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怎樣克服社交恐懼?開言英語學員給出完美答案

2020-12-11 網易新聞

(原標題:內向者怎樣克服社交恐懼?開言英語學員給出完美答案)

「你為什麼不愛說話呀」「大家聊的都挺好,為什麼你單獨在一旁坐著呢?」「你性格太內向了吧」……在生活中,相信你一定會遇到性格內向的朋友,或者你本身就是一名性格內向的人。性格內向的人,會讓人聯想到社交恐懼症。那麼,內向者該怎樣克服社交恐懼?日前,開言英語學員Richard在Talk演講比賽中,用自己親身實例告訴大家,內向者只要勇於挑戰內心的懼怕,突破自我的局限,一樣可以避免成為內向的受害者。

和他人保持社交距離,不喜歡派對,甚至在手機鈴聲響起時都會陷入焦慮,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就是學生時代的Richard。那是的他,完全就是害怕社交的典型內向者。通過學校組織的一個交流項目,Richard變的完全不同。

整個交流項目共同約90人參加,需要坐火車從我國去往歐洲,抵達歐洲後會和當地的大學生以及沃爾沃公司進行一系列的文化、學術交流。在火車上的時間,就需要整整一周。而這一周,一開始對於Richard來說簡直就是噩夢一般。

狹小的空間裡,人與人就像沙丁魚罐頭一樣,挨著坐在一起,一抬頭就會看到多人注視你的眼睛,完全就是直面的社交距離。從進入火車的那一刻的起,Richard就成為了隱身人,幾乎和別人沒有任何互動。

別的同學主動和Richard聊天,說這次旅行會比較艱難,因為無法洗澡。他的回答就是簡單的兩個字,呵呵。然後,就沒有然後。有過聊天經驗的朋友都知道,所有的聊天都會至於呵呵。那種尷尬的場面,大家可想而知。

在火車上,老師留給了Richard以及其他同學隨性的任務,主題是汽車內飾的創新設計,完成後要向沃爾沃汽車匯報。布置任務以後,大家開始了熱烈的討論。但是,害怕社交的Richard卻成為了隱形人,只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即使是其他同學討論到一些他有所了解,但又找不到解決方案的問題,Richard依然一言不發。

討論結束後,一名瑞典同學私底下找到Richard,表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設計院的,而Richard的專業是自動控制,希望能從自動控制方面提供一些想法和建議。Richard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後,瑞典同學非常驚訝的表示為什麼當時不在討論上說出來呢,想法非常的好,並且可以節省大家大量的時間。

其實,Richard的內心是很衝突的,有時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但就是說不出口。躺在床上的他一直在反覆思考自己內心的衝突,甚至想到了如果以後遇到了自己的喜歡的姑娘,不敢告訴對方喜歡她,那會是怎樣的結局呢?

第二天,瑞典同學在組內把前一天Richard的想法分享給大家,並且推薦Richard為匯報代表。隨後的時間裡,Richard開始直面自己的內向,也開始不斷的和其他同學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他也變得更有信心了。

一周後,Richard代表小組在瑞典的沃爾沃汽車總部發表了匯報演講。演講的一開始,Richard感覺自己的嘴張不開,聲音也是顫抖的。但是,他告訴自己必須要繼續下去。隨著Richard開始清晰地闡明他的觀點並講述汽車專家們想要的內容時,臺下的汽車專家也從不太關注轉變為興致勃勃。最後,Richard獲得了專家們的陣陣掌聲。

經過這件事之後,Richard意識到內向者是可以克服社交恐懼的,先從小事入手,去做自己所謂害怕的事情,去主動向公眾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在開言英語的線下活動中,積極的發表意見和自我表達。在演講的最後,Richard如是對大家說道:

「I am not asking we introverts should all become extraverts.

It's okay not to be chatty, it's okay to be quiet, because a quiet person can also be a deep thinker.

What really matters is that we don't miss out on any amazing opportunities in life.

Life is just like a green train that moves on track slowly,

there are many people, things and opportunities we may encounter.

For introverts, for every single one of us,

by challenging our fear we can break out of our shells and live life to the fullest.

Wouldn't now be a good time to face our fear and make a change?」

(我並不是呼籲我們內向者都應該成為外向者。

話不多不是問題,人比較安靜也不是問題,因為一個安靜的人往往也是個能夠深度思考的人。

重要的是我們不因此錯過人生中的任何絕佳機會。

人生就像一輛慢慢在鐵軌上前進的綠皮車,

在車上我們會碰到許多人、事和機會。

對於內向者,對於我們每一個人

通過挑戰我們內心的懼怕,我們能突破自己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充實自己的生活。

現在不正是一個直面自己恐懼並且做出改變的好時機麼?)

