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案撕裂社會對立的傷口 臺灣如何團結?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第一個4年任期中,臺灣就逐步走向撕裂對立的局面;在領導風格上,她孤傲擅權、專斷獨行,在政策制定上,她輕忽民意,頑固偏執,於是,我們看到臺灣社會因撕裂而阻礙了前進的腳步,也因對立而消蝕了發展的動力。未料,就在蔡英文展開第二個任期的第18天,臺灣又因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讓已然撕裂對立的傷口擴大,難以癒合。

      民進黨最令人詬病的特質,除了「雙重標準」之外,還包括:心口不一、黑白不分、立場反覆;以歷次選舉為例,為了贏取勝利不擇手段,不但抹黑對手、誤導視聽,追殺「在野」更是刀刀見骨,還要割喉割到斷。去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所遭受到來自綠營鋪天蓋地的惡意攻擊,從來沒停過,民進黨當局及綠色側翼團體連手打韓毫不手軟;日前通過的罷韓案,何嘗不是同樣的手法,輿論譏諷「投票前下毒手,罷韓後手牽手」,一點都不為過。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表面上推稱罷韓是民間團體自發性的「公民運動」,實際上,從韓國瑜甫就職高雄市長,罷韓團體即啟動罷免程序看來,其背後算計絕不單純;直到後期,「罷韓國家隊」公然擺出助攻的陣勢,投票前3天,「罷韓隊」總司令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下達動員令,終於催出超過93萬張罷免同意票。這哪裡是一場公平公正的民主遊戲?那些在「罷韓隊」護航下返回高雄投下同意票的年輕人,真的了解罷韓投票的意義嗎?還是成為民進黨幕後操控煽惑的棋子而不自知?

      誠如對綠營統治思維了如指掌的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所說:「韓國瑜千不該萬不該的罪名,其實不是落跑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而是他偷竊了民進黨的起家厝、民主聖地高雄,讓民進黨顏面無光」。這正說明了為什麼尹立等人在2018年12月25日韓國瑜剛就任即開始醞釀罷免;加以蔡英文在「大選」期間公開宣稱「高雄是菊姐養大的小孩被騙走,我們要把小孩收回來」。兩者之間政治連結的意涵,不就是遊盈隆所指「顏面無光」之後「願賭不服輸」的反撲?

      民進黨赤裸裸介入的罷韓案是通過了,然而,這個被認為不公義的民主政治遊戲,卻讓臺灣更加的撕裂對立,高雄的未來恐將陷入更加紛亂;還有那些準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所謂「報復性罷免」的民間力量,正全臺串連集結,烽火燎原蓄勢待發...,這難道是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希望看到的局面?

      也不過3個星期以前,蔡英文才在連任就職演講中強調:「2300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臺灣的故事屬於每一個人,也需要每一個人」;在罷韓過關後,她也說「今晚過後,家人還是家人,朋友還是朋友,彼此尊重、互相依靠,臺灣社會就能很快團結起來」。這些話聽來真是不折不扣的口是心非、說一套做一套。當民進黨結合綠營側翼團體用不甚光明磊落的手段「光復高雄」,導致撕裂對立再度升高時,請蔡英文告訴臺灣民眾:臺灣社會如何能夠團結起來,攜手面對內外的嚴峻挑戰? (作者韋灝,臺灣資深媒體工作者) 

 

來源:大華網絡報 (www.cntimes.info)

