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洗車點設備破損無法使用。
自助洗車點。陸康潔 攝
記者 陸康潔
自2017年起,我市多個小區及人流密集區出現了自助洗車點,生意一度火爆,幾元錢就可以洗一次車。幾年過去了,這些曾被打造成「共享+自助洗車」的洗車點卻在相繼關閉,如今只有寥寥幾家堅守,究竟是何原因?
回顧 6-8元洗一次車 自助洗車點一度火爆
6-8元錢洗一次,24小時敞開洗,一切自己動手。智能自助洗車服務幾年前在揚州市區悄然興起,成為不少有車一族清洗愛車的選擇,最多時達幾十家。
「便宜,6元錢就能洗個車,辦個卡更划算。」市民黃女士告訴記者,比起洗車店洗個車動輒三十元、五十元,遇上過年過節價格還會翻倍,自助洗車實在是太適合普通上班族了。加之自己對洗車要求也不是太高,衝掉浮塵並且用泡沫清洗就已經足夠了。但讓她十分苦惱的是,原本在月亮園小區附近的自助洗車點已經關門,她只能再次去洗車店洗車。
記者走訪發現,原本市區近20家自助洗車點如今只有寥寥幾家還在營業,營業且生意較好的也集中在郊區或者車站附近。其中,站南路、月亮園、新城河路等多處店早已撤點或者設備有故障。在月亮園原來的「6元洗車處」,招牌與設備依然在,但洗車用的水管以及投幣口、掃碼口都已經被破壞。
無奈 管理不暇總有人破壞
曾在西區金地酩悅附近開設自助洗車點的陳先生告訴記者,關掉自助洗車點實屬無奈。「我當時那個點是6元洗一次車,原本人氣也很旺,但總有人前來破壞。」他懷疑是周邊一些競爭對手所為,但一直沒有證據。由於洗車機器經常被破壞,自己白天也要上班,最後無奈選擇放棄。
另一位在西區開設自助洗車點的市民告訴記者,自己曾一下子開了東南西北好幾個點,但管理起來很困難。「當時聘用了一個人來管理,但是幾個點相距比較遠,很難及時處理消費者問題。」在他看來,管理這樣的設備其實需要不少精力,包括定期更換洗車液、定期清理設備以及維護自助洗車設備等,加上也有一些人為破壞,開起來容易但是運營不容易。
探訪
東區一家8元自助洗車點運營火爆
雖然市區多家自助洗車點已經相繼關門,但在揚州東站附近一洗車點,生意卻十分火爆。昨天上午,記者掃碼支付8元後,就可以選擇清水、泡沫打蠟、吸塵等功能,使用時間限制為10分鐘,但中途可以暫停20分鐘。
按下「清水」鍵,高壓水槍的水噴湧而出,掃過車身,按下「泡沫」鍵,噴灑泡沫。然後,便可拿起刷子刷洗車身。為節約費用,可按下智能自助洗車機的「暫停」鍵,否則繼續按耗時計費。經過刷車身、清水槍衝水、擦乾車身等環節,記者總共用了13分鐘,一次比較簡單的洗車宣告完成,此時車身已洗得乾淨發亮。
記者了解到,運營這個自助洗車點的老闆同時經營著洗車店,他認為,這兩者並不矛盾。「我的自助洗車點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洗100多輛車,但是我的洗車店生意也不差。」他介紹,定位人群不同,自助洗車便宜,但到了冬天,很多人不願意冒著弄髒衣服的風險來洗車。洗車店價格高一點,但對於車主而言,卻十分方便。「我在實體店旁開一個自助洗車點,兩者可以完美兼顧。」他告訴記者,因為自助洗車點就在店門口,如果機器缺泡沫,他隨時可以加,遇到消費者不會操作的,他也會手把手教,十分便捷。
探因
名為自助並不能放任不管
究竟是何原因讓曾經全面開花的自助洗車點在縮減?
某品牌自助洗車負責人告訴記者,揚州曾有一市民連續加盟10家自助洗車點,一家投入小几萬元就開張了,但是好景不長,很快就關門倒閉了。
「這不是項目問題,而是後期管理跟不上。」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名為「自助洗車」,但是加盟方依然要負擔起責任,比如設備維護、添加清洗劑等,而不是放任不管,這些自助洗車點之所以冷了,還是管理不善的問題。
「自助洗車點想要運營好,必須具備四個特徵,車流量大、方便尋找、多引流以及維護勤快。」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姚國章介紹,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容易,需要堅持與努力,創業者也需要秉持優質服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