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反脆弱的嗎?孩子這樣培養,擁有強勁生命力

2020-08-27 秋楓聊育兒



大部分人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大多數情況下是正常的,意外和不確定的事件是少數的、偶然的,但是事實上,少數偶然的重要事件,比如2019年底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 對我們的生活卻可能產生極大的影響。這事件就是所謂的黑天鵝事件。

面對這件不確定性的黑天鵝事件, 有人極度焦慮, 不知所措,但有人不但生活不受影響, 還借居家隔離期間不斷充電。對於孩子而言, 由於已經停課, 有的孩子渾渾噩噩, 終日玩遊戲, 而有些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該學習學習,該運動運動。同樣是面對冠狀疫情,為什麼人們會有不同的態度呢? 也許《反脆弱》這本書裡邊的觀點能解釋。



人在面對風險的時候, 有三種狀態。

《反脆弱》把人面對風險的時候, 分成三個狀態:

1,脆弱類

脆弱類的事物喜歡穩定的環境,環境一旦有變化或者有不確定性,這類事物就很容易被摧毀, 很脆弱的狀態。 比如一個有基礎病的老人, 遇到冠狀肺炎。在這種狀態下的老人就是脆弱的。

2, 堅韌類

這類事物不太依賴環境,不管環境怎麼變,它都不會變。比如傳說中的鳳凰,每五百年自焚一次,然後浴火重生,周而復始,所以鳳凰是強韌類的。

3, 反脆弱類

這種事物是外界的環境越波動、越隨機、越混亂,它不但不會受到傷害,反而能利用這種波動的環境茁壯成長。比方說傳說中的另一種生物,九頭蛇怪,長著數不清的頭,每次被砍掉一個頭,就會重新長出兩個頭來。所以九頭蛇怪就是反脆弱的,外部攻擊不但沒有消滅它,反而會讓它更強大。海裡頭的海星, 你只要把它的一個角剁掉,它不會死的。 那個剁出來的小角,又長出海星, 你剁得越多。 它繁殖就越厲害。

面對黑天鵝事件, 小概率小到你完全想不到它是什麼樣子, 有的人一下子就會被摧毀,有的人卻越挫越勇, 像海星、 九頭蛇那樣的動物。我國的華為公司就是反脆弱類的公司, 它的CEO任正非就是反脆弱性的人。

臺灣作家林清玄有一篇文章叫《桃花心木》, 寫一個種桃花心木的植樹人, 樹苗種下後, 總是隔幾天才來澆水, 有時隔三天, 有時隔五天, 有時甚至隔十幾天。 澆水的量也不定, 有時澆得多, 有時澆得少。 為什麼這個植樹人這樣做呢? 原來他是有特別的原因的。 他說他是在模仿老天下雨, 這樣樹苗就不會養成依賴的心。樹木要學會自己在土地裡找水源。 只要樹苗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 拼命紮根, 長成百年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其實, 何止是樹呢? 人也一樣, 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 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在不確定中, 學會不依賴, 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覺知; 在不確定中, 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



怎麼培養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呢?

首先, 父母要要這個意識。 很多人一輩子很順利, 每一步都是按照設計好的步子走, 他們沒有這個「不確定性」的意識。 生活中, 他們討厭變化, 有了變化又不敢面對。 這樣的人, 即使做了父母, 其實他心裡還是個孩子, 更不可能教育他的孩子面對不確定性了。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 應該為這些人敲起了警鐘: 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化。

其次, 不要幫孩子事事做安排, 多讓他做主。 比如, 一家人出去吃飯, 想吃什麼菜, 就讓孩子點。 如果你問孩子吃什麼啊, 他說「不知道」 或者「 隨便」, 那就更要他點菜了。 他說「不知道」、 說「隨便」, 很多時候是因為他不想動腦子, 想讓你幫他安排。 又比如, 假期、 周末的活動, 也儘量讓他安排, 當然, 讓他安排並不是讓他為所欲為, 你要他講出他這樣安排的原因。 最多的是, 在日常的生活中, 不要事無巨細都幫他安排。

又比如, 這次因疫情而學校停課, 那在家隔離怎麼把功課補上, 應該學什麼, 碰到困難應該在哪裡找答案, 上網課怎麼裝載設備, 等等問題, 都是家長和孩子第一次碰到,也是給孩子應對不確定的機會。家長要讓孩子主導這次學習的機會, 怎麼學, 學多長時間,學習後的時間又怎麼安排, 這些主要都給孩子自己做主,至於合不合理, 家長可以每天和孩子討論。

