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16歲上哈工大,痴迷數學成低保戶的江蘇男孩,如今怎樣

2020-09-05 米醬讀書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

但是,如果理想一直在空中飄著,沒有與現實擁抱,生活就會變得十分艱難,甚至讓人無法理解。

40年前,江蘇16歲男孩劉漢清,高考以398.5分的優異成績,被哈工大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錄取,一度被稱之為「少年天才」,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在大三時,他卻因痴迷數學——歌德巴赫猜想,最終畢業考試不及格,無法拿到畢業證,而選擇肄業,讓人唏噓不已!

回到家裡,他不出大門,依然繼續研究數學。如今過去已經40年,當年16歲的少年,已是一個56歲的小老頭。他沒有工作,也不會幹農活,一直沒有結婚,無兒無女,每天除了吃和睡,就是研究歌德巴赫猜想,最終混到以低保度日。

一、天才少年劉漢清

1964年,劉漢清出生於江蘇泰州市興化市戴南鎮雙沐村,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種著一畝三分地,也只是勉強過日子,把改變家庭命運的希望落在了劉漢清身上。

劉漢清打小聰明,16歲就參加了高考,並考了398.5分的高分,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

這個專業是一個熱門專業,而且當時政策還包工作分配。不難想像,劉漢清畢業之後,前途無量,亦可光耀門楣。當時全家人都為他高興,左鄰右舍也紛紛來道喜,說他是雙沐村難得的少年天才。

只是,世事難料,劉漢清在大學四年,學習很勤奮,卻最終沒能順利畢業,領了一本肄業證就回老家了,讓全村人都傻了眼!

二、勤奮學習的劉漢清為什麼不能畢業?

剛上大學前兩年,劉漢清憑藉努力,成績也十分優秀,深得老師喜歡。

但是,到了大三,他開始迷上數學,原因是他在學校圖書館裡無意中讀到了徐遲的報告文學作品《歌德巴赫猜想》這篇文章。那時候,全社會的「陳景潤熱」已經退了,他內心卻熱血澎湃,覺得或許是冥冥中的一種安排——命運向他開啟了「另一扇門」,他能想像到「歌德也赫猜想」在向自己招手。

有數學天賦的他,從此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歌德巴赫猜想——質數在自然數中的分布,他還立志要比陳景潤做得更好。也從那以後,他痴迷上了數學,廢寢忘食,連吃飯都覺得浪費時間,每天只睡兩個小時。

劉漢清把時間都花在了數學上,雖然比以前更加努力了,但是他沒能留給他的專業熱處理專業一點點時間,導致了成績越來越差。

系主任以及輔導員發現後,動員他要立足於本專業的學習,再怎麼樣也要先拿到畢業證書。

只可惜,此時的他根本聽不進去老師的話,反而覺得老師多管閒事。結果到大四時,因「掛科」嚴重而無法畢業。

懸崖勒馬,為時不晚。老師愛才心切,叫他延遲結業時間,補修一年,先努力拿到畢業證。可是,劉漢清依然沒有醒悟,依然痴迷數學,一年的補修,還是沒能通過專業課的考核。他不想再繼續延遲下去,所以辦理了肄業,回家了。

三、現狀如何?

回家之後,劉漢清也嘗試去工作過,可他每天想的都想數學,工作反而成了他的制肘。所以換了幾份工作,他都沒能堅持下去。

於是,他乾脆在家閉門不出,潛心研究數學,一幹又是20多年。

沒有工作,又幹不了農活,這些他僅靠政府每個月400元的低保收入維持生活,蝸居一幢屋頂見光的三間農舍裡。

2017年6月,經媒體報導之後,劉漢清的高中同學代表一行七人帶著裝修工程隊來到他的家中,對破損的房屋進行修繕。一些同學商議,準備為他做點事。

據了解,如今的劉漢清正在逐步面對現實,找份工作,讓生活得以保障,再繼續追夢!

四、結語

每個人都應該有理想沒有錯,而且劉漢清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數十年如一日,確實難能可貴。

只是一個人的理想不與現實擁抱,他就會讓自己的生活走入窘境,久而久之,還無法自拔。

米醬認為,一個人無論有多麼高的學歷,畢業之後首先要養活自己,再談發展。

數學家張益唐出名之前,就是一邊工作洗盤子,一邊研究數學,堅持了20年,終於破解世界數學難題——孿生素數猜想,而一舉成名。

其實,在清代,封疆大吏曾國藩,曾經提出一個「耕讀傳家」的口號,他要求自己的子孫後代必須半工半讀。為什麼?

