上音樂課了,帶課的老師英文唱腔,居然是美聲。逗兒跟我一樣,花痴,老師一唱歌,就忘記互動,盯著她看。正處長牙期的逗兒,估計還流著哈喇子。我能想像,那畫面,挺猥瑣的。

金寶貝的音樂課非常贊,互動的音樂道具很多樣,音樂都是世界各國最古老的民謠,鼓點很強,節奏又簡單,逗逗總是一聽,就跟著節奏「抖」。是的,優雅地扭,不適合形容小胖子。

早教的意義,我認為,就是給你一個絕對的親子互動環境,讓你全身心地注意寶貝的每一點成長。逗兒的變化,我不認為全部是早教的功勞,這其中一定有她自身成長發育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轉變,也有她遺傳的性格脾性特點。

但客觀評價,金寶貝,算是一個教育環境很open,也很國際化的早教機構。老師的素質,無論是愛心、耐心,還是專業度,都是蠻高的。

最後說下,什麼樣的家庭適合報早教

如 果你不是個擅長學習和引導的全職媽咪,不能給寶寶最長久的陪伴;如果你不是個有趣的人,能給寶貝天馬行空的思維開發;如果你不能像B媽一樣,給寶寶創造非常好的社交圈,注意不是 奶奶幫和媽媽幫的社交圈,你正好還心懷愧疚,那就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和機構,幫助你讓有限的陪伴,變得有效、有趣。