第三, 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遊, 或者臨時起意做一件事。 這樣做就是激活那種「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心態。 什麼事都按部就班, 不但毫無創造力可言, 而且造成一旦有突發事件發生, 整個人只會被恐懼籠罩, 而不會鎮定下來想辦法。

著名學者吳伯凡是這樣定義創新的: 創新就是一種在特定情景下不斷的受到挫折, 但這個挫折又不是致命的。 經過不斷的接受這種創傷, 最後形成一個強大的自我補償的狀態。 所以說, 如果從來不接受挑戰, 就不會有挫折,沒有創傷, 也就沒有創新可言了。

我們家很喜歡自駕遊,每次出門前孩子爸都把路線研究得非常透徹, 走哪條路。 在哪裡轉彎, 幾點到哪個酒店, 幾點到哪個地方, 他都精確到分鐘, 為了保險, 他會列印一份清單和地圖。 出門了, 讓GPS帶路, 可是路上總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比如GPS突然沒信號, 或者把我們帶歪了, 或者路上堵車、 或者錯過了出高速的出口, 那怎麼辦? 剛開始那幾年, 孩子爸都很慌, 有時候還慌得手都發抖。 最嚴重的是, 錯過了高速出口, 他會踩急剎! 這麼危險的動作他都做, 幸虧我們都很幸運, 逃過了大難。

我的成長經歷比較豐富, 對於突如其來的事情, 一般都做到鎮定, 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解決問題中, 所以兩個孩子從小就被我「玩耍」, 有時候我會「突然消失」, 等他們害怕得不行的時候突然又出現, 我會問他們, 如果一下子找不到媽媽怎麼辦? 有時候我「忘記了煮飯」, 我是在考他們如果現在沒飯吃你怎麼辦, 有時候我會問很多假設性的問題, 目的是讓他們拓展思維。 經過長期的訓練, 兩孩子的頭腦中已經有非常好的應對模式了。 每次旅遊出門前, 兩孩子都會叮囑爸爸遇事要鎮定;錯過了高速出口不要減速,繼續往前開, 在下一個路口下高速; 找不到地方, 就把車停在安全的地方, 再用手機查地圖,...., 可是無論孩子們怎麼說, 他爸爸的反應還是不盡人意, 這應該是跟他從來沒有受到應對不確定的訓練有關。 所以, 家長們一定從小就要灌輸「不確定性」 的的概念, 以及訓練他們應對風險的能力。

其實, 人的機體沒那麼脆弱, 它有自我修復的功能。 比如有句老話「 想要小兒安, 三分飢與寒」, 任何一個農村的老太太都知道, 這孩子你別給他吃太飽了, 也別給他太暖和了, 這樣的話。 他反而生命力比較強。。現在很多城市裡的孩子,一動輒就感冒。 什麼原因呢? 就是吃得太飽,你穿得太暖。 他由於建立了種種良好的、 有效的防範機制, 令到他自己生命本身那種應急性、 生命的本能受到了傷害。 不僅對身體上給點應激性, 在精神上也要的, 適當地製造些麻煩,讓他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寫在最後

我們做父母的, 不可能一輩子跟著孩子、保護孩子, 所以在培養孩子的時候, 要像上面提到那個植樹人所做的一樣, 模仿老天下雨, 故意製造一些風險, 來激勵孩子內在的本能,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心,從而形成反脆弱性。也要學會好好利用那些對抗孩子的、 傷害孩子的東西, 令它幫助孩子成為更強壯的機體。讓孩子處在反脆弱狀態,就是愈挫愈奮的人。