除了線上的教學之外,開言英語還積極的組織Open粉絲見面會、開言Talk演講比賽、WeMeet英語角這樣的線下活動,旨在讓廣大開言英語學員通過這些線下活動能夠大膽的開口說英語,勇於表達自我,從而擁有一口流利說。自開言英語舉辦線下活動以來,廣受大家好評,累計超過了10萬名學員參加。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開言英語只讓女博士擁有了流利說?還幫助她解決了社交恐懼難題!
    果果在讀博士期間,需要閱讀大量的英語文獻,其中還包括一些專業詞彙。經歷過這件事情之後,果果決心要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尤其是口語方面的表達能力。在2017年,她成為了開言英語的一名會員。在今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果果在開言英語學習的時間有了充足的保證。在2月到4月,她幾乎把每天的時間全部用在了開言英語上,學習等級也從B2直接上升到了C1。
  • 內向的人如何打破社交恐懼,讓自己輕鬆面對社交
    內向性格區分標準不是話多和話少。內向性格不一定都是社交恐懼,但內向性格的人社交恐懼的概率大些。性格內向和外向各有優勢、劣勢、和其價值。內向性格並不是一種缺點,只是人性格的一種方式。內向性格因為獨處,所以深思、會更謹慎。內向性格的人克服社交恐懼之前最應該做的是接納自己是內向性格,然後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發展自己的社交需求,發展社交優勢。
  • 內向真的沒有錯,開言英語讓他勇於表達、做最真實的自己
    大家習慣於將人的性格分為兩種——內向與外向,偏內向的人應該經常聽到別人這樣說,「內向不好」「性格孤僻 」「你要改變」等等,但內向就一定是錯的嗎?習慣獨處的人專注於內在,熱衷於思考,更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往往內心也更強大,所以喜歡安靜的生活方式有什麼錯呢?
  • 優秀也是一種習慣,開言英語女博士學員用筆記打開學習新世界
    人們常常會帶起有色眼鏡,無腦地批判這些女性「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要那麼高的學歷幹嘛」,開言英語學員果果就遭受過這樣的惡意,作為一名工科女博士,果果說:「我身邊大多是優秀的朋友,他們不僅自己有能力,而且也很尊重女性,我見過很多女博士長得又漂亮,學習工作能力又強,我想成為這樣的人。」
  • 像學漢語一樣學習英語 開言英語獨特教學法讓學員高效提升英語能力
    怎樣才能學好英語?其實,如果回想一下自己是怎樣學習漢語的,就會發現周圍的人都在說漢語,自己自然而然的也就會了。沒錯,無論是學習母語還是非母語,想要學好就需要在這門語言的天然環境中學習。國內領先的英語在線教育品牌開言英語就通過沉浸式獨特教學方法,助力廣大學員高效提升英語能力。
  • 怎樣克服社交恐懼?——請放棄你無用的社交
    要說怎樣克服社交恐懼?我先要問問您,為什麼要克服社交恐懼?為什麼社交恐懼?我們是社交恐懼?還是恐懼社交?如果真的是恐懼社交?那麼社交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恐懼呢?或者,我們為什麼要社交呢?我們來看一下社交的概念。社交,是指社會上人與人的交際往來,是人們運用一定的方式(工具)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識,以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各項活動。社交原來是要達到某種目的?
  • 《走出內向》:怎樣從內向者變成社交達人?
    一本給內向者和孤獨者的社交指南,一場從內向轉變到外向的性格試驗,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演講撰稿人戴維利特盛讚推薦的治癒之書。2021年1月,由天喜文化策劃、天地出版社出版的《走出內向:給孤獨者的治癒之書》上市。
  • 開言英語專訪給出答案
    近日,一位沒出國留學過、沒請過外教,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卻非常強的飛機修理工火了,火到什麼程度了呢?《人民日報》對他的事跡專門撰寫了文章。那麼問題來了,這位飛機修理工小哥是怎樣煉成一口英語流利說呢?國內領先的在線英語教育品牌、字節跳動大力教育旗下教育產品開言英語外教Spencer對其進行了專訪,在專訪的過程中給出了答案。
  • 《內向心理學》:內向者的社交手冊
    《內向心理學》是一本針對內向者的實用社交手冊,不僅幫內向者認清自己的優勢和障礙,順利與人相處,也同時告訴外向者如何與內向者溝通。內向和外向就像一條曲線上的兩極,每個人都具備內向和外向的特質,並且擁有靈活相互轉換的空間,能夠在這條曲線中找到舒適區。內向者和外向者他們最大的區別就是獲取能量的來源途徑不同。當一個人面對壓力或者精疲力盡的時候,他會怎樣為自己充電?
  • 3個步驟教你克服社交恐懼,拓展人脈,結交比你更優秀的人