因為在那個年代,讀好了書,未必就能中狀元,有人參加科舉考試半輩子,也沒有考上;而且中了狀元也未必就可以平步青雲。所以曾國藩要求自己的子孫後代,既有讀書的料,也要能下地幹活。

對於劉漢清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40年了,16歲398分上哈工大,痴迷數學肄業的江蘇男孩,現狀如何
    40年前,江蘇16歲男孩劉漢清,高考以398.5分的優異成績,被哈工大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錄取,一度被稱之為「少年天才」,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在大三時,他卻因痴迷數學——歌德巴赫猜想,最終畢業考試不及格,無法拿到畢業證,而選擇肄業,讓人唏噓不已!回到家裡,他大門,依然繼續研究數學。
  • 16歲高分考上哈工大,從肄業生到低保戶,為數學窮其一生
    然而就有這樣一位天才少年,16歲以398.5分(江蘇高考)的好成績考上哈工大,不成想卻以肄業生的身份離開這所如今的百年名校。他就是劉漢清,哈工大「最特殊」的肄業生。既幹不了體力活,又沒有一技之長,靠著每個月400元的低保補助生活。
  • 16歲考上哈工大,如今卻淪為低保戶?天才和「廢柴」僅一步之遙
    16歲考上哈工大,如今卻淪為低保戶?天才和「廢柴」僅一步之遙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目前是我國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這所大學的工科實力處於我國頂尖水平,因此,能夠考入這樣一所實力一流的重點大學是很多學生的夢想。
  • 他16歲考上哈工大,50歲成為低保戶,一生痴迷哥德巴赫猜想
    導語:他16歲考上哈工大,50歲成為低保戶,一生痴迷哥德巴赫猜想16歲,這是一個像花兒一般的年紀,有不少人在這個時候,還在學校裡讀書,享受自己美好的學生時代。但是,有些人在16歲時,就已經能創造出不少的奇蹟,有著跟別人完全不同的人生。
  • 劉漢青:16歲上哈工大,50歲成低保戶,一生痴迷哥德巴赫猜想
    然而光陰似箭,轉眼間距離劉漢青上大學已經過去了40年,如今已年過半百的他,不僅沒能實現上大學改變命運的理想,反而淪為靠吃救濟才能生活的低保戶。從意氣風發的高材生到成為低保戶,在劉漢青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 16歲考上哈工大的天才,50歲淪為低保戶,一生沉迷哥德巴赫猜想
    說到劉漢青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熟悉,他曾經16歲考上哈工大,是村民口中的金鳳凰,也是同學和老師眼中的天才,如今劉漢青已經年過50,非但沒有成為一位人才,反而淪為低保戶,真是令人唏噓,大家都非常好奇,從一位天才到低保戶,劉漢青到底經歷了什麼?
  • 11歲學微積分16歲上哈工大,卻淪落為低保戶,天才少年經歷了啥?
    01 天才少年劉漢青,考上哈工大劉漢青,出生於江蘇一個本本分分的農民家庭中。值得一提的是劉漢青父親的潔癖非常嚴重,整日不論是在家休息還是下地幹活,都只穿白色的衣服和鞋,並且絕不允許身體上出現任何汙垢,這對於一個每天和黃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來說無疑是很困難的。
  • 劉漢青:16歲考上哈工大,一生沉迷哥德巴赫猜想,如今淪為低保戶
    他的成績異常優秀,16歲就考上了哈工大,之後卻因為追尋夢想而放棄了別人夢寐以求的學業。有人說他是個傻子、瘋子,但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曉,他就是劉漢青。劉漢青是江蘇一戶普通農村家庭的孩子,打小起數學成績就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他的父母雖然沒什麼文化,但也感覺出了自己的孩子很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某些過人的天賦。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高考恢復後,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開始正式步入正軌。
  • 16歲考上哈工大,痴迷數學研究荒廢自己專業,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劉漢清曾經16歲考入哈工大,眾人都覺得他將來前途無量,而今天他卻成了「低保戶」在泰州老家過著潦倒的生活。一、16歲進入名校,沉迷數學無法自拔劉漢清是哈爾濱工業大學80級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的學生,他當年入學時年僅16歲,年少考入名校的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神童」「天才」的標籤就這樣被貼在了劉漢清身上。
  • 16歲考上哈工大,痴迷數學研究荒廢自己專業,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劉漢清曾經16歲考入哈工大,眾人都覺得他將來前途無量,而今天他卻成了「低保戶」在泰州老家過著潦倒的生活。 一、16歲進入名校,沉迷數學無法自拔劉漢清是哈爾濱工業大學80級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的學生