我是秋楓, 持續分享育兒心得。 歡迎關注」秋楓聊育兒「。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
    大學四年或七年如果完全在這樣的節奏裡,我們能培養出為了一項事業保持長久的興趣,並獻其終身的學生嗎?大學考得好保研能保上,能證明他是未來能夠堅持50、60年的人才嗎?一個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長久保持對一件事情的熱愛和忠貞,才是我們教育需要的。一句話,他需要體力,需要健康的身體。第二,心理的健康。
  • 孩子的核心能力之五:從直面挫折,到擁有反脆弱能力
    畢竟父母不能陪著孩子一輩子,早晚有一天他要獨當一面,父母要有意識培養孩子吃苦的能力,讓孩子知道什麼事都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容易,現在吃苦,以後就會甜了!三、孩子需要鼓勵時,受到的全是責罵當孩子即將面臨失敗或者是已經被挫折擊敗的時候,家長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鼓勵,而不是埋怨和責怪。
  • 孩子一挫就崩潰?想要孩子擁有"反脆弱力",試試菲爾普斯法則
    孩子一受挫就崩潰,這種情況相信有不少家庭都有出現,很多家長都為勞神。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關鍵就是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反脆弱力',家長們不妨了解和嘗試菲爾普斯法則。一:神奇的'反脆弱能力''反脆弱能力'一次是由美國作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這本書提出。書中對'反脆弱'做出了明確的解釋和定義:反脆弱不是脆弱的反面,更不是所謂的堅毅、堅強,而是脆弱的反面。
  • 如何培養有生命力的孩子?
    如何培養一個有生命力的孩子?我想問大家三個問題:1.大家覺得這個命題裡面最重要的是哪個點?2.大家覺得培養一個有生命力的孩子重要嗎?3.大家想要有生命力的孩子嗎?我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一個有生命力的孩子就是內在有力量,外在有能力,獨立自主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天生的呀?不是的,都是通過父母后天培養的。如何培養有生命力的孩子?我給大家分享一點,就是不要激怒孩子。上帝說到教育孩子就一句話:不要激怒孩子。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
  • 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 直播預告
    大學四年或七年如果完全在這樣的節奏裡,我們能培養出為了一項事業保持長久的興趣,並獻其終身的學生嗎?大學考得好保研能保上,能證明他是未來能夠堅持50、60年的人才嗎?一個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長久保持對一件事情的熱愛和忠貞,才是我們教育需要的。一句話,他需要體力,需要健康的身體。第二,心理的健康。
  • 嬌慣的心靈與當代教育問題: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
    大學四年或七年如果完全在這樣的節奏裡,我們能培養出為了一項事業保持長久的興趣,並獻其終身的學生嗎?大學考得好保研能保上,能證明他是未來能夠堅持50、60年的人才嗎?一個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長久保持對一件事情的熱愛和忠貞,才是我們教育需要的。一句話,他需要體力,需要健康的身體。第二,心理的健康。
  • 直播預告 | 當代教育問題五人談: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
    新書·對談《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嬌慣的心靈」與當代教育問題——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嘉賓】B站直播 京東直播淘寶直播 噹噹直播【活動簡介】為什麼 「虎爸虎媽」要用「直升機式」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們照看得密不透風?為什麼這些孩子,雖能在考上精英大學的「軍備競賽」中脫穎而出,卻對焦慮和抑鬱毫無免疫力,在青春期時成為前所未見的脆弱一代?
  • 今晚直播預告 | 當代教育問題五人談: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
    新書·對談《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嬌慣的心靈」與當代教育問題——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嘉賓】朱永新【活動簡介】為什麼 「虎爸虎媽」要用「直升機式」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們照看得密不透風?為什麼這些孩子,雖能在考上精英大學的「軍備競賽」中脫穎而出,卻對焦慮和抑鬱毫無免疫力,在青春期時成為前所未見的脆弱一代?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我們始終被焦慮籠罩,付出了全部心血,卻換來脆弱的心靈,迷茫的巨嬰、沒有煉成的鋼鐵……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愛故鄉耕讀分享活動——《反脆弱》