-END-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給娃買玩具花了太多冤枉錢?這麼做不踩坑、不費錢,還能給娃做早教!
    有沒有發現為人父母后,對自己越來越省,反而越來越窮?如果說沒結婚前需要花錢的地方有100個,生了娃後,需要花錢的地方是10086個。就算是月薪2萬,也抵不過娃這個「碎鈔機」。奶粉尿布要花錢,吃穿樣樣要精細,教育上更是無底洞的投入。
  • 「三歲看大」所言非虛,早教也不容忽視,但早教和早教班是兩回事
    ,但這不意味著娃就得報早教班。,「應不應該讓娃上早教班呢?不行還是去吧,不然就會被落下。孩子長大了埋怨我可追悔莫及啊。」早在2009年,廣州的一項調研就發現,70%的家長都明確表示,不管早教班有用與否,都會給孩子報名學習的。
  • 到底要不要給娃做早教?是時候給一個理性的回答了
    現在的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教育,不僅會利用各種假期補課上培訓班,有的甚至從出生後幾個月開始就送孩子去了早教中心。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做早教?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想先跟大家理清早教的概念。什麼是早教?真正的早教是在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後,做一些可以對孩子產生正面影響的行為。所以關於要不要做早教,回答:要。但是,早教≠早教班。那早教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以及家長到底該如何給孩子做早教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下。
  • 早教機構FAQ:幾種常見的早教誤區,到底要不要去早教機構?
    原標題:幾種常見的早教誤區,到底要不要去早教機構?  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相信這個問題已經在家長們腦海中出現過多次了。不論是科學界宣傳「抓住孩子0-3歲關鍵期」的觀點,還是「早教班如何毀掉你的孩子」負面言論都無法定義早教的意義,家長們還是需要全面了解和體驗,因為教育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 孩子要上早教嗎,我在早教中心遇到的那些「奇葩」
    文:玲瓏 原創首發說起早教,家長們都是又愛又恨,但又格外關心。早教中心越來越多,上早教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我的鄰居、朋友和同事有很多都在送孩子上早教。當然沒有上早教的也有很多。有人說早教是個偽命題。早教能不能教會什麼還是一個問號,有沒有必要上也是持懷疑態度。上早教的家長大多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早教到底要不要上?這是個問題。
  • 成都早教託班:娃上託班還是早教好?過來人:看自己情況,選好點
    原標題:娃上託班還是早教好?過來人:看自己情況,選好點的!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兩歲了,她最近一直在想給孩子報個早教班還是託班,她先後問了一些寶媽,有的說上早教好,有的說上託班好,總之意見不一,朋友更糾結了,便跟我聊了起來。我算是過來人了,因為一年前,我也面臨過這個問題,後來選了一個好點的早教班。
  • 5個在家給娃上早教的方法,簡單又易學,從此早教不「燒錢」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瑪利婭·蒙臺梭利現代父母尤其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於是很多父母為了幫助孩子的成長,會「燒錢」讓孩子上早教班。市面上早教機構層出不窮,要求家長要用「火眼金睛」去識別,以免錢花了,還沒起到教育的效果!其實若是掌握這5個在家給娃上早教的方法,家長不但能省不少錢,還能讓親子感情增添不少!
  • 艱難抉擇,在家帶娃還是去工作送娃上早教班?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做早教?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想先跟大家釐清早教的概念。很多家長覺得做早教就是上早教班,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或者覺得早教就是隨便在網上找些遊戲玩。這些都是家長對早教常見的誤區。真正的早教是在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後,做一些可以對孩子產生正面影響的行為。
  • 早教的含義是什麼?孩子上早教到底有沒有意義?
    現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得到了年輕父母的重視,眾多孩子加入了早教隊伍行列。那麼早教對孩子來說重要嗎?真的有必要去早教中心接受教育嗎?早教中心的教育又是針對哪些能力的呢?下面,將根據這三個問題,逐一解答。作為一個陪著孩子進行過三年早期教育的媽媽,自認為有一定的經驗可供您借鑑、參考。
  • 花錢上早教,省心還是麻煩?到底有沒有必要?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這點上,父母都很關心。於是花昂貴的錢上早教機構成為了父母的選擇。早教是個大話題,圍繞它展開的話題太多,你覺得花錢上早教,省心還是麻煩?最好的早教在哪裡?要教孩子什麼?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邀請教育專家探討出早教真相。
  • 花兩萬買課,一年只上了三節,有多少早教都是你一廂情願
    最近媽媽群裡大家討論孩子上早教的問題,疫情逐漸退散,家有1歲寶寶的媽媽們也開始考慮要不要帶娃上早教。過來人葡萄媽媽說:「給大家講講我的慘痛經歷,花錢上早教,大家要慎重啊!」葡萄媽在葡萄一歲時,路過商場中的某早教中心,被環境吸引,帶著葡萄進去轉轉。
  • 早教真的有用?打消你心中的疑慮
    不知不覺,現在已經是00後的天下了,80/90後已經正式進入生娃育兒階段,而年輕父母更善於使用網絡途徑了解早教育兒知識小馬快跑也發現,關於早教,父母們想知道的大都是:早教真的有用嗎?顯然,早教雖然已經大範圍普及,但父母們對早教的認知上仍然存在著誤區,大部分對早教存在著"不放心"的心理。
  • 廣東話百科:冇嘢(什麼時候你會說「冇嘢」?)
    廣東話百科:冇嘢  點樣讀:  冇嘢(mou je)  乜意思:  「冇嘢」是沒事、沒什麼的意思。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點造句:  要講嘅我都講完啦,而家冇嘢想同你講。(要說的我都說完了,現在沒什麼想跟你說。)
  • 闢謠:孩子上早教更聰明?美國最新研究:早教只讓娃聰明半年
    ,到底該去側重於超前教育的幼兒園呢?可上過早教的孩子真的就比別的小朋友聰明嗎?早教給孩子帶來的優勢是長久的嗎?到底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安排早教?關於早期教育的一些爭議,我們不妨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探討。因為是否接受過早教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只是接受知識的時間先後的區別,在時間上佔了優勢,但並不代表上早教班的孩子,就能在深度和廣度的層面上提升其能力。因此,孩子上早教並不能代表其更聰明,這種優勢也只是短暫的,很容易被別人追趕上。那除了這個問題,早教還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 娃上了1歲的早教後,還有3歲的興趣班,6歲的銜接班在等著TA
    同事B(兒子6歲):「巧虎這個早教挺好的,我兒子三歲的時候就開始訂,一直到現在都還在用。」同事A(很開心):「我女兒看了巧虎以後還拿起了掃把掃地。」同事C(女兒3歲):「巧虎是什麼,是不是我家大的來不及用了,小的還可以看看。」
  • 娃上了1歲的早教後,還有3歲的興趣班,6歲的銜接班在等著TA呢
    不過話說我們公司是個年輕的公司,大部分員工都是80後90後,所以呢孩子都是幼兒園或是剛上小學。在近期,辦公室就掀起了一股孩子早教培訓班風。Part 1 早教什麼時候開始同事A(女兒2周多):「我給我女兒買了巧虎(一個早教產品),她現在天天看巧虎跟著巧虎學。」同事B(兒子6歲):「巧虎這個早教挺好的,我兒子三歲的時候就開始訂,一直到現在都還在用。」
  • 孩子有必要去早教中心嗎?早教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孩子有必要去早教中心嗎 ?我的回答是,如果有條件,可以去上早教中心,交流有個氛圍,但是要考察好,沒有什麼資質的,老師們現學現賣的那種就不要參加了。如果沒有條件,在家給寶寶早教也是可以的。早教是胎教開始,每個年齡段都有改掌握的本領,越早越好,不一定非要局限認識幾個數字,非得背會多少收古詩詞,可以從生活習慣抓起,文明禮貌做起,什麼事分享,等等,教養也很重要。如果你每天都會進行親子互動的話,只需要借鑑一些科學的遊戲互動方式即可,當然,早教不一定是在家裡一對一互動,你可以帶孩子走到大自然中,讓孩子去收穫另外一種感受。
  • 那些堅持上早教的幼兒,到底有多優秀?
    早教」的問題一直存在很多爭議,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太小什麼都不懂,上早教沒有什麼用處。當你孩子猶豫時,時間從指縫中流逝,孩子已經一天一天長大,等你有一天終於想明白了,孩子大了,早教的黃金時間已經一去不復還。
  • 小步在家早教 寶爸帶娃的好幫手
    更何況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陪寶寶玩耍,我們家爸爸的帶娃技能要麼是打開電視給寶寶看動畫片,要麼就野得讓人頭皮發麻,幸虧遇到了小步在家早教,讓老公再也不愁在家帶娃了。  早教平臺要選好  兩個都是帶娃小白,無奈之下我全網挑選了很多早教app的課程來學習,帶著老公和寶寶一起玩。
  • 半歲的孩子要不要上課引爭議,你不了解的早教秘密
    很多家長會問,到底要不要上早教,上早教課有用嗎?半歲就送孩子去早教會不會太早了?作為美吉姆早教中心的從業人員,小艾老師認為,家長首先要自己想明白希望從早教中心收穫什麼。是隨大流還是起跑線焦慮?是為了給孩子一個自由探索和小型社交的空間,還是為了給家長一個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