    看著別人熱切地聊天,內向者也想搭一句話,可是話到嘴邊卻變成了沉默。比起外向者,內向者更想找一位靈魂伴侶來陪伴自己。因為外向者不用努力,身邊就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人。內向者們需要的陪伴不是強行把一個人拉過來進入到他的生活中,而是希望有一個真正懂他們的人,即使不用他們問候,也知道何時做出回應。
  • 走進社交恐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社交恐懼?該怎樣克服?
    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患者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有些患者對參加聚會、打電話、到商店購物或詢問權威人士都感到困難。
  • 知名教育博主楊家成空降開言英語線下WeMeet 與學員盡情開言說英語...
    日前,由國內領先的在線英語教育品牌、字節跳動大力教育旗下教育產品開言英語舉辦的線下WeMeet英語角繼續在全國多座城市進行。開言英語品牌形象大使、知名教育博主、明星英語老師楊家成空降開言英語線下WeMeet英語角廣州站,與廣大學員盡情開言說英語。
  • 打破成年人英語學習壁壘 開言英語APP帶來更優學習體驗
    英語應該怎麼學?英語口語又該怎樣練習?目前,中國的成人的英語學習需求從應試轉變為職場、生活,但是應試期的學習習慣卻保留到了現在。死記硬背並不能學好英語,要通過理解記憶,真正學會英語。對此,國內知名在線英語教育品牌開言英語適應中國用戶習慣打造了適合成人用戶學習的英語學習方法,讓學習者學習英語更高效,拒絕啞巴英語。
  • 知名教育博主楊家成空降開言英語線下WeMeet 與學員盡情開言說英語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日前,由國內領先的在線英語教育品牌、字節跳動大力教育旗下教育產品開言英語舉辦的線下WeMeet英語角繼續在全國多座城市進行。開言英語品牌形象大使、知名教育博主、明星英語老師楊家成空降開言英語線下WeMeet英語角廣州站,與廣大學員盡情開言說英語。
  • 開言英語70歲學員告訴你答案
    開言英語70歲學員告訴你答案 2020年07月10日 11:01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雖然明知道學好英語會對工作職位有幫助,到國外旅行會很方便,但總是以年齡大、記不住為理由從主觀上就逃避學英語。成年人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是什麼時候?開言英語70歲學員Sue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學英語最好的時期永遠是當下。
  • 下載開言英語app擊碎恐懼,不畏英語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提升自己的英語技能,拒絕啞巴英語,聽說讀寫全面學習也成了大家的目標,可課堂仍然是僅限死板的書面課程,選擇在線英語教學APP,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效果要好,使用起來簡單又便捷,如何通過最快最省錢的方法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是所有求學者的問題。現下有一款符合時代潮流和用戶需求的開言英語APP,口碑位列可以說是前茅。
  • 一出去社交就感到緊張?掌握這5點,幫你輕鬆克服社交恐懼
    那究竟要如何克服社交恐懼呢?澳大利亞暢銷書託比亞斯·艾特金斯在《我並不孤獨》這本書裡,分享了他與嚴重的社交恐懼症作戰並最終勝出的故事。他在這本書裡指出了社交恐懼的多種原因,並給出了克服社交恐懼的實用技巧和策略,幫助我們減輕社交壓力,在社交場合感到舒服和自在。
  • 開言英語WeMeet英語角怎麼樣?讓學員英語能力乘風破浪快速提升
    其實,在學習英語的旅程中,也有一群勇於挑戰自我、突破自我的學習者,他們就是開言英語的學員們。通過開言英語的線下活動WeMeet英語角,他們乘風破浪,快速提升英語能力。WeMeet英語角是開言英語的「王牌活動」,旨在鼓勵同學們走出家門,告別啞巴英語,鼓起勇氣面對面用英語交流,在提升英語口語能力的同時也進一步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 內向與社交恐懼有什麼區別?
    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患者極力迴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常見的恐懼症亞型包括廣場恐懼、社交恐懼和特殊恐懼症三種。
  • 開言英語怎麼樣?看開言英語實現你的英語「自由」
    截止到目前,開言英語通過不斷的更新與完善,最終找到了更適合學員們的授課方式與學習氛圍,已經可以實現讓學員的口語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快速提升的效果了。開言英語與當下大部分的英語平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