  • 16歲天才考上哈工大,痴迷哥德巴赫猜想耽誤一生,50歲淪為低保戶
    但是話又說回來,那些考不上名校的人,他們過的生活難造就很艱難嘛,也不見得反之,如果考上了名校,他們的一生就能夠過的非常的順暢嗎?也不是這麼說的。今天我們來講述的這個故事是16歲的天才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他因為痴迷哥德巴赫猜想耽誤了一生。50歲的時候他淪為了低保戶,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一起往下看一看。
  • 哈工大劉漢清:16歲上大學前途無量,卻因數學淪為低保戶
    因此在整個初高中劉漢清的成績一直是數一數二的,上到高中並且名列前茅的他已經算是村子裡的最高學歷了,所以他也被村子裡的人稱為「少年天才」。憑優異成績考上哈工大「少年天才」劉漢清也並沒有辜負所有人的期望,最終他以高考398.5分(江蘇高考)的優異成績被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
  • 16歲考進哈工大,如今卻淪為低保戶,天才少年究竟經歷了什麼?
    16歲考進哈工大,如今卻淪為低保戶,天才少年究竟經歷了什麼?。從某種意義上,他已經倔強到近乎偏執的程度,雖然在一定意義上執著可以成就天才,可無論什麼事情一旦過度就會變了性質。劉漢青出生在江蘇省的一戶普通農家,家庭條件比較貧苦。樸實無華的生活讓他養成了拘謹又執著的性格。
  • 16歲考上哈工大,50歲考低保度日,一代天才因一個愛好隕落
    說到哈工大我們都非常熟悉了,如果說清華北大是最頂級的兩所綜合高校,那哈工大就是工業大學的第一名,雖然這些年哈工大在985行列中有所落後,但也是一所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的高校,要知道30年前哈工大還會包分配,可以說考上哈工大就衣食無憂。
  • 16歲考上哈工大的天才,卻成了低保戶,劉漢青到底經歷了什麼?
    可世界上的天才並不多,但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快樂,天才也有天才的煩惱,畢竟聰明的腦袋不等於一切。在八九十年代,有一個少年叫劉漢青,年僅16歲考上了哈工大,正是大家口中的天才。他當時憑藉聰明的大腦,帶著全村人羨慕的眼光,走出了貧困的小村子。大家都覺得他是全村最有希望的人,無論如何,在那個大學生稀缺的年代,再不濟都能被分配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擁有無憂的生活。
  • 劉漢青:16歲考上哈工大,50歲淪為低保戶,一生痴迷研究數學
    劉漢青,一個曾經讓無數人羨慕的天才少年,一度成為了村裡人的驕傲,1980年,年僅16歲的劉漢青以398.5分的優異成績考進了當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被建築材料系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整個縣城都震動了。
  • 16歲上哈工大的高考狀元,淪落成400元低保戶,只因一個偏執愛好
    01 痴迷數學,16歲考上哈工大劉漢清是江蘇泰州人,從小劉漢清就非常喜歡學習,雖然父母是普通的農村家庭,但是看到如此刻苦努力的劉漢清依舊非常為他著想,全力支持他學習。在劉漢清16歲時,憑藉他的努力和認真學習,終於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成了高考狀元,這不僅讓他的父母感到驕傲,也讓他們整個村都為他驕傲!考上大學的劉漢清懷著對未來的憧憬,進入了哈工大就讀。起初他的願望是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但是進入了大學之後,他被數學迷住了。
  • 9年前曾是遊戲迷16歲摘奧賽金牌,上清華的浙江男孩,如今怎樣
    9年前,一個浙江男孩陳立傑,曾經是遊戲迷,但是當他開竅之後,16歲的時候就獲得亞太地區信息學奧賽金牌,並且在同年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此時,他還是一名高一的學生。那麼,曾經也是遊戲迷的陳立傑,是怎樣就變成了學霸?他如今又怎樣了?
  • 8年前,北大畢業,賣掉國外公司回國種地的江蘇男孩,如今怎樣
    然而,江蘇有一農村出身的男孩楊舒春,通過努力考上了北大,畢業後卻婉拒外交部工作,在西班牙打拼多年開有公司,又在8年前,不顧父母反對,賣掉國外公司回國種地。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農村,不僅父母反對,連周圍鄰居也不理解他為何接連兩次放棄優越的工作,回農村種地有啥前途?
  • 16歲考上哈工大的數學狂人,如今的生活卻讓人唏噓
    1980年,年僅16歲的劉漢清以398.5分的優異成績,被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錄取。在當時很多人眼裡,少年的他聰明無比,進入哈工大學習後,前途不可限量。然而,16歲考上哈工大的數學狂人,如今的生活卻讓人唏噓。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