相關焦點

  •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煽動兩岸敵意、仇恨和對立只會更深地撕裂臺灣社會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左妍冰):12月16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當局和一些政客一而再、再而三利用公權力,打壓、霸凌一些臺灣人士,煽動敵意、仇恨和對立,實際上只會更深地撕裂臺灣社會。
  • 洪秀柱示警蔡英文:兩岸嚴重對立對臺灣福禍應深思
    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今天(6日)說,民進黨在野時聲稱「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但現在國民黨下臺,臺灣也沒有比較好。她提醒,兩岸若嚴重對立,對臺灣是福是禍,應該要深思。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洪秀柱晚間赴桃園大溪參加活動,獲得與會來賓不間斷的「國民黨加油!」、「柱柱姐加油!」熱情歡呼。
  • 美國社會撕裂剎不住車
    美國社會自我糾偏能力能否足以扭轉狹隘、排外和仇恨之勢?認不清現實、找不到正解,美國社會撕裂擴大之勢就難以剎住車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面鏡子,美國民眾從中看到了什麼?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77%的受訪美國人認為經過此次疫情,美國社會更為撕裂。美國分析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處在「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階段」,美國正經歷現代政治史上的「至暗時刻」。
  • 美國社會撕裂加劇,「生日」也不好過
    顯然,在最應該展現美國團結精神的獨立日當天,美國總統不但沒有為彌合國內分歧做出努力,還將本應面向全體美國人的講話變成了對一部分美國人的刻意冒犯。法新社稱,對抗和不團結成為今年美國獨立日的標誌。一些美國人曾寄希望於總統在獨立日的講話,能夠在美國人中間喚醒哪怕一絲共情、凝聚哪怕一點共渡難關的共識。
  • 臺灣選舉撕裂親情,有年輕人慾跟挺韓父母劃清界限
    島內「大選」結束,政客無論輸贏,不忘說幾句促進團結的人話;反而網絡世界似乎人鬼殊途。輸不甘願的滿腔怨憤,不難理解;但贏的那方彷彿不夠盡興,繼續凌辱輸家,毫不鬆手。網軍和網紅窮追落水狗,是嫌太平日子無法趁火打劫嗎?蔡英文主攻年輕選票,極盡醜化韓國瑜,並延伸醜化韓粉盡皆弱智老年。
  • 蔡英文粗暴戕害民主 奢談「全民團結」
    誠如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所說,「臺灣歷史紀錄是光榮抑或難堪?歷史自有評價,人心自有感受,社會自有公道」。的確,過去3年多來持續不斷推動「去中國化」,突然話語變調,真的能夠在明年1月11日的「大選」中,獲得多數民意投票支持,順利連任繼續擔當第15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重責大任嗎?
  • 人民日報評論:美國社會撕裂剎不住車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77%的受訪美國人認為經過此次疫情,美國社會更為撕裂。美國分析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處在「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階段」,美國正經歷現代政治史上的「至暗時刻」。 在選情與疫情的疊加作用下,政治極化這一美國固有的結構性問題急劇擴散負面效應,直接導致美國社會陷入嚴重的治理困境。
  • 美國社會撕裂剎不住車(國際論壇)
    美國社會自我糾偏能力能否足以扭轉狹隘、排外和仇恨之勢?認不清現實、找不到正解,美國社會撕裂擴大之勢就難以剎住車  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面鏡子,美國民眾從中看到了什麼?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77%的受訪美國人認為經過此次疫情,美國社會更為撕裂。美國分析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處在「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階段」,美國正經歷現代政治史上的「至暗時刻」。
  • 大公報社評:修復社會撕裂 林鄭坐言起行
    而在與梁君彥會面後,林太再次重申,她將會以改善行政立法關係作為首務,其中包括三項具體工作:一是儘快約見立法會不同黨派議員,介紹其政綱;二是在七月一日前不會提出任何改組架構的建議,以免令已經陷於緊張的行政立法關係再出現新的爭拗,及阻礙其他條例草案的審議工作;三是儘快就其政綱提出的增撥五十億教育資源如何運用達成共識,在七月一日新一屆政府開始時便可以馬上付諸實行。
  • 臺灣「文化部」宣布中正紀念堂「228」閉館 稱為避免對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2月27日報導,臺灣「文化部長」鄭麗君27日宣布,中正紀念堂2月28日閉館一天,在轉型修法未完成前,未來每年2月28日都循此模式辦理。鄭麗君表示,這是為了尊重二二八紀念活動,避免社會對立。「文化部」會持續促進社會討論,提案修法,正式推動轉型。
  • 蔡英文早已不再擁有「全民」臺灣承受不起廉價的團結
