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是臺灣光復以後發生的非常嚴重的一次政治事件,不僅在當時引起海峽兩岸的廣泛關注,而且對此後臺灣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大眾及國家認同等諸多方面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過去的71年間「二・二八事件」已經被島內藍綠雙方建構成一個特殊的符號,藍綠雙方對於「二・二八事件」符號的話語爭奪從未停止,尤其是政治「戒嚴」結束後,「二・二八事件」符號的內涵已被民進黨操弄異化為臺灣人民爭民主、搞「臺獨」的政治幌子。國民黨李登輝時期之後,對於綠營扣上的「二二八原罪說」不斷妥協退讓,面對民進黨的步步緊逼推行「去蔣化」,國民黨逐步喪失話語權。「二・二八」符號通過民進黨的建構已對臺灣社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將直接衝擊未來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二・二八事件」已過去71年,作為臺灣社會一道醒目的歷史傷痕,每年的「二・二八和平紀念日」都會觸動臺灣人民的敏感神經。對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問題,很多民眾都積極努力推動解決,都希望公布真相、平反冤案,以達到消除省籍衝突的矛盾,但「二・二八事件」雖然平反了,卻變成了新省籍衝突的幫兇。
「二・二八事件」這個政治符號的建構話語權,在臺灣政治民主化後逐漸被民進黨所搶奪。民進黨「臺獨」勢力利用「二・二八事件」符號挑撥省籍矛盾,製造社會對立,從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要求中正紀念堂、中正路改名,拆除蔣中正銅像等行為看,未來「獨派」將繼續炒作「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已成為民進黨操弄「臺獨」激發臺灣民眾仇恨大陸、分裂國家的一張神主牌。
上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戒嚴」體制的結束,民眾紛紛要求追查歷史真相、洗涮冤情、獲得賠償。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別有用心的綠營政治人物便利用「二・二八事件」作為選舉的工具,製造種種誇大的言論,重構歷史記憶,將「二・二八事件」符號重新建構,賦予「悲情二・二八」的特殊意涵。
「二・二八事件」中的傷亡人數被「臺獨」分子誇張渲染,並利用為政治的煽動宣傳。「臺獨」不但從片面的現象述說「二・二八事件」,並且大幅度誇張臺灣人受殘害的人數,從原來傳言的一萬人,誇大到兩萬、三萬,甚至還有人說是八萬、十萬,目的就在於一定讓臺灣人對中國生出仇恨之心,以此煽起省籍族群矛盾,不斷打擊在他們口中的這個所謂「外來政權」國民黨。
每逢「二・二八事件」這個敏感的時機點,民進黨總是一次又一次消費綠營口中的「二二八元兇」蔣介石,久而久之更加深了臺灣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間省籍、族群及文化的隔閡。民進黨從中作梗,屢試不爽,意圖製造族群對立、折除蔣介石銅像、停止播放所謂「蔣公紀念歌」等。通過「二二八博物館」、紀念日、舉辦專題研討會以及一些「獨」派的媒體的宣傳,多方配合,建構上述新的歷史記憶。
綠營學者多年前在開始研究「二・二八事件」的時候,雖然戴著有色眼鏡,但是他們也只敢選擇性引用資料,只敢在史觀部分自由發揮。因為臺灣還有一群不介入政治的獨立研究者,他們還有所顧忌。但是近來他們對「二・二八事件」的研究已經到了任意發揮的地�i。從乞丐兵、老臺幣四萬比一欺負臺灣人、官逼民反、「國家大屠殺」等等。各種謊言把國民黨當局說成十惡不赦的犯罪團體,而馬英九的「道歉」態度則是替他們的胡扯背書。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綠營方面對於「二・二八事件」的符號建構不斷向有利於攫取政治利益的方向發展,對於「二・二八事件」無所不用其極地曲解,「二・二八事件」符號的話語主導權已經完全由民進黨所掌握,與民進黨意識形態截然不同的國民黨深感面臨危機,雙方針對「二・二八」符號的話語建構與詮釋展開激烈交鋒,但是國民黨屢屢處於劣勢,「二・二八」符號話語權被民進黨牢牢控制在手裡。
各種「臺獨」團體利用「二・二八事件」撕裂臺灣、謀取政治利益的行徑,數十年如一日。民進黨兩度執政的助力來源,很大一部分就是借該事件鼓動社會對立,以達到仇恨及把國民黨拉下馬的目的。藍營政治人物以及學者如今認識到了話語權主導的重要性,開始通過清理歷史真相不斷反擊,藉此通過反擊民進黨及「臺獨」派年年通過消費「二・二八事件」繼續製造兩岸對立的惡劣行徑,與民進黨以及「臺獨」勢力搶奪建構「二・二八」符號的話語權。
「二・二八事件」從發生到落幕,僅僅數周,卻因為島內時勢風雲變幻,對日後臺灣政治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國民黨一直無法擺脫的外省人「原罪」,很大原因就是無法擺脫「二・二八事件」符號的壓迫。由於國民黨對「二・二八事件」長期疏於研究,畏於辯解,勇於道歉,使得民進黨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詮釋已然成為政治正確。某些藍營政治人物不僅不敢提出質疑,反而將「二・二八事件」作為外省族群原罪的來源。
在民進黨及「臺獨」勢力不斷對「二・二八事件」符號別有用心的建構下,通過歪曲「二・二八事件」歷史記憶,滋生了一大批反中、仇陸的所謂「天然獨」,臺灣社會族群對立將會長期存在。對於「二・二八事件」符號建構話語權喪失的國民黨,將不斷背負所謂「二・二八事件」原罪。
臺灣民眾應正確認識歷史真相,進而看清民進黨和「獨派」勢力歪曲歷史、誤導民意的險惡目的及其危害性。然而,別有用心的政治人物為攫取政治利益對「二・二八事件」的政治消費不會停止。「二・二八事件」符號已成為民進黨的政治資產,既然是政治資產,民進黨當然希望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今天的臺灣,民進黨為落實其「臺獨」理念,不停地虛構「二・二八事件」謊言。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用資料與證據說話,反對任何謊言式的製造臺灣族群政黨仇恨,以真實的歷史史實作武器,戳穿「臺獨」分裂勢力製造的政治謊言。
當然,歷史事件的客觀詮釋有賴多元的觀點,所有的歷史記憶與詮釋,都帶有書寫者的不同角度與觀點。檢討並吸取歷史教訓,並非不斷消費、利用這樣的悲傷記憶。而「二・二八事件」符號的建構便是極具代表性的事例。(作者:溫天鵬,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