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
[ 唐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一、說文解字
在記憶古詩文時,第一步是理解古詩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其作者情況、產生背景、特殊文字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古詩文就無從談起了。
1、作者介紹
杜甫,唐朝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出生於公元712年,死亡時間大約為公元770年。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大李杜」。
2、背景介紹
全詩寫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因為是杜甫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去洛陽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沒考上,二十四歲的杜甫開始過一种放蕩不羈的遊玩生活。杜甫北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遊途中所作。
3、文章注釋
1、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嶽,五嶽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
2、夫:讀「fú」。句首發語詞,無實在意義。如何:怎麼樣。
3、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後用指山東一帶。
4、青未了:指鬱鬱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
5、造化:大自然。
6、鍾:聚集。
7、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8、陰陽:陰指山的北面,陽指山的南面。
9、割:分。誇張的說法。
10、昏曉:黃昏和早晨。
11、蕩胸:心胸搖蕩。
12、曾:同「層」,重疊。
13、決眥(zì):決:裂開。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
14、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15、會當:終當,定要。
16、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
17、小: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小,認為······小」。
4、全文意思
雄偉的泰山到底怎麼樣?齊魯兩地的山色一片青翠不斷。大自然聚集天地之靈氣,山南山北分隔出黃昏和清晨。山中層層雲氣,蕩滌胸中溝壑,睜大眼睛看飛回山林的鳥。一定要登上泰山頂,俯瞰認為群山小。
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壯觀的景象,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表露出詩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同時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氣概。
二、記憶法記憶
上面我們解析了《望嶽》的全文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開始進入下一步,使用前面文章中教授的記憶法進行全文記憶。
1、作者相關信息記憶
杜甫,唐朝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可以這麼記杜甫有個兒子非常美麗(子美)貌如潘安,但是他兒子喜歡吃棒棒糖(唐)牙齒都掉了。於是杜甫準備把他送到少林寺(少陵),出家的日子挑在一個漆黑夜晚的野外,由一個老態龍鐘的老和尚剃度。
出生於公元712年,死亡時間大約為公元770年。我們可以把出生日期分為07和12,用諧音法轉換為靈器和嬰兒。死亡日期因為都在同一個世紀我們可以用年齡來推導770-712=58,死亡日期只要記住比出生大58就好了。58使用諧音法可以轉換為舞吧。
下面我們來記憶一下出生死亡年月。杜甫出生的時候是由一個接生婆放在金晃晃的靈器上,因為他是一個巨大的嬰兒沒地方放,嬰兒的哭聲震耳欲聾。他死亡的原因是在舞吧跳舞跳太久累死的。
2、詩文記憶
題目:望嶽。可以想像成用望遠鏡看圓圓的月亮。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可以想像成問水滸傳中的戴宗(岱宗)跑步功夫怎麼樣?他說你騎(齊)著鹿(魯)也追不上,我可以不停地跑過青色的草。
第二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可以想像成。戴宗造了一隻鳥沒想到天氣太熱融化成了大本鐘上面的報時鳥,報時鳥在12點鐘叫到:「今天有神仙下凡秀美非常。」神仙雙眼一黑一白穿著陰陽八卦圖,手中的劍一割把天空分為了黃昏太陽落山和拂曉太陽初升的景象。
」第三句: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可以想像成神仙的胸口一震蕩生出一層層紫色的雲,下面的百姓好奇地長大雙眼幾乎要裂開,只能看見一隻飛回天上的紫色大鳥。
第四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以想像成見到神仙之後老村長召集大家開會,敲響門口的種「鐺鐺」,準備一起爬到泰山的頂部去看神仙。到了山頂大家回頭一看下面的小山都很小,一個個嚇得走不動了。
全文記憶:有一天杜甫拿著望遠鏡看圓圓的月亮,發現上面有個戴宗,問水滸傳中的戴宗(岱宗)跑步功夫怎麼樣?他說你騎(齊)著鹿(魯)也追不上,我可以不停地跑過青色的草。說完之後戴宗造了一隻鳥沒想到天氣太熱融化成了大本鐘上面的報時鳥,報時鳥在12點鐘叫到:「今天有神仙下凡秀美非常。」神仙雙眼一黑一白穿著陰陽八卦圖,手中的劍一割把天空分為了黃昏太陽落山和拂曉太陽初升的景象。神仙的胸口一震蕩生出一層層紫色的雲,下面的百姓好奇地長大雙眼幾乎要裂開,只能看見一隻飛回天上的紫色大鳥。見到神仙之後老村長召集大家開會,敲響門口的種「鐺鐺」,準備一起爬到泰山的頂部去看神仙。到了山頂大家回頭一看下面的小山都很小,一個個嚇得走不動了。
三、總結
在使用記憶法記憶的時候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想像力和五感等,記下來之後也需要進行複習。每次兩分鐘,時間間隔為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和半年之後。通常經過四次複習之後,就可以將其轉化為長期記憶。下一期將介紹杜甫的《望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