    蔡英文日前在演講中呼籲「全民」團結。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這樣的呼籲,聽起來讓人覺得跟威權年代口號一樣八股,且充滿諷刺。原因是,在蔡英文執政的三年多,分化社會、破壞民主、弱化臺灣才是現在進行式。評論指出,對已撿了一地槍的蔡英文而言,隨便喊喊團結口號,其實只是應景文章。問題是,在她的治理下,臺灣卻變得比以往還要分化:有政治分歧,有世代鴻溝,有勞資對立,有仇富輕貧,有縣市差別待遇,有派系親疏之別。這樣被切割成條條塊塊的臺灣,蔡英文的「全民」在哪裡?又要如何團結?
  • 臺灣新聞晚播報:蔡英文聲望持續在「低檔徘徊」
    點擊收聽《臺灣新聞晚播報》→  關注臺海動態,掌握新鮮資訊!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7年4月25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  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24日公布最新民調,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領導方式,不認同民眾高達46%,高於認同民眾的38.6%。從長期趨勢來看,蔡英文聲望持續在「低檔徘徊」,不贊同度則創下執政11個月以來次高記錄。其中,過去較支持蔡英文的25至34歲族群,支持與否已幾乎拉平。國民黨表示,這代表「太陽花學運」以來民進黨總說多做少,讓青年失望。
  • 民進黨對「二・二八事件」的符號建構撕裂臺灣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光復以後發生的非常嚴重的一次政治事件,不僅在當時引起海峽兩岸的廣泛關注,而且對此後臺灣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大眾及國家認同等諸多方面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二八」符號通過民進黨的建構已對臺灣社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將直接衝擊未來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二・二八事件」已過去71年,作為臺灣社會一道醒目的歷史傷痕,每年的「二・二八和平紀念日」都會觸動臺灣人民的敏感神經。
  • 遊盈隆退出民進黨後再批蔡英文:撕裂社會,非常糟糕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尹豔輝】「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在社交網站「臉書」宣布退出民進黨後,24日,再度重批民進黨。遊盈隆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撕裂社會,認為是蔡過去3年非常糟糕的事。據臺灣《中國時報》6月25日報導,遊盈隆24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民調數據,會前接受媒體採訪稱,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後,發生很多事情,讓他覺得對民進黨非常失望。
  • 洪秀柱評陳水扁蔡英文:一個貪腐一個撕裂社會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評社)海外網4月25日電隨著4月21日六位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的正式產生,國民黨主席選舉日趨白熱化。據東森新聞雲報導,國民黨主席選戰倒數不到一個月,各陣營皆積極走訪基層。
  • 如何處理傷口
    如何處理傷口 2020-10-23 1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順產時側切比自然撕裂恢復快嗎?側切傷口怎麼護理?
    雖然女性陰道具有一定的彈性,但嬰兒分娩時往往會造成一定的撕裂情況,因此國內習慣對順產女性進行側切地處理,這也讓一些女性感到恐懼。那麼,順產時側切比自然撕裂恢復快嗎?側切傷口要怎麼護理? 側切傷口更規整可控 在理論上說,會陰側切並非自然分娩時的必然操作,一般助產士會根據母嬰的具體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側切,如果產婦的產道、會陰彈性比較好,往往不會撕裂或是撕裂情況輕微,這樣的程度自然撕裂對於盆底肌的傷害更小、更少需要縫合、癒合也更容易。
  • 被撕裂的美國社會 該如何「穿針引線」?
    從上面的新聞可以看出,美國社會面臨的現實就是:一邊是示威,一邊是示威引發的暴力,兩撥人群要如何和諧共存?美國政治人物面臨的現實就是:在一個分裂的社會中,在此起彼伏的抗議活動及其引發的暴力事件之間如何找到平衡?  眾所周知,從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再到威斯康星州的基諾沙,美國反種族歧視和反警察暴力執法抗議活動所引發的暴力事件時有發生。一方面,美國民眾渴望恢復社會秩序,厭惡暴力行為;另一方面,又希望通過強有力的遊行示威使不公平的制度得以改變。
  • 難民潮撕裂德國社會
    原標題:難民潮撕裂德國社會  隨著數以萬計的各國難民獲準入境,德國總理默克爾被奉為「大救星」和「安格拉母親」。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德國各地方政府紛紛表示,他們已無力接待如此多的難民,在接納難民問題上德國面臨著政黨分道揚鑣、社會分裂的危險。   難民問題正在分裂著執政聯盟的內部團結,越來越多的聲音要求默克爾改變政策。
  • 臺灣二二八公園插滿五星紅旗「獨派」氣急敗壞
    不僅如此,別有用心者為「去中國」、「去孫蔣」進行的煽動、操弄,甚至波及到臺灣的社會生活、大學校園。民進黨「立委」聲稱看膩新臺幣上孫中山、蔣介石,要求設計新幣,結果遭到兩岸網友花式調侃,落得自取其辱的事件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