    今日推薦好書:《反脆弱》世界的脆弱越來越強,在看也看不清的變數裡,如何才能反敗為勝、扭虧為盈?脆弱的反面是什麼?是堅強嗎?方法就是淡化你所擁有的東西在你心中的地位,這樣任何損失都不會給你帶來難以癒合的傷痛,世界的波動性也不能給你帶來負面影響。——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有些事情能從衝擊中受益,當暴露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下時,它們反而能茁壯成長和壯大。
  • 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過度教育和保護換來「嬌慣的心靈」
    4日晚的論壇直播現場 主辦方供圖4日晚的論壇直播現場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5日電 (記者 應妮)為什麼「虎爸虎媽」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們照看得密不透風?為什麼這些孩子,雖能在考上精英大學的「軍備競賽」中脫穎而出,卻對焦慮和抑鬱毫無免疫力,在青春期時成為前所未見的脆弱一代?
  • 教孩子"逆商"難?那先讓他認識科比"曼巴精神",和"反脆弱"
    ,讓孩子懂得在遇到困難和身處逆境的時候不要放棄,而是要加的你個信念尋找合適的方法去破解難題,即便失敗也不要因此一蹶不振。由此,&34;成為了很多家長們在孩子教育中所重視的一項能力培養。逆商其實在很久以前就被專家學者們所提出,被運用在很多方面。保羅·史託茲在《逆商》中闡述一個觀點:在身處逆境時,最可怕的是迷失前行的方向而手足無措。在這本書中,對於逆商的解釋是這樣的:逆商不僅是一種測量方法,又是一種哲學。
  • 衡量一個人內心強大的標誌:是否擁有反脆弱思維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當我們想要知道一個人是否內心強大,其實根本就是看其是否擁有反脆弱思維。反脆弱思維裡面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告訴我們這種思維的厲害之處,那些一切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擁有反脆弱思維,那些遇到中年危機的人,經受不了打擊與變化的人呢,往往就是過於脆弱,無法適應環境,最終被環境所淘汰。
  • 《小歡喜》:別讓你的「陪伴」毀了孩子的生命力!
    孩子很愛父母,可是孩子並不愛學習這件事本身,也不享受學習的過程,只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為你而學。只有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給孩子注入生命力和能量,才能培養出健康的、獨立的、能友善面對生活、遇到困難有信心解決它的人。
  • 這樣培養,你的孩子會擁有高財商
    上期我們聊到給孩子零花錢的話題,那麼如何培養孩子高財商呢?一起來探討吧!當你給孩子零花錢後,有沒有發現其實他並不會合理支配它。有的只是一時熱度,久而久之就扔在那裡不管了。有的特別喜歡花錢,總想著買更多的玩具。 當你準備給孩子零花錢時,就要開始他的財商培養咯!
  • 生活最大的穩定,來自於你的反脆弱能力
    面對無力改變的外界變化,還有另外一類人,他們擁有強大的「反脆弱」的能力——不僅僅在意外面前能夠承受打擊,保持穩態,而且還可以從磨難中獲得成長,讓自己的能力和內心都更強大。「反脆弱」這個詞,是塔勒布在同名書籍《反脆弱》中提出來的。
  • 兒子的「反脆弱」——對世界觀與方法論的警省
    你看,這是不是你跟我說的反脆弱?」 「啊……」 「不是嗎?他現在比我壯,可以欺負我。我要是和他一樣壯,他就欺負不了我,但這不是反脆弱。反脆弱就是反過來我比他還要壯,可以欺負他!」 我頓時怔住了!我和兒子一塊聽過《反脆弱》這本書,也跟他講過一些案例,並鼓勵他努力踐行「反脆弱」!但是他剛才的一段話還是讓我非常有觸動!
  • 《反脆弱》3種提升反脆弱能力方法,打通獲得巨額財富的通路
    但正是這個穩定特性,最容易讓人生失去擁有更多精彩的可能,並且一旦穩定被破壞,就會受到巨大的傷害。還記得高速收費站被ETC替代,收費站阿姨下崗痛哭的新聞嗎?原本以為能做一輩子的工作,被機器搶了,穩定局面一下就被打破了,生活沒了保障,穩定變成了不確定,局中人自然受傷是最大的。在生活中,有80%的人都渴望穩定和安逸。
  • 如何提高孩子的反脆弱性
    今天瑞書房萬老師通過直播帶領大家共讀了《反脆弱》一書,結果晚上11點就接了一個諮詢,問題是孩子的擇校問題很讓媽媽糾結。於是我先讓對方陳述了困惑的問題,幫她梳理之後是以下情況:1、目前有三所學校備選;2、兩所學校還不錯,但是這兩所學校又各有利弊,其中一所能否去還不能確定。
  • 蒙氏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感受力?這些方法你值得擁有
    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孩子喜歡嘗試,見到各種新奇的東西,就喜歡拿起來看、摸,有時甚至乾脆就放到嘴裡試一試……對此,你是怎麼做的呢?你知道孩子這樣做背後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嗎?其實,孩子是在運用他的五覺(視聽嗅味觸)去感知他所處的環境,借其親身的體驗,建構智力,而孩子的這種表現也是感受力的一種。
  • 《反脆弱》面對不確定性,4個方法讓我們成為生活的強者
    作者本人就是典型的反脆弱型。他也有傳奇的一生,出生於敘利亞,父親是敘利亞的高官,從小就活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的塔勒布,自己思考總結出了一套自己應對不確定性的辦法——反脆弱。書裡這樣概括:能夠在突如其來的變化衝擊下獲益的能力。在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影響下,反而具備了讓自己更強大、變得更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