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他16歲考上哈工大,50歲成為低保戶,一生痴迷哥德巴赫猜想
16歲,這是一個像花兒一般的年紀,有不少人在這個時候,還在學校裡讀書,享受自己美好的學生時代。但是,有些人在16歲時,就已經能創造出不少的奇蹟,有著跟別人完全不同的人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劉漢青,在16歲這一年,他已經能夠考上哈工大。在別人的眼中,就幾乎等於是一名神童。
在1980年,劉漢青考出了全鎮第一名的好成績,並且被哈爾濱工業大學所錄取。鄉親們在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都為他感到高興。大家都希望,在這個孩子畢業回來的時候,能夠做出不一樣的成績。畢竟他的起點很高,應該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情況卻不如大家所想像的這麼順利,劉漢青原本是建築材料系專業的學生,一直都在勤勤懇懇地學習。但是,到了大三的時候,他突然沉迷上了數學,為了數學,甚至連自己的本專業都不管不問,考試的時候,甚至有不少科目都發生了掛科這種情況。
老師苦口婆心的對劉漢青進行勸說,希望他能夠重視學業,要是再考不及格,那根本就拿不到畢業證。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劉漢青依然我行我素,到了大家都畢業的那一年,他卻依然還沉迷在數學中,對哥德巴赫猜想有很深的執念,希望能夠攻破這個世界難題。
學校當時能夠理解他,甚至還給他機會,延遲了結業的時間。但是,到最後劉漢青的學科考試還是不及格,沒有辦法,只好拿著肄業證書回家。回到家中,劉漢青還是地反覆在進行數學實驗的研究,他甚至想要成為「陳景潤第二」。陳景潤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有著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所寫出的論文,根本沒有辦法證明自己的論點。
他的家人對這種情況也表示非常的擔心,希望他能夠安分地找一份工作,穩定下來。但是劉漢青還是過著跟以前一樣的生活,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他依舊痴迷與哥德巴赫猜想,但是也沒有取得什麼成就。50歲的他最後只能夠靠低保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其實,不管怎麼樣,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應該有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如果喜歡做研究,那也可能等到有空餘時間再做,但是在沒成功之前,還是應該以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