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對於孩子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對於有些孩子來說,記憶詩詞是件痛苦的事情,只能靠死記硬背,因為每首詩詞字數少,這種方法看似很有效,但是卻一來耗費時間,二來很容易忘記。我們背古詩,不單是要背下來,還要記住不忘記它,那這裡就和大家聊聊記憶詩詞的兩個技巧:全息影像記憶法和思維導圖記憶法。
在記憶的過程當中,有一個核心的原理,就是要調動大腦更多的區域參與到其中,這樣才能起到過目不忘的效果,記憶的目的並不是很快的把它記住,而是記住並不忘記,我們來具體看下這兩種記憶法怎麼做?
一、全息影像記憶法什麼叫全息影像記憶法,就是根據古詩的意境,把古詩進行拆解,把詩文轉化為聲音、圖形、色彩、故事情節等各種信息,儲存在大腦中。這樣既能快速被古詩,還能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和聯想力。下面以《天淨沙秋思》這首詩為例。
先看下詩文: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我們來按照全息影像記憶法來進行:
枯藤老樹昏鴨,我們就可以去想像一些枯萎的樹藤繞著一棵老樹,老樹的紋路很深,它的枝幹向四周伸展開來,上邊停著一些烏鴉。這時一個落魄的書生走了過來,拿起一塊石頭丟在樹上,樹上的烏鴉啪啪啪都飛走了。
小橋流水人家,書生繼續向前,經過一個小橋,下面水流潺潺,小橋的盡頭還有一戶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書生過了小橋,來到一個古道上,西風颳過,在道路的前方,看到一個瘦弱的馬兒,馬兒正艱難的一步一步和自己相對而行,好一副悲涼的景象。
夕陽西下,夕陽已經西下,夕陽和馬的剪影重疊在一起,美麗中又帶有悽涼。
斷腸人在天涯,兩個同病相憐的斷腸人,在天涯相逢。
這樣就在大腦裡面形成了一個個的畫面,當然也可以直接把自己替代那個書生,印象會更深刻一些。這裡就是把文字翻譯成了聲音、畫面還有動作。從而讓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全部參與其中,把我們很多的感覺器官都調動起來,這就是全腦思維鍛鍊,一旦我們這樣去做了,就會發現,我們記住的詩詞,很難忘記,每當你想起這首詩,這些畫面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經常採用用這種方法,孩子對細節的想像力和聯想力也會得到極大的加強。也會加強孩子的邏輯性和故事思維力。
二、思維導圖記憶法
思維導圖不僅能幫助我們去梳理作者的思路,還能加強鞏固我們的記憶。所以當我們用記憶的技巧和思維導圖結合背詩詞的時候,會是一個非常高效又有趣的體驗。
我們以《蜀相》為例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我們可以利用上面的全息影像記憶法去背誦,當然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關鍵詞法去記憶。如果能把兩者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我們可以先畫出這首詩的思維導圖,總共分為三個分支:結構、關鍵詞、相關。先畫結構分支,去分析這首詩的結構,一句一句來進行。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主要講的是杜甫在找諸葛亮的祠堂在哪裡,講的是他在尋找的這個過程;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講的是景色;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講的是回憶諸葛亮生前的事跡;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講的是杜甫的感慨。這就是這首詩的結構,把它畫出來。
然後去找這首詩的關鍵詞,畫關鍵詞分支,當然這個關鍵詞的選取,每個人可能都不一樣。
最後,思維導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對相關知識的梳理和串聯,這對於孩子把握學科知識體系非常有幫助,如果孩子們經常去梳理知識體系,那麼孩子的學習成績絕對不會有問題,將是學霸級的。
那《蜀相》這首詩怎麼去串聯?這個串聯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你有時間可以把這個分支無限放大。比如這首詩的作者:杜甫,寫這首詩的背景:杜甫被貶,定居成都草堂後寫的。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寫諸葛亮,那麼我們可以找下,有關諸葛亮的詩詞有哪些?王安石、陸遊、李白都寫過。其實還可以繼續發散,比如杜甫的詩詞有哪些等等。這樣我們就可以畫出這樣的一個思維導圖。
全息影像記憶法是為了讓我們大腦的更多細胞參與其中,利用我們的想像力,讓我們身臨其境。思維導圖不但可以幫我們快速記憶,還能讓我們去構架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形成一個整體。
孩子們可以用這兩種方法快速記憶古詩也可以用來記憶單詞、背課文、背中庸等,要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